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诗看杜甫的消渴症

2022-11-01 04:34:11谢明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8期
关键词:饮酒杜甫

谢明利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对于唐代文人来说,其患病的状态多保留在体现个人情感的体裁——诗歌之中。文人在有意无意间将患病的体验或患病时的情况发而为诗,透过诗文,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文人的患病状态及情感与心理,这对于我们重建对历史人物的想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杜甫留存了大量写实的诗,写病的诗也很多,本文试从医疗史和日常生活史的角度以杜诗为基本材料对杜甫的消渴症进行研究,对杜甫进行再认识。

王东认为杜甫的诗中提及自身疾病的大约有60首,何骐竹统计杜甫提到病的诗160多处。其实不然,笔者经过查找《全唐诗库》,统计出杜甫病诗共有175首,经过分类和筛选,其中有51首为涉及杜甫具体疾病消渴症、肺疾、脚疾、疟疾等,另外124首为杜甫称自己患病或带有患疾等字眼的诗。笔者发现杜甫的消渴症最为严重,本文所研究的范畴即为杜甫所写关于自身消渴症的诗。

1 杜甫所患消渴症

消渴症,顾名思义,主要包含“消”和“渴”两大特征,“消”即指消瘦,“渴”即指口渴难耐。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消渴症为糖尿病,其典型症状包含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然而,中医与西医病名并不完全对应,“中国传统医学术语据以建立的体系和近现代的西方术语几乎是无法对译的……我们既无法确知某一古代典籍中的术语在近代记载中是否仍意味着同一事物,也无法为古书中论述的某一疾病找到它在近代的准确对应物”。另外西医也认为:“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诊断是以血糖值作为主要依据的,因此部分糖尿病患者并不符合消渴病。”《小品方》曰:“消渴疾者,下泄为小便,此皆精气不实于内,则便羸瘦也。”不仅阐述了消渴症的病机,而且说明其消瘦之症。其实消渴症的症状,还包括肺疾、脚疾、视力模糊、疮疖等。

消渴症在先秦时代已被关注,汉代已有成熟的记载和病名。汉代司马相如就患有消渴之症,《史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唐人喜欢“以汉喻唐”,因此唐诗中多出现相如、长卿、茂陵等典故来代指消渴之症。

杜甫一生贫苦,历经战乱,百病缠身,从其诗中可见他患有多种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消渴症。经笔者整理,列举出关于杜甫消渴症的所有诗,共15首: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铨。”《同元使君舂陵行》:“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示獠奴阿段》:“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永念病渴老,附书远山巅。”《别蔡十四著作》:“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过南岳入洞庭湖》:“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十二月一日三首》:“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送高司直寻封阆州》:“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我瘦书不成,成字读亦误。”《别苏徯(赴湖南幕)》:“消渴今如在,提携愧老夫。”《熟食日示宗文、宗武》:“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王契,字佐卿,京兆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客堂》:“栖泊云安县,消中内相毒。旧疾甘载来,衰年得无足。”《雨》:“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屦。”

消渴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常年折磨杜甫的身体,使他形容枯槁消瘦、身体疲乏无力、头晕眼花、肺疾严重。这些症状都影响了杜甫的日常生活,使其非常痛苦。他羸弱消瘦,病情极为严重,但由于战乱的原因,他只能到处漂泊,且忧国忧民,过重的思虑、年老的身体和极不安稳的生活使其久病难愈,卧床养疾,就连鞋袜都蒙尘了。

2 消渴症的一系列并发症

杜甫消渴症的一系列并发症中,最突出的两大症状是肺疾和脚疾,这不仅是消渴症的早期症状,而且随着病情加重,症状愈加强烈,它们与消渴症互相作用,加剧了杜甫的病情。

2.1 肺疾

杜甫严重肺渴,多首诗曾提到。以往学者只是简单地认为其患有肺疾,并没有注意杜甫消渴症与肺疾之间的联系。肺气不足是消渴症的早期表现,消渴症又会加剧肺疾,患者往往因心肺气厥而渴,这是典型的“肺消”型消渴症。《素问·气厥论篇》曰:“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消不仅肺部不适,且饮一便二,到死都不能根治。《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寒热·寒热相移》也云消渴乃“心移热于肺”,强调了肺消病位在肺。杜甫也有此症状,往往感觉胸闷气短且常年因肺疾卧病。杜甫有10首诗体现。

《同元使君舂陵行》:“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十二月一日三首》:“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送覃二判官》:“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

《返照》:“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贾至)》:“为吾谢贾公,病肺卧江沱。”

《北风(新康江口信宿方行)》:“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归朝跼病肺,叙旧思重陈。”

《秋峡》:“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

《寄薛三郎中》:“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

《又上后园山脚》:“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肺病是慢性病,不仅使杜甫行动不便,而且备受折磨,卧病在床,垫高枕头才能安心睡觉。早在天宝十二年(753),杜甫《进封西岳赋表》言:“是臣无负于少小多病……况臣常有肺气之疾。”可见杜甫此时已常年患有肺病,这显然是消渴症早期症状的显现。在第二年,《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中言:“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杜甫形容枯槁消瘦、视力模糊、坐有疮痛,从表现上来看,这不仅是疟疾的折磨,进一步可以推测出其消渴症已经表现得愈发明显了。在53、54岁时,杜甫的消渴症更加严重。此时至大历年间,他关于肺病的诗是最多的。另外,在《同元使君舂陵行》和《十二月一日三首》中,肺病与消渴同时出现,表明此二病是同时存在的且患者本人已知此症状,更加证实了肺病与消渴症互相作用,加剧了杜甫的病情。对于肺病的原因,杜甫是具有清醒的认识的,他后悔年轻时与好友饮酒过度,以至于现在病痛加身。

2.2 脚疾及其他病症

杜甫的脚疾也是消渴症的并发症,杜甫诗中提到自己患有脚疾。《客居》:“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论。卧愁病脚废,徐步视小园。”《西阁曝日》:“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寄赞上人》:“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郭晓涛在《北周拓跋迪墓志所见消渴症发微》对消渴症进行溯源,论述了消渴症在中古时期的社会特征,根据其所考证的消渴症患者谢灵运、鲍照等人来看,中古时期消渴的一个突出症状为脚疾。此外,杜甫患有眼疾、耳聋、手疾、头风、痹症等疾病,皆为消渴症的并发症。

3 杜甫患消渴症的致病因素

杜甫由于爱酒如命、饮酒无度,穷困潦倒、饥寒交迫和个人性格等原因引发消渴症,并且由于饮酒无节制和生活不安定、无法安心养病而加重了病情。

3.1 嗜酒如命

杜甫嗜酒如命,饮酒过量是其患有消渴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俗话说诗酒不分家,隋唐时期饮酒风气盛行,杜甫作为唐代诗人沉醉于酒,据学者统计研究,杜甫的酒诗数量毫不亚于李白,关于杜甫饮酒的研究早就成为老生常谈的论题,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嗜酒对杜甫健康的影响。中医认为:“醇酒厚味,酒性热质湿,损伤脾胃,湿热内蕴,日久化火,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其濡养而发为消渴。”酒性热,常饮损伤脾胃消耗津液,津液不足无法濡养经络从而会引发消渴症。《备急千金要方》论述了饮酒致病的原理:“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狂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

常年饮酒,三焦五脏都会狂热干燥,从而造成消渴症。现代医学也证明,嗜酒是消渴症的大忌。但是杜甫嗜酒如命,常常饮酒过量,以至于造成此病。

杜甫自称“性豪业嗜酒”“嗜酒爱风竹”,杜诗则有三百余首提及饮酒,既有家酿的浊酒和陈酒,还有“蜀酒”“乳酒”和“春酒”,如“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等。

杜甫早年宦游结交名士,常常结交朋友饮酒作乐,渐渐养成饮酒的习惯,无论大喜大悲还是走亲访友,甚至自己独处之时无不在举杯对酒。“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腊日》)寒冬腊月之时,杜甫在良夜纵酒宿醉。“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赠卫八处士》)“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夏日李公见访》)杜甫多年未见好友,会面至少要喝十杯。因自己无钱买酒,向邻居借酒,甚至早上须喝酒,“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早起》)。在对鹅酌酒之时,能将鹅想成酒,从而吟出“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舟前小鹅儿》)之句,可见其已达到饮酒如饮水的状态。

杜甫即使身在病中仍然纵酒。虽然他为治疗消渴症曾决定戒酒:“平生所好,消渴止之。”《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中言:“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饮酒过度导致生病,只能戒酒,但和好友相聚又怎能戒得住呢?正是如此,他病中仍然饮酒。《喜晴》(一作《喜雨》):“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水槛遣心二首》:“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这时他已经又老又病可仍对于饮酒并无节制,反而认为既已如此,何不开怀畅饮。“比年病酒开涓滴,弟劝兄酬何怨嗟。”(《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即使他明知病情不能喝酒,但他在高兴时仍以喝酒来庆祝。这种嗜酒的习惯和对待病情的态度都深深加重了他的病情。

3.2 穷困潦倒、饥寒交迫

饮食不规律和过度劳累也会导致消渴症。“饮食不节,劳倦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口主津液不足,故口干渴;饮食便卧,终日久坐或久劳瘦极,强其所不能劳者,皆能致消渴。”杜甫年少家贫饥饱交替,中老年历经安史之乱,多次逃难,贫穷多病,饮食不规律,因此损伤脾胃患上消渴症。他的诗多次展现自身境况,《喜晴》(一作《喜雨》)中言:“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四季都有果实,但自己的饥饿无穷无尽。在《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一诗中更是将自己的困窘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禁让人为之动容:“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寒冰时节,土地荒芜无所收,饥饿使杜甫卧床一月,只剩一条不知缝补多少遍的袍子来抵挡寒冷。穷困至此,只能依靠友人的接济才勉强维持生存,一顿青精饱饭都能使他非常满足。就是如此饥饱不宜时,杜甫患上消渴症。并且,由于贫穷,即使患上消渴症也没钱医治。他在诗中言“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赠李白》),没有药钱,所以杜甫只能自己种药医治,因此才有种药诗。

3.3 个人性格及情绪原因

杜甫个人性格和悲伤情绪为引发消渴症的重要因素。《旧唐书》曰:“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说杜甫性格偏狭浮躁,没气量,凭着别人对他的恩情放纵不羁。《新唐书》讲杜甫穷困,严武因世交接济杜甫:“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杜甫性格偏狭傲诞,严武也性格暴猛,引得严武竟想杀掉杜甫。因此可知,杜甫性格急躁容易生气。

然而,性格急躁之人易得消渴,消渴也最忌刚暴易怒之人。《灵枢·五变》曰:“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除发怒外,长期处于悲伤情绪中也会引起消渴症。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明确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脉因症治》也载“悲伤肺,为气消,喜治悲”,悲伤思虑过多容易伤脾,而伤脾便会导致津液不足从而引发消渴之症。杜甫常年穷困潦倒,孩子被饿死,且眼见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悄怆幽邃,即可窥见其常年处于悲伤之中。另刘完素有言:“耗乱精神,过违其度,阳气悍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杜甫饥饿贫穷,四处奔波,自然精神过度消耗,引发体内阴阳之气的变化,从而引发消渴。

4 结语

综上所述,消渴症是杜甫最严重的疾病。消渴症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肺疾、脚疾甚至眼疾、耳疾、手疾、头风、痹症等,与消渴症共同作用加重了杜甫的病情。而杜甫消渴症主要是生平凄惨穷困、饮酒无度和个人性格刚直过急等原因引起的,也正是如此,其消渴症愈加严重,身体日益受到损害。

①范家伟.中古时的医者与病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01.

②何骐竹.杜诗消渴症疾病书写之研究[J].嘉义大学通识学报,2007(5):527-555.

③肯尼斯·吉普尔.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303.

④雷远洪,鄢然,陈明秀,等.试论消渴症的同症异治[J].光明中医,2018(6):771-773.

⑤汤万春.小品方辑录笺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8.

⑥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3053.

⑦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12.

⑧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13.

⑨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2158.

⑩金恕贤.杜甫之身体状况及死因试探[J].辅大中研所学刊,1996(6):233-259.

⑪此结论参考仇兆鳌《杜诗详注》中杜诗的年代得出。

⑫郭晓涛.北周拓跋迪墓志所见消渴症发微[J].考古与文物,2021(2):65-70.当然,根据廖育群和郭晓松等人的研究,考虑中古时期消渴的主要原因是服散导致,从而引发脚疾。至于杜甫是否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而服散导致消渴而引发脚疾则为另外一个问题,本文不做研究。

⑬⑰李卫民.中医辨证施治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4):297,311.

⑭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684.

⑮⑯潘芳.杜甫的日常生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⑱刘昫.旧唐书:杜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5054.

⑲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杜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5738.

⑳王冰.灵枢经五变第四十六[M].彭建中,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

㉑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313.

㉒朱丹溪.脉因证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3.

㉓宋乃光.刘完素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73-274.

猜你喜欢
饮酒杜甫
绝 句
《适量饮酒》
青年文学家(2024年2期)2024-03-09 06:23:59
杜甫的一生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3:58
饮酒与酒瘾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3:58
杜甫改诗
绝句
儿童绘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陶渊明 饮酒》
中华诗词(2017年5期)2017-11-08 08:48:02
杜甫与五柳鱼
与猫狗共饮酒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6: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