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菊
理论家们时常称王朝闻的研究为“艺术家的美学”,的确,其雕塑家的身份、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细致的观察、深切的体验、精辟的分析、专业的品鉴、活泼的表述,均有别于单纯抽象思辨逻辑推演,其美学犹如与一位博思的艺术家轻松交流,这一点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表述形态与方式(大多为艺术家写就)遥相呼应。在跨越30年的时间里,从主编宏观的美学通论,到独特见地的审美关系学、观众学,再到具体的门类美学,王朝闻的美学思想与成就集中体现在《美学概论》(1981)、《审美谈》(1984)、《审美心态》(1989)、《雕塑雕塑》(1992)中,其美学研究立足中国社会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本土文化传统,将个人文艺理论观点进行美学升华,架构出完整的、个性鲜明的美学研究体系,以独创性和多样性拓展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艺术美学研究,推进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本文拟结合其美学编著与著述探查其美学研究的成就与特色。
美学思想在本土古已有之,作为学科的美学传入中国却较为晚近。20世纪初,第一代美学家王国维即提倡在国内大学开设美学课程,直至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兼北大校长开始实施。20年代先后有吕澂、陈望道、范寿康等人编写《美学概论》,宗白华撰写《美学》《艺术学》讲稿;三四十年代主要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和蔡仪的《新美学》。新中国成立后,受学苏影响,美学课程方面或请苏联专家授课,或使用苏联教材,直至1960年代,本土尚无自己编写的美学教材。
作为新中国第一本美学教材,《美学概论》的开创与奠基意义不言而喻,它体现了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文化意愿,反映出该时期美学研究水准,同时打上王朝闻的艺术观念印记。《美学概论》包括三大部分:审美对象论(第一章)、审美意识论(第二章)、艺术论(第三、四、五、六章)。具体章节依次为:绪论、审美对象、审美意识、艺术家、艺术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的欣赏和批评。该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其次,《美学概论》在探讨美学问题时,既评介中外美学思想,也引证中外艺术实践,在开阔的理论格局中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话语特色。中外哲学、美学名家的观点为读者建立起知识判断的参照系,艺术经典案例加强了论证力度,拓展了探讨空间。如美的本质,教材介绍和评述西方美学史名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狄德罗、休谟、柏克、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克罗齐等人的观点,梳理出观念流变的主线,并从实践和辩证角度审视各家特点与不足,之后,再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证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除观点材料的运用,教材对古今中外的实践案例更是旁征博引,观点材料与实践案例相互交织,丰富扩充了教材的知识容量与理论内涵。
再次,《美学概论》具有明显的艺术美学或艺术论特征,教材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探讨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与批评等,明显倾重艺术研究,建构了一种艺术美学研究范型。同时,教材还体现了王朝闻的艺术观念如“欣赏再创造”。
通过艺术研究美学,为新中国美学研究打开了具体入口,并创建了艺术美学的教材示范。自美学学科独立以来,其研究对象并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美的本质,也有人认为是艺术,如黑格尔主张美学是艺术哲学,还有人认为是研究人的审美经验,或者是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如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一些美学家)。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广泛吸纳中外美学思想与苏联美学成果,充分展示艺术对于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美学概论》出版后,王朝闻的美学研究渐入佳境,十年间陆续出版三本美学专著,分别为《审美谈》(1984)、《审美心态》(1989)、《雕塑雕塑》(1992),它们分别以“关系学”“观众学”“雕塑美学”的面貌卓然面世,不仅为中国现代美学奉献出新思想,开拓出新的研究对象与领域,更有美学观念领先世界前沿。
在揭示主体与客体也即艺术创作与欣赏之间关系的规律方面,《审美谈》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从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方面辨析不同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以揭示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在心态方面的差别性和同一性;二是审查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如何引起美感,也即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联系与差别如何。
想象在审美活动中极为重要,王朝闻探究了其性质、地位与作用,指明创作者与欣赏者想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并阐发想象的个性、确定与不确定性。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王朝闻指出其以“感性和情感”为主,体验和联想、想象一样,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一种心理结构和心理机能。体验与其他心理活动互相依赖,它和想象、揣摩一样有着主观性,以及确定又不确定的特性。王朝闻细分体验的层次,创造性地提出了“预体验”“再体验”,认为它们作为前奏与反复,既体现了体验的复杂性、矛盾性,又不断深化主体的审美感受,两者没有截然的分界线,再体验使审美主体的感受得以深化。
不同于形而上的哲学美学,《审美心态》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深入解开塑造审美主体之谜,它是王朝闻多年反复思索的成果。在《想像、创造与生活经验》(1949)、《再读齐白石的画》(1957)、《欣赏,“再创造”》(1958)、《适应为了征服》(1959)、《看戏和演戏》(1961)、《喜闻乐见》(1962)等一系列文章中,作者一再探讨想象、回忆、联想、兴趣、理解、判断、评价等心理活动在审美中的作用。可以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王朝闻已积累颇丰;80年代更进一步,《审美谈》探讨范围急剧扩充,敏感、错觉、灵感、感觉、知觉、注意、兴趣、联想、想象、记忆、直觉、思维、情感、体验、共鸣与同情等被一一论及,它们拓展了美学研究内容,并将塑造审美主体的研究引入纵深。
可见,除了艺术美学、审美关系研究,审美心理学也是王朝闻的美学贡献之一。众所周知,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初创期和八九十年代的发展期,现代心理学美学的新观念与方法扩大了中国美学研究领域。在揭示创作规律的过程中,王朝闻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能动反映论把握审美经验性质和特点,推进了中国特色审美心理学的深化和创新发展,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将艺术学、审美关系、心理学交织并混融一体,体现出综合性。
若将王朝闻的“观众学”置于世界范围内加以审视,会发现其研究堪称中国接受美学。不过,这种本土原创美学思想,与西方接受美学存在着诸多异同。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均重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将审美主体提升至重要位置。指出主体对于艺术创造和自我塑造的作用和价值,是王朝闻充分吸纳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并独立探索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出现的接受美学则主要接受了30年代以来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现代阐释学美学的影响,接受美学重视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将文学作品看成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产物,认为读者参与了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把读者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接受者的“期待视界”或“前理解”决定了其对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本文的“空白”“空缺”和“否定性”构成“本文的召唤结构”,成为读者再创造的基本前提。
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一为出发点和理论面向不同。王朝闻的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立足于文艺为人民服务,德国接受美学则源于反对强调文学作品自身的形式主义批评,以恢复文学与现实、历史以及经验世界的联系。其二为思维方式的差异。王朝闻一直坚持唯物辩证思维,他强调审美活动中主体的重要性,但没有抹杀艺术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未走向“读者决定一切”的极端。接受美学家相对忽略作者的主导地位,过分强调读者的作用,认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期待视界与经验,从而走向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其三对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关系理解不同。王朝闻认为艺术家和欣赏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作品的意义是艺术家和欣赏者共同合作的结果。而接受美学则分而论之,他们区分本文与作品的概念,认为艺术家只是创作了本文,本文一旦完成,艺术家就与作品没有关系了。作品是在读者对本文的接受中完成的,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由读者赋予,如此一来,无疑割裂了艺术家、作品及读者的关系。除此之外,接受美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审美关系,王朝闻则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探讨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关系,其审美关系论的研究视域较之接受美学更为广阔。其四为研究的聚焦点不同。受现代解释学美学影响,接受美学对作品审美意义尤为关注。王朝闻则关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参与和再创造,并更关心主体的自我塑造。
本土传统、现代艺术理论均对雕塑关注甚少,《雕塑雕塑》的问世无疑具有开创意义,它标志着雕塑美学的专门化,意味着本土艺术门类美学研究的细化。《雕塑雕塑》写作周期长达六年(1986-1991),是王朝闻写作最久、改动最多的著作。它绝非只是对雕塑技法的讲解,而是深度解析雕塑艺术的特殊规律。作者结合大量审美经验和雕塑实践经验,在雕塑与观者的审美关系以及与其他艺术的比较中,把握和揭示雕塑的美学特征,展现出鲜明而独特的理论特色。
通过对立统一的关系把握审美本质,是王朝闻多年来的研究方法。《雕塑雕塑》亦如此,全书14章分别为:耐看与乏味、雕塑与非雕塑、创造与反映、意象与意蕴、摹仿与虚构、假定与抽象、细节与整体、形式美与形式、基本型与美丑、运动与矛盾、空间的虚与实、时间的真与幻、实境与神境、风格与人格。它主要涉及两大部分:雕塑自身以及周边关系,前者如雕塑本质特征(耐看)、雕塑手法(意象、虚构等)、雕塑特征(运动、虚实),后者如雕塑与非雕塑、雕塑与生活、雕塑与艺术家人格等,显然,作者是从内外不同层次全面把握雕塑美学特征的。
《雕塑雕塑》填补了雕塑美学研究的空白,它并非横空出世,实基于长期学术积累。不少观点可见于作者早期写作,如《也为了耐看》(1959)、《雕塑谈》(1961)、《被动到主动——谈雕塑的特性》(1962)、《加强认识》(1984)、《城市雕塑的空间性》(1987)等文。为写好《雕塑雕塑》,作者专门考察了国内多个地区的雕塑,丰富的实践与审美经验、宽阔的视野、敏锐的鉴赏力,造就了《雕塑雕塑》这本极为独特的门类美学研究著作。据笔者搜索,它迄今仍是国内唯一一本研究雕塑美学的专著。《雕塑雕塑》不仅使王朝闻的美学研究体系更臻完善,更以专业性为门类美学开启新篇,为其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