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华丽教授
新年新气象。2022 年第2 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将原来每期都有的《编后记》改成了《编者的话》,而且说明了今后“有话则说,无话不说”,因此该栏目“想必也不会期期都有”。编者李敬泽先生这次“说”出来的“话”中,言及近年来学术期刊的怪现状之一——不爱发在读博士的论文,担心那样会拉低刊物的影响因子。对此,《丛刊》编辑部讨论后决定,“因子事小,学术公正和学术质量事大,大道理管小道理,断不能为了面子不要里子,为了因子不要学子”,还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一直坚持严格的学术评审机制,力求公正对待所有学人的成果。我们高度重视成就夙著的学者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青年研究者的探索满怀期待,过去一向如此,今后仍将如此。”不仅如此,编辑部还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在即将展开的年度论文评奖中特意“设立博士生奖的分项,面向在读博士乃至硕士的论文”,希望这个评奖能“成为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的学术平台”。这让忧心于青椒们在“运作、操控、策略和场域”(许子东语)之下艰难生存的我等,禁不住为《丛刊》的学术坚守交口称赞,为优良学术传统的继续流传而倍感欣慰。
有感而发地写下这些,是因为《丛刊》编辑们不流于俗的抉择,让我想起了《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文史哲》《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等一批重要刊物的编辑们对普通学子的无私提携,让我想起了鲁迅、茅盾、郭沫若等研究界大力培养年轻学人的学术传统,让我回忆起这一辑“青年论坛”的稿子,其实就来自我们几个人在西安会议期间关于《郭沫若学刊》宜加大培养后继力量的一次谈话。那次或许不无偶然的交流,最终促成了这一辑四篇文章的问世。
白国茜的《郭沫若诗歌“单色的想象”特质简论》从朱湘评价郭沫若诗歌时所言的“单色的想象”出发,系统梳理“单色的想象”的言说流变过程及其缺失,再由此出发,深入探究郭沫若诗歌因“单色的想象”而具有的艺术特质。唐丽红关注到郭沫若的《日记应该怎样写?》在战时日记写作风潮中的重要性,对该文失收于目前作品收录最为完备的《郭沫若全集》、见收于王锦厚等编的《郭沫若佚文集》(上册)却有错漏、受到《郭沫若年谱长编》第二卷撰写者的关注却并未获得论析等情况进行了梳理,并系统梳考了该文的创作时间及因由、该文体现出的创作理念与同辑其他文章及郭沫若战前战时主张之关联,以及《战时中学生》编者选载该文的缘由等问题。邹啸特别注意到《沉沦》取自郁达夫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经历,故而借用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一理论武器来探究主人公的“流放”体验,分析成为“他者”的主人公流落异域的强烈“寻根”愿望,努力从文本中出现的文言、英语、日语入手挖掘《沉沦》所具有的新的文本意义。唐婷同样关注郁达夫,只是她努力探究的,是郁达夫的散文名作《故都的秋》中秋景图的建构与其所用量词的关系。通过分析,文章令人信服地指出:文中的量词之于秋景图的美学生成,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四篇文章中,白国茜、唐丽红留意到既有材料中特殊的“点”,通过系统梳理而呈现了其“线”甚至“面”,又通过审慎的论析,将对该“点”的认知尽可能引向时空的纵深,努力实现爬梳史料与理性思辨的有机融合;邹啸、唐婷对研究成果早已汗牛充栋的《沉沦》与《故都的秋》,或借用后殖民理论来重新阐发《沉沦》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或借用语言学研究成果来对《故都的秋》中秋景图的美学生成加以细密的考量,均体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借助于《郭沫若学刊》集体亮相的这四位青年学子,所思所论是否妥帖,恳请方家多加评点。你们的指点将与《郭沫若学刊》的提携一起,温暖这些“青年”的学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