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插件的城中村更新方法研究

2022-10-28 01:54李晨慧
山西建筑 2022年21期
关键词:城中村插件单体

李晨慧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1 概述

在增量转存量的背景和落实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目标下,城中村更新是城市更新环节中重要的一步。由于部分城中村处于城市重要地带,原住民会通过各种方式对房屋进行加建,这样既可以提高租金也可以提高拆迁的补偿费。但这种乱搭乱建现象为社区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降低了社区环境的舒适性,还造成了复杂的权属关系。这为社区环境的更新与改造带来了困难,具体体现为:改建的成本被大大提高,改造和拆除难以实施且改造方案的安全性和落地性存在问题。因此,应对这些改造困难,基于量化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基于共享插件的城中村更新设计,并对之在场地的适用性予以了探究。

2 研究背景

2.1 共享经济与城市插件的理论发展

“共享插件”是共享经济与城市插件的结合。共享插件的发展分为起源、发展和演变三部分。根据科洪的《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城市插件”的改造起源于新古典主义时期城市街道、广场和教堂植入了中世纪的城市肌理的方法[1]。“城市插件”的发展则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讯派与新陈代谢主义[2]。在此之后,“插件式”理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适应当时城市设计与改造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韦恩·奥图和唐·洛干提出“城市触媒”理论,认为有策略地插入新元素,可以有效激发城市活力,为项目周边带来可持续的发展[3]。80年代末,针对城市发展空间日趋饱和、可新增建设用地愈发有限,莫拉勒斯提出城市针灸的理论,通过便利店、街心公园甚至城市家具、艺术装置刺激城市的关键部位以引发积极的链式反应。

而共享经济概念由美国的两位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于1978年发出的论文中提出的关于“协同消费”的社会愿景,旨在建立第三方平台,连接用户与产品或服务提供者的关系[4]。我国关于共享经济的研究大致从2015年开始,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普及,解决人们出行不便和资源配置的问题,共享经济转向为通过借助网络的信息媒介,将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权暂时转移,提高物品的重复利用和高效使用形式,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资源浪费等社会现实性问题,进而有效地进行可持续发展。

2.2 “共享插件”的原型与分类

根据现有的共享产品的存取模式,可以将共享产品归纳为活动仓库与定点仓库两类:活动仓库式的共享产品使用较为灵活,如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开锁和停放,但缺点是难以管理;定点仓库式共享产品需要使用者定点存取,使用较活动仓库式共享产品较为不便但便于管理。共享插件则可按照置入场地的方式分为移动式、插件式、折叠式和固定式四类(如图1所示)。移动式插件较为轻质,可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插接式则如同插座与插头的关系,可在特定地点组装,较为简易、灵活且便于规范搭建行为;折叠式插件有着闲置时收缩不占用空间,使用时可快速展开的优点,但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围合的条件;固定式则是一种永久式插件,以装配式为主,减少了生产安装的成本但较其他插件难以拆除。

2.3 场地现状

东湖村社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莅临武汉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散居型社区,总面积0.8 km2。经过实地调研、访谈,将村内人群分为原住民、经营型租户、居住型租户和游客四类。各类身份人群对村内更新需求各不相同。由于拆迁与改建的相对困难,东湖村多年没有进行更新,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村内经济萧条,是“共享插件”系统应用较为合适的城中村社区。

3 插件的选型、设计与运用

共享插件由调研到设计再到置入场地的设计过程及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共包含PSPL调研、插件选型、系统构建和置入场地四个步骤。

3.1 PSPL调研与插件选型

PSPL调研法由扬·盖尔提出[5],PS(Public Space)指对于公共空间的调研,PL(Public Life)指对公共生活的调研。在PL调研中,通过对东湖村内居民访谈式的调研,涵盖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共采访50位居民;以居民对村内公共空间的建议为指导,从“人”的视角出发,自下而上得出东湖村内插件单体的功能设想(如表1所示)。由对居民的需求调研,可以发现居民的需求较多,需要更为灵活和简易的插件形式。而在PS调研中,则发现一些插入潜在点的搭建条件较差,折叠式和固定式插件难以展开。结合既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更新,还要对城中村搭建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目的,选取了定点仓库式的共享模式与插接式的插件模式,并以乐高积木为设计原型进行后续设计。

表1 社区居民需求

3.2 共享插件系统的构建

在选取了定点仓库的共享模式与插接式的插件模式后,研究者建立了从结构件、功能件的元插件到插件单体再到插件云平台的共享插件系统(如图3所示)。

3.2.1 元插件

元插件是“共享插件”的基本单元,由最基础的“结构件”与“功能件”组成,其形式来源于乐高积木,为立方体框架加上功能板,拼装简易,形式丰富,深受各个年龄层的人群的喜爱。通过乐高积木的外形向社区居民传达“装置简易,可自主搭建”的提示,从而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造的热情。

功能件分为置物件、隔断件、充电件、发声件、吸声件、弹性件、发光件等,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功能件与结构件进行卡接便可形成基础的元插件。

3.2.2 插件单体

插件单体由元插件拼接而成(如图4所示),由场地内人群活动需求决定插件单体功能,根据单体的不同,选取不同功能的元插件进行组合。插件单体可为景观小品、建筑小品、基础设施等等。

3.2.3 插件储存点

插件储存点为元插件的存放点,即元插件的实体仓库。插件储存点可与社区内可达高、量较大的场所,如社区活动中心等结合设计以增强其便利性。

3.2.4 共享插件云平台

插件库为“共享插件”云平台的虚拟仓库,由不同功能的插件单体组成,居民可在插件库中选取既与场地相适应,又满足个人或群体需求的插件单体,选取后,使用元插件自行组装搭建。也可自行设计插件单体,拍照上传到创造“+”APP,丰富插件库。

在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中,居民可通过网络云平台创造“+”APP(如图5所示)进行元插件的租借与归还。创造“+”一语双关,既表明人人可以成为创造家,将插件置入家一般的社区,鼓励居民自发参与社区空间的营造,又强调了插件如同“+”(加法),对城中村社区环境起到修缮作用。租借的具体过程为:居民自行前往元插件存放点(插件仓),通过扫码的方式租用自己所需要的元插件,前往居民参与式潜在点进行装置的组装与搭建,租借期限截止后,拆除插件单体,将元插件归还至插件仓,实现居民参与设计、可持续的城市更新[6-7]。

3.2.5 插件单体的置入

为了检测不同插件在场地的适用性和设计对不同插件潜在点的插入效果,研究制作了插入前后的效果对比(如图6所示)。“共享插件”系统在城中村社区更新的实践应用中,显示出了一定的适用性。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城中村为载体,以装置式插件为研究对象。装置式插件是一种小体量、灵活可变动、适应性强的城市插件,其形式多样,可以是景观小品、建筑小品、雕塑、基础设施等。为便于拆分、拼装,方便民众参与设计,本文的装置式插件借鉴“乐高”积木的原型,整个插件体系由元插件、插件单体、插件库组成。在“共享插件”应用于场地的过程中,场地应配备可安装插件单体的“潜在点”和存放元插件的“插件仓”;在系统整体运营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可通过网络云平台创造“+”APP进行元插件的租借与归还,并可从APP的“插件库”中获取单体组装的指导与范例。“共享插件”目前还只是基于城中村更新方法一个设想,其具有低技术、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搭建简单,居民无需专业人员的辅助就可以搭建出自己需要的单体,减少了建材生产与安装的成本,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发展潜力很大。“共享插件”不仅适用于武汉东湖村,也适用于所有处于城乡过渡状态的社区。

猜你喜欢
城中村插件单体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锂离子电容器自放电检测方法研究
液压单体支柱井下现场修复技术应用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基于CTK插件框架的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软件设计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自编插件完善App Inventor与乐高机器人通信
基于OSGi的军用指挥软件插件机制研究
美国 风暴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