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瑜,刘晨,杨培辉,王朋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300)
乌毡帽是绍兴最古老的传统毡帽,内外部都乌黑,穹顶、卷边、前段均为畚斗状。因为形状像乌篷船,所以被称为乌毡帽。具有结实耐磨,又厚又硬,湿了又干燥,经济实惠等优点,主要受广大农民和各种工匠喜爱。乌毡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绍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猎人追踪一只被打伤的老虎,忽然在虎穴里发现一块饼状的东西。仔细一看,却是用羊毛压成的一块毡。原来,这块饼状的毡是老虎吃掉山羊之后,将羊毛垫在窝内,既软又暖,天长日久,经过老虎身子的重压,终于变成了一块毡。猎人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地把它带回家洗净晒干,略作加工,成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觉得比其他帽子温暖、舒服。消息传开后,人们就用羊毛加工起这种独具风格的乌毡帽。因此,旧时的毡帽作坊,大都挂上老虎的像,以纪念第一个制作毡帽的师傅---老虎,并用“虎牌”作为乌毡帽的商标,沿袭至今[1]。并且从萧山博物院藏的和西晋青瓷武士俑戴的乌毡帽类似的尖顶帽上可以看到,在西晋时就出现了乌毡帽的雏形。并且老式乌毡帽主要的材料为羊毛,其传统制作要经过挑毛、脱脂、压制成坯、染色等72 道工序,其中的主要步骤为挑选羊毛、处理羊毛、制作帽胚、碾制毛坯、揉搓毛坯、毛坯定型、染色以及毡帽定型。
明末至清初的著名作家张岱正是浙江绍兴人,他的作品《夜航船》中有这么一段,“荀始制帽,舜制帽冠秦汉始效羌人制的白毡帽。”因此,从明代绍兴开始产生了乌毡帽,由会稽人曾石卿的词作《夜莺》中可知道,乌菲尔特帽在明朝时在绍兴地区非常普遍。“鹅黄蚕茧燕毡帽。”燕,古称“玄乌”,有祥瑞之意[2]。此后,至清代后期,乌毡帽文化得到了较好的发扬。由于乌毡帽冬暖夏凉,既可当草帽,也可当笠帽,可以四季使用,所以当时在绍兴乡村,除仕、商、学、妇女以外,基本上个个都穿乌毡帽,体现出绍兴人的精明和吃苦耐劳的优点。
鲁迅的小说中,多次刻画过带着乌毡帽的农民。在《故乡》中,鲁迅先生在初次看到闰土时的相貌是如此说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而多年后回故里再看见闰土时,“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全身只一套极薄的棉衣”;《阿Q 正传》中,他这样描写阿Q,“如果给头顶带了一顶西瓜皮小帽,便没有了阿Q,我还记得以前给他带的都是毡帽。这是黑色的,半圆型的东西,把那帽边翻了一寸左右,就是戴在头顶上的”,以及“阿Q 正缺少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质押”[3]。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戴乌毡帽曾经在绍兴平民百姓中间很盛行,不仅是当时农民的日常装扮,还有一定的价值可作抵押。从小至十多岁的“闰土”,大到满面皱纹的年老人,都由此可见乌毡帽在旧时绍兴的地位流行,是江南人的标志。
乌毡帽一直广受人民的喜爱,以至曾一度沦为“地方名牌产品”,直至上20 世纪60 年代毡帽才由黄色军帽所代替,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戴毡帽的习惯逐渐消失。在绍兴才有的二家毡帽企业先后停业,转入其他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戴乌毡帽的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乌毡帽都是机器制作的。手工制作,以及掌握传统乌毡帽制造技能的绍兴人也很少。1966 年,绍兴民间戴毡帽之俗也渐渐消失,各毡帽产业也相继停业。在20 世纪末,绍兴地区到处可见戴着乌毡帽的人,当前绍兴乡下的有些老人还带着,年轻人都知道乌毡帽,但是几乎没有人再穿戴。
乌毡帽作为绍兴文化特产之一,许多游客对乌毡帽的传统工艺感兴趣,也会在旅游时留作纪念,然而,绍兴各大景区并没有太多专门介绍乌毡帽传统工艺的地方。景区商店销售的乌毡帽往往是机械制品,品质粗糙,实用性差。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前进,对帽饰样式也日益增多,如渔夫帽、棒球帽、贝雷帽、报童帽,披巾帽等等,并且也不再局限于帽子本身材质,而是更加关注帽子的美观及对整体的装饰效果。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纯手工制作渐渐被机器流水线取代,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在时代的变迁和更替中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乌毡帽作为纯手工制品,处境也是如此。虽其拥有冬经风雨夏遮阳、牢固耐磨、湿之即干的优点,但在如今帽子种类繁多,可供选择范围大,乌毡帽的优点不再凸显,甚至单一的颜色,单调的设计反而让它处于劣势。在制作方面,因家养的羊多为细毛,作为优质原材料的粗毛减少,手工艺人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又因为手艺传承人的断层,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就业观念的变化,使愿意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人越来越少,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导致本就在市场上处在举步维艰境地的手工乌毡帽更加寸步难行。如今健在的传承人也多年迈。对其手工技艺,多为录影存档形式,但宣传影响力并不大,便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此外,在非遗保护的工作上,存在流于纸面的问题,纸面上的工作越多,越难抽出时间进行田野调查,无法深入了解非遗传承者的现状。
乌毡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银河中闪耀。是绍兴市文化之一,它既见证了绍兴历史,体现了绍兴市人文特点,也表现出了绍兴人的审美趣味。但因其传统工艺复杂,从挑选羊毛、制作毛坯、碾制毛坯、揉搓毛坯,再到毛坯定型、染色、最后到毡帽定型,这一系列的挑毛、脱脂、压制成坯、染色等需要7 道工序,生产不易。目前以手工制作乌毡帽为生的手工艺人几乎没有。
对于现代帽子设计来说,国潮兴起,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进行创新,依然能保持乌毡帽的美丽。乌毡帽又出现了全新的生命力,修复后的乌毡帽所采用的毡帽和呢绒色泽艳丽,融合了锦鲤、碧波等江南元素文样,更具有了绍兴的地方特点而显得更加时髦大方[4]。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朴素风格讲述了形式与结构的力度之美,让乌毡帽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得以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度和民族文化的延伸,传统手工技术也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通过传承传统手工技术凝聚了人们的智慧和工艺精神,每一件工艺品都充满了一个民族的心血。国人看到中华民族的丰富内涵总是觉得有的要大于没有的,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认同感与文化的使命感比较淡薄。可是许多传统手工艺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的拼图上终究是缺了它们一块。乌毡帽艺术如今的发展局面已不容乐观,继承与发扬迫在眉睫,要有效调动民众对保持手艺的自觉,增强对传统工艺的重视。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乌毡帽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手工艺,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政府要保护扶持,给乌毡帽发展的生存空间,培养热爱乌毡帽技艺的人,将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大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乌毡帽文化,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化认同和保护意识,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继承就是为了不让古老技艺流失,创新是为了它带来更多新鲜血液。通过不断提升古老工艺品的创新性与创造性,并结合新时期民众的文化需求,将古今元素相互碰撞与交融,当民众体会到独特的文化内涵后,便会重拾传统拼图碎片点亮文化银河,而古老的手艺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也就会得到更长期保留。
绍兴“三乌”也好,“三霉三臭”也罢,在网上热销商品落户的今天,人们确实过生活的日子都很不错,但只有臭豆腐还有追随者,其他的物品处境不好。我们的中国文化产品一直处在思维定式中,没有创造与突破。由于深耕和钻探不足,逐渐与时代脱节,与市场矛盾。
本次设计对传统乌毡帽材料加以了调整,选用毛毡料和轻型织物制成。仍具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等用途,并因添加了有祥云仙鹤等中华文化元素的内衬,既时髦又漂亮,有各种戴法,既显示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又表现出了时髦、休闲之美,男女老少春夏秋冬均能配戴。
服装三维数字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服装虚拟试穿技术引起了年轻一代服装设计师们的广泛关注。很多企业也开始使用三维服装模拟软件制作服装数字化。采用Clo3D 软件根据人体尺寸进行制版,将样板进行3D 虚拟模拟,设计效果如图1。
图1 乌毡帽创意款式设计
首先对乌毡帽进行两种款式创新设计,一种是有一圈帽檐的,一种为可卷边佩戴的。两种款式都为内外两层,可卷边的乌毡帽改良款式多为两片式,有帽檐的款式依照现代六片式帽子设计而成。改良的乌毡帽按照六片式帽子的制作方式进行打版。根据头围大小设计帽片大小档次,并不断调整帽片尖端形状角度来控制改良乌毡帽帽子形状。此外,结合越绣文化,运用含孝德文化、水乡文化、虞越文化如梁祝蝴蝶、青瓷、石拱桥、乌篷船等图案的绣制,经组件搭配制作一枚刺绣徽章,佩戴在乌毡帽上使其更具与众不同。针线细绣,附魂中华,通过多文化联动,做到在岁月沉淀中,做到纺艺传承,实现文化自信。
老旧、古朴的黑乌毡帽,一直以来是“老绍兴”的经典元素,以前用来防风保暖。不过随着时间的演变以及生存条件的改变,传统的毡帽离人类的生存愈来愈遥远。为了使老乌毡帽重新回归传统精神,人们也开始考虑创新改进老式乌毡帽,着手设计制作。改良后的乌毡帽废弃了传统乌毡帽厚重单一的设计。
把化纤毡和毛线作为主要织物,分别为Q 版、新版乌毡帽二大品种重量只有普通乌毡帽的三分之一以下,更轻便于佩带,无论季节,男女老少均适用。
此外,新的乌毡帽还追加了衬里加了花、锦鲤、鹤等传统中华元素的花纹刺绣。乌毡帽的另一个优点就是既可戴表里,而且不区分前后,可以各角度翻折,因此有各种各样的安装方法。它不但反映出了流行帽子的多样化,又不失老绍兴的文化特点,充分体现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的传承态度。
文化如老酒,越陈越好,而理念则如重新包装,以新为好。在固守自封之时我们的确错过了不少机遇,却又在苦闷中获得了不少启迪。当前黄酒的新来源不断涌现,墨宝故宫文创制品也层出不穷,在越窑青瓷的大量流失中使得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有效的继承与弘扬。在故宫网络红人文创制品中也有所启示。
乌毡帽是时代文化的缩影,表现韶新的地域、历史,表现绍兴人曾经的生活习惯和强烈的时代感。你真的需要了解乌毡帽的语言。通过深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正确地汲取传统手工艺的精髓。打造最优质的满足现代审美的生活精品,传达出蕴含其中的故事与情感,去拉近古今的距离,并使乌毡帽成为一个文明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创新在,传统在;创新断,传统断。乌毡帽文化时装化的例子,或许是激活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