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真实情境,高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例谈

2022-10-31 06:58崔甫锋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1期

崔甫锋

(蚌埠第三中学 安徽蚌埠 233000)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运用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语文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以《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为例,设置真实的语言情境,以语言分析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概括内容,提升思维,传承文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在真实的情境中落实任务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学生在学习学术类文章时常常有一种畏难的情绪,认为文章太过艰深,难以读懂。语文教学的成功条件之一是在语文课和“语文生活”之间打造一条通道,建立一座桥梁。真实的情境设置,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语文学习中。教学中,笔者结合本地社会生活,做了这样的设计:

家住合肥的表哥听说蚌埠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建筑群将于9月开放,他兴致浓厚,准备在开园后抽时间来蚌埠让你带他好好游览一番。你为了给表哥更好的游览体验,打算深入研读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学习关于中国建筑的一些术语、特征和说明技巧,拟写一篇导游词。

拟写导游词的任务设置,既能让学生掌握和建筑相关的术语,又能引导学生注意措辞和语言技巧,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它既突出了传统的“语文知识”,又贯穿了“语文能力”的要求,而且通过和社会生活情境的结合,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感知课文整体结构,一步步地思考、探索。教师作为互动者参与课堂,与学生协商,给学生一定的引导,体现新课程对课堂建构的要求。

二、厘清文本中的重要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人们通过概念理解其特征、内涵,为接下来的判断和思维发展做好准备。在论说类文体中,概念的界定与分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没有概念就无法完成命题,也不能进行判断与推理。学生在概念界定中反复体会、斟酌,培养其严谨的思维。

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核心的概念有“中国建筑”“九大特征”“文法”“词汇”“可译性”等。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概念常常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学习一篇说明类的文章一定要把概念弄清楚。本文列举了哪些重要概念?有没有哪个概念让你觉得难以理解?”概念是通过词或词组来表述的,学生通过对文中这些词语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中其他概念比较好理解,唯独“可译性”这一概念相对抽象,于是课堂上发生这样一系列对话:

师:可以从比喻的修辞手法角度来理解“可译性”的概念。语言文字的“可译性”指的是什么?

生: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不同,沟通时需要翻译。

师:是什么样的共同特点让它们之间可以翻译呢?

生:因为它们表达了共同的需要和同样的情感。

师:那你现在能给建筑的“可译性”下个定义吗?

生:可译性是为了共同的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表达同样的情感。

师:你都在强调“同”,“译”的前提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译”?

生:因为不同建筑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师:那么你现在再给“可译性”下个定义。

生:(建筑)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的建筑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共同的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表达同样的情感。

现在的课堂强调交互,是学生在倾听与批评矫正中研讨学习的课堂。学生受自己思想、经验、表达等的限制,对问题的解答不可能一步到位,完全符合教师的设想。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学生对概念的界定有一定疑惑或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去抛出所谓正确答案。教师应“引入一些相似、相反或者矛盾的概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做出恰当的总结。学生在反复思考中掌握了“可译性”这个概念,就可以接着分析第19段中中外建筑的比较,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理解也更深刻了。

三、揣摩文本中重要句段的内涵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语连缀而成,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理解一个句子,除了要把握它的基本含义,还要注意它在上下文语境中的作用,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运用语言。

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第14段到第17段都在围绕‘文法’这一核心概念来讨论中国建筑,你能各用一个问句,放在每段开头,来提示各段的主要内容吗?”因为第17段语意本身比较复杂,学生在概括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师:可以先按照原文的句号把该段分解成四个分句。请概括第一句的句意。

生:一些木制建筑的建筑形式被运用到砖石建筑上。

师:很好。第二句呢?

生:中国建筑常用木材结构。

师:下一句话中“这条发展的途径”,指的是什么?

生:木材结构的文法和词汇运用于砖石建筑上。

师:这是不是前两句的综合语意?

生:是。

师:接着来总结第三句的语意,这句比较简单。

生:中国建筑与其他建筑体系在木结构上的不同发展。

师:第四句呢?

生:木框架为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师:所以这段的综合语意是——?

生:文法在中国建筑中的发展。

师:结合任务,改成疑问句。

生:“文法”在中国建筑中是如何发展的?

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笔者以句子的分析为抓手,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基本含义和句段之间的关系,既厘清了文章的内容,也强化了语言分析能力。这都是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出发点的。

四、在概念的延伸中提升思维水平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构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在学习中通过对概念外延的分析,学生强化了对文本内容和结构的理解。论说类文章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为写作意图的文章,它必然重视学科的逻辑。这种学科逻辑既包括学科知识从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基本过程,也包括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具体途径、方式。《中国建筑的特征》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的内涵,更要以此为基础,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中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这些特征背后普遍性规则的论述,深化对中国建筑的认识。

前文教学环节(即在段落开头加上疑问句),其实就是在讨论概念的延伸问题。这里笔者围绕“文法”这一核心概念,让学生体会“文法的表现”(第14段)、“文法的特点”(第15段)、“文法的产生”(第16段)、“文法的发展”(第17段)。从一个概念延伸开去,更好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这首先来源于对句子、语段本身的分析,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完成了核心素养的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第16段开头有一个问句:“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认为这个问句是不够恰当的,于是他们修改为“词汇和文法是怎样产生的?”,抓住“产生”这个关键词,完成了概念的延伸,提升了思维水平。

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日常阅读,不是只了解文章中基本信息、知道对方谈论的主要话题、理解主要知识、明白主要观点。语文教学要通过对“这一篇”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论说类文本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知道如何更好地阅读这类文章,并提升对论说类文本的语言感觉。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学习文章中的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并借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即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的观点是怎么得出来的、文章的组织思路怎样、表达效果怎么样。再次,辨别核心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对结论有无影响等。一般来说,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获得具体知识一般不如学习阅读方式的价值高,而学习阅读方式又不如提升思维品质的价值高。

五、在语言体悟中接受情感的熏陶

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是语文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这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力求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立足点和根本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提升其他三方面的素养。《中国建筑的特征》逻辑严谨清晰、表达准确流畅、语言平实质朴,作者梁思成在文章中谈建筑的“语言”,我们在学习时也应把握其表达的语言。该文的语言风格简明、严密、准确。比如,在界定特征体系的形成时间时,作者说“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已经”和“基本上”这两个词语准确、严密,符合科学论文的语言特点。文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学生在吟读、品味中会加深对语言的了解。

当然,核心素养强调的“语言”所指向的是宽泛的语言系统,其中既包括普遍的、静态的、大众的语言规律习得,又包括个性的、动态的、生动的言语运用。语言建构和言语运用的过程,便体现了语言建构和运用的内在逻辑——积累语言材料、发现语言规律、创生语言行为。在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中,不管是概念的运用、句段的分析,还是逻辑思路的引领,都体现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正如王宁先生谈到语文核心素养时提到的:“素养虽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但对于母语教学来说,不是一个一个单独施行,更不是一个一个分别实现的。在任何时候,采用任何方式,也都是综合推进的。”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设计拟写导游词这个整体任务,就着眼于让语言运用落地,打破语言与生活、文本与自我之间的界限。结合文本分析与课外联系,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言语活动中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把握语言运用的精髓与奥妙,深入地发展个人的言语智能。

在真实课堂的最后,笔者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无疑是无限热爱的,但文中并没有用直接的语言展现出来。你能体会梁先生这种情感吗?你是如何体会的?”学生畅所欲言,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此处摘选一例如下:

第11段中“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大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这句话让我读出梁思成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最大胆的”这个判断太主观了。什么才是最大胆的?当然没有标准。梁先生是因为情之所至才做出这个看似不太严谨的判断,也正是“不理智”的判断流露出他无法掩藏的深爱!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学生生出丰富的感慨,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中体悟了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与发展。

总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好教材,把握住真实的教学情境,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累、梳理与探究的语言实践活动,建构语言文字运用经验和知识,培养探究汉语、汉字运用规律的理性自觉。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未知,只有打好基本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