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屯田制度与芍陂水利工程发展延续研究

2022-11-01 03:34李天良
农业考古 2022年3期
关键词:屯田曹魏淮南

周 波 李天良

芍陂是我国淮河南岸的一处古老的陂塘型蓄水工程,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时期,由当时楚国令尹孙叔敖创建,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芍陂能够持续发挥灌溉效益,与国家的社会政治需求息息相关。三国时期,芍陂所处的淮南地区处于魏吴军事战争的前线,却没有为战争所湮废,得益于曹魏实行的屯田制度,这一时期是芍陂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一、芍陂创建与淮南地区农业起步

芍陂初建于楚庄王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代的必然产物,更与楚国开疆拓土以及楚庄王的争雄称霸战略密不可分。楚国领地,最初在江汉一代,楚庄王即位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领土向东部淮河流域扩张。公元前601年,淮南地区发生“群舒叛乱”,楚庄王派兵一举平定,进一步加强了对江淮地域的控制,史载“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这里所指的群舒之地,就包括芍陂所在的寿县。至此,淮河以南、巢湖以西广大地区正式成为楚国疆域,这里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吴越两国相邻界,是楚国北上南下的军事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为巩固在江淮地区的统治地位,防御吴、越两国侵犯,实现沿淮而下吞并徐夷,并进而北上与齐、晋争夺陈、宋等国的军事扩张战略,楚国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满足争霸战争对粮食的巨大需求。

淮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大规模发展稻作农业,如何使淮南这一战略要地尽快变为楚国稳固的后方粮仓,就成了楚庄王谋求争霸大业的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楚国令尹的孙叔敖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在淮南的寿县修建了重要的水利工程芍陂。

芍陂创建后,灌溉了淮南淮北广大地区,改变了当地无雨则旱、多雨则涝的局面,使这一带很快成为主要产粮区,既满足了楚庄王开疆拓土对军粮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正如《史记》所说:“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赖于芍陂产生的巨大灌溉效益,楚庄王之后,淮北淮南一带逐渐成为楚国继江汉地区的又一个经济政治中心,春秋末期这里已形成了早期比较繁荣的城市寿春。

芍陂在两汉时期,有比较稳定的发展。《汉书·地理志》记载:“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更名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复故。有陂官、湖官。”当时九江郡所辖县十五,其中包括寿春邑,说明芍陂在西汉时期已设有专门的陂官管理。到东汉建初八年(83),王景任庐江太守。“致地力有馀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可知当时淮南人民还不知牛耕之法,王景教会当地人民使用耕犁,再加上芍陂的灌溉作用,淮南地区农业耕地面积扩大,农业增收。

二、曹魏屯田制度下的芍陂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不断混战,经济发展一落千丈,粮食匮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袁术祸乱,淮南地区土地大片荒芜,人民纷纷逃离家园。曹操《蒿里行》里“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描写,正是这一时期淮南地区的真实写照。《三国志》记载:“自遭丧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在这种背景下,割据各方都在想法设法发展农业,恢复经济,为军事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保障。战争使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宋书》记载,“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此诸县并在江北淮南,虚其地,无复民户。”然而这种情况却为屯田制度提供了必需的土地和劳动力。

公元196年,曹操吸取了“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的历史经验,率先推出了屯田制度。曹操“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魏书》中记载:“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

何为屯田制度?屯田制度是指中国古代朝廷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用来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的制度,包括军屯制度、民屯制度和商屯制度。曹魏屯田主要是军屯和民屯。屯田制度先在许昌试行,成功后向各地推广,芍陂所在的淮南地区是曹操重要的统治区域,也是当时重要的屯田区。

建安五年(200),曹操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召集流民广开屯田,兴修水利工程。“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蓄”。建安十四年(209)秋七月,曹操又亲至淮南,“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三国志》记载:“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绥集,就是安抚聚集,绥集都尉,意指安抚招募流民屯田的官吏。由此可知,仓慈在淮南地区担任绥集都尉,管理民屯,一直持续到黄初末年(200-226)。而芍陂在这一阶段,得到了修治和重视,成为屯田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灌溉工程。

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地位很高,屯田机构不属于地方官管辖,直接隶属于中央。大司农掌管全国的民屯或者军屯,诸典农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通典》说:“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並曹公置。晋武帝泰始二年,罢农官为郡县,后复有之,隋炀帝罢典农官。”管理屯田的官员成为典农中郎将或者典农校尉,相当于郡守一级,典农都尉属于县令一级,屯司马负责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主要依靠招揽流民。募来屯田的农民被称为“屯田客”,或者叫典农部民,一旦成为屯田客,就不能随意转移。民屯种植稻、粟、桑、麻,屯田客不须服兵役。曹魏屯田早期,农民并不肯接受,“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吴”,后来曹操接受了袁涣“乐之者乃去,不欲者勿强”的建议,屯田制度才得以推行。

自建安初年开始,军屯也在淮南地区展开,但因为淮南是曹魏政权对垒东吴的前沿和东吴进攻中原的必争之地,又是东吴早期经营过的地盘(吴国孙坚、孙策在淮南地区先后征战多年),在魏国和吴国对垒期间,双方围绕淮南地区的争夺从未停止,战争不断,屯田制度屡屡因为魏吴之间的战争而遭到破坏。

魏正始年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曹魏统治有所巩固,郡县经济也有所复苏,民屯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降低了。为解决给养问题,军屯的条件更为成熟,得以更快发展,淮南作为与吴国的主要必争之地,更成为军屯的重要区域。军屯保持原有的军队编制,掌管军屯的官员在郡守一级一般称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县令一级称度支都尉,下面也设屯司马。度支本意为规划计算,量入为出。军屯大约是以营为单位,每营屯田兵约六十,每屯也有屯司马。军屯与民屯不同的是,军屯的生产生活资料都由军队统一支付,所收获的田产也归军队所有。曹魏时期规模最大的军屯,是淮水南北两岸的屯田,常规是四五万人,最多时有十万之众。军屯的屯兵也没有自由,需要世代当兵。按上文记载邓艾屯田,五里置一营,一营六十人。那就是一里屯田需要12个人,三国时期240平方步为1亩,6尺为一步,推算下来,三国时期一亩相当于504平方米,相当于现在0.756亩,12个人要种262亩,每个人大概要种23亩。

三、邓艾屯田与芍陂修治

魏齐王曹芳正始元年(240),司马懿选拔邓艾为屯田官,开始在淮南、淮北实行屯田以积储军粮,与东吴对垒。为了扩大与孙吴作战的供需,邓艾受命“广田蓄谷”,十分重视发挥芍陂的作用。

这次屯田,邓艾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邓艾十分清楚淮南对于曹魏的重要性,他认为与其远道输送粮食到淮南前线,不如就地屯田。他把曹操当年屯田许昌的历史经验推而广之,指出屯田是与东吴长期抗衡的有效对策,简便易行,可以增强国力,缩短补给。经过考察,邓艾提出在淮南、淮北大规模屯田的具体方案,又以当年曹操在许昌实行屯田制度成功为例,指出淮南的核心地位以及屯田的重要意义。“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版,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今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怀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由以上材料可见,邓艾时期军屯是大规模的,淮南淮北间有五万人屯田,实行轮休制度,另外还有四万人“且屯且守”。

屯田的同时,邓艾还对水利工程进行整治。首先就是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三国志·邓艾传》中记载:“迁尚书郎。时欲广田蓄谷……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为了保障军事补给,邓艾还疏通漕运运道,著有《济河论》的水利著作。他还在芍陂旁修建了五十余所小陂,“复与芍陂北堤凿大香门水门,开渠引水,直达城濠,以增灌溉,通漕运。”

郦道元《水经·肥水注》里提到了邓艾所修的大香门水门,“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根据描述,这五个口门一是五门亭南的进水口,是如溪水和涧水相汇后通过此门入陂处,估计在此进水口设有泄洪设施,多余的水量可泄入沘水。因为如果没有工程控制蓄泄,则不需要设置口门。二是位于东北角的井门,沟通芍陂与肥水,“更相通注”。三是位于塘北孙叔敖祠下的芍陂渎口门,泄陂水入芍陂渎,渎向北流,分为二水,东去一支为黎浆水入肥水,北去一支经寿春城,供寿春用水,再注于肥水。四是位于塘西北的羊头溪水口门,泄陂水入羊头溪,北注于肥水。五是位于西北角的香门,即为邓艾所修大香门,积而为香门陂。五座口门中,五门亭口门是芍陂的主要进水口门,其余四门为灌溉口门,井门与羊头溪水口门兼有泄洪功能。邓艾修建大香门,主要出于灌溉的目的。

邓艾修治芍陂后,芍陂的灌溉面积逐渐扩大,寿春成为当时淮南淮北的重要产粮中心,正如《晋书·食货志》所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四、屯田制度与芍陂水战

曹魏的屯田举措引起孙吴的密切关注。孙吴地处江南,滨江临海,地理环境优越,加之有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南方人擅长舟楫的优势,水军力量在三国当中最为强大。面对强大的魏国,孙吴发挥了其在水军上的优势,赤乌四年(241)四月,东吴对曹魏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兵分四路向淮南、汉水一带展开袭击。五月,卫将军全琮率部对淮南展开攻势,直逼芍陂北方的寿春。东吴这次袭扰的主要目的在于破坏屯田,并对曹魏的屯田核心设施芍陂进行了大规模破坏,芍陂大堤被挖断,屯田水利设施受到严重毁坏,芍陂下的屯田被淹,一片汪洋。“夏,四月,吴全琮略淮南,决芍陂,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诸葛瑾攻中。征东将军王凌、扬州刺史孙礼与全琮战于芍陂,琮败走。”至此之后,芍陂一直没有修治的记录,直到西晋时期,淮南相刘颂对芍陂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制裁不法大户,“颂使大小勠力,计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

五、屯田制度对芍陂的意义

屯田制度是三国时期特定历史制度下的产物,目的是恢复魏国经济,最终达到消灭吴国的目的。据《三国志·邓艾传》里邓艾估算,军屯为曹魏政权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巨额收入,军屯“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著名史学家顾祖禹曾指出:“魏晋之际,屯戍淮南,用刘馥、邓艾之策,兴陂堰,事耕屯,则转输不劳,而军用饶给。”“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可见,屯田对于魏国实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屯田制度在民屯期间大量招募流民,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也加速了郡县经济的发展。魏末晋初废除民屯的时候,在有些屯区增建了新的郡,比如咸熙元年将原来的武典农升为郡,治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将襄城典农中郎将改为郡,治襄城(今河南襄城县)。

屯田制度在魏末走向衰落,魏国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以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开始抬头,尤其是以司马氏集团的世家大族势力,要求重新分配土地和劳动力,屯田制度组织起来的耕地和劳动力成为豪强地主争夺的对象,《三国志》里就提到魏国豪强何晏抢占土地“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都桑田数百顷”。与此同时,国家把这种屯田的劳动力赐给官僚地主,“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数各有差。自后小人惮役, 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还有一些统治者随意动用屯民去修建宫室或者经商盈利、甚至用来打仗。如《三国志》记载“(俭)出为洛阳典农。时取农民以治宫室,俭上疏曰:‘臣愚以为天下所急除者二贼,所急务者衣食。诚使二贼不灭,士民饥冻,虽崇美宫室,犹无益也。’”曹魏末年反对司马氏集团的势力,也常常利用屯田兵民参加战争,如正元二年(255),毌丘俭“迫胁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寿春城”。另一方面,屯田的租率也越来愈高。屯田制之初,《晋书·傅玄传》载:以往是“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持私牛者,与官中分”。到魏末,租率大幅度上升,“持官牛者,官得八分, 士得二分;持私牛或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屯田兵民受到苛刻的剥削和压迫,要求人身自由,不断起来反抗,使得屯田制无法继续进行。

咸熙元年(264),郡县内普遍推行的屯田制度遭到废黜,曹魏推行的屯田制结束了,但是军屯在一定地方依然存在。

六、结论

曹魏屯田制度是特殊政治形势下推动农业发展、保障战争军粮的重要举措,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得益于有利的地理位置,芍陂得到了统治者们的重视,水利工程得以维修,邓艾开凿大香门,奠定了芍陂的主要水门规制,为隋代赵轨开32水门和隋唐时期达到历史最高灌溉面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屯田曹魏淮南
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 背后的“屯田”问题
念战友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刍议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响
魏晋政权的演变与颍川地区士族及人才的发展
曹魏时期禁碑缘由考略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
西域农业考古资料索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