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2022-11-01 23:51孙冬梅
福建茶叶 2022年9期
关键词:茶叶特色农业

孙冬梅

(汝南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产业之一,加强农业经济建设,可为全国农业人口增加经济收益,在此基础上促进农业产业繁荣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夯实根基。特色农业发展概念的提出,为国内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处在特色农业建设背景之下,茶叶经济俨然成为了农业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并朝着多元化、常态化、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所谓特色农业,指的就是具有特色化和绿色化以及优质化属性的农业产业。若想实现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期间就务必要对之前的农业产业进行完善与优化,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如此才能循序渐进的拓宽产业链,实现区域内各产业的联动式发展。茶叶经济是农业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发展茶叶经济时,一定要立足于特色农业的特点,对茶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多元化转变,如此方可创建出多功能型的农业产业,进而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处在特色农业建设局面下,茶叶经济产业现已发展成为了国内特色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其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唯有农业经济得以发展,那么国民经济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广大人民群众也才能拥有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中国是茶叶原产地,有着数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再加上茶叶生产和销售会产生很大的附加值,因此茶叶经济具备着很大的发展潜能。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便有着更高价值、更高层面的经济追求,这便推动了茶叶经济和特色农业之间的有机融合,为茶叶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契机。

1 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平原与山区,不同地区的农村之间,发展水平各异。有的时候即便是两村相隔数十里,其经济发展情况也是大相径庭。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多地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多共性问题。

第一,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现如今国内基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地区会出现农业投入和农业产出不呈正比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产出和投入倒挂的现象。正因为产业结构落后,国内乡村不富裕人口数量远远大于城市人口数量。尽管东南沿海地区中存在很多经济发达的村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从全国范畴而言,我国农村人口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旧源于第一产业。

第二,生产方式落后。现在的基本情况是,国内农村第一产业发展过程中,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联系程度依旧不够紧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及服务之间存在着脱节的情况。此类脱节情况的存在,致使后续的农业产业发展中相继出现数量多、规模小等问题,农村地区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主要依靠家庭单户作业,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潜力不足且抗风险能力不强。一些农村为了振兴本村经济,主张要加强对经济作物的耕作,但农户在进行经济作物种植时,存在着投入多、风险高、变化快等一系列特点,期间若农民经验不足、操作失误的话,就极有可能导致减产,严重时还会面临着绝产的风险。

第三,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城市中本就人才济济,而现在的农村,很多人选择进入城市中去发展,如此就会导致农业产业建设中人才不足,让原本经济水平就落后的农村想发展变得更加困难。还有就是农民群众学历普遍不高,他们的理念不够超前、视野不够宽阔,即便是有着一定的发展意识,有时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再就是农村贷款并不是很方便,譬如说一个农户要承包一个茶园,获取贷款时会遭遇一些困难,因此有时就会打消这些创业人积极性。

第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和城市之间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仅仅会限制农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影响招商引资。譬如说某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佳,交通闭塞,这就极易导致农产品不能被快速的输送至各地,所以就会限制当地农业的高效发展。

2 国内茶叶经济发展现状

2.1 优势

我国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茶叶资源,茶叶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茶叶产业建设,既可以推动茶叶经济增长,还能够持续改善茶叶产品质量。现在,国内茶叶经济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茶叶资源丰富。国内茶叶资源尤为丰富,既有绿茶和红茶,还有黑茶和乌龙茶,更有花茶和药茶等,产业种类多、分布区域非常广。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生产国和普洱茶生产国以及白茶生产国,并且绿茶产量位居全球之首。

第二,茶叶产业结构完整。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茶叶产量上涨幅度为400%,成为了世界上的核心产茶大国。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得知,2014年的世界茶叶产量是502.6万吨,中国茶叶产量是209.2万吨,占世界茶叶产量的41.6%。特别是新型茶叶产区异军突起,新增了贵州茶叶产区和云南产业产区以及四川产业产区等,茶叶产业经济现已成为了国民经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多年发展,国内各地茶叶生产结构日趋完善,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业+基地”的新型合作发展机制,实现了茶叶产业规范化运作的目标。与此同时,国内茶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持续优化,各种名茶、优茶的产量不断增加且销售规模日益扩大,其中以“小罐茶”最具行业代表性。

第三,茶叶出口总量不断提升。自2009年以来,中国每年茶叶出口总量始终大于30万吨,对外向12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茶叶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茶叶商品出口中,绿茶的出口量最多,其次是珠茶和眉茶。另外,红茶的出口量也有所“回温”,红茶出口地普遍集中在浙江和湖南以及福建等地。

2.2 不足

第一,茶园基地建设不到位,难以和现代化茶叶发展局面相适应。国内很多农村地区适合种植茶叶,这些地区拥有着良好的种茶条件,每年均会生产出大量的优质茶叶。但是因为遭受到地区财力、种茶农户、茶叶企业发展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茶园建设遇到的困难不少,很多茶园不能如期建立起来。以云南省茶园建设为例,该地区的中低产值茶园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无性系和有机茶园的种植面积却比较小,中低产值茶园面积约为178667hm,所占比例是42.21%,但无性系茶园所占比例仅为37.93%,有机茶园所占面积只有7.62%。现在云南地区的茶园种植,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着一些放荒情况,每公顷茶园干茶产量仅为868.95kg。上述问题的存在,会限制地区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

第二,茶叶品牌影响力不足。国内多地茶叶企业所在的共性问题即为“小、散、弱”,本地茶叶品牌虽多,但是却未能全力打造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企业,统一度低。以云南地区为例,近些年云南茶叶企业的品牌建设力度不足,未能形成茶叶产业品牌集群,忽视了品牌打造,所以在国内茶叶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即便是建立了茶叶产业合作社,其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也有些落后,不能为当地茶农带来理想化的经济收益。再就是茶叶企业的营销手段过于单一,没有建立起一批精良的企业营销团队,如此就会导致销售人员缺乏开拓市场的意识。云南地区2016年的茶叶出口产量是1100万公斤,创税4500万美元,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力,该地茶叶产品在全世界的销量有所下降。

第三,茶叶产业链过短。国内一些地区的茶叶产业加工很多使用的都是粗放化的形式,企业设备技术相对落后,好企业没有几家,精制茶叶生产工艺尚未成型,如此就不能实现对茶叶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也难以有效拓宽茶叶产业链,并且也不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持续加强对茶叶生产设备的投入,如此才能有效拓宽茶叶产业链,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化效益。以云南茶叶产业为例,该地茶叶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工艺欠佳、实力不强、设备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数千家初级茶叶制造所中,接近半数存在着设备老化、固定资产少、茶叶年加工总量少、茶叶质量欠佳等问题。2016年云南地区成品茶产量是1800万公斤,占全省毛茶产量的65%,云南省1200家精深加工制茶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其茶叶加工产量是1100万公斤,产值达58亿元人民币,占整个云南省茶叶加工量的40.1%,年产值在300万公斤以上的制茶企业有10家,产值过亿的制茶企业有10家,全省茶叶产业深加工产业只占到总量的3%,和国内平均水平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3 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

3.1 以特色农业助力茶叶经济发展

旨在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持续发展地区特色茶叶产业。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理应发挥出特色农业的优势去带动茶叶经济增长,如此才能更好的践行乡村振兴方针,并将地区经济发展潜能彻底激发出来。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农业区域优势,进而去实现和其他农业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茶叶经济可以高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唯有发挥出茶叶产业的特色,才能真正的振兴当地经济。有关部门一定要将茶叶经济和乡村旅游事业建设之间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出“茶叶+旅游”的服务模式,以此去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并让世人感受到本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茶文化旅游是时下十分流行的一种旅游项目,不仅生态环保,而且还会助力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近些年,“茶叶+旅游业”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渐渐兴起,并备受大众认可与支持。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连年提升,旅游俨然成为了大众日常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此时的旅游产业便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将茶叶经济和旅游产业之间相互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旅游行业领域的发展活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茶叶经济发展成效,可以让人们体会和感知深邃的茶文化,在旅游中放松身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利用茶文化旅游去促进茶叶经济发展,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并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在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机构一定要积极的整合和优化本地旅游产业的资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产业创新发展方案,如此才能吸引更多人采茶、品茶,让游客了解茶文化和生产流程以及加工技艺,让游客在旅游中学习茶文化、传播茶文化,让更多人来此观赏游玩和消费,进而推动本地农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在发展茶叶经济时,要借鉴福建“大红袍印象之旅”和云南“普洱养生旅游”的活动经验,将茶叶产业和农村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在一起,如此便可有效推动茶叶经济增长,亦可为广大农民群众增收创收,也可将本地的茶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

3.2 明确定位、合理规划

处在特色农业发展趋势下,新时期农村茶叶产业的发展,首当其冲是要做好定位,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紧握时代脉搏,研究消费者消费心理,通过开拓创新去推动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茶叶产业建设的整个阶段内,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秉承“生态+环保+科技”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极具现代科技气息和茶文化气息的现代化茶叶生产园区。在茶叶生产园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兼顾茶叶质量和茶叶产量,如此才能使茶叶经济得以增长,助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日渐提升,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快速普及和应用,因此新时期的农村茶叶产业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个茶叶产品信息化销售服务平台,创建茶叶产销一体化格局,如此才能拓宽茶叶销售规模,并提高本地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 创新茶叶产业管理机制

旨在实现地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高效增长,就一定要推动农村茶叶经济发展。因为茶叶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中的一种新形式,所以不能一味的固守农村第一产业,还应该注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建设。现在的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多地仍存在着管理机制缺乏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提升茶叶产业生产水平和效率,就一定要对茶叶产业管理机制予以建立健全。需要注意的是,在茶叶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此时唯有做好茶叶产业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茶叶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作为农村茶叶产业负责人,一定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相融合,进而去更好的开展重点工作,将侧重点放在产业联动发展层面,对茶叶产业管理机制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如此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提升茶叶产量和效益,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3.4 创建专属茶叶品牌

若想让产品更有知名度,就一定要发展特色文化、创建专属品牌,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推动农村茶叶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个极具特色的专属茶叶品牌。创建专属茶叶品牌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茶叶的质量,唯有将茶叶质量摆在第一位,保障其绿色、环保、健康的属性,才能将茶叶产品大范围的推广出去,彻底打响品牌。需要注意是,在进行茶叶种植的整个过程中,栽培方式要竭尽所能做到绿色、健康,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日常的茶叶种植监督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使茶叶产品可以满足国家标准,之后企业要适当加大茶叶的种植规模,积累良好的口碑,将自身所生产的特色茶叶产品打造成地区独一无二的茶叶品牌,并要注册商标,而后借助品牌效应去推动本地产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离不开对地区茶叶产业的建设,茶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处理三农问题的“利器”。所以说要不断加强农村地区茶叶产业建设,与国家政策要求相契合,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如此才能顺势带动地区范围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茶叶特色农业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便携式茶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