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移动直播更“硬核”的方法探究

2022-10-27 09:03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毛铭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2期
关键词:硬核主播内容

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毛铭东

1.移动直播正成为媒体“香饽饽”

形式手段新颖,空间容量足够大,成本较低、操作便利、叙事充分、时效显著、见效明显……让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把注意力投入到移动直播上来。

在媒体融合实践中,基于移动端传播的新闻移动直播更趋向于“便携式”单兵作业模式,相较于传统广播电视,无需大规模专业设备保障,只需一部能高速上网的手机或直播摄像头就可以,操作便利,随时随地发起,动用的资源和成本相对较低,极大降低了新闻直播门槛,且全民皆可参与。这在突发事件、重大独家报道中优势明显。

相较于短视频,移动视频直播具有叙事完整、时效性强等优势,播报时间可以是无时间限制的,慢直播最长可达数天甚至数月,直播的视频内容也便于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段通过一部手机随时收看、后期回看,属于“用户伴随式”传播,用户可随看随走,感兴趣、有空了再回来继续看等,充分释放了新闻报道空间。

它能够在新闻第一现场,通过长时间、全景式的实时画面语言,更为完整、细致地介绍新闻事实,且能够通过在线互动随时插入用户的意见表达,并将用户参与的跟评、提问等随时作为内容补充,形成用户黏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这对于一些重大选题的解读非常有帮助,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传统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特稿报道”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是传统深度、全景报道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蜕变和延伸。

移动直播可有效实现“一次采集多平台分发”。通过多平台直播渠道分发,实现“矩阵式”传播,短期内实现可观的传播数据量,并通过多平台数据累加满足传播效果最大化需求;部分直播内容尽管在直播阶段数据不可观,但直播结束后经过二次推送、持续发酵等形成的回看数据,往往远超预期。当然,这也取决于媒体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建设。

此外,机构媒体的直播画面可长期留存于专业平台,形成互联网视听内容资源库的一部分,可供网民通过关键词检索长期回看,形成持续传播效应。媒体还可对直播画面进行线编拆条制作,通过对直播内容的二次开发,实现长视频的碎片化转换和多元传播,满足视听报道内容的“一鸡多吃”。

传统媒体因自身属性定位,决定了其对内容安全有着天然严格的自律性,其多年积淀的新闻报道经验、人才队伍和公信力,也让其在移动直播报道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在重大、独家、新闻发布会等报道中,足以抢占关键性引导制高点。在开展一些专业领域直播报道时,记者因具备相应的职业积淀优势,能够娴熟、专业地播报新闻现场,解答各类问题,从而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引导。

上述这些特点,显现出了移动直播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在媒体融合转型中的“硬核”存在。

2.新闻移动直播是一个系统工程

尽管移动直播的应用优势已经成为共识,但必须认识到:不是任何主题都适合用直播的方式来解读,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即时感、现场感、实时交互感体验强的题材才适合做视频直播。

新闻因题而立,要“有意思”,直播报道同样要回归新闻专业精神,“有意思”的直播才会有人看。媒体切不能为“求量”“求新”而滥用直播报道手段。在积极引入新的传播技术手段的同时,更要重视实际传播效果,要对直播所产生的表象数据保持足够的理性,如此才能营造健康、高质量、可持续的直播报道生态。这也是需要正视的“转型发展误区”。

做专业、有影响的移动直播,首先要从源头上对直播选题进行严格甄选,要在基于新闻有效性和传播规律性、用户体验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直播的特点和用户接纳度。

从实践来看,重要、安全、有现场并具备稳定网络传输环境,内容具有广泛关注度和关联性,具备显著事件性和一定时长,有一定故事性和话题性,有一定悬念和独特性、新鲜性、交互性的选题,往往是移动直播报道的优先选项。

媒体实施每一场直播报道都要注意进行系统化周密设计。包括播出前的选题研究、内容环节和场景设计、播出平台的选择、团队的组建分工、采访对象的对接、报道环境的走场测试、直播效果的预判、穿插素材的准备、推广和预热、发布时机的选择等,以及播出中的内容供给、画面调配、机位调配、延时处理、应急处置、拆条推广等,还有播出后的数据统计、用户分析、效果评估、反响报道、考核评价等。这往往需要多工种、跨部门协同实施,需要再造一套适合自身、兼容各方、高效协同的流程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新媒体时代更要注重直播内容的推广,不能任其淹没在信息海洋和瀑布流中。

在直播推广方面,除了依靠自主平台置顶、弹窗推送及通过平台算法机制对直播内容进行推广外,在每一场直播实施前,都要特别重视“预宣推广”的前置设计,也就是要强化“自宣”。一方面要尽可能调动、联动更多传播渠道进行推广告知,另一方面也要在推广形式、推广手段、氛围营造和话题互动等方面做足文章,要充分考虑直播文案、标题、推广海报等是否能吸引用户、打动用户、有效抵达用户。

发布时机的选择也是一个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除了关注度极高的热点事件外,相对常规的直播内容在播出时要充分考虑播出内容与目标用户的关联性、平台用户使用移动端的时段规律等,争取把握住用户的活跃窗口和平台的黄金时段,实现精准传播,要让用户“能看”“有足够的时间看直播”。

3.移动直播更考验新闻人的专业精神

成功的移动直播报道离不开对选题的前期开发和深入研究,直播前后方团队、主播记者的技能、技艺水平发挥也很关键。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的记者转型“出镜主播”,面对镜头“敢说”只是第一步,掌握直播技艺“能说会报”才是真本事。

直播团队的每个参与者都要熟悉直播主题和程序,事先的功课准备不可少,直播参与者特别是主播记者要充分了解直播报道的细节、掌握足够的背景知识,要明白在什么时段说什么话、讲什么故事,而不是漫无目的东拉西扯。当直播画面平淡而记者解说出现信息空白时,就是用户快速流失时。

为避免在一镜到底的直播中出现信息空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提前制作一些与直播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图表等,在直播“平淡时段”和相关时段进行穿插播出,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背景信息补充作用。这都需要提前量的周密设计和准备。

主播记者的播报过程实际上也是对采访现场以及记者“幕后工作”真相的还原过程。记者的职业举动、采访过程、所见所感等都将成为镜头语言,这会让用户有代入感和新鲜感。只是记者出镜中不宜过多干扰新闻主题和现场,不能变成“一个人的表演”,不要过多“抢镜”。因为用户想看的是“正在发生的事和新闻现场”,而非记者本人。

移动直播叙事时间较长,对主播记者知识面、临场表达和应变能力乃至形象气质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主播在直播期间要不间断重复阐述核心新闻事实,并根据最新动态随时调整内涵和外延,让直播内容不枯燥、不断顿,这就需要主播记者变成“专业的话唠”“会聊天的新闻人”,要能控场、善“带节奏”,要利用有限时间将重要信息传出去。

在直播中,记者保持“一直说”的状态才能使直播内容更丰富。除了时不时重复“我是谁,我在哪儿,在干什么”这类基本事实以关照后入场的用户需求外,还要有敏锐的新闻细节发现能力,能结合自己的判断和知识积淀,把镜头看到的画面、看不到的画面不断转换成生动、准确、平实的语言传递给用户。这就需要主播记者不断学习,包括要向“网红”学习,以提升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表达和出镜技能。

直播报道一定要有互动意识。要放下“我说你听”,要以对话聊天的姿态,实时掌握用户留言,保持与用户互动,把用户评论甚至用户发布的一个表情读出来,以体现对用户存在感的尊重,拉近用户距离,持续增加用户黏性。

除一些无需记者出镜的慢直播外,任何时候,直播报道都不是“主播一个人在战斗”。在多平台传播格局下,主播记者也无暇关注更多平台的实时互动信息。这就需要直播后方团队有专人能围绕直播主题源源不断给前方“供料”,包括及时把握用户心理、情绪、舆情动态等,为主播记者提供用户留言、相关背景知识、方向性引导等服务支撑。

长时间的直播不仅对主播是考验,对用户耐心也是挑战。移动直播会占用用户大量时间和流量,如果内容不好看、没有形成话题性或传输信号卡顿丢失等,那么用户随时会流失。扎实的直播内容研究、设计和预判,充分、稳定的视频信号传输保障,及时有效的互动,航拍、垫片、多画面切换等丰富多样的画面语言表达,考验的是直播团队前后方一体化联动协同作业的专业默契和技术实力,也是更高的新媒体人专业精神的体现。

移动直播是一个多种技能、多工种叠加的传播形态。技术保障是其风生水起的根基,内容特质、传播技巧和画面语言则是直播的灵魂。直播技术不难掌握,但直播技艺和内容生产的专业性却难以模仿和照搬,需要不断实践、摸索和学习。尽管移动直播成本进一步降低,但多工种的人力、技术投入和各类工序协同投入等成本依旧不容小视。这也对传统媒体人的专业精神、职业素养、技术表达、团队协同、职业再造及流程再造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提升直播报道的内容品质和叙事技能,建强直播团队,把握好移动直播的技术实现路径和互联网传播规律,才能不断巩固移动直播手段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硬核”地位。

猜你喜欢
硬核主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硬核爷爷炼成记
疫战中的“硬核”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
我是小主播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