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分析

2022-11-01 03:06刘惠
中国民商 2022年9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管理工作

刘惠

曲阜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一、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现状

企业利用一定的途径和手段,以管理企业自身在运营时的人员、事物等,这样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地帮助了国有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但随着商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不被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科技发展的加速,国有企业在商品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国有企业急于求成,步调迈的过于大,急于求成,强求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反而会疏忽对于企业自身内部的控制和管理。此外,国有企业中还有一部分以新兴产业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市场中,因为科技加持加上政策支持,企业的风险会相较于传统行业较少,所以,也同样会忽略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如果缺乏一定完善的内部管控制度,就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缺乏效率,自身资源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浪费,整个企业的经营模式也缺乏科学合理性。这样也可能进一步造成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其次,缺乏内控管理,同时会造成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无法将责任承包给个人,而企业内部的员工对自身岗位没有清晰的认识,工作态度无法摆正,工作目标也不能清晰明了。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有企业内部上下各级层次较多,所以,内控管理工作的工作标准往往不一致,统一力度不够。造成这些的原因就是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不完全。究其根源是一些国有企业在进行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时,完全照搬原有经验,并没有依照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一定的目的性,也早已过时。现如今,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自身规模,从而盲目地进行一些存在很大隐患的投资、融资行为。这样做也是内控管理体系存在漏洞的表现。这样不仅无法跟进国有企业改革,还使国有企业难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内控管理制度。

(三)高水平内部控制人才存在空缺

国有企业身处于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必须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由专业化人才来进行。而这也正是国有企业缺乏等。一些国有企业的员工认为,内控管理工作并不能很好的帮助企业完成发展。这本质上也是对内控工作的认识并不清晰。这也导致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并不能很好的在各部门内进行开展。管理人员缺乏内控管理思想,大部分员工也没有内控管理工作的相关经历。而国有企业新引进的人才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老员工带不动新员工,新员工又不能给老员工提供一定的科学化的管理技术。这就是实现内控管理工作方向的阻碍。

(四)内控管理工作缺少监管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经营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利益实现一定程度的最大化,所以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可能会缺乏对监管制度的完善。尽管国有企业大都具有完备的监督制度,但缺乏对于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监督。或是有一定的监督制度,但监督工作浮于表面无法落实。甚至会出现负责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监督人员工作能力不达标,工作态度不认真等情况。再加上企业本身对于内部监管并不重视,这导致内部监管监督制度的确立并不能基于企业实际情况。这都使监督工作无法落实,也进一步阻碍了内控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在进行企业财务活动时,所产生的隐患或是风险。由于现处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国有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就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自身的财务风险分析。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往往各种各样。所以,对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就可以保证国有企业的经营能够科学地进行下去。

(一)债务负担过重

一些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结构并不科学。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不足,过度求成。在市场上不能获得较大的份额,所以在资金上很大程度地依赖于投资。例如,依靠银行贷款投资等。这也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对外债务负担较重。而债务的不断叠加,再加上产品本身不能带来很高的效益,所以国有企业的资金结构往往会越来越僵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能运用的流动资金也会随着以上这个恶性循环不断的变少。

(二)投资融资风险

在国有企业改革后,不可避免的会进行一系列的扩大规模。而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就会不断地进行一些投资和融资的经济活动。这些投、融资活动看似为国有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它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埋下一定不可避免的隐患。例如,若一直盲目地不间断一些投资融资活动,就会使国有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投出去的资金无法收回,造成自身资金无法周转。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原地踏步,不进反退。

(三)存货缺乏流动性

在国有企业不断扩张规模的同时,一些不理智的囤积货物的行为,也在国有企业中常常发生。这些囤积的存货,不仅不能为国有企业带来效益,还需要国有企业付出一系列保存费用。而在企业正常的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资金运转。但大量的存货往往导致旅游企业流动资金的不必要浪费。这样的行为也为国有企业在资金运作困难的时候,埋下了很深的隐患。存货大量堆积,资金运转不开,这些都阻碍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又叫产能利用率低,是我国在经济运行过程当中常常面临的问题。例如,在21世纪至今。我国已经应对了四次大规模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不能得到很大的进步。使其产品在竞争市场上无法获得优势,时常徘徊在市场的中下游。另外,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经营的缺陷,很少会对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各产品的需求量进行评估。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生产决策出现偏差,无法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进而产生产能过剩的现象,影响了企业原本的资金流动。这样也就进一步造成了一部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五)企业管理不集中及人员意识薄弱

在国有企业实际的正常运营当中,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的上下层级较多。所以,财务标准控制能力以及财务管控能力相对较弱。这也就导致了本身统筹能力应该相对较强的国有企业,反而很难管控以上这些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再加上,我国的国有企业一般由国家或政府进行控股,而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一般充当公益法人。根据这一特点,所以,国有企业内部对于财务工作的就会缺乏一定的关注度。这样就造成了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达标,针对企业将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不能及时的识别,让企业进行规避操作;或是职业信念缺失,缺乏一定的财务风险规避意识。再加上,国有企业缺少专门的审计人员,对于一部分运营过程中会对企业造成财务隐患的行为,缺少监管。以上这些情况,都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收到阻碍。国有企业的资金链因为上述的财务风险而产生断裂风险,也为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设下威胁。

三、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策略及预防财务风险举措

(一)加强人员管理,营造良好财务管理工作环境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在企业内部进行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管理的宣讲工作,提高员工对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可以采取将其纳入各部门、各个员工月底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为宣传工作的开展增添活力,使得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这两项工作深入员工之中,从而促进企业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其次,企业要贯彻落实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相关主题例会,聘请相关财务专家,在会议向员工讲解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让员工明确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其意义与价值,明白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必不可少且存在于各个工作之中。会议上各部门还需就本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及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规避潜在的危机和漏洞,从而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管理者要时刻掌握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要及时组织会议商议解决办法,并加大后续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各个工作单位和部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开展。最后,企业中的各个部门经营阶层也应加强对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学习,积极提高自身内控及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各部门之间联系,提高部门协作工作的效率,总结出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的最优途径,从而营造有效的财务工作环境,进而巩固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开展。

财务人员是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实施者,高水平的财务风险管理要求从业的财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也都各有要求。因此,国有企业要做好财务工作者的人员培养工作。从国有企业财制度以及相关财经政法的学习,再到财务风险防治以及处理重大财务事故能力的培养,都需要被纳入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财务工作质量。

(二)健全监督制度,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国企内部的控制管理。使得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得以被监督,规范化内控工作的完成。但是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会加大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具有一定主观性,容易导致检查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则应建立一个监督管理机构,由该机构独立的负责财务工作的考核,注意要培养监督管理人员,观察学习其他各部门专业人员,工作程序及工作经验,以便规范化,科学化的进行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需明确自身职责权利,监督人员应对各岗工作人员开展周计划考察。强调部门内部的监督工作,将监督管理工作融会贯通于企业各个阶层中,在改善内部监督机构的同时,不放松外部监督机构,对外部监督机构也同时进行强化,对国企外部的财政,税务,审计工作分别进行明确的分工,设立岗位承包责任制多角度对国企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对领导阶层和基层普通员工个人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加强其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由此才能更好的控制风险,促进国企经济的健康发展。

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现金部分国企,内控制度并不完善。制度的不完善,就导致了国企并不能根据制度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从而无法约束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相对应的企业工作便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现有状况以及内控政策的改革,层层推进,层层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要求各部分工作严格按照该制度开展。在制度的完善过程中,还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各部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打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要有针对性的建立内控预算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不同工作进行规划预算,补充完善内控管理中不易发现的漏洞缺点,进一步提升内控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如此,便可为财务工作夯实基础,财务工作便可顺利进行。企业也可及时把握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决策的安全与合理性,做到资金的全面管控,保障国有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

(三)注重风险评估,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的具体步骤应是根据内部管控的需要来评估或判断各阶段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漏洞,从而在根本上找到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以及了解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形式,从而为后续的财务风险防范提供经验和范本。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接受从事工作前的人员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掌握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和发生原因,从而尽快融入财务风险评估及防范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效率。管理人员要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紧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从风险评估入手,确立常出现风险的环节,强化该部分财务风险预防,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财务风险预防演练,建设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从而可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效率。

(四)科学化投融资,强化企业债务防范

发展过程中的国有企业离不开投资和融资等活动的开展。这些活动的进行必须配合科学化的规划方案,否则会造成企业大量资金的流失。因此,国有企业应规划科学的规划方案,根据这一方案融资投资。国有企业需培养专业的组织人员分析企业的现状及未来规划,从而进行投资融资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完成后再进行对方案的审核,确定该方案适合于公司现状。此外还需完善投融资决策程序以及投融资决策管理制度,如此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融资活动,避免资金的流失。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债务风险分析的强化工作。将债务风险防范工作做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确立明确的资产负债率标准,不可过多地让企业背负债款;二、完善创新体制,将企业内部的债务风险防范体系时刻完善,使之可以应对任何时期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三、时刻注意本企业内部的存货堆积问题,同时,尽量避免产能过剩问题;四、理清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债务责任问题,多方面共同合作,兼并进行,更进一步地规范债务风险分析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力以及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企业内部也需提升对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积极应对出现的风险,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管理工作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