从泰国华式寺庙剪瓷雕谈闽南文化传播

2022-11-01 03:19许瀚樱郑黎
河北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瓷片闽南寺庙

许瀚樱 郑黎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

一、泰国华式寺庙产生的背景

泰国有很多的寺庙带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元素,感觉似曾相识,特别是深具闽南文化特点的剪瓷雕。据泰国学者考证,位于阿育陀耶城码头地区的“巴克隆瓦德市场”是最早形成中式寺庙的地区。例如曼谷现存最早的中式寺庙龙尾古庙,距今已经300多年的历史了;此现象的出现与古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和华人移民有直接的关系,闽南人多延续海洋贸易的传统,以海上贸易为契机,通过经商遍布整个南洋。

海丝鼎盛于宋元,宋代鼓励海外贸易,也因为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个时候也正是中国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的发明创造,传统艺术也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丰富发展,剪瓷雕即这个时期的杰作。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著名商港,在这以后,闽南地区便有不少民众,因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居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闽南语以及闽南文化,并与当地区进行融合交流。由于明朝政府开放禁海,明隆庆年间开放漳州月港,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且私商不断,不仅改善了国民生计状况,也是闽南居民移民东南亚的一次高潮,剪瓷雕也随着港口的开发随移民一起传播至东南亚各国等地。

在福建历史上曾有几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下南洋”热潮,大批的移民在东南亚定居落脚,据统计福建约有1600万华人华侨,其中超过1200万人生活在东南亚。福建背山朝海,基于福建特殊的靠海地理环境,福建人民勤奋、坚韧、努力的性格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海洋文化。明朝中后期,基于当时大环境背景世界兴起大航海贸易交流,东南亚华侨以闽人最多。《明史·吕宋传》所一记“先是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很多福建人从商业贸易开始便定居东南亚开始生活,由此也带去了闽南文化传承和相关的习俗习惯和建筑风格。

其中泰国气候湿热,土地平坦,在移民的过程中都被选为非常适合生活的国家,移民过程十分艰辛。据统计目前在泰国有大概450-600万华人,截至止二十世纪以来,泰国闽籍华人人口大约有30-50万人,大部分居住在曼谷以及泰南地区。当地的闽籍华人除保留自己的文化外,也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文化属性双重认同。他们在当地的经济及政治文化方面有很大的发言权。这也是我们能看到含有许多中国元素及中式建筑风格的寺庙,由此可见闽南文化的影响力。

二、剪瓷雕的闽南文化传播

(一)屋顶的艺术——剪瓷雕

“屋顶有戏出”是闽南地区一句俗语,远远看去屋檐上就像一座戏台。宋末、元时期,北方战乱,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移,福建成了了宗亲避祸的后花园,这一时期,大量的北方中原文化传入福建,加上大兴寺庙,福建闽南地区宗教鼎盛。这一时期的泉州已拥有“泉南佛国”的美称,宗教、佛堂、祭祀遍布各地,剪瓷雕就是这个时期得到应用。剪瓷雕是传统雕刻工艺的补充,其艺术特点也是由简到繁的工艺变化过程。

剪瓷雕是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又叫嵌瓷,通过选取各种色彩鲜艳的瓷器或者残损的彩瓷,按需要剪成大小不一的小瓷片,贴雕出动物、人物、花鸟、草虫、山水等形象,经常用来装饰寺庙、祖祠等建筑的屋顶、屋檐、吊脚、翘角、门楼、壁画等。例如宋代晚期兴建的西山岩“初来寺”到明朝福建东山群岛,此技艺得到鼎盛发展。北方屋以青灰色为主,也有像琉璃瓦这样鲜艳颜色但很少出现人物故事的题材,闽南地区的剪瓷雕极具地方特色,屋顶装饰加入了闽南自己的文化理解。

剪瓷雕的题材大多以吉祥如意、福禄寿喜、花鸟鱼虫和神话人物故事题材为主,例如文戏《三国演义》里三英战吕布、赵云救主等,文戏霸王别姬、王宝钏和薛平贵等;体现了忠孝仁义的精神内涵。闽南地区靠海,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对闽南文化有特殊的影响,多样的形式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祈求平安、健康。寺庙祭祀、宗教活动是闽南等地很重要的信仰,剪瓷雕在上面的表达也往往庄严肃立,“天人合一”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思想内核,在剪瓷雕的表现上也更加传达了这一思想以及区域的特色文化内涵。具体在房屋建造上即须上应天文、下合地理,对方位和布置均有讲究。屋檐双翘起色彩丰富繁密的建筑特色在结构建筑和装饰性上都融合了闽南地区的人在中国建筑的思想并结合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信仰和文化内涵。

(二)泰国华氏寺庙与剪瓷雕对比

随移民在泰国有很多华人寺庙例如龙尾古庙、龙莲寺、清迈修德善堂等,像龙莲寺就是华僧帮忙修建的,龙莲寺也是华人在曼谷最早建立的佛寺且在泰国很出名影响力很大的华人寺庙,潜移默化吸引并影响着非华裔也会来参拜。龙莲禅寺位于泰国的首都曼谷之县的石龙军路,属大乘佛教的佛寺,来自潮州的开山始祖续行法师建于1871年。龙莲寺保留至今不仅体现了它在泰国华人心中很高的地位,也是泰国华人对于故土怀念、文化信仰传承的佐证。

德善堂是一个寺庙也是一个慈善机构,寺庙构建都是按照中式禅院的传统规范布局,飞檐、屋檐的设计也是闽南典型的“双龙戏珠”的样式,门口的柱子上也是经典的双龙盘绕;泰国很多华式寺庙发展下来都不只是参拜和祈祷更是举办活动、做慈善和社交的地方。除此之外泰国华氏寺庙上也有剪瓷雕的影子,无疑证实着泰国受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面以卧佛寺和黎明寺为例。

1.曼谷卧佛寺

卧佛寺位于大皇宫隔壁的卧佛寺又称菩提寺,卧佛寺是全曼谷最古老的庙,也是全泰国最大的庙宇。拥有二百二十多年历史,始建于第一世皇建都时期,在卧佛寺内共有99座大小佛塔,高7米的佛塔有71座之多,在这么多的佛塔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尖塔典型寺庙形式与剪瓷雕工艺形式的融合,塔身粘贴着各色琉璃,数量多的瓷片附着在佛塔上,颜色鲜艳且繁密重复。

图1 卧佛寺局部(来源于网络)

2.泰国黎明寺

郑王庙又称为黎明寺,是纪念泰国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郑昭的寺庙。郑王庙,始建于大城王朝,其中最著名的大佛塔属于大乘舍利塔式,尖塔的外面装饰以复杂的雕刻;黎明寺位于泰国湄南河西岸的双子都市吞武里城,是泰国著名的寺庙,也是泰国王家寺庙之一。由于十九世纪中国的商船到泰国,大部分商船内都会载一些压舱石防止翻船,所以这个时期的寺庙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会有很多中式的雕像。还有许多寺庙建筑都可以看到剪瓷雕工艺的影子,例如道德天灵宫、王子寺、素攀古庙等。

图2 黎明寺(来源于网络)

闽南地区剪瓷雕是通过几何形式的瓷片碎片粘贴而成的各种样式,对造型和技术的把控都十分有要求,一般在祠堂、寺庙屋檐正面都是以“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的样式去做装饰,在泰国的华人寺庙上也基本如此;而出现在泰国寺庙上的剪瓷雕装饰则多是嵌在寺庙里的佛塔、墙面上。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卧佛寺运用瓷片堆叠排列的方式更精致,因佛塔数量之多,大小不一,有的佛塔层数很高,而墙壁上每一个横曲面都是由碎瓷片铺满,在瓷片的基础上再用瓷片做成半浮雕式的效果,可见工程之浩大和耗时。瓷片组成的多为颜色各异的花和盘卷连接的叶子,主要是白、红、黄、蓝、绿等,组合在一起,在设计形式上用了二方连续的样式,多重复,远处看去繁密精致。

黎明寺远远看去以白色铺底其他颜色星星点点的点缀着整个寺庙,整个寺庙是以白色建筑为主成群落。塔尖外面装饰很复杂,镶嵌了各种彩色的陶瓷片、玻璃和贝壳;塔的层数很高而每一层用瓷片组成的图案都不相同,多是组合成花的样式,甚至中间的小佛像也身嵌瓷片。主塔四门都有两尊中式的门神石像,非常的中国味道。塔底墙面镶嵌着各种彩色陶片组成各种花纹图案,如图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青瓷和其他花纹的瓷片,以及在墙底部由瓷片堆砌成的山树图。

三、泰国华式寺庙剪瓷雕的文化生成及意义

随着人口的迁移,像骑楼、妈祖庙、关帝庙、飞檐屋脊的建筑等等都能在泰国看到,这为闽南文化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中泰文化两地相互交融,越来越多的闽南文化元素的出现,也让泰国的文化变得更多元更多样化。华人的移民热潮为泰国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闽南文化融入泰国的生活中是必然。剪瓷雕作为一项闽南文化代表传入泰国,在泰国融合两个地方的文化也吸取并产生出新的表现方式和文化意义。

(一)宗教信仰

中式建筑寺庙的出现大概分两点:在宋明朝从郑和下西洋开始,船从泉港出发,很多华人在海外定居,其中也不乏包括闽南这边的剪瓷雕手艺人,因为异地生存、思乡心切和对宗教信仰的坚持,兴建了很多寺庙和宗祠,当然当时修建的寺庙都基本保持着闽南当地原来的寺庙样式,融入泰国后华式寺庙自然也变成了佳节庆祝、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其次,闽南本就是一个宗教文化盛行的地方,寺庙代表了人们对神明的敬意和对闽南地区传统文化传承的习俗,各种重要节日需要一个场所去庆祝和纪念。

而泰国是佛教之国,主要信仰南传佛教,几乎泰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信佛教,泰国人民在重大节日时也会在寺庙举办活动,例如万佛节、守夏节等。华人所建立的寺庙也与宗教信仰相关联,例如前文所提到的“龙莲寺”就属大乘佛教,也经常有活动在那里举办包括春节,但这并不影响在泰国的文化和信仰传播,除了华人泰国人也会受到影响并也来参与活动,这也因为泰国本身受到各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对于外来的不同信仰文化非常包容,不会出现排斥和抵触的政策,剪瓷雕背后的文化寓意都是关于祈福和吉祥如意保平安的美好祝福,与泰国本身的信仰并没有什么冲突,这就更促进了中泰两地的文化相融。

(二)文化融合

在移民和文化的传播融合中,泰国潜移默化地受着中国文化影响并融入泰国人民生活里。随着华人寺庙的建立以及骑楼、妈祖庙、关帝庙、飞檐屋脊等闽南建筑的出现,笔者认为华人寺庙一直保留着原本建筑的样式并引来更多泰国人的关注和参与是对闽南文化认同的最好见证。笔者通过走访泉州剪瓷雕大师林明芳,经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在泰国,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台湾、日本(琉球)、缅甸等国家都会有客户来订购,一般都是华人华侨,这也体现了华侨同胞借由剪瓷雕来怀念故土的情感,对剪瓷雕在泰国的传播也有深刻意义;因为剪瓷雕制作的特殊性,工匠一般都会前往客户的建筑场地进行剪瓷雕制作,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做出符合要求的创作。从泰国寺庙嵌瓷的运用到各种中国式的元素融入,这和在泰国华人群体的力量密不可分,也体现着闽南文化在泰国吸收外来文化中占着重要比重,同时泰国文化也在渗透给泰国的华人,文化之间相互融合互相借鉴,形成新的文化。

四、结语

泰国华人寺庙的保留和剪瓷雕在泰国被运用、被认同,见证了闽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也体现了文化的认同性和传承性。“文化交流与认同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一带一路”使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文化,重构民族新文化,这对于民间工艺发展和创新都有着积极影响,有了更大的发展和交流空间。在民族文化融合的漫长道路上,强大的文化基因是不会改变的,剪瓷雕只是闽南文化的一个分支,随着时代的进步,闽南文化那些优秀的基因会随着发展,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人文属性。流传几千年经久不衰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文化也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基石。

猜你喜欢
瓷片闽南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瓷片
冰点以下的缝合
老钱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