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浙十年” 浙视频产品花样十足

2022-10-28 06:44孙潇娜郎豫风
传媒评论 2022年10期
关键词:策划浙江动画

文_孙潇娜 郎豫风

金秋时节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如何展示浙江新时代风采,树立浙江新时代形象?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充分运用版面图文、视频、直播、H5等多种手段,围绕“浙十年”,深挖、细挖、新挖,推出了创意短视频《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H5《一起走过“浙十年”》、街采视频《我眼中的十年变化》和《十年对照》图片专栏等作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线并行的模式,呈现出不俗不凡的融媒体传播效果。系列作品从叙事方式、媒体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在创作中不断总结,从用户心理等角度出发思考传播方法,力求报道宣传更有趣、更容易走进用户心里,留在用户记忆里,从而发挥出网络阅读背景下新媒体报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抓住受众心理 营造新奇视觉

作为亮点产品,浙视频融合视频、文字、声音、插画等表现方式,策划制作创意短视频《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该视频于10月14日发布于浙江新闻客户端,并进行全网推广,24小时内全网阅读量破200万。该作品策划初期,经过几轮头脑风暴,想到“十年”主线,团队脱口而出哼起了《十年》这首歌“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于是,创作团队用音乐巧妙引入视频开头“黄金15秒”,抓住用户内心产生共鸣,拉近视频产品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除了开篇“亮招”,正片内容也有自己独特的“看点”,从小切口展开表现宏大主题,梳理出这十年与浙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7个“新事物”:数字驾驶舱、数字医疗、健康码、浙江外卖在线、农村文化礼堂、特色小镇和未来社区。这些被选中的“新事物”源自浙江人的改革创新,它们已成为浙江百姓生活的一部分,逐渐闻名甚至风行于全国。在传播中,疏离感会给人带来传播阻碍,因此在叙述这7个“新事物”时,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产品介绍式配音脚本撰写的方法,选择用“我”和“你”倾诉的拟人式叙述方式,建立人与物的情感联系,把“新事物”作为一个在我们身边熟悉的朋友,进行呈现和阐述。

说到呈现,除了声音,画面也至关重要。整个视频由“开头、7个段落、片尾”组成,每个段落展现一个“新事物”,转场采用“线稿动画”表现,自左往右随着线稿的运动,生长出与“新事物”有关的标志性元素。比如,展现我省城乡各地的文化礼堂的段落中,转场绘制了越剧演员、村口大树、文化礼堂和在乡村中骑自行车穿行的线稿女主角。线稿动画的背景,是一张纯白底图,“断舍离”,化繁为简的处理,让观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转场线稿动画和文字本身。转场结束后进入每个段落的主叙述环节,视频通过实拍的现实画面和插画线稿生长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奇妙空间。用白色线稿创造出一个虚拟人物,策划初期首先为虚拟主角做好演员casting,确定人物设定:30岁已婚女性、职场白领、文艺气质,喜欢音乐、旅行、购物等,服饰偏休闲运动。依据人物设定,我们选择合适的人物活动场景,设计线稿女主角边走边看边互动的串联形式,表达“新事物”在之江大地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展现浙江人的创新能力、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等,烘托出喜迎二十大的主题。

线稿动画与实拍画面结合,流畅有趣,充分挖掘了实拍素材二次创作的空间,实现了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片中实拍的画面,一部分源于视频部记者拍摄资料库,一部分根据脚本,编导列出分镜进行拍摄而得。十年的时空跨度,承载着多个维度、大量的信息资料,如何恰当运用已有视频,准确运用历史资料库,是许多媒体都会面临的难点。该短视频采编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经验:一是提高图像搜索和记忆能力。平时做个有心人,多关注部门原创视频,提高对影像的记忆能力,作为日常训练在脑中储备大量影像画面,充分利用视频部积累的视频、图片等元素,以关键词搜索的方式短时间内找到对应“新事物”的画面。由于考虑到要将虚拟线稿主角融合进实拍画面,视觉上无违和感,因此在素材的选择上,以平视、仰视视角的全景画面为主,这样可以让线稿动画人物有更多活动空间,完成更多动作要求。另外,可选择与文案相匹配,突出“新事物”某些局部的特写镜头穿插其中。比如:“浙江外卖在线”部分的文案提到,“‘外卖封签’这样一枚小小贴纸,也让我和骑手之间多了信任”,画面“外卖封签”用特写画面体现,更能引起用户关注。

二是自觉养成分镜思维。一些人认为剪辑是等到编导完成策划,记者采集完视频素材,交到后期剪辑手里才开始的,其实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剪辑思维应该在策划初期就已建立,策划框架、思维导图完成后,形成分镜脚本概念,通过文字、草图等形式呈现,方便进入下一流程。插画师和动画师一看便知,根据实拍素材如何绘制画面,后期剪辑准确了解策划最终想要传达的视频效果。

三是努力构建视觉奇观。在数字化传播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人都在做短视频,视频部作为浙江省视频新闻的先锋团队,如何深耕创意短视频使产品“出圈”,也是团队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从2021年度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第四维度|看“共富的种子”生根发芽》、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4K全景增强现实解读红色地标》,到如今的《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运用AR、线稿动画等数字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贴合内容、紧扣主题,营造出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空间,在传播中吸引受众眼球。

贴近受众生活 增加交流互动

配合此次重大主题报道,除了主推创意短视频《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还要齐头并进,三端齐发,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适合不同平台和载体的传播,以满足用户的不同偏好。H5策划《一起走过“浙十年”》根据十年中浙江发生的具有记忆点的事件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城市、乡村、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和未来浙江四大场景,以原创插画长卷H5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事件一件件通过画卷的形式出现在眼前,熟悉的生活场景让用户在阅读内容时,也回顾了浙江的十年成就与历史变迁。

用户通过在页面上“搭乘”交通工具进行长画卷的游览,每一板块设置一个问题,在答对问题之后,能够将交通工具升级。在画卷浏览完后,答题全部正确的受众将会获得一个NFT的二维码,获取限量的NFT数字藏品,NFT藏品为艺术融媒体APP内“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数字艺术藏品系列,共有国画、书法、篆刻、音频、视频、戏曲等六种品类,用数字文化展示浙江的山水风光、人文底蕴、创新活力。

步入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角,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制作团队需要尽可能贴近基层一线,接近百姓群众,进行深一度采访互动。《街采·我眼中的十年变化》,通过街采视频的形式,走到杭州城市街头、走进乡村,听听环卫工人、街拍达人、幼儿教师、医生、保安等描述这十年的变化,老百姓反映“浙十年”的口述史,汇合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史。同时,街采贴近普通群众,增加了视频的亲切感。

采访室推出“十年对照”图片专栏,在《浙江日报》和浙江新闻客户端图片频道发布,以同一地点十年间新旧面貌的对比,直观形象地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各地各行各业发生的显著变化,内容方面涉及城市建设、乡村面貌、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状态等,各地拍友纷纷投稿,展现他们的家乡变迁、生活变化,既反映读者用户期盼“上头条”的心愿,也体现了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作品琳琅满目,让人过目难忘。

猜你喜欢
策划浙江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穿行城市中
Mother
Task 2
考古发掘类展览策划的观察与思考
做个动画给你看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我的动画梦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