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信息

2022-11-01 05:44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日本

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1年1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会议决定,一是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二是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三是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四是完善金融机构发放中小微贷款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规定。会议指出,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要加大对制造业助企纾困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扎实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摘自新华社)

2021年11月份CPI继续上涨PPI涨幅回落

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国内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2.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国家统计局专家表示,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11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但环比来看鲜菜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PPI涨幅有所回落。展望今后一段时间,国内CPI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多数工业品价格可能趋于回落,预计后期PPI涨幅有望总体延续回落态势。

(摘自新华社)

2021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超2020年全年

海关总署2021年12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已超过去年全年32.16万亿元水平。2021年前11月,中国出口19.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进口15.8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贸易顺差3.77万亿元,同比增加20.1%。前11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5.11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4%,欧盟、美国、日本分列其后。从企业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快、比重提升,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8.5%。出口方面,机电产品继续保持亮眼表现,占出口总值的59%。进口方面,天然气、集成电路、汽车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21.8%、19.3%和7.1%。

(摘自中新社)

2021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破万亿元

商务部2021年12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前从行业看,服务业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有专家解读,在吸收外资的行业中,服务业占比近80%,说明我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呈上升之势且成为吸收外资的主流行业;高新技术领域吸收外资的增速较高,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增速较高,说明这些地区和我国的经贸关系在不断加强;从区域看,我国东中西部使用外资同时保持较高增速,尤其以中部地区为高,说明外资在中部地区形成了热点,且在产业链供应链转移中,中部地区优势明显。

(摘自新浪财经)

证监会完善沪深港通机制

证监会2021年12月17日就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下称《互联互通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着重对内地投资者返程交易行为作出规范,对所谓“假外资”实施严格监管。近年来,有部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开立证券账户及北向交易权限,通过沪深股通交易A股。目前此类交易总体规模不大,交易金额在北向交易中的占比保持在1%左右,投资者数量约有170万名,但大部分无实际交易,近三年有北向交易的内地投资者约有3.9万名。证监会认为,此类证券活动与沪深股通引入外资的初衷不符,也给市场造成了北向交易中有不少所谓“假外资”的印象,不利于沪深港通的平稳运行和长远发展。基于此,证监会拟将《互联互通规定》的第十三条第一款修订为“投资者依法享有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买入的股票的权益。沪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

(摘自证监会)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46万亿元

《经济参考报》2021年12月16日报道,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46万亿元。明年专项债资金重点用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九大方向。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这次提前下达在额度分配上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了各地项目资金的需求和施工条件,项目资金需求多、施工条件好的地方多分,反之则适当少分。财政部预算司介绍,2022年专项债券支持的重点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聚焦:一要聚焦短板领域,二要聚焦重点方向,三要聚焦重点项目。

(摘自经济参考报)

全球燃煤发电将创历史新高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21年12月17日刊文称,国际能源署预测2021年燃煤发电将创历史新高,同时呼吁各国政府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燃煤排放问题。他们预测,全球燃煤发电量继2019年和2020年下降后,2021年将上涨9%,达历史新高。文章提到,煤炭发电回潮,凸显政府在向比较清洁的能源形式转换方面面临困难,即便风能和太阳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增长,也很难跟上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只能用化石燃料填补缺口。国际能源署专家提出:“如果政府不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煤炭排放问题——要以对受影响者公平、价格合理且有保障的方式进行,否则,我们即使有可能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摘自新浪财经)

美媒称“拜登滞胀”或将到来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21年12月13日发表文章《拜登滞胀即将到来》,认为拜登的行政命令将带来越来越重的监管负担,他的监管机构对美国经济体系的公开敌视,以及朝向进步时代反垄断执法模式的回归,都将抑制经济增长。将当前的通胀变成滞胀的所有因素都将出现。拜登的行政命令反对不顾消费者利益的企业兼并和收购,并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作为灭绝的目标,通过这些行政命令和监管政策,美国经济正从伟大的世界资本主义巨人变成俯首帖耳的资本主义傀儡,它的主人是政府而不是消费者。在当前的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快速增长后,增长放缓看来是注定出现的。一旦采取新的刺激性开支和货币调节手段来刺激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停滞就很容易变成滞胀。

(摘自光明网)

欧洲各大央行出招应对通胀:加息并取消刺激政策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21年12月16日报道,在美联储刚刚为2022年的加息创造条件后,欧洲的主要央行就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路线,决策者正在不断加剧的通胀和迅速蔓延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之间进行平衡。报道称,自疫情暴发以来,英格兰银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提高基准利率的主要央行。欧洲央行则表示,它将逐步取消紧急购债计划,同时加强其他刺激措施,以保持由19个成员国组成的欧元区的复苏正常进行。美联储官员15日公布了加快撤回刺激措施的计划,并表示他们预计明年将加息三次。这些变化表明,各国央行的计划——即逐步取消数万亿美元刺激政策并转向高利率——-正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以不同的速度实施,这些经济体在通胀压力加大的同时,正在苦苦应对不完全的复苏。

(摘自新华社)

联合国贸发会议估算:RCEP生效后日本受惠最多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1年12月15日发布测算结果,关于2022年1月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参与协定的15个国家中,因下调关税受惠最多的将是日本。预计日本对域内国家的出口将比2019年增加5.5%。增加的420亿美元域内贸易额中的48%、也就是约200亿美元将惠及日本。汽车零部件、钢铁制品、化学制品等商品的关税遭撤销促使域内国家更多进口日本产品。RCEP是由日本、中国、韩国和东盟等国达成的多边协定,约九成商品将获得零关税待遇。域内1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到全球的三成左右。

(摘自《日本经济新闻》)

印度砸巨资发展半导体制造业

《印度时报》网站2021年12月16日报道,印度通过了总额7600亿卢比(约合100亿美元)的一揽子激励计划,朝引进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业方向迈出了一大步。采取这项举措的背景是,印度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对汽车、电子和其他技术主导行业的工业化生产造成了冲击。该计划着眼让印度加入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大国的行列。报道指出,印度在新冠疫情封锁期间深刻感受到本土制造业缺失的痛苦,全球电子产品需求激增导致全球芯片短缺,让印度等国家受到极大冲击。这促使政府迅速推出一揽子综合激励计划,希望能建立半导体生态系统。

(摘自人民资讯)

韩国人均名义GDP或2027年超过日本

《日本经济新闻》2021年12月16日报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测算,日本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27年被韩国超越。原因是日本的数字化进程缓慢,劳动生产率增长陷入停滞。报道称,2020年日本人均名义GDP为39890美元,比韩国高25%左右。据测算,韩国人均名义GDP至2025年将保持每年6.0%的增速,而日本的年增速仅为2.0%。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认为,数字化转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而言至关重要。与韩国相比,日本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相对薄弱。报道称,韩国一直在推动行政手续电子化,而日本企业间签订合同时依然在广泛使用印章、签字等传统形式。尽管疫情推动了日本的线上远程办公,但是紧急事态宣言解除后又逐步恢复了以往的面对面办公。

(摘自参考消息网)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日本古代艺术
探寻日本
岛国日本
隐形王者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走进日本 “最牛”豆腐店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