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调研组
神山村,是一个“藏”在巍巍井冈群山深处的小村落——两个村组,70户居民、241人。同时,这也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鲜明时代印记的村子。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这里就曾是红军的大后方,设有红军的药库、被服厂、造纸厂……而2016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村里考察,更是让这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慕名而来,也有许多媒体对神山村做过详细的报道。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被报道过很多次的“老典型”,紧扣什么主题,才能揭示出乡村巨变最独到的魅力,让读者获得最深刻的启示?怎样进行采访,才能获取新鲜生动的一手材料,甚至独家素材?如何结构全文,才能突破常规、别出心裁,更好地凸显主旨?采取何种笔法,才能让报道形神俱备、文质兼美,吸引读者目光、打动读者心灵?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在神山村采访调研首先要深入思考的。
2022年6月中旬,光明日报组建了由王慧敏社长兼总编辑带队的调研组。在走进神山村之前,调研组阅读了大量新闻报道和相关素材。在此基础上,对报道的主题进行了很多次讨论。慧敏同志的点拨,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必须跳出一时一事的局限,把眼界放宏阔、把眼光放长远,要透过神山村百姓脱贫致富之“术”,探究其背后更深刻的成功之“道”。这个“道”,就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是总书记对一个偏远山村人民群众的惦念,是富起来的村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感恩;是“不负人民、人民不负”的时代主题。
要想展现好这一主题,就必须做最扎实深入的采访。慧敏同志提出,调研组要住进神山村的老乡家里,和老乡们吃住在一起,只有走到乡亲们中间,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用最自然贴近的方式,理解进而讲述这里发生的一切。
就这样,6月22日至6月26日,调研组一行开启了一场历时三整天外加前后各两个半天的“沉浸式”蹲点调研,走进山野乡村访民生,扎根新闻现场捉“活鱼”。
▲ 《神山村三日》版面
记者的脚力,就是到新闻现场去,下足调查研究的功夫。不到现场,笔下的东西,难免与现实有着距离。纵使妙笔生花,也不过是一棵才长了半尺就想结穗的谷子,尽管穗形看上去也很风致,但谷粒终究是瘪塌塌的。
写透神山村,就要尽可能听到每位村民的声音。从贫瘠闭塞的“旧”神山到活力焕发的“新”神山,小山村的变化离不开每位村民的努力,也深刻影响着每位村民的生活。
调研组向村里要来全村居民花名册,几天时间,一户一户走访,“一个都不能少”。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全覆盖采访,在我们呈现的报道中出现的人物,既有经常被媒体聚焦的老支书彭水生、自强农妇彭夏英、致富能手左香云,也有很少出现在以往报道中的罗桂堂、胡玉保、熊美丽……每一次采访,都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往往是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的深度交流。在一次次长谈中,很多不善言辞的老乡,逐渐敞开心扉,一个个从未向他人提及的故事,从他们心中流淌出来——因“家门口通了幸福路”而欢喜、因有了医疗保障“绿本本”而心安、因村民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而欣慰……在他们的话语中,洋溢着新生活带来的喜悦、振奋与干劲,充满了对总书记的浓浓感恩、深深思念。这些质朴感人的故事,极大丰富了报道的内容,增强了稿件的立体感和厚实度。
除了倾听村民讲述,调研组还遍访新闻现场实地探看,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感悟。
为了体验神山村道路交通改善情况,慧敏同志带领调研组沿着山间小道翻山越岭、顺着出村公路长距离徒步,实地体会村民们对今昔交通变化的感受;为了真实了解村民生活,调研组走进“农家乐”的后厨,在腊肉和尖椒交织的鲜香气息中观察乡亲们忙碌而快乐的日常;为了亲眼见证产业发展的红火,调研组在密密挂果的黄桃园,和村民们一起为水果套袋,看手机屏幕上直播卖果“秒空”的火热景象;为了观察文明乡风的建设成果,记者悄悄“钻”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后排观摩干部群众互评会,为现场让人“耳根发热、心里透亮”的火热坦诚暗自点头……
住在村里,调研组的采访便与生活融为一体,从无截然的“结束时”。从每天清晨睁眼到每个深夜入睡,调研组全身心、全时段地捕捉各类信息,感受周遭一切。抵达村子的那个夜晚,记者便披着月光走村串户,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动人村史;次日清晨,迎着朝霞、循着炊烟走上村道,和正忙活农事的老支书撞个正着,自然而然地交谈;临别的清晨,乡亲们自发赶来,托记者把一句句滚烫的思念与感恩捎给总书记……一次次旭日中的寒暄交流,一场场星光下的“院坝会”,一段段夜深人静时的“溪畔歌声”,构成了调研中最温情、最深切、最贴近心灵的难忘记忆。
▲ 图为江西吉安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为您点赞”雕塑
记者的眼力,就是既能“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准确把握党中央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入体察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又能“站在田埂上找感觉”,体民瘼、察民意,找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让作品触及群众内心最柔软的部位。
一篇“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报道,既要有小切口,更要有大局观。从赶赴神山村那一刻起,调研组就在留心寻找一个能够凸显主旨、贯穿全文的独特意象。很快,热情的神山村便给了我们答案——到达当晚,采访中偶一抬头,一个高高挑起的“大拇指”雕塑立于村里最高的山岗顶上,在旷野星辉、遍体灯光的映衬下庄严而醒目。一问才知,这是村里为纪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来而专门修建的“点赞”雕塑。那时,老支书面对总书记发出“你呀,不错嘞”的质朴赞颂,并翘起大拇指为总书记点赞。现在,这一“神山之赞、人民之赞”,成为寄托乡亲们对领袖深情感恩、深切思念的最佳载体。我们将它写进文中、首尾呼应,为读者留下一个鲜明隽永、回味无穷的主题意象。
以往对神山村的报道,多集中于神山组,相距不远的周山组则着墨较少。此次调研中,调研组特意加大了对周山组的调研力度。在采访过程中,调研组听村民“摆古”,老乡在无意中提到当年红军在这里留下的故事,成为重要线索。在井冈山市博物馆的配合下,调研组梳理出神山村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井冈山斗争时期这里曾驻扎过红军队伍,留下过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的足迹,还埋葬过七位红军无名烈士……这段宝贵记忆,是以前很少有人关注的。这段历史的发掘,让党与神山村人民的血肉深情有了更大的历史纵深,也为村民们常常念及的“毛主席带我们闹革命,习主席带我们奔小康”写下了更加有力的注脚。其后,光明日报与井冈山市委市政府、井冈山报社联合发起“为烈士寻亲、为天地铸魂”活动,既为神山村的报道增加了更多的内容,也为当地红色血脉的传承、红色资源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记者的脑力,来自下功夫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观点,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
在《神山村三日》的调研写作中,调研组正是因为深入理解把握了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才将报道的立意放在“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基点上,探访山乡巨变,感悟血肉深情,通过一个村子的故事,讲述出“不负人民、人民不负”的深刻道理。
为此,调研组着力去挖掘“神山村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背后的故事。人民领袖的亲切关怀、父老乡亲的不懈奋斗,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蓬勃兴旺的产业支撑,触手可及的绿水青山、随处可见的淳朴笑容……被我们一一记入采访本、收入镜头中。我们努力去探寻,在神山村“蝶变”的种种表象背后,最深刻、最实质、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解析神山村这个样本,带给读者最大的价值、最强的感召是什么……
好的新闻作品,必须好读、耐读。而好的结构是新闻报道吸引读者的一大关键。在对神山村的已有报道中,众多新闻同行们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如何能脱颖而出,让报道一气呵成连贯自然,又令读者一目了然充满兴趣?
经过深入思考,调研组决定,以“神山村三日”这一方式,以游记式的时间为链条,始终紧扣党“一切为了人民”的不变初心,是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不渝深情,将神山村的过往、今天与未来勾连在一起,步步推进、渐渐展开、娓娓道来。
当然,这一看似简单的结构方式,其实充满挑战性——如果漫无目的地走马观花“走哪儿算哪儿”,极易造成内容散漫、主旨混杂,令读者眼花心乱。如何处理好报道“时间线”“故事线”“主旨线”的关系,让这三条线浑然天成,调研组颇费思量。为此,调研组对每日的采访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大致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每日的移步换景间有其内在逻辑性,一日与另一日的 衔接亦有其内在关联性,既鲜明区别,又相互补充,最终构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逻辑链条。
记者的笔力,体现为敬惜文字,用好文笔讲好故事。敬惜文字,是光明日报体现思想文化特色的基础。再好的内容、再深邃的思想,都需要通过文字去表达。敬惜文字,体现为学养的积淀,离不开精心的打磨。
神山村的乡居生活是清新质朴、生机蓬勃的。我们每天在鸡啼鸟鸣中醒来,伴着蛙吟溪唱入梦。放眼望去,一派“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景象,人们或荷锄劳作、忙碌轻快,或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怎样把这一切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笔端,让读者感受到乡野泥土的芬芳,山间清风的舒畅,白云掠过的痕迹?怎样把村民们的起居劳作、情感心声写得恰到好处,真实可感?必须讲求“炼字”功夫,做到字字精准,句句鲜活。
长篇稿件,往往由大量的故事、场景、人物、景色等连缀而成,丰富充实之外,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内在结构、自然而然的情节推进。有些景致、天气等描写看似闲笔,实则大有妙用,一方面可丰富文章内容,一方面亦是故事演进的“天然推手”。例如,山雨欲来,一阵狂风,把村民“吹”到黄桃园去守护果实,也让路遇的我们由此结缘,随她们走进了果园,察看了产业;一道由窗棂透进客厅、撒在地上的阳光,让女主人“夸”起新铺的水磨石地面,也让我们自然而然感受到村民住进“幸福屋”的喜悦自豪……
一篇承载历史、展示变迁、饱含深情的文章,很多细节都引人联想,很多情景都深意无穷。如何含蓄而到位地传情达意、升华意旨,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延伸?这就需要富有寓意的巧妙笔法。我们在文中做了一些尝试。例如,由神山竹林联想到袁鹰《井冈翠竹》中的感慨,“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毛竹做的扁担,挑着这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继而感念新一代领导人肩上的重担,凸显“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
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后期制作”的精心打磨。当全部素材整理完毕、稿件写作初具轮廓之后,调研组便启动了“小屋磨稿”机制——调研组的全体同志聚在改稿室,在慧敏同志主导下,逐字推敲、逐句打磨,只要不满意,便推倒重来。连续数日,通宵达旦,只为找到最满意的表述。
《神山村三日》的采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践行“四力”中,打开思路、放开眼界,持续磨练、不断提高,深受感动、充满喜悦的过程。我们深信,为了写透这样一个价值重大、意义深远的题材,为了讴歌这样一种感恩奋进、血肉相连的情意,为了传扬这样一个充满希望、昂扬壮阔的时代,一切心血付出都值得。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担当,更是时代见证者、记录者的使命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