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新特征
——基于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2022-10-31 08:34余运江任会明高向东
人口与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城市群格局人口

余运江,任会明,高向东

(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上海 201209;2.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部,上海 200241)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区域间人口集疏差异日益突出,加之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使得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不断被重塑,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学的研究热点。2010年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城市人口分布是否也出现了类似的内陆化趋势?部分城市是否出现“人口收缩”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已有研究多是利用“六普”数据分析,数据的时效性有待提高。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国众多城市纷纷推出吸引人口落户的政策,从武汉的“百万人才留汉计划”,到郑州向全球发出“史上最强”招贤令,再到西安推出“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随着“引才大战”愈演愈烈,杭州、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而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口规模增速快速下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人口分布有何新动向?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哪些新特征?亟待采用“七普”数据来开展系统科学的研究,为更加合理地制定和优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支撑。

城市人口分布受人口个体—家庭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国家—地方政策多种因素的影响。围绕人口迁移分布的规模、流向与影响因素,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此外,城市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中国城市人口集聚于大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这种空间聚焦特征在高学历人口中特别明显。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中心—外围”模式是人口集聚的重要机制,人口的空间集聚会产生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人口就业和定居,以获得人才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

已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时间尺度上多集中在2010年以前,对2010年后的城市人口变化新趋势研究相对较少,而人口迁移流动在2010年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因此,需要加强对2010年以后中国城市人口分布规律的研究。二是已有研究大都基于城市人口规模角度进行探究,对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收缩的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变化格局、变化结构等空间规律还有待加强深化。三是尚未充分考虑新形势下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进入转折时期,部分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收缩现象,对城市人口扩张收缩的空间集聚演变规律并不十分清晰。因此,本文利用“五普”数据、“六普”数据和最新的“七普”数据,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扩张收缩等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的新特征。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以全国28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五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六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七普”)。空间矢量数据来源于国家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结合人口集聚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需要对各地级市的“五普”、“六普”、“七普”数据进行统一口径。第一,从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部门下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提取2020年、2010年、2000年人口数据。其中,2000—2020年间,许多城市进行过行政区划调整,为了统一口径,本文以2020年中国行政区划为基准,选取28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第二,对部分数据进行调整和处理:2000年、2010年、2020年各地级市人口普查公报数据与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有差异的,采用各地级市人口普查公报数据;在“五普”、“六普”、“七普”的人口普查公报中,少数未公布人口数据的城市,采用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人口数据;城市之间有过行政区划调整的,如巢湖市、莱芜市等,依据“七普”的行政等级,将“五普”、“六普”数据作为区县数据归总为“七普”时的行政单位。依据以上标准,我们得出了各个地级市的2000年、2010年、2020年的人口总量,以及人口增长量(2020人口-2010人口、2010人口-2000人口)、人口增长率((2020人口-2010人口)/2010人口、(2010人口-2000人口)/2000人口)以及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城市面积(依据2000、2010、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2.研究方法

(1)人口重心测度。重心法是衡量区域某种属性总体分布状况的指标,表示其分布的总趋势和中心区位。本文采用重心法来衡量中国人口重心的空间演化。计算公式为:

(1)

(2)城市扩张收缩测度。目前关于人口扩张和收缩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最为直接和应用广泛的定义为总人口、家庭、劳动力等在数量上的增加与下降。为了更直观地表达人口扩张与收缩格局的不均衡状况,根据席林(Schilling)、尼克(Nico)、刘振以及吴康等研究,本文采用人口绝对变化量对人口扩张与收缩进行直接测度。人口绝对变化量根据城市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差值来衡量,当人口绝对变化量大于0时,该城市为人口增长地,即城市扩张;反之为人口下降地,即城市收缩。具体公式为:

=+1-

(2)

其中,为城市人口的绝对变化量,为5、6,即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

(3)空间自相关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大部分与空间位置有关,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具有空间关联,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可以探索事物的空间集聚性,更深入地分析、处理和解释地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及空间模式。近年来,国内外借助空间统计方法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空间模式和分布的研究比较多,人口集聚在空间上也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空间统计分析与ArcGIS的结合,对人口空间集聚模式和城市集聚状况进行研究。空间自相关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

目前,常用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指标为Moran’s值,计算公式如下:

(3)

(4)

其中,分别为城市和上观测值的标准化值;为空间权重。局部空间关联指标也可以检验统计显著性,当为正值时,空间单元有两种空间关联:高—高关联和低—低关联;当为负值时,空间单元也有两种空间关联:高—低关联和低—高关联,即空间单元的属性值相对于相邻单元为高值或者低值离群点。

三、城市人口总量空间格局的新特征

1.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空间上呈现“东南沿海集中连片、中西部省会独峰结构”特征

2000年,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数量为5个,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保定,城市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小集聚”格局(见图1a和表1)。2010年,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数量为11个,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广州、哈尔滨、苏州、深圳、南阳、临沂,城市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开始呈现分散化趋势(见图1b、表1)。2020年,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数量达到18个,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武汉、杭州、临沂、石家庄、东莞、青岛、长沙、哈尔滨,空间分布呈现多极化格局(见图1c、表1)。2010年后,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数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大城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高频出台系列人才优惠新政。

图1 2000—2020年中国“五普”、“六普”、“七普”人口总量分布格局说明: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 底图无修改;不含港澳台数据。

从城市群的角度考察,2020年,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主要集聚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闽东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多极化趋势(见图1c)。总体而言,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沿海集中连片、中西部省会独峰结构”的特点。在东南沿海人口规模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上海为核心圈层,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为第二圈层,无锡、金华、台州、嘉兴等为第三圈层,而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出现“独峰”结构,和周边城市人口规模呈现极大的反差。

2.“城市洼地”从以西北地区为主,逐渐开始向东北地区连片扩散

2000年,城市人口规模小于50万的“城市洼地”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西北地区为主(见图1a、表2),其中嘉峪关人口仅16万,中卫、乌海、金昌、拉萨等城市的人口总量均未超过50万。2020年人口总量小于50万的城市为西北地区的嘉峪关、金昌,东北地区的七台河、伊春、鹤岗、白山等城市的人口总量也均较低,连片格局明显。主要原因是七台河、伊春、鹤岗等城市是传统工业城市,特别是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更是加剧了这些传统工业城市人口不断收缩。

表1 2000—2020年人口总量排名前二十的城市情况 万人

表2 2000—2020年人口总量排名后二十的城市情况 万人

3.“胡焕庸线”两侧两极化严重,四大城市群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2000年,人口密度超过3000人/km的城市为深圳(3596.72人/km)和海口(3516.95人/km);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km的城市为东莞、上海、汕头、佛山、广州、中山、厦门、无锡、揭阳,除上海、无锡外,集聚于以珠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东南沿海。2010年,人口密度大于3000人/km的城市为深圳、上海、东莞,其中深圳为5230.92人/km;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km的城市增加至24个,除深圳、上海、东莞外,新增加的城市有汕头、厦门、佛山、中山、广州、铜陵、无锡、马鞍山、淮南、成都、苏州、南京、北京、郑州、武汉、嘉兴、揭阳、天津、芜湖、合肥、常州,除珠三角城市群外,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开始凸显,以四大城市群为核心的片状格局显现。2020年,“胡焕庸线”东侧的人口密度进一步增长,人口密度大于3000人/km的城市已增加至4个,分别为深圳、东莞、上海、厦门,其中深圳达到8793.19人/km,相较于2000年增长144.48%;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km的城市为18个,分别为广州、汕头、佛山、中山、郑州、无锡、苏州、成都、武汉、南京、珠海、北京、嘉兴、海口、常州、西安、天津、揭阳,中国人口密度空间格局基本稳定,四大城市群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见图2)。

图2 2000—2020年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空间格局说明: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 底图无修改;不含港澳台数据。

2000年,人口密度小于50人/km的城市为酒泉、呼伦贝尔、鄂尔多斯、拉萨、中卫、黑河、巴彦淖尔、张掖、伊春、乌兰察布、赤峰,其中酒泉仅为5.05人/km,且多数城市位于“胡焕庸线”以西,与“胡焕庸线”东侧差距较大,两极化格局明显。2010年人口密度小于50人/km的城市分别是酒泉、呼伦贝尔、拉萨、黑河、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张掖、伊春、乌兰察布、赤峰,与2000年相差无异。至2020年,人口密度小于50人/km的城市数量为13个,在2010年基础上加入武威、通辽、金昌,与“胡焕庸线”东侧差距进一步加大,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基本稳定,“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两极化严重。

4.城市人口重心偏向于东南部,但呈现由东南向西南演化的趋势

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并绘制中国城市人口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见图3a)。与几何重心相比(36.3489°N,103.639°E),城市人口重心始终偏向于东南部。从移动方向上看,2000—2020年城市人口重心在32.14°N—32.57°N、114.52°E—114.65°E之间变动,整体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格局,在地理空间上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由驻马店市移动到了信阳市。具体来看,2000—2020年城市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了47.56 km,且向南部迁移的幅度(47.56 km)远大于向西部的迁移(0.39 km),表明人口重心向南部迁移明显,向西部变化并不明显。其中,2000—2010年间,城市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主要迁移了16.5 km,东西方向(14.79 km)的移动幅度大于南北方向(10.79 km)。2010—2020年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了38.95 km,南北方向(36.77 km)的移动幅度大于东西方向(15.18 km)。总体而言,中国城市人口重心在始终偏向于东南部的稳态基础上,2010年后人口重心更加偏南,呈现由东南向西南的演化趋势。

图3 2000—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

从区域的视角看,以“胡焕庸线”为界,“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重心呈现“先东南后西南”的演化方向(见图3b),“胡焕庸线”西北部人口重心呈现“东北—西南”的演化方向(见图3c)。2000—2020年,“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重心在32.27°N—31.94°N、114.82°E—114.99°E之间变动,整体向东南部移动了47.04 km,其中,2000—2010年间,人口重心向东南部移动了18.68 km,2010—2020年,人口重心向西南部移动了38.32 km,在地理空间上,2000—2020年,“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重心依然在河南省信阳市,与全国人口重心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人口“东部集聚、西部稀疏”的空间格局,东部地区依然是人口的高密度集聚区。2000—2020年,“胡焕庸线”西北部人口重心在37.32°N—38.23°N、105.62°E—106.38°E之间变动,2000—2010年间,人口重心向西南部移动了60.91 km,2010—2020年间,人口重心向西南部移动了60.26 km,2000—2020年,总体上向西南移动了120.85 km,在地理空间上,2000—2020年,“胡焕庸线”西北部人口重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不仅靠近“胡焕庸线”,且背靠贺兰山,有黄河流经,地处河套平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四、城市人口扩张收缩格局的新特征

1.城市人口扩张态势趋向均衡,城市人口收缩态势逐渐明显

从城市数量结构上看,扩张城市不断减少,收缩城市越来越多。2000—2010年,城市人口绝对量变化大于0(即扩张城市)的城市数量为191个,而小于0(即收缩城市)的城市数量为88个,持平的城市数量为5个。而2010—2020年,人口绝对量变化大于0的城市数量仅为147个,相较于2000—2010年间,下降率为29.9%;人口绝对量变化小于0的城市数量增加至132个,相对于2000—2010年间,增长率达到50%。

从城市人口增长率来看,2000—2010年,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城市淮安其增长率达到3%,中卫、海口、铜陵、南宁也都突破1%,排名前十的城市还包括马鞍山、柳州、厦门、银川、芜湖。2010—2020年,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为深圳(0.685%),没有突破1%,其后依次是珠海、拉萨、西安、三亚、广州、厦门、郑州、银川、长沙,城市人口增速减缓,扩张态势趋向均衡(见表3)。从城市人口下降率来看,2000—2010年,人口下降率最大的城市依次是崇左、资阳、来宾、吴忠、四平、固原、通化、六安、广安、广元,空间上呈现“小组团式”格局。2010—2020年,人口下降率最高的城市依次为绥化、白山、七台河、齐齐哈尔、通化、白城、伊春、黑河、本溪、松原,东北地区成为人口锐减的重灾区,收缩趋势明显(见表4)。

2.人口扩张城市空间格局由东部四大城市群演化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多点共振

2000—2010年,人口增长量最大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和北京,增长量分别为661万和604万(见图4、表5),除此之外,排名前二十的扩张城市还有成都、苏州、淮安、南宁、深圳、天津、合肥、广州、济南、郑州、南京、佛山、杭州、东莞、柳州、宁波、长春、温州,除成都、南宁外,大规模扩张城市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辽中南等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2010—2020年,扩张城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见图5、表5),人口增加规模最大城市由上海、北京变为深圳、广州、成都,城市发生“洗牌式”颠覆,且中西部地区扩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排名前二十的扩张城市包括深圳、广州、成都、西安、郑州、杭州、重庆、长沙、武汉、佛山、北京、苏州、东莞、南宁、昆明、合肥、上海、宁波、金华、贵阳。

表3 2000—202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排名前十的城市情况 %

表4 2000—2020年人口下降率变化排名前十的城市情况 %

图4 “五普”至“六普”人口绝对数变化(万人)说明: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 底图无修改;不含港澳台数据。

图5 “六普”至“七普”人口绝对数变化(万人)说明: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 底图无修改;不含港澳台数据。

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20年东部沿海大部分城市扩张规模不断下降,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人口集聚的“硅谷”,“多点共振”模式明显。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武汉、成都、郑州、合肥、昆明等区域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对周边区域有较大的吸引,加之上述城市均制定了“抢人大战”(又名“人才大战”)政策,人口回流明显,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

3.人口收缩城市空间格局由中西部地区零星分布演化为西北和东北部地区连片分布

2000—2010年,人口缩减最大的城市为崇左和资阳,缩减量分别为285万和211万(见图4、表5),除此之外,排名前二十的收缩城市还有信阳、内江、固原、绵阳、广元、荆州、通化、吴忠、盐城、安庆、周口、广安、黄冈、四平、六安、来宾、保定、重庆,收缩城市主要集中于川黔渝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陕西、甘肃、内蒙古中部,在中西部地区呈现零星分布格局。2010—2020年,人口缩减最大的城市为绥化(166万)和齐齐哈尔(130万),排名前二十的收缩城市还有荆州、益阳、四平、白城、衡阳、牡丹江、邵阳、孝感、盐城、南阳、内江、巴中、渭南、松原、哈尔滨、南充、吉林、咸阳。人口缩减格局已明显转移至北方,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连片分布,其中,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占比最高(见图5、表5)。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传统资源和重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模式单调,人口流失严重。

表5 2000—2020年人口增加&缩减排名前二十的城市情况 万人

4.东南地区扩张城市高高集聚,东北地区收缩城市低低集聚

从表6可以看出,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人口扩张的全局Moran’s值在0.001水平下均显著,且均为正值,表明城市人口扩张格局总体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即城市人口扩张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人口增长较大城市的相邻城市人口增长量也较高,反之亦然。此外,人口扩张的Moran’s值呈增长趋势,说明城市扩张的空间关联性趋于增强。

表6 2000—2020年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统计

为进一步解释人口扩张和收缩在局部区域的集聚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局部Moran’s值进行探测。在0.01的显著水平下,2000—2020年中国人口扩张和收缩格局存在着HH关联、LL关联、LH关联、HL关联(见图6、图7)。多数HH关联城市仍集聚在东部地区,说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仍然是人口集聚的热点。HL关联格局差异显著,由中西部省会城市向东部地区城市演化,除了济南、南京、北京等城市外,青岛、厦门等副省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这些副省级城市以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对周边地区人口产生巨大引力。LH关联格局由东部外围区向中西部地区零星城市演化。主要原因是安康、开封、资阳、韶关、德阳等中西部城市,近年来借助中西部发展战略以及靠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人口产生巨大的吸引力。LL关联区由四川向东北地区演化,东北地区成为人口收缩的重点地区。

图6 “五普”至“六普”人口空间集聚动态说明: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 底图无修改;不含港澳台数据。

图7 “六普”至“七普”人口空间集聚动态说明: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 底图无修改;不含港澳台数据。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扩张收缩等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剖析,探究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的新特征。研究结论如下:①从城市人口总量空间格局看,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空间上呈现“东南沿海集中连片、中西部省会独峰结构”特征,“城市洼地”从以西北地区为主,逐渐开始向东北地区连片扩散,“胡焕庸线”两侧两极化严重,四大城市群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城市人口集聚重心偏向于东南部,但呈现由东南向西南演化的趋势,且“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重心演化异质性明显。②从城市人口扩张收缩格局看,城市人口扩张态势趋向均衡,城市人口收缩趋势明显,扩张城市空间格局由东部四大城市群演化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多点共振,收缩城市空间格局由中西部地区零星分布演化为西北和东北部地区连片分布。③从城市人口扩张收缩集聚模式看,城市人口扩张格局总体具有趋于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人口增长量较大城市的相邻城市人口增长量也较高,此外,东南地区扩张城市呈现高高集聚,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呈现低低集聚。

本文的结论对理解中国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具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但囿于篇幅和数据,仍有一些话题尚未展开,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一是受限于论文的篇幅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仅讨论了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并进行人口空间格局的探讨,未来可以在更长的时间段上对人口空间格局进行探讨。二是本文虽然探讨了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但准确科学地把握未来人口空间的演化趋势仍需结合人口流动、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结构转变等理论和政策,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城市群格局人口
“五桥”联动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
汇聚留学生力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人口最少的国家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坐井观天石头国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中国城市群崛起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