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视角下非遗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以苏绣为例

2022-11-01 08:41李雨晴
今古文创 2022年27期
关键词:苏绣文化遗产形式

◎李雨晴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文化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就像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也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近年来在实现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国传统工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有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出发,有必要以文化资本视角分析其构成要素,以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路径与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的完善与改进措施,达到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文化资本:实现非遗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文化资本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在他看来,资本产生于劳动的积累,是一种关注内在社会规律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他将资本分为三大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三者之间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对于文化资本,布迪厄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认为文化资本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第一种为具体的形式,即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具有文化能力的人就是典型形式;第二种是客观的形式,通常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第三种是体制的形式,即通过将行动者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系列予以认可并合法化的制度规范过程。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资本,它作为人类创造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晶,本身就蕴藏着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潜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了一个民族中所无法分割的血脉基因与精神特质。这些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习得、积淀下来的、代表着一个民族生存与延续的生活印记、思想观念、文化精髓是民族的灵魂,是经久不息、能够繁衍千秋万代的根本与保证。简而言之,或许可以这样来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内涵:非物质遗产在人类的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这其中的意义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既包括艺术观赏价值、传承保护价值,也包括教育认识价值等。而非遗的经济价值则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开发意义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从中获取经济效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些在产生之初就投入市场浪潮中,其传承与发展都沿着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如窗花、风筝、团扇等。另一些非遗的发展则受市场的影响较小,通常是以间接的方式进入市场,如传统节日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自身文化符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更多受众的喜爱和追捧;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能够得到对于非遗的文化认同及价值的实现,使其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因此,非遗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条平行线,而是两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于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在此过程中充当了“桥梁”作用,联系了非遗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促使其以各种形式进行融合,为非遗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以及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提供了实现路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本构成——以苏绣为例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是江苏省民间传统美术。在2006年5月20日,苏绣入选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其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苏绣技法讲究平、齐、细、光、顺、匀,针法的细腻为苏绣在视觉上带来光彩夺目的审美享受。除此之外,苏绣在用色上也有其独有的一套搭配公式,苏绣的颜色讲究淡雅清新、华而不俗、艳而不魅,细密的针脚与用色的巧妙让人赞叹不已。近年来,苏绣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绣娘”队伍逐渐壮大,被誉为“江苏省民间刺绣之乡”的镇湖所在街道从事刺绣行业产、供、销的人员已经超过9000人,涵盖了苏绣生产链上的所有环节,后被官方命名为“苏绣小镇”并进行全面开发,为苏绣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这其中苏绣文化资本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苏绣传承人——文化资本身体化形态的载体

在布迪厄看来,具体的、身体化的形式是文化资本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种文化形式。他认为文化资本的基本形式是与身体有关的。换句话说,文化资本是在长期的教育、习得、修养等一系列具体形式中得以产生与积累,这一过程需要文化资本拥有者“亲身实践”、身体力行。在苏绣文化中,传承人就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2008年文化部发布并实施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非遗传承人需要“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表明需要通过传承人这一“身体化”形式来进行传承,而这种形式本质上则是一种文化能力。这是一种需要通过习得才能掌握的无形的能力,不能被代替或代表,只能由个体亲身去实践学习。在苏绣文化发展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将这一能力与自身肉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每年近乎八成的苏绣成品都出自这里。近水楼台先得月,“家家有绣娘,户户有绣绷”是镇湖“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在刺绣文化的氛围包围之中,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孩子对苏绣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先后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苏绣传承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苏绣艺术家、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她在1998年创建“姚建萍刺绣艺术”品牌,一直致力于苏绣品牌的创新性发展与苏绣人才的培养,开创了当代苏绣发展史的多个先河,为苏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需要依靠人,只有这些人及其传承机制,才有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二)苏绣文化产品——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

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相较于身体化形态的一个突出区别是其以物质化、客观化的形式存在且能够得以存续下来。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也就在于其经济属性是以其文化资本为内核。这是一种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结合体。在苏绣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苏绣小镇对于苏绣文化产品的打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以非遗传承为内核,将其融入各个项目的开发与运作当中。如北小镇的中国刺绣艺术馆、绣品街;南小镇的文化交流中心、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绣品街也改造成集销售、展示、博物、休闲、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苏绣文旅融合示范区街区。与此同时,节庆活动也是苏绣小镇提升其文化魅力的一大亮点,连续多年刺绣艺术节、旗袍走秀等活动的成功举办,开启了一条艺术与生活相融相通的传统工艺复兴之路。如今,苏绣小镇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文旅集散地,苏绣也成了大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这些现代化项目的开发尊重并顺应了当地的生态自然景观,同时与历史记忆、文化氛围和谐共生共存,共同推动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延续下来,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与时尚的精彩相遇,让人们对于苏绣艺术品有了更多新的期待和希望。

(三)非遗认定制度——文化资本的制度形态

制度形态文化资本具有一种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独立性,占有的合法化使得占有者能够被比较或者取代。正因为如此,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化也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参考标准。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与管理办法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将非遗的等级进行了划分,目前已经有了六个等级,与之对应也有六个等级的非遗传承人。而等级制度的制定是非遗制度形式文化资本的获取途径。制度化形式文化资本的获得背后是权力的拥有——处于较高层级的非遗用于话语权以及强迫别人接受“社会公认性”的权力。因此,等级制度的认定需要经过“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最终入选的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政府的制度、资源等多层次、全方位支持。苏绣在2008年经批准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也确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苏绣传承人。此后,为进一步推进苏绣的传承保护工作,南通市文化局将南通博物苑等多个与苏绣文化传承紧密相关的文化单位或企业列为传承基地。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通市沈寿艺术馆有限公司获得“苏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通过一系列制度层面的保护,为苏绣的发展之路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苏绣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资本,其构成形式为继承苏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以苏绣文化为内核生产出的产品、非遗传承人的资格认证。这三种文化资本形式可以相互转化。非遗传承人这一身体媒介所蕴含的文化能力需要通过非遗文化产品得以传承下来。同时,非遗产品作为文化资本的客观形式融合了非物质文化资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非遗等级制度则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保障着非遗文化资本得以顺利积累与传承。

四、苏绣非遗文化传承路径的实践与思考

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分析,苏绣文化保护与传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目前从事苏绣传统手工艺的绣娘一般年龄偏大,在40—50岁左右,大部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在美术、手工、设计等方面的文化储备与技能多依靠于耳濡目染的传习、或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等非正式的教育方式,缺乏现代化工艺知识技能训练;二是产品品质与受众需求无法完全契合。目前,随着社会转型变革速度加快,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对于精神审美等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改变与更新。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招牌老字号”,在实现自身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难免会遭受到冲击。如何在守住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捉住市场的需求、顺应时代的潮流,仍旧是在破解中的一道“必答题”;三是政策引导需到位。目前对于苏绣的发展定位,如何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均还需有规划引导,对如何兼顾发展与创新等问题还未制定具体针对性政策与帮扶计划。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考虑如下举措。

(一)加强绣娘素质教育,提升苏绣保护传承的人力资本

以作坊、培训基地、工作室等方式为依托,展开对于苏绣手工艺传承人的培养,将符合条件、能力突出的传承人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将其发展为非遗传承人。与此同时,定期举办苏绣技能培训班,组织优秀传承人“下沉”培训班进行讲习,向绣娘传输先进理念、绣法,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绣娘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政府等相关部门也应关注非遗传承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减免学习成本并提供相应补助津贴,充分调动绣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创作出更多精美的绣品。

(二)创新苏绣作品内容,增加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的产品力

对于产品而言,品质是核心。相关企业或者从业人员应不断提升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引导传统工艺企业、从业者改进设计、改良制作,提升品质。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之上,创新则对苏绣的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目前市面上的苏绣产品,主题大多是围绕传统元素为主,少有创新,难以迎合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而现代文创和苏绣的结合则能够兼顾文化与创新同时发展。苏绣与现代文创都是以文化为内容,以艺术为形式进行呈现。后者擅长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根据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行不断更新创作。现代文创能够汲取苏绣的文化核心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这也能使苏绣以及周边产品更好地被大众接受。按照此思路,也可以将苏绣这一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表达形式融入各个行业。不仅在传统合作行业如服饰业、广告设计业等行业有所发挥,还应积极与新媒体行业进行融合,真正达到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优化苏绣保护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力

非遗相关部门可以在制度层面对苏绣进行保护,要求各级遗产保护单位严格落实保护制度,鼓励其采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记录、保存。同时推动苏绣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化发展,制定协同发展帮扶优惠政策,鼓励教育部门开设相关课程或专业;支持苏绣发源地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业,研发苏绣旅游商品。不仅如此,还应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设立民间传统工艺保护发展类公益组织、发展基金,为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振兴保驾护航。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资本,资本的转化是非遗文化能够实现经久不衰的有效路径,同时资本也只能以文化产品的方式外显出来才能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融共生。因此,在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人们既要关注文化资本的作用,也要关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深度反思分析,紧紧抓住文化内涵和形式创新,优化苏绣非遗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实现苏绣文化的现代化创新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苏绣文化遗产形式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苏绣,“秀”出奇迹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