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
摘要: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通共享。针对证书制度实施出现的问题,中职院校要加强证书制度建设,推进技能认定,要充分融合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重视评价模式和考核机制的完善,注重教学计划的完善,健全社会配套和监督制度,同时还要积极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充分发挥“1+X”证书制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6-0069-04
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要求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通共享,有效解决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目的。下面简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分析中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遇到的问题,探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施“1+X”证书制度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确保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通过“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技能考试,一般情况下,中职院校会在考试之前集中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部分中职院校也会直接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添加“1+X”证书职业技能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相关技能,为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做准备。可以说,“1+X”证书制度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深入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企业岗位用人需求,从而缩短学生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促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施“1+X”证书制度,能够充分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对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施“1+X”证书制度,能够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不仅学习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学习并掌握相关实践技能,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4.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通共享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能够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证书培训相关平台获取企业背景资料,直观接触企业的财税业务,更好地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通共享。
1.证书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调查发现,“1+X”证书的相关考试和发放平台主要由行业内机构进行研发、构建、运行和维护。因为是第三方培训组织,平台方在考试内容制定方面,有时不能完全代表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尤其是会计行业的准则和制度会根据时代和市场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相关机构经常调整和变更。因此,平台企业制定的证书考试标准存在时效性问题,其证书有时难以得到行业内的认可。
2.人才培养方向与岗位实际需求相脱节
调查发现,中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仍然存在人才培养方向与岗位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部分院校虽然根据相关教学方案与企业岗位要求等对人才培养方向進行了设计,但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往往难以满足会计专业教育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3.评价模式不完善
部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施“1+X”证书制度时,并没有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完善,没有根据专业的教学特征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导致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院校没有将“1+X”证书制度与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导致教学评价针对性不足,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评价,也难以科学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获取技术资格和职业证书的能力。
4.教学计划不完善
调查发现,“1+X”证书制度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没有配套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师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部分学校虽然重视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施“1+X”证书制度,但有时对“1+X”证书制度中的“1”有所忽视,往往只关注提高学生获取证书的能力,没有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导致教学计划不完善,影响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若教学计划不完善或教学计划不合理、不规范,就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5.没有完善的配套的社会认定制度
教育部出台了实施“1+X”证书制度的相关方案和指导文件,但目前相关的证书仍然缺乏较高的社会公认性和行业通用性,部分行业企业没有听说或者不了解该证书,降低了学生考试热情和积极性。另外,“1+X”证书制度的相关方案规定了学校、行业、国家三级证书等级认证方式,其等级从初级、中级到高级。但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就证书的级别、效力及认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影响到证书制度的有序实施。
6.部分教师的专业技能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部分中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缺乏合理的标准。特别是会计专业,很多教师取得中级会计师证书和教师从业资格证书之后,就会被学校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但这两个证书主要考查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而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考查要求偏低。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来说,若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技能,就很难胜任“1+X”证书培训教学工作。例如,部分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只侧重于讲解原理,忽视实践应用,因而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全面的认知。
7.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调查发现,部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未能建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重要的工作依据,也是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参考。若中职院校不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就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不利于“1+X”证书制度的落实。
1.加强证书制度建设,推进技能认定
为提高“1+X”证书制度实施效果,国家应该加强证书制度建设,确保更多的部门和社会企业认可会计证书。首先,相关部门要根据中职院校的条件支持中职院校推行“技能取证”,同时还应该优化平台数据,聘请会计行业的专业教师进行业务上的设定及优化,避免出现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摘要文字设置太多等情况。其次,中职院校要强化对“1+X”证书制度的宣传与推广。当前,基本上是由社会培训机构与企业及部分高校合作开发“1+X”证书教学软件,之后将其推广到职业院校。因此,中职院校要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引进高含金量的技能证书,并通过技能培训,让学生通过仿真实操对税收及财务等方面的最新知识有所了解,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及终身学习意识。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以人才需求为基础,结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专业证书的要求和标准,科学合理地编写教材,确立收费标准与考核要求,及时设立院校考点,方便学生考试。
2.充分融合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要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过程中有效实施“1+X”证书制度,还需要充分融合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具体的岗位要求培养专业人才,确保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具体而言,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中职院校要对企业相关岗位的人才素质与能力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根据证书考核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例如,中职院校开设“纳税实务”课程主要是以专业知识讲解为主,以软件操作模拟为辅。考虑到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往往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大规模组织学生实操演练真实企业的纳税申报,加上专业信息资料具有保密性和敏感性,教师往往难以通过真实的账目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演练。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合“1+X”证书制度,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共享税务模块,进而对真实账务进行岗位模拟操作,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能力。
3.重视评价模式和考核机制的完善
“1+X”证书制度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重视评价模式的完善,根据企业对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及证书制度的相关内容,逐步完善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第一,要根据过程考核和“X”证书考核要求,通过两种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过程考核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所得税、增值税、附加税等模块内容的考核,通过不同模块的考核,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及岗位实践操作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第二,改进模块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通过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及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模块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三,最终结果考核主要以分层考核的方式进行,对学生进行“X”证书相关内容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要通过大数据、云智慧平台等有效地开展评价活动,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更好地推行“1+X”证书制度。
4.注重教学计划的完善
“1+X”证书制度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完善教学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充分满足证书制度发展和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具体而言,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合理设置大多数企业会用到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知识,并将部分特殊规定作为选修内容,在云课堂上及时更新相关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基于“1+X”证书制度的相关标准及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中职院校可以采用分模块教学方式,对教学资源和内容进行完善。例如,关于税的账务内容,可以融合“企业财务会计”和“纳税实务”等内容,前者主要是对计提、缴纳税种的各种账务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后者是对各种税额的具体经济事项处理进行分析。教师在具体讲解各种纳税申报表的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便于学生日后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快速对接。
5.健全社会配套和监督制度
为有序推进“1+X”证书制度,国家还需要对社会配套制度进行完善,健全监督机制。在完善社会配套制度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要合理设置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平台搭建与制度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健全“1+X”证书制度的監督机制,也是确保证书制度实施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需要对考核和发放“1+X”证书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确保证书具有较高的公信度。
6.积极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
首先,中职院校要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当地龙头企业举办的证书师资培训班,逐步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作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对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有深入的了解,明确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必要性,熟练掌握与会计专业相关的“1+X”证书种类,包括高级证书、中级证书及初级证书的岗位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内容。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才能对学生的“1+X”证书内容学习进行指导。其次,中职院校要强化与当地教育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引导广大教师到优秀企业及培训机构进行实践。可以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到当地企业挂职,通过参与岗位实践,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最后,中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优秀技师和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对原有的师资团队进行充实,以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团队。这些技师和专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能对学生的技能实训进行指导,又能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
7.明確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虽然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均需对会计行业的人才素质与能力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具体来说,结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对“1+X”证书制度的整体性有所了解。其中,“1”主要表示基础,重在引导学生对会计专业相关职业技能有所了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X”主要表示强化,重在强化学生的各种能力,对学生的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领域的新知识与新技能。第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还要参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根据会计专业的自身特征,将智能财税、财务共享等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第三,中职院校要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选择“X”证书。在纵向上,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会计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在横向上,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让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其他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要强化与当地企业的联系,还要充分调研“X”证书的培训机构,对区域内会计人才需求有所了解,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相符合。要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满足智能财税平台与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岗位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中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施“1+X”证书制度能够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当前,“1+X”证书制度的具体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将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的成效。针对证书制度实施出现的问题,中职院校要加强证书制度建设,推进技能认定,要充分融合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重视评价模式和考核机制的完善,注重教学计划的完善,健全社会配套和监督制度,还要积极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发挥“1+X”证书制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问题及策略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03).
[2]孙玉贤.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下会计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实践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8).
[3]杨晶晶.“1+X”智能财税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研究[J].知识经济,2019(36).
[4]刘阳,高树平.新时代“1+X”证书制度的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与实现条件[J].教育与职业,2019(23).
[5]高承引.“1+X”智能财税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当代会计,2021(23).
[6]张婷婷,蔡宗模.“1+X”智能财税证书融入中职会计课程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
[7]苏巧丽.智能财税1+X证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实践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
[8]王珞,程范涛.基于“1+X”证书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2).
Explor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Implementing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Major
Huang Ying
(Jinxing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Jinjiang 362200 ,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 accounting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dapt to society,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cademic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between schools and societ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ertificate system,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ertificate system, promo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kills, fully integrate the job needs and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valuation mode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plan,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upporting and supervis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actively build a high-level teacher team and clarify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unting profession; "1+X" certificate system; talent training; problems;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