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仲生,谌雯洁
(南华大学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后疫情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新就业形态与传统就业制度的矛盾也逐渐凸显,给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数。2021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909 万,再创历史新高,基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二字就总共提到了36 次。政府2021年依旧坚持就业优先政策,继续推动“六稳”,落实“六保”,就业依旧处于首要地位,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又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如何缓解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成为政府、企业、高校等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借鉴和应用国外就业方面的成熟理论分析我国就业相关问题具有充分且必要的辅助作用。工作搜寻理论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应用,为分析供需双方矛盾提供新思维,为适应新就业形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新角度,为提升就业质量和效率提供新方法,对建设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搜寻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Stigler 首次提出了搜寻理论。他在《信息经济学》中初步论证了这样的产品市场:消费者始终都是在搜寻较为便宜和廉价的商品,直到其搜寻成本与消费者所能获取的边际报酬相等才停止搜寻。Stigler 又开拓了搜寻理论在劳动力市场的应用,他认为,劳动者工资高低与搜寻难度呈正相关。McCall 提出了连续搜寻模型,基于该模型把搜寻理论置于劳动力市场加以应用,并对失业问题进行了讨论。
由于工作搜寻理论在研究就业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Phelps 在之前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搜寻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者将根据自己保留工资和实际所得之间的差异来决定是否继续搜寻。另外,Phelps 还认为劳动者选择继续搜寻更高工资的工作而暂时失业是一种理性决策。
从20 世纪末开始,工作搜寻理论逐渐应用到大学生劳动力市场。Betts 等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开始搜寻到获得第一份工作所需时间一般在六个月左右或者更长,与女生相比,男生搜寻时间相对更长,并具有国别差异。
工作搜寻理论是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
国内对搜寻行为的研究起始于20 世纪90 年代。谢康从搜寻技术、一般均衡和经济结果等方面对搜寻理论进行了研究。2011 年以前,国内文献主要探讨工作搜寻理论模型。例如,钱永坤在借助施蒂格勒模型和伊兰伯格-史密斯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有助于理顺政策制定的思路。乐君杰对工作搜寻理论及其模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政策启示,他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工作搜寻理论和匹配模型两方面的研究需齐头并进。此外,要减少摩擦性失业,降低失业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失业人员与空缺职位的匹配效率。2011 年以后,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开始逐渐转向影响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搜寻者的性别,搜寻群体的差异,社会环境,信息获取途径,工作搜寻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社会资本和保留工资等。例如,张抗私等认为性别差异对就业搜寻影响很大,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要提高女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及优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等。董占奎等把社会网络视为搜寻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罗明忠等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就业技能可以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工作搜寻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工作搜寻理论尝试基于理性经济人的视角分析在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工作信息不对称、无序和缺失等问题。在分析后疫情时代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时,应聚焦于相关重点问题,通过人岗匹配的搜寻方式获取优质信息,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更为优化的就业渠道和服务。
在以前的商品市场上,消费者在风险适中、购买数量固定,消费者剩余为线性函数的假设前提下,追求商品价格与搜寻成本之和的函数最小值。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搜寻理论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中加以拓展和应用,求职者运用工作搜寻理论寻找工资减去搜寻成本的函数为最大值的工作。
工作搜寻理论是在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无序和不充分,搜寻时间相对延迟而致使成本上升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认为求职者进行工作搜寻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决策。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还没有被充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大背景下,高质量人才短缺的大环境下。在供需双方信息尚未对称、充分的情况下,双方怎样高效运用工作搜寻理论节约搜寻时间、降低搜寻成本和优化搜寻渠道,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这也为工作搜寻理论在高等教育学、高等经济学等领域的深入运用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到冲击、线上招聘的备受青睐、求职心态的转变和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等方面分析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政府、企业、高校及学生自身等视角探讨如何基于工作搜寻理论进行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探析与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高质量就业的实现提供新方法、新角度和新思维。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仍然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随着经济态势逐渐转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态势,但劳动力就业市场仍充满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再加上还有不少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以及国外留学生回国求职,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重,就业压力更大、就业形势更复杂。高校毕业生在综合考虑工作搜寻成本和保留工资的前提下,会理性变动就业计划并在人岗匹配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搜寻成本与边际效益平衡。
后疫情时期数字经济“突飞猛进”,新就业形态发展迅猛,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原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受到严重冲击:传统的线下春季招聘会相继取消,高校毕业生实习计划、跨省市求职面试计划等被迫推迟,部分行业招聘规模逐渐缩减,这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要优化工作搜寻途径、提升搜寻能力。目前,国家、省市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就业促进政策。比如,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春季专场活动相继开展,“网红推介”直播带岗及职业指导直播课等就业服务的推广等,旨为落实国家就业优先政策。另外,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期限延长,采取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以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进程。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下招聘活动局限性也日益凸显,为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向2021 届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在后疫情时期备受青睐。
一是线上招聘可以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不受时空局限,实现政府与各主体、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供需双方进行求职和招聘信息的高效互换,提高搜寻时效性,减少摩擦性失业。
二是线上招聘具有节约搜寻成本的优势,因为搜寻成本越高、搜寻次数越少,即搜寻成本与搜寻次数呈负相关。在疫情期间,在线招聘已成为主流的招聘渠道,实现了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即时高效沟通,有效论证了线上招聘的可行性、优越性、低成本性以及可推广性。
三是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运用大数据平台和技术实现“互联网+就业”可以优化工作搜寻途径,提高工作搜寻的效率。基于“互联网+就业”技术的线上招聘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实现理性择业、高效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在后疫情时代依旧延续,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也深受影响,在搜寻工作时受到当前就业形势影响,工作搜寻的积极性也相对较低。由于以往求职者多是通过线下途径实现就业,后疫情时代线上招聘成为主流,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就业形式、就业形态,出现了迷茫、困惑和焦虑等不安的心理问题。而就业心理问题又是困扰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工作开展的重点问题。因此,做好求职心态指导工作,对促进高校毕业生身心健康、转变就业观念实现成功就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就业形态,劳动力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也更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后疫情时期产业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一些传统产业在经营中濒临险境,甚至倒闭。当前自由就业、个体经营、自雇就业和线上就业等多渠道就业方式日益流行,正成为后疫情时代吸纳就业、扩展就业容量的重要途径,这也要求高校毕业生尽快适应新就业形态、拓宽工作搜寻渠道。对劳动者和企业双方而言,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快速适应新就业形态,减少供需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现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顺利开展的工作难点。
1.完善政策法规,拓宽就业渠道
工作搜寻所产生的失业究其实质是一种能够预测和控制的摩擦性失业。政府可以实施相应的就业政策降低其负面影响,为就业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从而实现高校毕业生培养和企业岗位所需的优化匹配。
一方面,政府要完善高校毕业生有关的失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高校毕业生失业者暂停工作搜寻后,既要保障其维持基本生活,又要预防这种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消极影响,使政策制度所能达到的保障水平与失业者实际所需适配,引导其积极再就业。对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未能及时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政府应出台社保医保保障政策。
另一方面,完善就业优惠政策,拓宽就业路径,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人才急需领域和基层就业。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发放就业补贴、补偿部分学费及高定工资档次等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农业技术、城市社区及教育医疗等急需大量人才的领域实现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自主创业、基层就业、服务西部大开发、挂职锻炼和应征入伍等实现多渠道就业。同时,挖掘新型就业岗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方提供战略性人才,及时更新空缺岗位信息,搭建劳动力市场供给信息对接平台。制定免费培养高校大学生政策,我国已经建立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为激励更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国家可将免费医学生、免费农林生等教育改革与面向基层培养紧缺人才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统筹结合,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落实经费与待遇保障。
2.开展“互联网+就业”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精准化
信息沟通的充分性和实效性,是影响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因素。开展“互联网+就业”服务,可以降低就业信息不对称,节约搜寻成本,实现供需双方信息高效精准对接,最终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一是构建“大数据+互联网+云服务”平台,推动新产业、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各行业及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云服务、就业指导和在线招聘活动。围绕新就业形态、热门产业、大型企业和地方特色,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推出“直播带岗”“直播政策”“新职业体验”等,以提升对就业服务的吸引力。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平台,设立线上招聘专区,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二是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供需双方高效精准对接。就业信息发布的流程、传播的渠道及效率是影响工作搜寻效率及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完善各层级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使就业要素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充分、精准、高效的衔接、协调和配置。另一方面,政府要强化精准招聘服务,根据高校毕业生的特点,搭建精准高效的线上线下联动招聘求职通道,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各地要贯彻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以适配新就业形态与产业急需,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实力;加快跟进实名服务,各地要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实名就业服务系统,确保登记到位、联系到位和帮扶到位。
1.发挥“互联网+人才”技术优势,提升企业吸引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工作搜寻与人岗匹配相结合进行研究对企业搜寻人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是理清劳动力市场如何运行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和自身“互联网+人才”技术优势,推进与政府、高校和核心支柱产业等方面深入合作。借助产业园平台优势,通过召开招聘推介会的形式,实现劳动力市场招聘和求职信息的精准对接。一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精准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对企业吸纳人才、行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主动搜寻人才,建立提供实践机会的长效机制
一是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搜寻人才的方式,为高校毕业生上门“送岗位”。企业可以建立一整套服务体系,成立高校毕业生的实习、见习基地,依据企业实际招聘需求,每年定期、定量发布空缺岗位信息,接收高校毕业生前来实习、见习。企业通过组建高质量职业教师队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见习及职业规划指导等服务,为其就业提供辅导和支持,减轻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压力。
二是企业还可以联合学校开展“订单式”教育。学校依据企业所需的就业人数和教育内容,成立订单协议班,企业为订单协议班提供师资和实践条件支持,校企双方一起开发职业课程、开展专业精准教育、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并达成协议。发展“订单式”教育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建立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高校毕业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搜寻成本,延长了供需双方搜寻时间,加剧了摩擦性失业。此外,高校应以市场实需为导向,优化就业服务平台和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工作搜寻中各项成本,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一是将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就业工作的增长点。基于市场需求,构建精准化、数据化的就业服务平台。充分依托学校官网、QQ、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等网络渠道发布及共享最新的就业信息,加强“共享性、互动性、实效性”的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高校就业课程的内容应紧跟时代趋势,与新就业形态、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适配。高校应转变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质量,组建校内外结合、专兼职并进的优质职业指导队伍。发挥高校“就业蓄水池”的作用,面对目前严峻紧张的就业形势,高校应鼓励学生考研升学继续深造为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蓄力。一方面可以缓解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能为国家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二是聚焦时代发展趋势,依托“互联网+人才”技术优化线上就业服务。高校要发挥自身就业及第三方招聘网站的作用,如与教育部24365 校园招聘服务、BOSS 直聘、智联招聘和地方人才网等联合举办云招聘会,实现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有效对接。利用在线就业直播平台,优化线上就业指导功能。组建由当地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优秀校友和就业创业指导老师等组成的优质就业指导队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形势、产业发展趋势、求职心态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指导,促使学生树立新时期择业观。稳定高校毕业生求职心态,帮助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求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等不安情绪,利用线上就业咨询、就业指导等平台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帮助其树立市场化、社会化多渠道就业观。了解毕业生就业需求后,再帮助其熟悉就业形势,利用大数据优化供需双方的信息匹配效率,有效缓解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也要定期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给予个性化就业心理压力疏导,提高其心理素质。
2.优化就业政策,培养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适应力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失业,一方面是因工作搜寻时间较长、线下搜寻成本增加而高校就业措施、保障体系未能适配所致。另一方面是部分高校毕业生求职预期过高,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新时期就业观。
一是构建就业保障体系,提供“就业搜寻补贴”。根据工作搜寻理论,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工作搜寻时会产生各种成本,比如,为求职所花费的资金成本,其中包括简历打印、正装购买费、面试交通费和通信费等。在后疫情时代,工作搜寻成本也随之增加,成为阻碍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快构建就业保障体系的步伐,构建集就业信息发布、职业生涯在线指导,职业测评、网络面试、网络就业答疑、网络就业进度跟踪、供需信息线上线下精准对接及就业风险监测预警等全过程、多层次及线上线下集于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供需双方信息通过大数据实现集成交互,提供高效精准的就业信息和服务。另一方面,高校要紧跟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需,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搜寻补贴”,帮助其缓解工作搜寻成本增加所带来的附加压力。高校同时应双管齐下,既要预防“就业搜寻补贴”使高校毕业生滋生惰性,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优化就业保障体系。
二是高校需紧跟形势需要配备一名就业信息员,构建就业信息员队伍。这一措施有利于对就业形势进行及时研判,有利于掌握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进展,有利于高校根据就业创业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就业措施。
三是优化就业流程、简化就业手续。推进实名登记服务,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确保登记、联系和帮扶到位;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取消高校毕业生入职重复体检,节省工作搜寻时间和成本,营造更加便利、和谐的就业环境。
四是培养高校毕业生职业核心素养,提高其就业能力。高校通过开展求职技能、职业素养培训咨询,工作搜寻能力实训,对高校毕业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其求职能力、工作搜寻能力并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1.重视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拓宽就业渠道
社会资源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途径,充分合理利用可以节约工作搜寻时间和成本,拓宽就业渠道,减少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利用社会关系网就业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的熟人社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善有关。以“人际关系”为代表的就业方式也受到高校毕业生青睐,因为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岗匹配的功能。
一是在工作搜寻中重视社会资源合理利用,平时注重建立和维护家庭、朋友、学校、企业实习和见习期间等就业相关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求职时,合理利用社会关系网拓展搜寻途径,节约搜寻成本,优化搜寻工作质量。
二是高校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实习和见习等社会实践环节积累社会关系并加以维护,为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升自身能力,转变就业观念
在后疫情时代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首先应有清楚的自我认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适当降低搜寻成本与预期工资的函数最大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是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出发,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就业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合理的岗位轮换寻找适配岗位,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掌握网络平台求职就业的技能。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要在课堂内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在课堂外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网络平台课程熟练掌握线上招聘有关知识和技能,提升线上求职能力、拓宽工作搜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