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的根本坚持

2022-10-27 10:29
关东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分大学专业

韩 业

一、为谁培养人?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为谁培养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学的使命。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方向或是就业方向应该更具体,路径更清晰。

地方高校作为全国高校的底座,在全国和地方上发挥着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具有本土文化底色,与其所在地域都具有经济与文化关系,地方高校必然具有所在地域的鲜明文化与经济形态特色。地方高校办学、办学院、办专业,建设学科,培养学生,办学方向是什么至关重要。地方高校不管是二级建制的学院、专业,还是学科和课题组,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发展方向或者定位都应该坚持“三个面向”,即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产业。这是地方高校与国家一流创新型大学的根本区别,这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地方高校生存的唯一出路。

地方高校所有学院、所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应该在地方发展战略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并立志将其作为发展战略和战术的主攻方向。只有在服务地方上方向明确,才能做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在服务地方上找到发展空间,找到发展机遇,打造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特色,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落在实处。如果在“三个面向”上方向不明、志向不清,教师就很难找到发展空间,教师发展不好,很难谈及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要与专业定位相契合,要坚持面向标准、面向职业、面向就业,要将人才培养标准与人才培养方向和科研方向同向同行,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只有人才培养与科研方向相统一,高校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一所大学确立方向是一个逐步认识和清晰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方向越清晰,其办学水平、教学和科研水平会越来越高。

二、培养什么人?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地方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地方高校与国家一流创新型大学相比较而产生的,是根据大学承担的国家发展使命和科技文化创新使命提出的。

不管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大学还是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模式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要加强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打好专业的理论基础,抓手是搞好专业基础课教学;二是要重视实践教学,抓手是打造好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好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三是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教育,抓手是建立优质的通识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以下特征:

(一)专业理论基础厚重

地方高校要坚持本科生培养的学科导向,坚持“办本科就是办学科、办专科才是办专业”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较宽的专业口径、厚重的专业基础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强调厚基础,不只包括专业基础课,也包括外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

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能达到什么程度,反映了这个人的学术素养的深度,这对学生未来能走多远、走多高,专业工作尤其研究工作能到什么程度极为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专业基础是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后专业发展的根源,是树之根、水之源。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技术革新,我们都无法预测未来,现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终究要被无法预测的创新所取代,但无法预测的创新一定建立在现有基础理论之上,学生只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才是唯变不变之道。

扎实的理论基础,相当于《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练的“九阳神功”,专业方向课好比张无忌在光明顶速成的“乾坤大挪移”。张无忌练“九阳神功”花了5年多的时间,而学会“乾坤大挪移”只用了一个时辰。金庸先生说,“练‘九阳神功’是积蓄山洪,此事甚难;而‘乾坤大挪移’则是凿开宣泄的通道,知法即成”。基础厚如大力士挥锤,游刃有余;基础差,则如八九岁小孩想挥舞百斤重的链子锤,想想而已。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校必须尤其重视专业基础课教学,这样才能给学生打牢地基。抓好基础课教学,首先要保证基础课学分,其次是抓好课程建设。

第一,首要是保证基础课学分和学时。基础课程的学分和学时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得到充分保证,课程设置体系中要处理好学分数、学时数、课程门数这三数的关系。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这本书中谈到教育过程中有两条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凡教务必透彻。如何在广阔的知识领域和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有针对性、有教育价值的本科教学,是我们本科教育改革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问题。

为保证基础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专业课程设置应以精炼为原则。学生学好一门课程需要充裕的时间和过程。绝大部分学生都需要通过按部就班的长时间刻苦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大学讲授的课程门数太多,如果所有的课程都一个标准,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做到对全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困难的。学生第一节课学不会,一门课不学了;一门课学不会,一学期不学了;一学期学不会,四年就不学了。

1个学分不是学生一周上1小时课就能完成的,课后还要有复习的时间。欧洲(《博洛尼亚宣言》框架下欧洲学分体系)和美国高校对1学分的理解是:每周1小时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含考试,再加上课外2-3小时的复习和预习时间。这样,1学分每周就需要3-4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

高校在学生毕业上对课程学分的要求,一般是需要学生完成140到170学分的课程。学生完成如此多学分的课程,就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区分,有的1学分课程学生用4个小时来完成,而有的课程1学分学生用1个小时或2个小时就应该能完成。金课和水课,学校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中不给学生区分开,学生自己也会区分的。专业教学计划的每门课程性质是有客观规律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都应该围绕专业核心课程来开设。教学大纲的设计核心,不仅要围绕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来制定课程目标,还要做好不同课程目标下课程标准的区分。教学计划是一个生命体,课程是生命体的组织,每个组织的重要性和营养消耗能力是不同的,课程标准必须是有高有低的有机统一,而不能是统一的标准。现代大学的教学工作性质是组织行为,所有教学工作都不应是自发行为,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加强组织,课程体系建设更是如此。

第二,一定抓好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搞好课程建设,首先要请最优秀的博士学位教师来讲这门课,老中青结合,建好课程组;其次要研究出一套好的教学大纲,不只是写个章节目录,还要研究好课程标准;再次是研究出一套好的教案,这样以后才能建设出一流的教材。只有搞好课程建设,多年之后,才能建设出一流课程。至于教学法和教学基本功的研究是每名教师都要投入精力的。课程建设工作,学院层面和基层教学组织都要强化组织行为,不能是教师自愿选择、自由组合,这是系级教学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每项教学工作都要认真组织,专业建设一定要紧紧抓住课程、教材、教学法这三个抓手,抓而不紧等于没抓,这三个抓手是专业建设的根脉和灵魂。

优秀教师负责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教学,不只有利于学生培养,实际上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研究工作,相得益彰。既能搞好教学又能搞好科研,这才是卓越师资队伍的根本。地方高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科研工作,更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商业价值驱动的应用研究都不是地方高校教师的研究定位,地方高校教师尤其要注意避免一头扎进应用研究的路子里,如果把应用作为研究的核心,那就会成为工具,工具终究会被淘汰。教师要成为使用或制造工具的人,成为掌握方法和理论的人。科研定位就是搞应用基础研究,这和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是同一道理,教师从事的研究工作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从属统一的知识体系。地方高校教师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探索事物背后的道理,这既是学校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的需要,也是打好科研基础,解决应用难题背后科学问题的需要。应用研究搞不好的根本原因是其背后的科学问题没有认识清楚,没有科研转化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创新。一名教师好的教学和好的科研必然是统一体。

(二)创新能力要强

学生创新能力强的关键,是地方高校真刀真枪地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平台是教师的科研平台和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学院要不断凝练办院方向和专业发展定位,坚持“三个面向”找到办学和科研的方向,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这样才能在专业方向上打造出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才能有能力培养真正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就是抓好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工作,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培养出复合型卓越人才。学院切实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抓好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抓好实践教学创新的研究工作和建设工作,抓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就抓好了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根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对这个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

一所大学,不管是人文社会学科、艺术学科,还是理工农医管学科,都应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因为这是学生谋生的根本。学生的职业发展,除要具备创新能力之外,还应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系统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利用和写作能力等。

(三)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诵经传、句读文义,传承中化传统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可以用朱松纯先生人工智能理论发展趋势的哲学观作个注解。

朱松纯先生在《三读〈赤壁赋〉,并从人工智能的角度解读“心”与“理”的平衡》文章中总结: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近年来,我愈发认识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与人文社科哲学密不可分。从哲学层面看,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人工智能的第一时期,1960-1990年,逻辑的表达与推理是主要的理论框架,这得益于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文明,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辩论与逻辑,后来发展成为严密的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事件逻辑等。

人工智能的第二时期,1990-2020年(及今后若干年),概率建模与随机计算占据主导地位,这对应于儒学的格物致知,从数据到模型。

人工智能的第三时期,也就是未来,需要从理学过渡到心学,由心驱动,实现理与心的动态平衡。让我欣慰的是,东方哲学与智慧,能为人工智能后半场的发展提供哲学层面的指导。

(四)要有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精神

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仅思想上要敢担当,还要能力上能担当,我们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着力构建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决定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我们要在大学生中全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活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大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五)培养复合型卓越人才

复合型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大学结合实际持续思考和实践探索。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具有高度与宽度,不能低而具体。培养目标是面向未来的,具有一定的超现实性。培养目标一定是多数人努力的方向,而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一定发展阶段培养的目标,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真正起到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和定向作用。这就是“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的道理。

三、怎样培养人?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这条路怎么走?

(一)地方高校应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条道路

高等学校基于属性、功能、水平和层次有多种分类方式,但这种分类只具有统计功能,而不具有政府希望的规范类别和配置资源的功能。人们往往容易将高校的类型和人才培养类型在概念和实践中混淆,这两种类型在不同的分类理念下具有不同的定义。

大学的人才培养类型若一定要分出类型的话,只有三个: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职业本科除外,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就是学术型或应用型人才。这也是教育部制订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义。

人才培养类型的分类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划分,不是基于学科属性或者师资水平的划分。大学的学科也分为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两种类型,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就是基础性学科,语言、管理、工程、医学、艺术等就是应用性学科。

地方高校对自身的人才培养类型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所大学实事求是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就业单位需求,学生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条路怎样走?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指出,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应用型高校。高校要紧密对接区域发展实际,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推进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教师队伍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相融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

“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教师队伍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相融合”这个“三融合培养模式”,就是地方高校作为应用导向型大学,在培养复合型卓越人才的过程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发展路径上需要长期坚持的改革思路。

韩业,长春大学副校长,研究员。1989年9月-1993年6月,就读于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工专业。1993年7月-2016年11月在吉林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工作,历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

猜你喜欢
学分大学专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至善
学分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