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晓康,连 华,肖建虎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白龙江起源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与四川省若尔盖县交界处的郎木寺,是嘉陵江的支流,河流全长576 km,流域面积3.18万km,其中甘肃段全长约475 km、流域面积2.72万 km。白龙江流域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汉族、藏族、回族、羌族、蒙古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在此汇聚。该流域内共有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别位于迭部县、宕昌县、舟曲县和文县。这些传统村落分布在白龙江及其支流的沿岸,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因此研究该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对于小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白龙江流域”与“传统村落”发现,对白龙江流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地形地质、生态景观、自然灾害的防治等方面,而对该流域内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等的研究报道较少。熊炜在总结自然条件和当地文化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甘南州白龙江两岸传统聚落的整体分布和空间形态特征。但是,就整个白龙江流域而言,几乎没有关于该流域传统村落的系统研究。笔者以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分析方法对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该区域传统村落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特征。
传统村落来自中国传统村落网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截至2020年底,白龙江流域内共有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布在迭部县、宕昌县、舟曲县和文县4个县域内(表1)。运用百度地图坐标提取工具,获取每个传统村落点的经纬度坐标,然后导入ArcGIS 10.6软件中,使各传统村落点准确分布在白龙江流域地形图上,绘制出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白龙江流域30 m分辨率DEM高程数据,对白龙江流域内部分要素进行缓冲区分析。此外,人口数据和相关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年鉴与各县志。
表1 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汇总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白龙江流域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密度与均衡性以及村落空间分布与山川、水系的关系。利用ArcGIS 10.6软件的平均最近邻工具和核密度分析工具,分析传统村落在该流域内的分布类型和分布密度,利用地理不平衡指数对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进行定量研究,利用缓冲区分析工具分析传统村落与白龙江各水系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查阅县志、州志、相关论文、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影响白龙江流域内传统村落形成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空间分布类型。对面积较大的区域空间进行研究时,内部的城镇或村落可以简化成一个点。该研究区域内分布着多个传统村落,可将每个传统村落抽象地看作是区域中的一个点。点状元素在空间分布上可分为凝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3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以白龙江流域内传统村落点为研究对象,基于最邻近点指数研究该区域传统村落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理论最邻近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为区域内研究对象的数量,为研究区域面积。
最邻近点指数是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2)
利用ArcGIS 10.6 空间分析工具中的“平均最邻近距离”工具,测得白龙江流域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布的实际最邻近距离为3.41 km。根据公式(1),计算出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分布的理论最邻近距离为8.82 km。根据公式(2),计算出最邻近点指数为0.39,小于1,表明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呈比较集聚的形态分布。从表1可以看出,白龙江流域内传统村落主要集聚分布于西南部的文县以及西北部的迭部、宕昌县内,其余少量的传统村落分散分布于舟曲县,而在流域的中部与东部地区则很少有传统村落的分布。
空间分布密度。核密度分析可用于计算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集程度。使用ArcGIS 10.6空间分析工具,绘制出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分布的核密度分析图(图1)。从图1可以看出,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呈现出“大散小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演变过程中,传统村落在整个区域内的分布呈比较分散的状态,而在小范围内则呈现出比较集聚的状态,形成了文县这一高密度聚居区以及沿着白龙江分散分布区,呈现出“一心一带”的分布状态(图2),在文县形成了流域内村落分布的核心,围绕白水江与白马河形成了哈南村、石门沟村、草河坝村、强曲村、新寨村5个传统村落;在白龙江的上中游区域,沿着白龙江分布有扎尕那村、高吉村、次日那村、洋布村、坪定村、东裕村6个传统村落,形成了传统村落带。
空间分布均衡性。采用不平衡指数来考察研究对象在各县区内部的分布均衡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为县(区)的数量;为各县(区)传统村落累计百分比。在0~1内取值,当=0时,说明传统村落均匀分布在各区域;当=1时,说明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某个区域内。利用Excel软件计算出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不平衡指数为0.66,表明传统村落在白龙江流域的分布并不均衡。
图1 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分布核密度分析Fig.1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Bailong River Basin
图2 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形态分布Fig.3 The morph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Bailong River Basin
综合表1和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传统村落在白龙江流域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文县和迭部县,这两个县域内的传统村落数量超过该流域内传统村落总数量的80%,而宕昌县、舟曲县内则分布很少。白龙江流域内传统村落还呈现出另外一个特点,即在该流域内传统村落分布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小支流上分布的不均衡。白龙江大小支流众多,迭部县内旺藏曲、高吉曲、达拉曲等支流周围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与古村落;在文县内汇聚着白水江、白马河、丹堡河、让水河等河流,这些河流周围分布着众多的传统村落,围绕该流域形成一个古村落群,而在其他支流则鲜有传统村落的分布。
传统村落的选址和布局遵循古代风水观念。我国传统村落的选址和布局受古代风水观念的影响,注重与山水自然景观的融合。传统村落的选址都遵循“背山面水”或“背山面田”的营建理念,因此大多数古村落位于山川农田与水源的附近。这种遵循风水观念的布局,其实质是古人在营建村落时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
白龙江流域的聚落无论是以农业为主还是以牧业为主,虽然其在村寨选址表现形式上会有所差别,但所遵循的风水观念大致相同。建立村落时村民先请活佛看风水,即先看地形地势,主要是山势的走向和水的流向,再看是否适合修建房屋,其目的是为了将来村庄能够人丁兴旺、财运发达。村落后面通常有山,靠山的地势要好,土质要坚硬,多为岩石山体,这样即使下大雨也不会造成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村前有自西向东的河流,且前方还要有子孙山。村落依山形而布局在山腰、山顶、山坳处,其前方的流水可供人畜饮用。由于白龙江流域内的山地较多,适合耕作的平坦田地较少,且分布比较分散,所以规模较大的村落一般分布在流域中下游的河谷地带,或者较平坦、开阔的地方;规模较小的村落分布在山地或较为平坦的低洼处。由此可见,白龙江流域内传统村落的布局均顺应传统的风水观念,村落在分异的类型上具有相似的特点。
传统村落分布在相对平坦且靠近河流的地方。该流域内传统村落与河流的关系极其密切,其空间分布表现出“亲近水源”的特点。运用ArcGIS 10.6软件中的缓冲区分析工具,对白龙江流域的主要河流进行缓冲区分析(图3),发现13个传统村落中有2个村落在2 km缓冲区,5个村落在5 km缓冲区内,10个传统村落在10 km缓冲区内,其他3个村落在>10~15 km缓冲区内。这些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相对平坦的河谷地区,靠近河流,适合建造住宅与耕作。比如,在白龙江流域内的文县地区,大小河流众多,白水江、白马河等均在此汇集,加上周围多山的地形,形成一种比较封闭的山水环境,使得这一地区成为白龙江流域内传统村落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由此可见,白龙江流域的传统村落对河流的依赖性较强。
图3 白龙江主要水系缓冲图Fig.3 Buffer of the main water system of Bailong River
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河谷地区。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山区和西南部的河谷地形中。在西北部的山区生活的是少数民族的牧民,他们居住在山区或山坡上。这种地形一方面有利于生活的便利和放牧牛羊,另一方面则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攻击,这也是牧民大多住在山上的根本原因之一。在该流域的西南部地区,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较大,人们会更多地选择在平坦的河谷地区聚居,在河谷地区开耕种地比山地方便很多,且河谷地区的水源又比较丰富,有利于聚落的生息繁衍。因此,传统村落在白龙江流域内呈现出西南部数量多、东北部数量少﹐东部汉族村落多、西部民族村落多的特征,这与当地多民族的融合、多文化的交融是分不开的。
白龙江流域地形错综复杂,高原、山地、河谷地形在白龙江流域内均有分布,由此形成了该流域上中下游不同的气候特征。白龙江上游的迭部县地处高原地区,气候以亚热带湿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长夏短,冬暖夏凉,降水量大,但每月降水分布不均匀,夏季多风少雨,秋季阴雨绵绵、降水较多。由于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在气温上水平与垂直差异较大,年均气温7.5 ℃,年降水量568 mm。宕昌县和舟曲县位于白龙江的中游地带,按甘肃省气候划分为南温带湿润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 9.3 ℃,年降水量583.9 mm;文县地区位于白龙江的下游,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降水量400~600 mm,平均气温约15.1 ℃。相较于上中游地区,下游的文县地区环境更适宜人类居住与耕作,因而形成了文县这一密集的传统村落点。总体来看,处于嘉陵江上游、秦岭淮河线以南的白龙江流域,整体环境温暖湿润,适合人类生存,因此在该流域内形成了许多的乡村聚落。这些聚落经过发展和历史的演变,许多聚落变成了古村落或者传统村落。
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形成,受自然、经济、交通、民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流域内复杂的地形地貌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白龙江流域内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上游是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形,中下游多为起伏较大的山地和沟谷地貌,且在河流的两岸分布有大量的阶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水地带和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
不同的海拔高度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气象条件,不同的气象和温度条件对农业生产、村落居民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海拔是影响传统村落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白龙江流域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通过ArcGIS 6.0空间分析工具生成地形起伏度图,再将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数据导入地形起伏度图中,由此可见白龙江流域的传统村落大多位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区域(图4)。该流域内地形以山地与河谷地带为主,地貌多样复杂。整个流域内海拔较低处为沿白龙江的区域和文县的部分地域,因此传统村落的分布也集中在这两个区域。
图4 白龙江流域地形起伏度图Fig.4 The topographic fluctuation degree map of the Bailong River Basin
地形的坡向、坡度也是影响传统村落分异的重要因素。坡向是决定地表局部地面接收阳光和重新分配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地形因子,直接造成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的差异,会影响区域内的小环境,比如光照、温度、降雨量等自然因素,进而影响各项农业生产指标,因此坡向对农业为主的聚落影响较大,其主要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间接影响村落的分布。对白龙江流域DEM高程数据进行坡向和坡度分析,可将其分为阳坡面和阴坡面2种类型。位于阳坡面的传统村落有9个,占比达69.2%,而位于阴坡面的传统村落只有4个。位于阳坡面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居住。坡度主要影响地表物质流动与能量转换的规模与强度,制约生产力空间布局。白龙江流域山大沟深,森林覆盖面大,大部分村民一般都在坡度30°左右的山腰上,以村寨为单位固定居住。
白龙江流域是多民族聚居区,整个流域约有130多个乡镇,其中藏族乡镇占1/6。2018年白龙江流域总人口约为136.04万,其中汉族约120万,藏族约16万,其余的是回族、蒙古族等。元代以前该流域内的汉族人口很少,主要为羌族和藏族。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巨大,如藏族传统村落的分布通常为“一山一河一寺一村”,回族传统村落通常呈“围寺而居,围寺而商,围寺而教,围寺而学”的分布形态,而汉族传统村落的分布则更多受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影响,分布在有水、向阳的坡地上。
此外,该流域内许多村落是围绕某种宗教或宗教建筑而形成的,比如次日那村、木拉村以及沃特村,其中次日那村是明代时期围绕旺藏寺逐渐形成的,这种分布同时可以满足信仰者的居住生活与各种宗教活动的需求。有的传统村落自古以来就是藏族村寨,比如文县铁楼藏族乡的入贡山村、草河坝村、新寨村、强曲村、石门沟村以及迭部县的扎尕那村、高吉村、洋布村,这些村落在形成之初就是以藏族为主,发展至今已成为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白龙江流域内主要的宗教信仰为佛教和道教,沿岸分布着许多寺庙和宗教类的相关建筑,如郎木寺、龙华寺、普华寺、坪牙喇嘛庙等数百座佛教寺庙。在这些地区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时,宗教信仰逐渐成为村落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白龙江流域内文化深厚、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三国及南北朝时期,这里就是古迭州羌、氐、汉、党项、吐谷浑、吐蕃等多民族文化融合之地,同时也是“藏羌彝文化走廊”南下陕西、四川、云南,或者西进青海、西藏必经的中间地带,是民族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如苯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苯教是藏族原始宗教文化,它所崇拜的对象是天神、地神和水神,所以村落通常分布在有特定山水环境的地方。藏传佛教文化是12世纪中叶传入白龙江流域藏区的,自从传播到该流域以后,发展很快,几乎在每个山上都建起大小不同的寺院,并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寺院结构体系。围绕这些宗教文化建筑,许多的传统村落分布在山腰和山脚下,同时这些文化因素也深刻影响着该流域内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习俗。该流域村落虽然地处深山,但它蕴含着悠久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通过运用地理学相关的分析方法和对资料的整理,对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比较集聚的形态分布,形成了文县这一高密度聚居区以及沿白龙江及其支流的分散聚居区,因而呈现出“一心一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2)白龙江流域甘肃段的传统村落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呈现出西南部数量多、东北部数量少,东部汉族传统村落多、西部民族传统村落多的总体特征。
(3)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是地形地貌、水系、气候条件、地域文化、民族宗教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自然地理环境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历史与文化则影响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和特征。
(4)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以及白龙江及其支流沿线地区,同时其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亲近水源”的空间特征,表现出该流域传统村落对河流的依赖性。
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的形成受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流域内的传统村落形成了具有流域特征的空间分布形态,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多样且各具特色的空间形态既传递了甘肃南部地区古村落营建的智慧,又体现了甘肃南部地区鲜明的山地村落景观特征。面对当下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社会的变迁,白龙江流域传统村落应在保留自身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保护,统筹考虑流域内主要支流的关系,结合区域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河流这一纽带,合理保护该流域内的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