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智慧养老进程中的障碍与对策

2022-11-01 10:17陈何静梁慧敏通讯作者熊阳付红
中国商论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天津市养老老年人

陈何静 梁慧敏(通讯作者) 熊阳 付红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天津 300000)

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基本国情,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发展使智慧养老的优势凸显,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的智慧养老,以其突出且独特的优势进入大众视野,智慧养老是我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针对传统养老的极大突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养老巧妙地结合了传统养老服务和现代科技,为老年人打造具备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新型养老方式。区别于传统养老方式,智慧养老巧妙地联合家庭、社会、政府,三方形成联动发展的生态链,并为缓解供需不对等的情况架构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老年人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和解决,使养老服务更高效、更便捷、更智慧。

1 我国发展智慧养老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4+2+1”的家庭模式已经无法支撑越来越重的养老负担。近年来,老年群体向往和期待的养老方式已经随着群体的养老观念和个体消费能力的改变而发生转变,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经之路。为了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我国政府对智慧养老产业进行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撑,明确发展方向。2016—2020年,我国养老服务业攻坚克难,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步伐加快,智慧养老产业的市场规划和行业标准初具雏形。国家层面积极给予政策倾斜与财政支持,力求保障智慧养老供给充足。例如,发布于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完善养老服务的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开始加快;发布于2017年的《三部委关于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是智慧养老发展的关键;发布于2019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针对当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不满意、服务商盈利难和行业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提出政策指导,进一步打破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发布于2020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使智慧养老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智慧养老蓬勃发展提供了保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样化新信息技术与传统养老产业的不断碰撞使得养老市场新产品、新服务如雨后春笋,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地区也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截至2020年2月,我国有27个省市地区对智慧养老的发展给出建议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持续深入推进智慧养老的发展与完善,可以说,养老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了高速车道。

2 天津市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巨大

天津市统计局发布的天津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天津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1.6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4.75%,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5%的区有9个,天津市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期。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养老供给方式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发展智慧养老,既是有效统筹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又是缓解天津市养老产业供给需求矛盾、培育养老新业态的重要方式,更是天津市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健康天津”建设的有效措施。

3 天津市智慧养老发展基本情况

(1)天津市智慧健康养老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天津市在2017年出台的《天津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8—2020年)》,从整体上对天津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把控,从市、区两级同步推进。2019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为推进养老体系建设做出顶层制度设计,并建立天津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养老服务工作,集中发展智能健康养老,助力天津市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

(2)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建设。2017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市级养老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居家养老信息管理平台、老年人助餐服务信息平台和市养老服务网等,同步推进区级平台建设,全市16个区均自有各具特色和较强服务管理保障功能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各级部门充分发挥平台养老服务功能的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天津市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及相关信息统建统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天津市各区积极响应政策,发展智慧养老。滨海新区养老产业在总结反思自身的基础上,携手国内外智慧养老项目,以求共同发展,精进自身;河东区在2016年建成天津市首个“互联网+日间照料中心”并投入使用,将日间照料中心照护与使用智能设备作为发展特色;南开区从2014年开始构建以老年人档案为核心的智慧养老云平台。天津市加大对养老设施的建设力度,其高质量、高效率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由此可见,天津市智慧养老发展已初见成效。

4 天津市智慧养老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虽然天津市推动智慧养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的快速步伐相比、与天津市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

4.1 社会认知度不高

调研发现两种情况:第一,受“养儿防老”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大部分老人优先选择居家养老。按照老年人的想法,居家养老是其最合适的一种养老方式,反而错误地认为只有儿女不管不顾的老年人才会选择除家以外的机构养老。在传统思维、文化水平、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龄老年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意愿较低。第二,随着50后、60后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其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态度及理念的转变使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升高,大部分低龄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持开放态度,但对智慧养老的服务项目认知不足,选择有限或不清楚如何获取相应服务。

4.2 数据资源共享不足

在智慧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身体数据应该由各个养老机构、社区医院共享,从而确保老年人在出现病症时能够及时理解其病史,并做出有效安排。但是由于智慧养老服务起步时间较短,市、区平台建设缺乏有效整合,特别是智慧养老的信息数据涉及养老、医疗等多个行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很难共享互通,影响了各类资源的整合效果,也给智慧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有效监管带来了困难。

4.3 与居家养老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不多

由于社会变革和家庭人口结构调整,在本次调研中,80%的老年人为独居或与配偶居住,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在有基本自理能力的情况下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并希望通过智能居家养老获得对健康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及安全监护等方面的养老服务。当前,养老服务内容多流于口头或书面,在实际实施效果上,养老服务缺乏系统完整性,服务内容零碎,究其原因是由于规模化经营的缺乏。在服务内容方面,以医疗保健和生活照料为主,具体而言则是助医和助餐,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方面的关注度较低。大部分老年用户不擅于使用智慧养老相关产品,普遍反映使用体验感低且闲置率高,加之老年人养老消费理念陈旧和消费能力不足,市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短期内其运营服务模式多元化和增长潜力都受到极大限制。

4.4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和产品服务能力不强

智慧养老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会吸引大量企业盲目涌入,导致市场混乱,服务供给主体鱼龙混杂。天津市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介入,政府投入承担相对较多,不利于智慧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力度有待加大。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大部分智慧养老平台更关注医疗服务方面,忽视了对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仍然是一个未解难题。2020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公布的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示范街道(乡镇)和示范基地名单中,天津市的智慧养老示范企业仅有2个,与浙江、山东、四川、上海等地差距较大。调研还发现,部分智慧养老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实际应用转化率低,出现“银色”数字鸿沟。例如,一些智能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并未考虑老年人的年龄、认知及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系统设置较为繁琐,对应用场景和老年人使用习惯考虑不足,产品实用性较弱、体验感较差,老年人难以快速学习并方便使用这些智能产品,使其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智能产品无法在老年人中普及。此外,由于部分智慧养老产品采集的健康医疗数据准确性不高,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并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

5 促进天津市智慧养老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智慧养老是民生事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天津市智慧养老要坚持以老为本、以用为要、以业为兴,着力推进一体化建设、促进产业化发展、提供多层化服务、实现应用化运营,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养老产业提质增效的支撑作用,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形成“银发经济”新模式,在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基础上,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深层次照顾及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1 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一体化建设

5.1.1 完善顶层设计

天津市有关部门应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十四五”时期天津市老龄人口的新变化、新特点,特别是要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契机,全面分析未来天津市老龄人口的经济实力、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和需求结构,准确把握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作为研究制定天津市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5.1.2 整合平台资源

天津市有关部门积极整合现有市、区两级平台资源,出台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同时各区积极响应、上下联动,积极推广“河西经验”,协同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逐步连接和打通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市场服务主体、社区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法合规、规范有序地向各类市场服务主体提供数据交换和养老服务信息,形成横接纵通、资源共享、覆盖全市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格局。

5.1.3 创新治理方式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时,要厘清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不能总揽养老服务供给,所以在养老供给中应该引入多方力量,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市场经济决定了市场在养老服务产业中占据决定性作用,政府则应从顶层设计上对智慧养老产业进行规划监管,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政府在其中担任“元治理”的角色,引导各方主体行为,从而确保养老这一准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天津市政府部门应强化部门协同和社会治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引导专业的社会组织、政府与企业协调合作,以政社互动推动政企互动,共同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5.2 引育市场主体,促进产业化发展

5.2.1 构建智慧养老产业体系

(1)依托天津市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围绕智慧养老产品研发和智慧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企业发展空间,大力培养具有区域特色和良好发展基础的智慧养老龙头企业,由此类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集中在智慧养老服务行业,逐步建立兼顾大中小企业的多元化智能养老服务产业结构。(2)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力度,积极引导、扶持和欢迎各种社会力量、社会各界资金投向智能养老服务市场,并面向全国积极引入一些技术实力优、引领作用强和市场影响力大的智能养老品牌公司。(3)引导物业公司、快递公司等公共服务企业,采用智能、信息化等技术手段,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4)重点对所有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现代化改造、连锁化发展,着力打造一个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商标名牌,并加大保护力度。(5)积极推进大数据、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先延后伸的智能养老服务全产业链。

5.2.2 强化资金和人才支撑作用

优化财政扶持和金融扶持力度,整合用好相关专项扶持资金。政府与社会资本通力合作,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良好态势下,有效解决智慧养老服务公益性和民间资本营利性之间的问题,保证社会相关力量源源不断地参与服务供给。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更多智慧英才和养老护理人才在智慧养老服务市场上施展才干。

5.2.3 大力开展市级智慧养老应用试点示范

制订和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各类标准,探索推行智慧养老服务品质第三方认证工作。培育一批与大都市养老需求相匹配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智慧养老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示范社区,择优推荐申报。

5.2.4 加强行业监管

推动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我管束意识,做好行业信誉口碑建设,鼓励并提供多样化途径供公民参与监督,提高公众对虚假企业、产品、服务的认知与防范能力。

5.3 推动模式融合,提供多层化服务

5.3.1 推动智慧养老与居家养老深度融合

在养老模式多样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在居家养老中的建设与应用,推进日照中心、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与智慧养老融合发展,紧扣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点,惠及更多老年人。例如,拓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建立健全居家老人信息档案,有条件的区可免费提供SOS精准定位终端携带设施,加强社区应急呼叫中心建设,对接各类安防设备确保居家安全,实施远程健康监控,加大智能主动关怀,鼓励网购、外卖平台提供针对居家老人的专属化服务,等等。

5.3.2 大力推进智慧互助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平台可以缓解养老资源紧缺的问题,提高老年人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数。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激励政策,鼓励身体健康的社区老人发挥余热,加入智慧养老服务中,依托社区信息资源和智能技术,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巡查探访、精神慰藉等服务,让智慧互助养老充分调动老年人的帮助意愿,优化整合社区资源,缓解服务人员不足的情况,有效实现精神慰藉,体现邻里关怀,对部分街道和社区而言,还可降低智慧养老的运营成本。

5.3.3 积极将互联网医院引入智慧养老体系

将互联网医院接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并强化平台应用,通过开发掌上App、设立热线电话、有线电视网络点播多种方式,引入商业运营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送药到家服务,引导医院提供远程视频问诊和健康指导,将线上远程医疗服务和线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家庭医生团队联动,对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康复治疗、健康教育等健康服务,打造居家智慧医疗养老服务网上“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地提高居家老年人就医便捷度、减轻家庭子女陪伴就医负担。

5.3.4 拓展服务项目和业务

进一步扩大智慧养老服务消费领域,紧扣电子设备逐步走向老年人生活这一时代契机,密切关注老年人在教育活动、文娱活动等方面迫切需要扩展社会及人际关系的实际需求,发展具有老年特色的智能电商服务,积极开发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线上产品,并向老年教育、老年娱乐、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交通外出等其他信息服务产品延伸,促进智慧养老服务项目和业务全面发展,带动“银色经济”壮大繁荣。

5.4 强化科技赋能,实现应用化运营

5.4.1 加强技术研发

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专门政策,做好财政保障工作,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科研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支持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智能养老行业中的综合运用,并大力推进智能养老技术创新项目,重点开发智能养老业务的管理系统与集成装置,以突破面向老人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检测装置、自助式健康监测装置、智慧养老监管装置、家居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业务产品的技术基础与核心器件,同时促进应用与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制造。成立由龙头骨干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的智能养老科技研究中心,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技术的应用性科技研究,进而提升智能养老行业的协同创新与产业化水平。

5.4.2 强化产品科学供给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采集天津市老年人全景式的需求数据,并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科学预测和深度挖掘本市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需求引导供给,对应用场景进行准确定位,并结合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收入情况,解决用户的切实问题,提高智慧养老服务的适配性、精准性。注重智慧养老产品简易化和服务配套升级,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建立“智能产品—匹配服务—后台支撑”的服务闭环,使老年人的智慧养老生活方便简单。

图1 天津市智慧养老进程中的对策与建议

5.4.3 加大推广应用

坚持“应用场景就是市场空间”的推广应用理念,定期向社会发布天津市智慧养老不同类别的场景需求,鼓励成熟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相应技术产品参与竞争,进一步优化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展示推介会,通过场景描述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智慧技术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专区展示、媒体宣传、资本对接、商用转化等专项支持,推动智慧养老相关技术产品落地应用。鼓励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应用推广基地,开展产品展示、技术指导、服务培训等活动。

5.4.4 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和参与度

推动智慧养老:第一,有效获取与分析不同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提升老年群体信息化认知水平。第二,加大在公共平台和媒体中对智慧养老的宣传,倡导健康、科学的养老理念,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片,让老年人能够全面了解智慧养老,真正走入智慧养老。第三,通过适度补贴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老年人购买适宜的智能化产品。第四,抓住中青年消费群体赡养老人的实际需求和容易接纳智能产品的消费特点,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撑作用,鼓励子女积极进行智慧养老消费,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营造智慧型“孝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天津市养老老年人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如果画笔会说话?
养老更无忧了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天津市东丽中学“六·五”环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