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研究

2022-11-01 14:55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孟境柳玉民樊红敏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素质

文/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孟境 柳玉民 樊红敏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要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思政课进行了战略定位。指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六个要”的职业素质新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神圣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授不同学科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思政课教师,对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清醒的政治立场,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师能否不负重托完成“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完全取决于一个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一个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才能讲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使晦涩的理论观点通俗化,才能将难懂的人生道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学生成才的关键引路人。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不仅需要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时代新人,更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正是这样一门课程。那么,如何将思政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呢?这就需要高校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思政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们肩负起讲授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才能促使教师不仅讲授课程,更要讲好课程,真正做到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耳。

(三)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建立一支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学科建设是首要、人才培养是关键、科学研究是重点、服务社会是目标,要想使学院发展基本思路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始终离不开一批高素质人才的背后支撑。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有利于立足理论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教育质量,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目标。

(四)有利于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理念。专业课程通过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比如,理工类课程可以从科学思维、科技报国、工匠精神等方面选取案例,给同学们讲讲“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神舟上天、蛟龙潜海的故事;体育类课程可以讲讲“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以及奥运冠军背后坚持不懈的奥运精神,等等。当然,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讲好专业知识容易,而如何在课堂中找到思政点,如何恰当选取思政案例,则需要专业的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既要了解各专业的特点、知识,又要掌握大量思政案例,以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推进协同育人教育目标不断实现。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基本底线

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重要课程,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课程,是为国家培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接班人的重要课程。思政课教师既是课程的主导者,也是大学生“三观”的引导者。因此,思政课教师务必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坚定政治立场底线、守住师德师风底线,做政治正确、以德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一)坚定政治立场底线。思政课教师更要守住政治底线,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善于在面对国内外重大问题上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思政课教师是育人课,同时也是政治课,只有让信马列的人讲马列,才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重要使命。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只有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对民族有深厚的情怀,才能保证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将浓厚的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当中,润物细无声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二)守住师德师风底线。教育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思政课更是如此。当代大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拔苗育穗期”,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自身道德品质的修炼,做到“学为师,行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正所谓“欲正人先正己,欲教人先修己”。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坚守师德师风底线,端正人格人品、固守人格尊严,做学生表率,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做具有远大理想目标、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要”“八个统一”等具体要求,把提升教师职业素质作为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经验,在牢牢守住思政课教师底线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思政课教师“两个有”“三个要”的具体要求,做有目标理想、有责任担当的思政课教师。

(一)坚持“两个有”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坚定理想信念,有职业目标。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没有理想信念,或者说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历经百年,多少次在危急关头绝处逢生,最终取得现在的辉煌伟业,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高等学校讲授思政课程的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要有远大理想,要向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必须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为学生做什么?自己要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什么?自己要为学校做什么?自已要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正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目标的力量是强大的,拥有坚定信念,明确的职业目标,可以催生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强大动力。因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明确职业目标和方向。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目标,即使是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即使是再精锐的兵甲也不能抵御,即使是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

2.牢记初心使命,有时代担当。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铸魂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做有思考、有行动、有成果、有贡献,爱岗敬业、贡献突出的思政课教师。具体地说,有思考,就是要思考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提出的6个要求?如何在教学上实现“八个统一”?如何在教科研上发力突破?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弥补自己的劣势?有行动,就是要将自己的思考付诸行动,“光说不练假把式”“思而不行则殆”。有成果就是要努力培育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打造自己的标志性成果。有贡献,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对学生、对学院、对社会有所贡献。

(二)坚持“三个要”的具体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切实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既要学习,还要研究,更要创新。

1.要学习。第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言马,讲马信马”。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不能当思政课教师,没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教不好思政课。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马列的人讲马列”,如何加深思政课教师的马列信仰,如何讲好马列,都离不开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我们经常说学史才能增信,只有扎实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全面了解中外历史的发展脉络及时代背景,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才能通过历史切身体会党和国家一路走来的艰辛。真学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第二,要学习各学科理论知识。讲授思政课和讲好思政课是作为一位思政课教师完成课程任务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和结果。想要讲好思政课,把晦涩的理论讲透讲懂讲深,思政课教师必须真学真懂,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学识。第三,要学习新理念。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案例,聚焦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问题,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作为典型案例引入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师绝不能闭目塞听,要关心国际国内大事,要善于收集、分析数据资料,善于以事实说话、以数据举例。第四,要学习新教法。新时代新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新的教法。思政课教师想落实好“八个统一”,需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要探索更多新的教学手段,以达到课堂内容使学生入脑、入耳、入心的效果。当然,课堂不应拘泥于教室,还应当让学生和老师走出去。如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参观身边的红色纪念馆,假期时间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的社会实践。利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充实了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达到思政课所追求的目标。第五,要学习新技能。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发展,“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认可。这就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思政课教师,如何使用好信息化手段,利用好信息化手段,是摆在面前的难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加以克服。

2.要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职业素养,丰富知识储备是基础。进行了一定时期的学习和积累后,思政课教师要研究如何将具体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结合,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怎么教学,怎么教育,怎么创新,怎么领先。第一,要研究如何教学。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生硬、死板,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职业素质,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总结,抓住教学规律,创新课程形式。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方式,发掘中班教学、小班报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把思政课讲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口说、亲身悟,真正使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第二,要研究怎么教育。思政课是一门铸魂育人的课程,要想通过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思政课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情特征、专业特点、问题诉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如针对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政治理论基础不同,在具体事例讲解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介绍清楚相关背景知识,面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有所侧重地讲解;再比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职业理想的设定、职业选择的方向等事例应不尽相同,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效果。第三,要研究如何创新。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质,力求打造一支“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乐于学习、乐于研究,为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想要使思政课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就要做“敢为”的思政课教师。敢为的思政课教师,就是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守正创新,敢于更新教学理念、敢于创新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花力气,转变以往“讲授式”的授课模式,不断探寻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知识获得体验感。第四,要研究如何成为先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而思政课教师应该是典范中的典范,应该成为先进中的先进。所以,作为铸魂育人的思政课教师,要研究思想上如何先进、理念上如何先进、知识上如何先进、教法上如何先进、作风上如何先进。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教法教育人,用先进的作风影响人,达到言行如一,实现言传身教,从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牢记“六要”嘱托。要始终坚守思政课教师的“一个底线”,做到“两个有”“三个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做一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素质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