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义涵
(浙江师范大学)
汉代社会推崇的是宇宙论儒学体系,主张天人感应,将自然现象、天象变化作为自身道德行为正当性的标准;除了尊崇儒术,道家文化也是汉代不容忽视的思想观念,道家思想中追求长生、羽化成仙的生死观直接影响了汉代人们的丧葬观念和礼仪,加之还有早期佛教的传入,因此汉代画像石中许多视觉符号或形象都有儒道两家思想观念的表象,甚至到了东汉末年还有佛教思想的文化影响。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共同形成了汉代丧葬观念、墓葬形式、墓室内的各类画像石图像具体内容的思想背景。
大保当汉代城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镇任家伙场村老米台附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考古学家团队在陕西神木县城郊大保当地区发现了许多东汉中后期墓室——神木大保当汉墓群,共发掘出26座汉墓,61块画像石,均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室结构,墓葬通常由墓道、封门、墓门、甬道、墓室等五部分组成。画像石大多集中在墓门处,墓门由门梁、门楣、门柱及门扉等组成,且大多是色彩浓丽、题材各异的彩绘画像石。在制作工艺上,这些画像石兼具了绘画和雕塑的形式,运用减地线浮雕的雕刻技法,再进行敷色、墨线勾勒描绘细节;在题材选择上,有历史故事、祝祷升天、神仙天象、出行狩猎等题材。其中门楣处的画像石多分为上下栏,上栏通常为“狩猎”或“仙人瑞兽”题材,而下栏以“社会出行”题材居多。门柱处的画像石上栏多为“乐舞百戏”题材若干幅,下栏以“车马出行”或“祥瑞动物”题材为主。门扉处的画像石多以祥瑞神兽居多,如朱雀、獬豸等,中部刻有铺首衔环,并且类型多样,呈对称状。以下内容将着重分析大保当M4、M11、M16四处汉墓的画像石,运用图像学、类型学等研究方法从画像石的图像和形式内容来剖析图像寓意以及宇宙论儒学统治下汉代的社会心态等。
在神木大保当汉墓中的汉代墓门画像石中,有象征着祥瑞与正气的四灵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神兽主题;也有描绘西王母、女娲伏羲等神话传说;还有标榜道德圣贤的孝廉故事等。除了上述的几种常见题材的画像石,在第十一号(M11)汉墓墓室门两侧的门柱上还发现了刻有疑似“春神句芒”、“秋神蓐收”二神的画像石,实为罕见。
铺首衔环出现在商代,汉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以及画像石、墓门以及棺椁上均有出现。“铺首”一词首次出现在《汉书·哀帝纪》中,曰:“孝元殿门铜龟蛇铺首鸣。”三国如淳注曰:“门铺首,作龟蛇之形而鸣呼也”,唐颜师古注曰:“门之铺首,所以衔环者也”。“铺首”其实是表示门位置的一种命名,汉代画像石的铺首形象多为神兽类或汉代社会信仰中神祇的化身。以大保当M4墓门的门扉画像石为例:
图1 M4 门扉画像石(拓本)
右门扉处画像石由朱雀、铺首衔环和獬豸三部分组成,雕刻方式以阴线刻为主。朱雀单足站立于铺首衔环兽首的山形额上,昂首翘尾,顶翎后仰,振翅欲飞;铺首兽头双耳齐平,山形额,呈三角形,双眼用阴线刻出,暴齿衔环,疑似欲露出凶恶狰狞的面孔;底下的獬豸(也有作独角兽一说)低首,长尾向前曲伸至背部,用力做角抵状。左门扉画像石的布局内容与右门扉近乎一致,惟有方向相反,属模印制品。
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铺首,通常综合了许多神兽类的外貌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夸张变形,造型像牛又像虎,面目凶煞,令人战栗。它一方面既是恐怖的化身,起到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又是墓室的守护神,功能在于守护墓门,是保护墓主人的地下世界的关口防线。
M11墓室部件除左门柱画像石保存尚为完整,其余皆有破损,该墓室的独特之处在于左右门柱的画像石内容是单体的主神,上半部分(右门柱)还绘有楼阁图。目前学术界普遍是认为左右门柱画像石中的神人分别是“春神句芒”与“秋神蓐收”。
图2 春神句芒画像石
1.春神“句芒”
“句芒”在《山海经·海外东经》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淮南鸿烈解·天文经》载:“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春神句芒”画像石位于M11墓室门的右侧门柱,该画像石纵高116、横长33.5、厚度6厘米。整体构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绘有一楼阁,楼阁又分上下二层,上层楼阁内描绘了一男一女对坐的形象,下层则是一扇绘有朱雀的阁门,楼阁的两旁刻有羽人、神鸟等图案。下半部分画面,左侧为一人面、人身、鸟足、兽尾神像,头戴三羽冠,头戴涂红彩的冠顶,上面插着三根羽毛,呈墨色向后飘扬。人脸呈现方形,面部施涂粉彩,五官以墨线勾绘。着装方面,身着红色宽袖衣,右手执一矩。下身着鸟羽裙,其上有红、墨彩绘成的椭圆形羽毛,下端及两侧羽毛较长。胸前以墨彩勾绘一日轮,中间涂红彩,红彩中央用墨绘三足乌。身侧及下段各刻有长龙。
2.秋神“蓐收”
《山海经·海外西经》载:“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淮南鸿烈解·天文经》载:“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秋神蓐收”画像石位于墓室门的左侧门柱,该画像石上半部有残缺。纵高69、横长33、厚度5.5厘米。残存部分亦为一人面、人身、鸟足、兽尾神像,头梳双髻,五官以墨线勾绘,红唇粉面,头部呈现略微向下的动态,左耳似挂有一小蛇。着装方面,上身着宽袖衣,内有右衽白色内衣。左臂上举,手似持一物。胸前墨绘月轮,中以白彩绘蟾蜍,可惜图案已漫漶,故不得其形。下身与“句芒”相似,下身着羽毛裙,双腿直立,鸟足三趾,身侧及下端各刻有白虎。
句芒和蓐收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的天神,汉代画师将东西二神绘于墓室的门柱上体现了汉代崇尚阴阳五行和对自然秩序的信仰。另外,“春神句芒”画像石上方的楼阁或许意在表达墓主人进入地下世界的生活居所,以表达墓主人逝世后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据文献记载,大保当地区出土的画像石中,“狩猎类”题材的画像石共7块,数量种类繁多的狩猎类画像石为研究汉代陕北地区的气候风貌、边塞生活以及社会风俗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料,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而车马出行与“狩猎类”题材的画像石往往同时出现,且多见于墓室的门楣处,以下将对M3汉墓门楣处画像石进行分析。
M3画像石的上栏刻有卷云如意纹,其间施以彩绘,如行云流水般的舒展飘逸。画面主题是兼具车马出行与狩猎题材,左右两端还刻有山形图案,用墨线勾勒山丘形状,旁边还刻有鸟兽和树木进行衬托,山体涂红彩绘,山顶、山腰树木枝繁叶茂。可以不难发现,这些物象的造型特点、布局形式类似于早期中国山水画的特征。画像石中间部分可分为上下两名猎骑,其中一名骑手转身回首仰射空中飞鸟;另一人俯身驱马,穷追一奔鹿。两猎手之后是车马出行场面,导骑在前面策马前行,马身膘肥体壮,昂首翘尾,后随一轺车,车内坐一红衣戴红冠者,疑为车主。軿车紧随其后,驭者在前车端策马,其后身材娇小着红衣者可能为女主人。出行队列最后的是輂车。整个出行列队是从从右向左的方向,描写了举行葬礼的列队情形。根据巫鸿先生的说法,汉代画像石中车马行列是丧葬礼仪的中心部分,其功能是将逝者的躯体和灵魂从祖庙送至墓地。
图3 M3 墓门楣画像石(拓本)
陕北地区狩猎活动的盛行可能存在两种原因:一是汉代陕北地区地貌植被覆盖广泛,动植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王公贵族开展狩猎活动;二是陕北地区是边境重地,有边塞驻兵,抵御匈奴的军事需要,正如《汉书》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陕北地区的画像石将“车马出行”与“狩猎”进行组合或许是想展现墓主人死后成仙时,在地下世界进行狩猎的场景。
根据考古资料的记载,神木大保当汉墓群共发现5例表现传奇历史故事题材的画像石,与“完璧归赵”、“李广射虎”和“荆轲刺秦”有关。本文以M16门楣画像石为例:
M16门楣画像石下栏中央描绘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门楣下栏画面的右边,刻一人服饰与秦王类似,头戴通天冠,手中执有一剑,面右而跽,其前一人服饰与荆轲类似,戴长冠手持一物似鼗鼓面左跽坐。“荆轲刺秦”的故事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记载:
图4 M16 墓门楣画像石(线摹本)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可以发现,画像石中刻画的场景与史书的文字记载有许多吻合之处,比如,秦王执剑,“环柱而走”以及秦王身后的两名侍卫,“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等描写,给画面营造了一种紧张惊恐场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神木大保当汉墓出土的画像石题材丰富、数量庞大,从制作工艺上看,用墨线勾勒起稿,构图时还运用具有程式化的“模板”,以便制作对称,尤其是从画像石中的铺首衔环、门柱上的乐舞百戏图等。从内容题材上看,出现最多的是汉画像石常见的仙人瑞兽以及神话故事题材,体现了汉代人民的神灵信仰与崇尚祥瑞社会心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靠近古时的匈奴地区,因此甚至有画像石出现少数民族的艺术元素。为研究汉代政权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联系提供了物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