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湖北省检察院开发的“政务数据云监督平台”曾给检察官推送了一条非法采砂线索,检察官由此发现了一起盗采4万余吨江砂案,以此为契机,147 件非法采砂案也紧接着被该系统“揪出”。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办理过一件颇为隐秘的涉毒案,在涉毒圈子里绰号、暗语横行,为了强化涉毒犯罪法律监督,实现全链条打击,检察官利用涉毒人员身份信息、社交账号信息、金融交易信息等进行“数字画像”,从而实现精准打击犯罪。
江苏省苏州市林氏姐妹承接制售假章、假证业务,非法牟利,但二人一开始仅承认几笔犯罪事实,供述不彻底。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启动自行补充侦查程序,通过对涉案电子数据的挖掘分析,创建了制售假证、假章案数据审查模型,挖出林氏姐妹下家60余人,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22条,追捕7人,追诉10人,同时还查出假章假证的原材料供应者。为更彻底截断该黑色产业链,检察机关向相关电商平台、主管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或者提示函,全面遏制制贩假证假章的源头环节。
这些例子表明,检察大数据的应用,让检察机关监督的办案方式,从传统个案式向类案治理式,再到系统治理转变,用数字化改革推动工作质效的飞速提升。不仅如此,检察大数据的应用,还进一步推动了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拓宽监督管理渠道,大大促进了社会治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