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文达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口译教学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并在教学课程、体系、方法、理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口译教学深受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影响而偏重功利主义,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不过就是语言学、笔译等课程体系的延伸,这些认识说明口译教学仍旧缺乏自身的独立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对于口译教学与口译人才培养来说,理论和实践本该并行不悖,但口译教学尚未形成一个良好的口译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的沟通合作机制。口译教学理论发展缓慢,实践往往脱离理论指导,这些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到口译人才的养成效果。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各层次口译人才;另一方面,口译方向的毕业生往往不能真正胜任口译工作,甚至很多口译方向的专业硕士一职难求。如此断裂,显然不能简单地用供需信息不对称来搪塞与解释。可以说,口译教学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境。口译教学体系的反思、发展、理论与实践合作机制的建构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任何现实的发展与拓进都离不开对历史的反思。对口译教学历史的反思是对口译教学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思。只有对其进行梳理、反思和拓展,才可能使口译教学从逻辑话语成为一种面对事实的阐释行为。历史的反思主要通过现象的语境化和学科史视野,把口译教学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考查口译教学发轫与发展的具体过程,并在其流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界才能对口译教学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理性分析,进而清晰地把握其专业定位和市场地位。
我国曾于1955年7月制定了三年制和四年制俄语专业的统一教学计划,其中包括教授学生翻译理论知识和训练学生实际口译技巧的口译课程,后来在我国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中加入了口译教学的成分,但是此时的口译教学只是笔译的附带,而非培养专业化口译人才的手段,既未大规模设课,也没有专用教材,当时的口译只被当作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我国的口译教学发展有四个关键节点。第一个关键节点,即我国专业化口译教学的真正发轫,是197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联合国译训班招生。当时的联合国译训班学制两年,不授学位,主要为联合国培养中英双语口笔译人才,毕业后到联合国机构任职。这为我国口译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第二个关键节点是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0年5月将口译课列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也将口译列为口试的一部分。之后,各外语院校英语专业普遍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口译课程,我国口译教学开始蓬勃发展。第三个关键节点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在2004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后,自主设置了“翻译学”二级学科。伴随着翻译学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口译教学也获得了迅猛发展。第四个关键节点是教育部于2006年首次批准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作为翻译专业教学先期试点,建立翻译系并招收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又于2007年在15所高校中开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已有316家翻译硕士培养单位。蓬勃发展的口译专业为口译人才的专业培养和口译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机会,然而,这未能解决长久以来的口译教学应用性和理论性不强的问题。学界需要在内省与自我批判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和路径,唯此,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口译人才。
任何一个学科在构建和创新中都必须要厘清一些观念与理论,这就要求从逻辑的角度对学科发展和教学进行学理反思。在口译教学体系建构中,最重要的是口译教学理论与口译理论的关系问题。二者不能等同为基本的立场,互为补充是合理的阐释。口译理论是口译教学理论的基础,口译教学理论反哺口译理论。
当前对于口译教学的学理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人认为口译没有学术。之所以产生这种理解,是因为从学理层面来看,口译理论和口译教学理论的发展尚不成熟,自身的独立性、逻辑性与系统性欠佳。二是人们往往认为口译是实用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对于口译译员而言,学习口译理论毫无意义。事实上,口译理论来源于口译实践经验,而理论和经验的总结能够为口译教学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三是随着口译专业的兴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学理层面进行理论探究,但是多集中在口译实践中语言转换策略的总结,以及口译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学理性依旧匮乏。此外,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认知科学的发展虽为口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但是因为存在跨学科的障碍,相关研究尚未形成一脉相承的完整的口译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口译教学的长远发展。如果口译研究停留于口译技巧的分析和描述,口译教学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建构而驻足不前。这就要求口译教学体系的建构者从学理的高度对教学理论范式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理论范式,在学理上廓清口译理论及口译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最终通过自身理论框架的建构来揭示口译教学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最终使口译理论及口译教学理论成为传受双方理解与交流的桥梁。
反思不应只聚焦历史与学理,还应聚焦于口译教学的现实。对现实的反思,既是对现实的梳理、涵盖和廓清,又是为了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培养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各层次的口译人才,既是口译教学的现实意义,也是其终极目标。口译学科建设既要强调学理性的构建,又不能脱离其现实性,两者并行不悖。学理性有助于口译教学的现实发展,现实性服务于口译人才的教育与养成。但反观口译教学和培养的出口,口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却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对口译教学的期望值与目标值相差太远,导致毕业后抱怨连连。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不仅说明口译教学与市场需求的错位,更说明口译教学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出现了问题。
反思其成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首先,口译教学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是矛盾的。众多地方院校的口译教学多为新建方向,其师资队伍多由原有其他课程师资转型而来,大多数教师既未接受过口译技能的严格训练,又毫无口译的实战经验。其直接后果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本应严谨严格的口译教学往往变身为口译“试验田”,有的口译课程变成词汇课,有的变成口语课,有的变成笔译课,各种情形层出不穷。其次,口译教学对象的水平与教学要求是矛盾的。由于近些年翻译专业的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的外语水平往往达不到专业口译训练的要求,成为口译教学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在口译课堂上兼顾口译技能学习和语言水平提高成了众多口译课程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最后,口译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轨。如前所述,口译师资大多都是体制内转型,所以国内口译教学很多都属于“自说自话”的培养模式,较少关注真正的社会需求,这些造成了口译人才培养的割裂式发展。
口译教学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对整个学科进行理性反思,发现问题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和对症下药,才能对整个学科和教学体系进行理论架构上的完善。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都要求口译学界从多个维度对口译教学进行优化。
发轫之初,口译课程基本是服务于外语教学的辅助课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口译教学已经从自发、自为的发展阶段进入了自觉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独立的研究内容和专属的研究领域,同时应该具备明确而适当的定位。
首先是口译教学的发展定位。这涉及口译教学存在的依据问题。我国口译教学已基本厘清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和原则,尤其是在口译教学和研究领域厘清了“口译教学”和“教学口译”的概念与定位,从而促使口译教学的总体理念发生了转变。口译教学不是一种单纯提高外语水平的教学口译行为,而是一种专业化的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转换及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具备双语乃至多语言转换能力的职业化人才的教学行为,是将口译教学逐渐摆脱传统的技能型教学模式,而发展为专业性、职业化的口译教学。
其次是口译教学的目标定位。一个外语院校在口译教学中进行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决定了其要培养什么样的口译人才。有的院校开设口译教学方向只是盲目跟风,对于口译教学既缺乏理性认识,又缺乏专业师资,在明知道自己培养的学生不可能有能力、有机会去做口译员的情况下,其教学定位自然只能是其他外语类课程的补充。而那些顶级院校的口译教学定位则更加明晰,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口译教学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确立多元发展的口译教育观,这样才能根据口译教学的标准和定位,制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培养体系。
有了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就为口译教学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更利于对口译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进行辨析、选择与确认。明确口译教学的定位,提升口译教学的地位,既是口译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的需要,更是我国融入国际社会、多方面多层次参与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有理论与范式的支撑。实践表明,口译教学需要有更为成熟的理论和范式来加强对口译教学的指导。从口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口译理论主要包括以释意和意义为基础的释意派理论,与语言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对口译进行的跨学科实证研究,主要针对口译时译员脑神经反应进行研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以及重视源语和译语间信息传递的信息处理范式理论。而口译教学理论主要包括强调开放式教学的合作学习理论、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的关联理论、为多元智能而教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个体语言与主体母语从排斥到融合的模因论理论、认知主体关注并调控认知活动的知识与能力的元认知理论等。
目前的口译教学主要是在跨学科的框架下借用相关研究成果开展口译教学研究,由此形成的相关理论多为继发性理论,如早期对口译实践和教学方法进行的经验总结,还有目前结合文化研究、认知科学、关联理论、信息技术等进行的跨学科理论研究。继发性理论受到原发性理论的制约,口译教学要想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必须探寻自身的原发性理论。
口译教学理论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借鉴相关学科的成果与方法,使口译教学研究更加专业化。这无可厚非,从学科建构角度来看,口译教学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研究的特征,可以充分借鉴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翻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这种跨学科研究可以继续加强。另一种是探寻自己独有的理论、框架、范式,唯有如此,口译及口译教学才能为自身的理论范式与框架找到合适的起点,并为未来的范式研究与理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译教学的发展最终要落在口译人才的培养上。口译教学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首先,口译教学可以实行错位发展。从口译市场需求来看,除了高端的国际会议口译外,还有中端的交替传译,以及较为低端的陪同口译等,梯次分明的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是从高到低分布。这是解决口译市场供需困境的关键。口译市场的多元化对口译人才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为口译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此,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口译教学可以面向市场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培养出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
其次,口译教学尽量与市场接轨。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第一,口译教师的水平与能力是口译教学的首要因素。要实现与口译市场的接轨,教师需要做到不能脱离市场,其具体做法是鼓励教师边教学边兼职做口译员,教学相长,保持口译教学与口译市场的良性互动。长此以往,口译学科的师资力量自然逐步增强。当然,如果能直接聘请口译专家到高校授课,更是上上之选。第二,作为培养目标的学生,尤其需要与市场亲密接触,其途径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口译现场实地观摩,还可请口译专家到课堂讲学,平时的授课也尽量按照口译现场进行。由此,学生会逐步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口译策略。第三,口译教学中的内容应当是新鲜的,尽可能地采用原汁原味的口译现场录音、录像等。教学素材的收集应主要由口译教师进行选择和加工。
最后,口译教学可以尝试细分专业进行教学。国外一些大学已经将口译专业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医学口译、技术口译、法庭口译等。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没有将口译教学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口译教学应突破原有模式,由只学习口译技巧的全能模式转向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细分模式,针对一些重要的专题,如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科技、文化等,开设知识入门课程,使得口译方向的学生的知识架构多维化,将外语学习与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学科,口译教学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通过历史的、学理的、现实的反思,厘清其定位,完善其理论,建构其教学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培养问题才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