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成君在《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8期《榜样教育视域下虚拟偶像的理论审视》一文提出,相较于传统真人榜样,虚拟偶像有其显著优势,如永不坍塌的完美形象、颇具个性的人格符号、个人理想的拟像投射、“粉丝”喜闻乐见的偶像类型,这标识了其可以成为有效承载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新型榜样。但是,虚拟偶像亦面临离身化脱离真实世界、娱乐化迷失价值理性、商品化引致消费异化等现实问题。
从教育者角色出发,利用虚拟偶像助力榜样教育需注意:一是因时转换榜样教育思维。关键着力点是科学认识真人榜样与虚拟偶像的辩证关系,明确二者各有优势、相辅相成,而非相互替代、非此即彼。技术升级要求榜样教育转变思维方式,认识到虚拟偶像与真人榜样一样,亦能成为承载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且具有形象完美、充满个性、吸引力强、备受认同的传播优势。二是多维巩固榜样教育阵地。当前,不仅要进一步提升真人榜样的吸引力、亲和力、辐射力,缓解其被边缘化的危机,继续巩固榜样教育既有阵地,而且要抓住机遇、汇聚资源,探索构建“虚拟偶像+榜样教育”的生态格局和教育场景,帮助教育者成为运用包括虚拟偶像在内的新兴技术的行家里手,鼓励他们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提升利用虚拟偶像助力榜样教育的综合能力。此外,教育者还要及时开设相关课程干预引导,涵育学生应对新兴技术的伦理道德、法律意识,培育其自控力、判断力,提升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