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思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2021年12月7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以中、英、法、西、俄、阿、葡等语种向全球全媒发布了纪录片《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作为一种以非虚构为原则、视听结合的话语媒介,纪录片是最具国际化的传播形式之一,具有天然的以“真实感”为核心的美学形态特质,有着较强的可信度和感染力,更容易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理解和认同。
长期以来,美西方一些政客通过多种形式抹黑中国,误导国际舆论,影响国际受众认知,给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塑造带来挑战。客观上,我国纪录片起步较晚,在叙事语态上,尤其是适应媒体融合变革上,还有不少短板和困境。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中国纪录片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有几个迫切的现实命题需要认真思考。
《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真实记录了6个中国故事。纪录片时长42分钟,展现了中国普通人的快乐和烦恼。通过这部纪录片,海内外受众得以触摸到最真实的中国,感受这片土地上民主、自由和人权的生动实践。
多语种纪录片全球全媒同步上线后,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发布不到24小时,全网浏览量就突破10亿次,共有1000余家境内外媒体转载。法国、肯尼亚、南非、坦桑尼亚等国的电视台,中国驻多国大使馆网站及英国、古巴等驻华机构官网播放了这部纪录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发消息,全网置顶。海内外专家和观众反馈,这些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就是中国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最真实的答案。钟南山院士、郑永年教授等专家学者对纪录片故事感同身受,纷纷推荐。中、英、法、西、俄、阿、葡多语种单集海内外浏览量都突破10万。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它的阐释权也本该属于各国人民,而不是少数西方国家。但在西方构筑的“信息茧房”里,我们常常被误解得很深。中国真实的民主自由人权状况究竟怎样,中国人自己最有发言权。
为此,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用真情实感讲故事,堂堂正正说中国。导演组在中国大地上的200多个民主自由人权故事中,精选了6个最典型的中国故事进行拍摄,历时近一年时间。全片没有用解说词,而是通过主人公自述,讲述他们对生活向上向善的追求和渴望。他们的故事充分代表了中国民主的本义、自由的边界和人权的价值,真实描绘出普通又典型的中国人生活状态。
故事《听电影》中,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说电影”让视障人士有机会“拥抱”大银幕,“听”见光明。残障人士和健全人一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一个也不能少”。
故事《递民意》中,全国人大代表柴闪闪是“快递小哥”,来自基层,也代表人民行使最高权力。在这个故事中,你能体会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含义。也能看到,在拥有8400多万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的中国,民主和法治正与时俱进。像柴闪闪这样的基层民意代言人,有着畅通的建言献策渠道。
故事《慢火车》中,那些洋溢着笑容的彝族老乡告诉人们,在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网密布的中国,大凉山里为他们仍保留着这列时速不到40公里,票价便宜的“慢火车”。这也许并不符合市场规律,却承载着中国托举每一个老百姓摆脱贫困的希望和践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誓言。
故事《草方格》中,马俊河给出“互联网+治沙”的方案。扎草方格是最古老的东方智慧,无数草方格连点成片,让沙漠和绿洲“握手”。在一个个草格子中,我们看到中国人生态理念在与时俱进。不再与沙漠你死我活地对抗,而是懂得运用互联网思维、现代经济思维,找到一条与沙漠共生之道。也见证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故事《恳谈会》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对于中国人来说,民主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件华丽的装饰品,民主是管用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办,群众就是在这样的主人翁意识中,体悟着民主的真谛,使发展民主、促进善治获得了不竭动力。
故事《望夕阳》中,一位90岁、从新冠肺炎中被救治回来的小提琴手,和一位美籍华人作曲家,素未谋面,却因为共同的情感“隔屏相聚”。当老人的小提琴声再起的时候,那一刻感动了很多人:生在华夏,人间值得。同时,这个故事恰到好处展示了中国人的自由观—通过戴口罩,一座城市封城,主动让渡短暂的个体自由,为集体获得了更大的安全和自由。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是唯一的媒体型国家高端智库,这为创作独具思想性、艺术性、传播性的智库型纪录片提供了有利条件。纪录片与同步播发的智库报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民主自由人权的中国实践》互相补充、互为映照,“让学者看到学理,让百姓看到故事”。
—真实。“真实”是纪录片美学的最高准则。创作团队从200多个中国民主自由人权故事中精选了6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普通人的身边事。普通得就像每个中国人身边邻居的样子,平凡得像每一个中国人可能遇到的事。但这些故事又有另外一个剖面,带观众嵌进去,感受到平凡背后的动人力量。海内外观众反馈,这些真实、平凡的故事让人感动,引发情感共鸣。片子从9岁的孩子开始,到90岁的老人结束—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生,中国人无论是在什么年龄段,都沐浴在民主自由人权当中。新华社拍摄纪录片,真实是最高准则,正是这些真实,构成了这部纪录片的力量。
—学理。纪录片呈现的故事蕴含深刻思想,人们能感受到中国制度的“学理”和中国百姓的幸福。
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自由人权的重要论述中提炼出系列金句,穿插在6个普通人的故事当中,观众更真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这些金句彰显出总书记的远见卓识、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揭示了中国民主的真谛。这些“金句”道出14亿中国人对民主自由人权不懈追求的共同心声,折射出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伟力。
用“方寸镜头”记录百姓生活,传递中国民主自由人权伟大成就,见证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导演组的初心和使命。纪录片播出后,很多网民留言,认为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最温暖的底色,真实反映了中国民主自由人权的成功实践,凸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意蕴与时代价值,有力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之问,为中国民主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注入新的自信心,这是中国人“四个自信”生动的写照。
—艺术。“止于至善”的追求永远“在路上”。
全片以小切口撬动大话题,小细节带来大感动,小故事讲活大幸福,目的是生动展现中国最温暖的底色,凸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意蕴与时代价值。在表现手法上,《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并没有使用解说词。作品想要讲述的,是中国人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故事。有这个“情感共鸣”基础,不用费劲去“解释”、去“说明”,只需客观地呈现,给观众思考留白。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国家,深知我们的国家也许并不完美,但追求“至善”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片中出现了很多“路”的意象。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就是中国人民在历史中选择的道路;而它仍然在路上,朝着“止于至善”的方向不断前进。而“止于至善”的追求动力,正是“人民”二字,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国际传播,不仅仅要让故事“走出去”,更要 让故事走进海外受众的内心,尽快构筑中国知识的话语体系。
首先,力求“中国故事”转变成“中国知识”。如果故事仅仅停留在故事,创作者就无法让其观众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和更进一步“知其所以必然”。中国故事如能转化为中国知识、中国道理,才能更有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个体人物故事受到纪录片的青睐。在表达方式上,还需要更多展现人类的共情点,讲好个体故事展现中国和中国人共性的一面,这是更真实自然的人文表达。纪录片需发掘更多具有中国特色、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故事和IP,努力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利于海内外受众理解当代中国实践背后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更好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世所罕见奇迹的密码。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大熊猫”等符号化印记,需更进一步挖掘“中国价值”,并转化为“中国知识”。
其次,顺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纪录片人要尽快找到符合新媒体端以及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海外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的表达方式,形成国际传播融媒体矩阵。例如,网生纪录片、纪实短视频可有效促进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纪录片出海需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变革带来的挑战,只有占据了主动,才能游刃有余抓住机遇。
第三,纪录片人需要持有更开放的态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更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拓展交流互鉴。在语态上,从“宣传说教”向“交流互鉴”转型。纪录片制作可摆脱以往宏大叙事、自说自话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大量还原真实场景、人物现状,让受众自己去评判,得出结论。在合作模式上,当前,纪录片的中外合拍、合作传播已经进入常态化,纪录片产业的国际化与市场化进程加快。一些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挖掘到了精神富矿。而中国与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平台合作,既带来了海外的技术和视角,跳出“自说自话”的传统表达框架,更契合海外观众的观看兴趣。例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搭建了中外纪录片人交流的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以纪录片为载体,带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商务交流,推动“中国故事”走向海外。纪录片人也要坚持守正创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采用精准传播方式,在保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开拓对外传播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