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
(桂林旅游学院)
全球化进程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如何在全球化趋势中保持自身文化的自主性和本真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
旅游纪念品的产生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成果,文化的在地性、异质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使得文化所呈现出的多元面貌,是旅游纪念品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改革中对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通过多元文化的流通与互动、在地文化的深描与拓展去研究与实践有助于在多元文化生态下筑牢和彰显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探索高校设计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e.Kadt(1979)认为:旅游者对文化纪念品的需求可以导致当地工艺品的新生。可见,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是旅游纪念品的灵魂和存续发展的基础。
对于旅游纪念品的特质,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Littrell.M(1994年)提出应从创新程度、工艺水平、外在美观、日常实用性、历史和文化内涵,质地及材料,购买体验以及广告的真实程度来评判旅游纪念品。JansenVerbeke(1998年)认为旅游纪念品可以赋予旅游者对于某一段独特的异地经历的留念。TurnerLW 认为艺术审美性、文化独特性、旅游纪念价值是旅游纪念品最重要的三个属性。
因此,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纪念性、商品性等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主要特质已成共识,而这些特质均与多元文化息息相关。
在地文化是基于某一区特定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所沉淀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等层面的总和,它所涵盖的自然风貌、风土民俗、民族风情、传统技艺等等地域资源状况为旅游纪念品的研发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空间背景和因地制宜与自然天成的可能,如四川竹制、江南丝制、西北皮制等旅游纪念品让世人领略到了古蜀之地、江南水乡、游牧民族等不同地域的本地文化,记忆深刻。
可见,地域性是旅游纪念品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而文化的在地性为旅游纪念品研发的基因找寻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纪念性是旅游纪念品的核心特质。从游客购买动机来看,希望通过旅游纪念品去铭记一段回忆、去分享一份美好是最为真实的初衷。因而旅游纪念品是否具有纪念意义或纪念价值,取决于它是否有效反映出旅行地的鲜明特色,体现出区别于他地的独特风情与魅力。所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这种文化的异质性即是旅行者心之向往的源动力。如果说,文化的在地性是旅游纪念品的基因与根源,那么文化的异质性则是旅游纪念品的灵魂。
旅游纪念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除了基本的商业属性之外,它还糅合了艺术性、时代性、情感性、礼仪性等多重属性。因此旅游纪念品的价值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工或机器生产计算出来的物质价格,而是兼有能够关怀到旅行者审美需求、情感交流、品质消费等综合因素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总和。
兼有礼仪文化、商业文化、艺术审美等多样性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可以多层次地丰富受众的精神享受、纪念意义和馈赠需求,从而真正提升旅游纪念品的价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行成为体现人民美好生活品质的重要消费内容。但大量调研表明,旅游纪念品消费数据在整体国民旅游消费比例中的真实情况并不理想。仅以2018桂林旅游大数据统计为例,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3.28%。餐饮为消费大项,但旅游购物排在最末,不足15%。而对比一些旅游发达国家或地区如法国、意大利和泰国等,旅游纪念品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30-50%,个别区域甚至可以达到50%。
这些数据的差异折射出来的问题引人深思。
首先,同质化现象严重是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痛点。其次,缺乏地域特色尤其是缺少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品质严重制约着当下旅游纪念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过度追求商业利益所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和市场监管失范,缺乏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使得抄袭模仿现象多而创新创造成果少的局面难以短时间内扭转。
究其根源,高素质、创新型旅游纪念品研发营销人才队伍严重匮乏是其关键。高质量的旅游纪念品不仅仅应该是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商品,同时更应该是富含文化、艺术和科技含量的优质供给。因此,解决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困境与窘境需要回溯到产业链的各个端口去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其中旅游纪念品研发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在《面向所有青年的优质教育:面临的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主题中提出:“教育能否做到使学生既能加深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了解,又能利用全球化所提供的开放机会的问题。”面对着全球化进程与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融合,课程建设如何针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去进行文化价值选择,在一体与多元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是极富挑战的课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过于依赖传宽泛笼统的知识体系、过于拘泥于程式化的培养规格、过于工匠式的培养模式和过于单一的评价方式等瓶颈问题,缺乏与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与现代设计、与地域文化等密切关联。
1.课程理念偏差问题:课程目标和内容过于倚重宽泛而笼统的传统范式,重技艺而轻人文。
2.课程情感缺失问题: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认知和深厚情感,重形式而轻内涵。
3.课程模式单一问题:存在过于单一的匠式培养模式、管理过程和评价方式等制度桎梏,缺乏持续有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结果而轻过程。
4.课程资源分散问题:育人资源过于割裂,缺乏有力的平台整合,重课内习练而轻校外实践;
旅游纪念品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与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行业的标准相对接,课程建设是关键。不断升级更新课程建设理念,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力度,建立科学课程评价机制,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实施完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是新时期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优秀中华文化因其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过往、功能与价值、传承与实践等等的多样性,成为美育的重要资源。深度认识文化多元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课程教育的路径积极能动地参与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与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这是新时代赋予当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更高要求。
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的根本,课程缘起于文化承续的需要。如何将多元文化有机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文化传承与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思考构建多元而立体的课程生态,对于探索有效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深化一流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旅游纪念品是文化生活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则是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的重要根基。因而,从“重技”向“尚艺”的观念转变,从单一的工艺传承向多元文化交融、向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交互发展是未来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建设发展的趋势。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与内容的形成与搭建,确立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践与评价机制的达成,完善课程资源与激励机制的整合,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是迫切需要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1.以“非遗”传承为主线的课程思政理念
文旅融合理念为文化繁荣与旅游产业兴盛的共生共赢开启了一个高视野和新格局。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和要求的不断提升,文化日益成为旅游活动的精神引领,而旅游业也展现出保护、促进和丰富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度越高,旅游纪念品就越有特色;旅游吸引力越浓,人民的文化自信就越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传承乏力、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而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地域文化有力代言之一的旅游纪念品也存在着诸多研发的瓶颈,难以满足人民日益提升地对美好旅行的文化体验度和精神享受感。
因此,在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中,针对西南民族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搭建起以“非遗”传承为理念与内容的课程思政主线。依托丰富多彩的西南民族非遗文化资源,让文化贯穿课程育人的全过程,让文化内涵筑牢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树立起文化引领与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育人目标。
2.以课程群为框架的课程生态体系构建
首先,传统单一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很难实现多层次的目标。因此,以靶向定位、群化支撑为设计路线,围绕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这个核心,从文化、技艺、设计、营销等多个维度,构建出集理论、实践和应用拓展课程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群。如将非遗文化认知、非遗技艺传习、现代设计训练、品牌传播营销等人文性、科学性、工艺性、民族性等知识模块通过基础、提升与拓展三个进阶式的模块串联,以期基于以生为本的宗旨,跨学科跨专业跨课程的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应用与拓展之间建立起文化生态关联,从而更好地回应一流课程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的建设目标。
其次,将西南民族特色技艺如印染、金属、竹木、陶瓷、玉雕等工艺与课程设计与实践内容相糅合,以专业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为依托设计教学内容,打破学科间的壁垒,通过非遗文化经验和工艺技艺在教学内容中的嵌入,在夯实设计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以传统工艺的体验增进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并借助创新思维、文化思辨能力的训练再行文化创意、创新创业的设计拓展,共同创建促进学习主体全面发展的模块型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内容完善,让非遗的工艺文化、技艺特色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从而使旅游纪念品设计更贴近社会现实,更具地域文化特色,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推进和完善“学术+行业”的“双师一室一种类”的双导师工作室群教学结构,以非遗活态传承为导向,引入银饰铸造、翡翠雕刻、蜡染竹编等行业大师,共同建立了金属艺术、陶瓷艺术、纤维印染、首饰艺术、综合材料等专业工作室,实现专业设置与非遗品类对接、能力培养与非遗技艺对接、课程环节与工艺流程对接、学术研究与非遗项目对接的项目式研学,探索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多元文化情境。
3.完善课程激励机制与课程资源平台的整合
一方面,探索通过师资建设与非遗传承人对接、专家大师进校园等形式,让非遗文化精神带入教育科研,构建起非遗传承与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文化创意、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地集合了以非遗文化研究为理论支撑的强大科研团队、以艺术设计大师为技术支撑的工艺传承团队、以校内师生和社会力量为生力军的文化创意团队、以互联网、新媒体和在线课程等为辅助支撑的数据团队,以充分满足了学校、社会、行业等多方对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非遗创新联盟在质量评估中的融入,组建产学研销的非遗创新联盟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如采用导师点评、生生互评、作品展评、企业测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合理兼顾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和评价主体的主客观因素,从而解决传统课程评价中过于单一的侧重于技能的评价标准,为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为民主、科学和富含人文关怀的评价体系。
与此同时,通过非遗传承力量在资源平台中的介入,创建开放-互助-互利的资源平台集聚社会、行业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力量,打造共研共培共享共赢的资源平台,创建开放互助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远程与在校、线上与线下、行业与社会等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助于教学资源互助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质量监控社会化和创意成果产业化。尤其是通过社会服务与非遗文化传播对接如让非遗文化传播在助残扶贫中的注入,去创设开放式的精准互助社会服务机制。同时,以专业竞赛、学术交流、校外实践、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激励机制,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联盟,完善与激活师生文化创新实践动能。
总之,基于多元文化视野,积极反思与突破当下旅游纪念品设计教育中存在问题,以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为载体,以非遗传承为主线,以工作室为平台,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多维度探讨与实践高校一流本科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有效路径,有助于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彰显民族地区办学特色,提升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