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吴曼
2018 年, 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启动。 创新团队围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发推广一批高质高效、绿色发展、健康养殖、循环利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积极打造推广平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3 月,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成立,作为创新团队下属的七个综合试验推广站之一,四年多的时间里,衡水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陈俊峰带领自己的团队,严格按照体系建设规划目标,以突破产业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为重点,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并通过示范基地在全市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带动提高全市的养猪生产水平,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高效、稳定的技术保障支撑。
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衡水综合试验推广站(以下简称“衡水站”)依托于衡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确定了冀州牧原公司、冀州区旭丰养猪场、深州市恒升种猪养殖有限公司、深州市米森养殖有限公司、深州市深南种猪有限公司、河北冀通牧业有限公司、 景县衡景牧业有限公司、限 公安平县京鹏养殖场、河北兴泰农牧发展有司 等9 个试验和示范基地,总存栏量302530 头,基础母猪总存栏量31380 头。 基地均按种猪场标准建设,选址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生产水平较高,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陈俊峰向记者介绍到:“为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 进一步提升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制定了年度建设发展计划, 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年度重点任务和进度安排,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确保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衡水站加强对示范基地的跟踪指导和动态管理,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现场指导示范基地建设,对示范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现场培训,确保试验数据真实可靠并按时完成上报,定期对基地及周边地区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试验示范工作正常开展。目前,9 家示范基地中:冀州牧原公司、深州市米森养殖有限公司、深州市深南种猪有限公司等3 家基地通过了市级种猪场验收;冀州牧原公司通过了省级和部级无非洲猪瘟小区验收;深州市米森养殖有限公司被确定为企业综合试验推广站。 同时示范基地建设辐射了周边养殖场户200 多家,使新技术新成果真正得到应用推广, 切实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全市的生猪养殖水平, 有力带动了创新创业,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创建的部分示范基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成立以来,在岗位专家的指导下, 衡水站共计推广20 项新技术, 并将新技术在全市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辐射到养猪场(户)200 多家,累计推广800 余万头次,并承担市级课题6 项,获得河北省科技成果1 项,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9 年,在高效养殖岗指导下,开展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示范工作, 该项目是衡水市重点研发科技计划项目,2021 年完成项目验收, 并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陈俊峰介绍说:“该技术是利用同期发情、同步排卵、定期分娩等一系列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 调整猪场生产节奏,组织生产的一套生产管理技术体系。 ” 据了解,这一高效管理体系能够在整个繁育期真正实现“全进全出”,并很好地阻断疫病传播。在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基础上,衡水站还集成了“以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和断奶-育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全进全出生产管理技术模式”并在示范基地推广应用, 有效提高了母猪繁殖性能,母猪分娩率提高到了88.58%, 母猪的情期受胎率达92.17%, 母猪年提供的商品猪数增加到22.37 头, 节约了养殖成本13%,大大提高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主要在衡水地区各县及衡水市周边地区开展,推广应用面积达10 万头母猪,新增经济效益39423 万元。
在猪场疫病防控方面,衡水站开展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复养技术的指导工作, 为示范基地配置防护用品、消毒用品,指导猪场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规程操作,确保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同时在岗位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猪场常见病流行形势, 为示范场制了定猪场常见病防控方案,根据猪场具体情况,一场一策具体对待,加强对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的病毒抗体检测,在现有疫苗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对免疫时间,疫苗厂家和剂量等进行优化, 降低了伪狂犬野毒的感染率,使育肥猪的伪狂犬野毒阳性率由53.4%降低到了26.2%,有效防止了猪病的流行和发生。
同时,在示范场开展的“生物饲料饲喂生猪技术”、“有机微量元素锌等环境友好饲粮在生猪生产上的应用”、“母猪纤维营养改善母猪体况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动物福利的技术”、“中草药复方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 血液指标和肉质品质的影响”、“生猪无抗饲料的应用”、“使用具有提高生猪免疫力功能的新型饲料”等项目的研究, 针对性地指导了养殖场科学应用非常规饲料及无抗饲料,提高了饲喂效果,节约了饲料成本,在饲料中缺失抗生素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生猪的抗病能力, 促进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进行技术指导)
在示范场推广应用 “节水设施以及节水饲养方式”、“湿帘-冷风机、 蓝氧-湿帘-冷风机通风减排降温技术” 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设施设备,从猪舍通风、温湿度控制、采暖保温、喂料设备、光照管理等方面进行设备智能集成,达到改善环境、提高生产性能目的,帮助猪场实现标准化生产,节省人工,降低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空气源热泵采暖技术” 在示范场应用结果表明, 空气源热泵较传统燃煤取暖对舍内环境温度控制更加精准,舍内小环境更好,有害气体浓度更低,同时通过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对比,空气源热泵采暖生产水平更高,药耗较少,虽耗电较高,但更节省人工,经济效益更高。 同时根据不同猪场的具体情况, 还指导养殖户应用7 种不同的粪污处理技术模式,助力科技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培训作为试验站的主要工作职能之一, 衡水站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相关培训活动。“为了提升生产技能水平,我们每年都针对基层养殖组织开展各项相关培训活动并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和规模猪场骨干外出培训”,陈俊峰告诉记者。据介绍,衡水站利用现场技术培训和线上课堂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从业技术人员都进行培训,其中组织召开现场技术培训班13次, 现场技术指导21次, 共计培训4000 人(次), 组织团队成员和规模猪场骨干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及流33 次,共计100 余人(次)。
四年多时间里,衡水站还制作了《非洲猪瘟荧光定量PCR 检测操作》、《生猪健康养殖技术》教学视频2 套,编写印制《科学养猪与猪病防治》、《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规模化猪场复养指导手册》等技术手册5 套,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向养殖场发放技术书籍及宣传材料1万余册,用于指导基层兽医人员及广大养殖场生产,极大地提高了衡水市养猪从业技术人员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衡水市种养产业扶贫工作、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衡水站着力加强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生猪养殖技术扶贫培训班,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撑,培训各县技术骨干和养殖大户扶贫带头人。 对有养殖能力、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村、贫困户及养殖扶贫带头人进行全覆盖培训,将经验和知识带回县里,带回乡里,带回村里,为养殖业的贫困户带去脱贫致富的知识。 陈俊峰向记者介绍说:“在培训养殖技术的同时, 我们注重对贫困户扶思想、扶观念、扶志和扶智,把文化扶贫和产业扶贫结合起来, 文化扶贫富脑袋,产业扶贫富口袋。 ”据了解,五年来,衡水站举办现场技术扶贫培训班13 次,选派团队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扶贫指导讲座21 次, 共计培训4000人(次),组织养殖技术人员参加线上课堂培训20 余期,每期约50 人。
(编写技术手册)
同时, 衡水站还选派技术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解决贫困户生产中的难题,切实提升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水平,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动力,为衡水市生猪产业发展、恢复生猪产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四年多的时间,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确保各项试验推广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陈俊峰表示,接下来试验站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岗专家的对接, 全力配合完成创新团队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工作,为实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开展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