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图像的鸟瞰式叙事分析

2022-10-26 07:12秦红雨
中国记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卫星空间图像

□ 秦红雨

近年,新华社专门成立卫星新闻实验室,开始系统化、规模化地运用卫星技术进行融合新闻报道,这种融合卫星遥感技术、空天新视角的新闻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学界业界的关注,有学者将其定位为“卫星新闻”[1],认为其是一种“集采端的破圈和革新”[2],引发了“叙事重构”和“时空感重组”[3],而在这些探讨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核心的还是卫星新闻作为技术图像的视角问题。

一、卫星新闻作为技术图像的“视角”辨析

今天,伴随着高科技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卫星技术已经“成为潜力无穷的新闻报道工具,同时也是24小时监测地球的摄像机”[4],直升机、卫星、无人机、空间站等技术的应用,各种地球图像、世界图像被不同媒介所唤醒,并且在互联网世界里广泛传播,这是一种新的图像类型,被称为“技术图像”,它有可能“在许多方面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图像的记忆,但它是一种全新的媒介。技术图像有着与传统图像截然不同的‘表意’方式。简言之,它实际构成了一种文化的革命”[5]。这些技术图像能够将抽象的观念、理论、事物转化为可见的图像,细致、生动、透明地呈现变迁、差异、进步等。尤其是各种电子地图平台的加入,卫星信息、虚拟空间、互联网、地图互相嵌入,为观众带来崭新的地理学认知和基于地球村的世界观,正如有学者不无感慨地说:“从高空俯瞰触手般扩展的城市,感觉是一条条斑点纷飞的龙,由一个个电影的镜头剪辑而成。”[6]而卫星云图与新闻的共振,共同生产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世界画卷。这种互动,正如文学和地图的互动一样,“衍生出了一种多层次的空间美学,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阐释空间”。[7]

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借助先进的卫星技术、拍摄技术和媒介手段,呈现了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角度,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空间叙事。目前,学界业界对这种视角的叫法尚不统一,有“卫星视角”[8]“天基视角”[9]“超视角”“垂直视角”[10]“太空视角”[11]“上帝视角”[12]乃至“俯瞰视角”等叫法。笔者认为,自教育家蔡元培提出“鸟瞰美学”及电影教育先驱孙明经登上蔡元培专门安排的飞机飞到高空、俯拍中华大地,实践“鸟瞰美学”[13],借助热气球、飞艇、卫星、直升机、无人机等技术,从自上而下的“空中之眼”[14]实现从高空向下“俯瞰”,形成了丰富的“鸟瞰式谱系”[15]。因此,我们可以从视觉传播角度,将卫星新闻的这种观看视角,和《鸟瞰地球》《鸟瞰中国》《家园》等纪录片呈现的视角一起,称为鸟瞰式视角,通过鸟瞰式视角形成的新闻叙事称为鸟瞰叙事,并将其置于视觉谱系中进行观察与思考。

对于鸟瞰式叙事来说,卫星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呈现出什么,更在于其呈现背后的意义考量。“技术图像必须从所指、从‘为何呈现’的角度,而不是从能指、‘展现了什么’的角度去解码。对它们而言,恰当的思考在于,技术图像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表意的?解码技术图像并不是挖掘它所呈现之物,而是探究它本身是如何被构建的”[16]。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这种鸟瞰式叙事以及其背后的技术图像,为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视觉体验,带来什么样的深层观看关系的变化?在处理技术图像时,不能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上以及生产技术的方法上,而应关注到媒介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以及观众对一种新图像的体验。因此,本文对“鸟瞰式”叙事所形成的技术图像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新闻叙事、视觉传播实践提供独特的观察角度和理论阐释。

二、新华社卫星新闻鸟瞰式叙事特征分析

(一)叙事视角: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全知叙事

今天的中华大地,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城镇与大城市、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空间天际线与物质参照系,这种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有时甚至难以觉察。而鸟瞰式视角,将身体带离地面,给我们一种临空的“抽离感”,也让我们以更加综合、宏阔乃至清晰的方式捕捉到社会语境的变迁。采用鸟瞰式进行的新闻叙事,其叙事方式、叙事内容、叙事逻辑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也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故事和空间景观,对于未来的新闻产品创新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卫星新闻的鸟瞰式视角,将“鸟瞰”作为理解世界变化的一个参照系,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世界变迁的宏观认知和理解,也为我们微观地观察所处的世界提供了新的角度,展现着世界形象的创造过程。尤其是将中国历史的长度和地理空间的变化巧妙结合,展示了一个宏阔的时空变化及其背后深沉而厚重的文史传统。

鸟瞰式视角可以将广阔场景展现与微观“点位”叙事结合起来。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往往是从一个“点”开始,这个“点”可以是突发新闻事件、重点报道场域、重要创新理论。在著名的纪录片《鸟瞰地球》中,通过一个放置在鸟类翅膀下的摄像头,呈现出美丽、动感的自然世界和动物世界,在影片的开头就提出其是用“鸟瞰”来表达整个纪录片的视角和叙事的。谷歌地图旋转的地球,不断被作为模仿的产品,也成为全球化公共性集体“图片记忆”的最生动的存在。而在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制作系列作品中,则从一个具体的“点”(理论的,或是现实的)出发,用宏观的“鸟瞰”视角进行审视和解读,增强了卫星新闻图像的表现力。其融媒产品《卫星还真发现了“金山银山”》中,将卫星图像和环境观测数据结合,充分展现“两山论”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安吉、“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四川凉山、生态环境引起全国关注的云南滇池等地因生态改善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成效,“鸟瞰式”叙事全面地展示“两山论”提出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变化,也用生动的图像反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效果。这样直观清晰的认知是单纯的数字、图片、文字宣传很难达到的。而在融媒产品《绝对震撼!中国减贫的最后决战》中,并未采用卫星实景观测,而是开创性地以鸟瞰的宏观视角出发,将卫星还原的中国实景地图用三维技术制作成白色柱状模型。同时,在白色的中国地区柱状群中以升起的黄色柱状群作为贫困人口数量的代表意指。柱状越高则贫困数量越多,柱状颜色越深则贫困发生率越高。在这种宏观的鸟瞰观测下,一簇簇黄色柱状群映入眼帘震撼人心,既展现出中国扶贫道路的艰难,也为视频后半部这些柱状群的颜色不断变浅、高度不断下降作出了铺垫。在宏观的视野中黄色的柱状不断回归以白色柱状为基底的中国大地,透析出“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的微观之“点”。

鸟瞰式视角还可以将历史的纵深和现实的广度结合起来。卫星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能力在于,其不仅可以以鸟瞰的视角赋予观者极为广阔的观测空间,扩展新闻报道和现实存在的广度,还体现在卫星遥感具有海量的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功能,能使月、季、年甚至更长时间为间隔的信息与数据保持新闻价值。同时,卫星新闻压缩了时空,使这种历史的流变在短短数秒内展现出来,将历史的纵深感融入在观者的视觉体验和全景式的时空展现之中。例如,在《60万米高空看中国》广东篇当中,为了展示深圳的变化,将拍摄视角抬升至万米高空,通过从1988到2019年30多年的卫星图像变化,以太空视角俯拍港珠澳大地,这种“全知全能”对一个地域长时段全局性的把握,展示了深圳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奇迹般地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变化过程,将深圳地貌的变动用动态影像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展现了深圳跨越式大变革、大发展的过程,也成为中国发展变化的缩影。在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中,依托卫星长时间观测的空间历史数据,通过技术化的处理和并置,产生了历时性的空间动态变化,也直观地展示出中国扶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太空中上帝视角俯瞰地球产生的视觉奇观与陌生化的心理感受,刺激着数位屏幕后凝视的眼睛,这种视觉凝视也将这种视角带入文本叙事的空间想象当中。”[17]每一个观看纪录片的人,都能够在历史和现实的纵横捭阖中认识到中国脱贫攻坚带来的沧桑巨变。

鸟瞰式视角还将丰富的卫星图像与精微的数据变化相结合,形成了卫星新闻视觉表达方面的独特优势。借助丰富的卫星图像和实时更新的数据、变化的数据曲线,形成了对表达对象的多维度的全知性认知。在《卫星见证:武汉“归来”》中展现出了武汉解封前后数个月内产生的变化。其以卫星影像的画面作为变化展现的主要载体,借助数据变化的阐释、光点的移动轨迹以及地点的标注等方式形象地展示进出武汉的航班、铁路、车流以及生活生产活动的变化,让观者视觉体验到武汉从“封城”时的封闭凋零到开放后恢复生机的过程,也看到客观数据的鼎力支撑。《万米高空看湖北》先从长江讲起,全长6300公里的滚滚江水,像一条巨龙横贯神州大地。而在其中,再进一步展现湖北“临江而兴,因水而灵”的发展过程,长江边上的河流、湖泊、桥梁等地标性景观依次展现,让人们对湖北地貌、发展、景观有了最直观的认知,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而2020年新华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抗洪、扶贫攻坚等重大报道中,持续生产新闻产品:借助地表温度颜色与数据的变化,看工业园区的复工复产;通过夜光,看城市生活的恢复;借助“胡焕庸线”两侧的灯光对比,展示东西部变迁;通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足迹,展示党的领导“C位”如何炼成……这些叠加了卫星导航、信息点数据、传感器监测、社会变迁途径的作品,形成全网置顶、传播过亿、网民追捧的“卫星新闻”现象,具有无可替代的说服力,也受到了同行的追随和学界的热烈讨论。

(二)叙事内容:国家与世界融合在一起的空间叙事

一般意义来说,今天,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由一个个空间符号组成的,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是建立在对这些空间符号的经验认知基础上的,而由影像所塑造的媒介空间往往可以打破人们的这种经验局限,并形成新的更加混合的空间体验。在新华社卫星新闻的鸟瞰式叙事当中,卫星拍摄的地球空间图像,其自然的空间意象成为社会变迁、生态变化、地理对比的视觉表征,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实践活动,空间叙事通过“鸟瞰”这种视觉表征手段,“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在一个可被转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具体化”[18],正是通过空间叙事,将新闻的立场巧妙地引入叙述当中,通过实际的地理空间来展示新闻信息。

卫星新闻成为体现中国国家媒体世界视野的视觉化参照,也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达更加形象、具体。卫星新闻的鸟瞰式叙事,突破了常规的新闻生产分野,即国内/国际、图片/数据、典型/全局,以“卫星视角”反映事件全貌,甚至增加了肉眼不可见的新维度,同时还具有一种强力的客观感,可带来强大的说服力。在武汉解封一个月后,卫星新闻实验室推出融媒产品《卫星见证:武汉“归来”》,将卫星光学影像与航空、货运、商圈消费、城市电量等大数据结合,从“鸟瞰”的维度展示了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社会生活恢复的情况,中国抗疫成功,万众瞩目;沸腾生活回归,荡气回肠,用充满张力和冲击力的图像再现了中国成功的抗疫实践。除此之外,新华社的“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卫星新闻产品,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现出了视觉化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变迁。其中,《中国航线正在忙起来》为蓝色标点和卫星图像结合展现出中国船舶、航线数量的庞大、进出口的增加,揭示了当代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和世界的紧密联系。《中国耕地正在绿起来》通过卫星影像中的植被之“绿”与水土之“蓝”展现出中国耕地良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正在亮起来》通过卫星影像中灯光数量的不断增加、暗与明的对比,展现出黑夜中不断燃烧、发光的中国模样,隐喻了中国在后疫情风雨中坚持复工复产、让大地光彩重生的中国故事。新华社卫星新闻的鸟瞰式叙事,将空中俯视所看到的山河湖海、自然风物、地貌变迁,和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崛起、中国故事等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富有美学、政治学和社会价值的意象和叙事”,建立起了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新坐标,这不仅是对中国变迁下地理景观的重新书写,还为空间、地域和场景赋予了新的意义。

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需要我们站在世界的视野上,呈现另外的“全球化”叙事。因此,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以卫星影像和多源大数据为生产要素,通过开源情报分析的方法手段,针对人权、民主等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关键问题主动设置议题,开展深度报道,形成了常态化的卫星调查”[19],相继推出了《卫星直击美国全球生化实验室》《卫星调查:美国的秘密营地》《卫星调查:隔离之墙》《卫星调查:乌克兰美国生物实验室》等一系列作品,乃至对俄乌冲突报道与信息研判等,形成了一套用卫星新闻进行国际传播的流程化、体系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除了“卫星调查”,卫星同样也站在世界的视野上呈现出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与故事。如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卫星拍到黎巴嫩大爆炸现场!核心区被炸出深坑》则用简单清晰的卫星影像还原了爆炸现场的惨状。《澳大利亚山火如何狂暴蔓延》借助遥感卫星对气候、温度、热异常点等多段不同类别信息数据的动态采集,向观者展现出太空视角中山火肆虐澳大利亚全境的过程,观者从太空俯瞰,通过颜色的强烈对比与澳大利亚山火、气候等实时的变动亲眼见证山火如何吞噬澳大利亚的版图,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类卫星新闻并没有一味突出国际热点问题的政治意义,而是将叙事与视角重点带入了世界各地的景观流变之中。这种叙事,可以为我们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观察视野,也能为我们呈现更为复杂的、辽阔的表现时空。这种时空,不是单一的经济全球化所限定的,而是我们看到其已经渗透到我们对于文化、社会、精神的观察中,是一种更加深邃的“精神生产”,这需要我们用一种更加充满智慧的叙事来满足“世界眼光”,来实现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把握。卫星叙事提供了另外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恰恰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心的,构成了与西方世界叙事的有意思的对照。新华社卫星新闻的鸟瞰式叙事,不仅创造了新的视觉新闻文本,而且将“制图学的意象内化,从而创造了对世界新的认知方式”[20]。

□ 《美轮美奂!你绝对没见过的空中丝路》视频截图

新华社卫星新闻的鸟瞰式叙事,重构了关于中国“总体性”的认知,也重构了中国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巨变。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空间重组与空间敞开,这既是世界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又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特别是中国的城镇化运动,还将会较长时间内继续发展和演化,这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更是需要我们从更高的维度、更宏阔的视野把握的传播现实。而鸟瞰式叙事,从地面转入空中,用地球村的视野,实现了从地方叙事向全球叙事的转变,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搁置了一些文化、国家、民族的差异,从地理空间多维度,讲述空间的变迁、战争纷争、人类面临挑战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呈现中国故事的独特性、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得以使我们具体可感地看到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疆域图和变迁图,也得以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下中华民族崛起的壮志雄心,让观者形成了独特的观看体验和空间感知。

□ 《卫星发现一个信号:中国正在亮起来》视频截图

(三)叙事形式:融合技术、数据、地理为一体的视觉叙事

卫星图像在视觉叙事方面引人瞩目[21],借助于卫星、直升机、无人机等,与传感器、云图、大数据、航拍相结合,将地理环境的变化同中国广阔的历史纵深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时空交织、纵横捭阖的视觉综合体。在卫星新闻当中,使观者置身在一个超越了地域局限的无限宇宙空间,尽览神州大地的历史沧桑之变。借助当代的各种媒介技术:高清快速摄像头、卫星云图、传感器、AR、VR等技术,高度视觉化地呈现了无限广阔的鸟瞰空间,也带给大家更多的宇宙想象力和中国发展的想象力。同时,卫星影像是对地球表面进行鸟瞰式的观测,对地球进程进行精准的数据透析,这就决定了卫星新闻除了借助媒介技术来完善视觉空间和视觉想象,其叙事内容本身也离不开地理学意义的渗透,地理学意义上的卫星图像是卫星新闻视觉表现的最基本载体。而数据的精准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是卫星新闻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数据可以让新闻用更可信服的事实说话,是能够凸显新闻事实、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利器。换言之,技术图像的呈现是卫星新闻制作与传达的手段,地理图像叙事是卫星新闻的载体和表层,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则代表了卫星可以作为新闻叙事与生产的内核。卫星新闻的视觉实践就是三者的融合实践过程。如《卫星发现,这里用十年逆转了千年!》重点凸显了“技术+地理”的视觉形态呈现,通过遥感技术、超级计算机感知出地球上土地的气候变化、地形变迁,从地理学意义上揭示了中国西部地区被大自然造就的贫困环境。《绝对震撼!中国减贫的最后决战》则一改对卫星地理影像的重视,将实感地理影像利用技术虚拟化了,从而生产出以“技术+数据”为主要视觉形态呈现的卫星新闻。这类卫星新闻更多通过鸟瞰的视角与视觉技术向观者清楚地呈现数据事实的重要性。最后就是一类视觉综合性较强的卫星新闻,这类新闻重点凸显“技术+数据+地理”的三者融合创新,具有较强的视觉表现力。在卫星新闻作品《美轮美奂!你绝对没见过的空中丝路》中,丝绸之路的地理地图被锚定在视觉空间之中,北京、河内、吉隆坡、多哈、迪拜、布达佩斯等众多地理标点在卫星遥感的影像地图中呈现,后期技术将飞机航行的轨迹以蓝色光点为修饰,在各个地点之间来回穿行。借助鸟瞰的视角,漫天光点在地理地图上飞驰,既展现出“一带一路”连接和带动各国之间的繁荣景象,也给予观者极具美感的视觉体验。在《更绿更美更和谐 从太空视角看长江黄河这十年》这期卫星新闻中,关注长江、黄河这两条世界级大河,从杂乱差到水清鱼跃、岸绿景美,从遥远太空卫星直观记录了大江大河的巨变,呈现了中国举世瞩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这种创造力将各种地理学的测量和知识转化为了人们的情感和想象,也拓展了新闻叙事的表现空间和视觉表达力。

面对数字社会的深入发展,如何在媒介融合中生产优质的新闻产品,成为我们重要的思考,“媒介技术是完成新闻生产的预设性前提,也是塑造新闻产品存在方式的驱动器”。[22]借助于越来越先进的媒介技术和手段,要从顶层谋划,做好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故事,为我们的媒介化转型找到新的出路。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国际竞争和国家较量不是攻城略地,而在于信息和文化的竞争和争夺”[23]。在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和媒介融合中,卫星新闻的鸟瞰式叙事,站在全球的视点上用崭新的视角、通用的视觉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我的表述、建构,更关系着世界对我们的认知和评价。我们需要这种融合技术、数据、地理为一体的视觉创新,用新技术、新观念讲述中国故事,用新观念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的可能。

三、卫星新闻鸟瞰式叙事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一)鸟瞰式叙事拓展了中国故事的视觉表现力

叙事视觉是指叙事者叙述故事的角度,而在图像时代,随着多种媒介方式的出现,我们处在一个由互联网、多媒体、影视技术等媒介构成的叙事世界中。图像的叙事则打破了空间限制,创新了新闻叙事,带来全新的视觉空间体验。

爱德华·苏贾认为:“空间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24]借助于视觉媒介,通过卫星、无人机、直升机、山峦制高点等,通过鸟瞰的方式,立体直观地呈现丰富的信息,成为新华社创新新闻生产的重要实践方式。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苏联,技术崇拜与太空狂想唤起了一种“星球民间艺术”,“向观者传递这样的意涵,即人类共居于一个地球,这颗闪着蓝光的星球使整个宇宙更具美感:‘我向下望去,看见了美丽的地球,上面没有国度之分。只有我的家乡,一颗行星。’”[25]这种艺术实验,展示了世界全新的空间图像,“为超越了具体地域和界限的想象力提供了素材:冒险、技术和浪漫主义”[26]。而新华社所进行的鸟瞰式叙事,丰富着新闻叙事的文本范式,一方面重新定位中国,彰显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唤起大家对“共同体”在生态、人口、大气、粮食等安全方面的重视与认知,成为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出口。

鸟瞰式叙事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人身体器官感知的时空局限,在鸟瞰式时空维度中实现新闻信息的聚合,也成为一种更适合在全球传播的叙事,因为图片的生动性、地域空间的无限性,并有效地规避了地面的文化性、意识形态、地区差异等,化简为地理空间中的新闻呈现,更利于我们去讲国际传播的故事。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中,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鸟瞰式叙事中,将国家、民族、文化、社会乃至意识形态的差异转化为对空间的关注,拥抱同一个地球,地理上丰富的空间,都在向世人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确含义。尤其是,在拥有的共同空间上我们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鸟瞰式新闻为我们呈现了这种全球化的视角,也提供了基于世界理解的解读,“孕育出丰富的世界体验”[27]。通过大空间的把握,从蓝色的星球、到自然空间再到地方空间,构成一个非常丰富的空间链条,正是在大空间当中,空间成为重要的媒介,也成为叙事的手段。“地球村”叙事成为一种重要的隐喻,这种隐喻赋予了中国的内涵,我们的这个地球村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解决难题。

(二)鸟瞰式视角拓展了新闻叙事的时空观

从第一张地球照片问世起,太空图像总是附加着两种效果:“在让人啧啧称奇的同时,也为人敲响警钟”。[28]始于15至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不断拓展人类对于“世界”边界的理解,而借助技术的进步,人类又获得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目光。

鸟瞰式叙事实现了从时间叙事向空间叙事的转变。新闻最基本的五要素包括了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基础。而通过“视角”的转变,可以让新闻报道的空间得到大幅的提升,并置叙事、对比叙事围绕统一的主题被融合进空间叙事当中,重组新闻的生产过程。通过恰当的视点切入和故事叙述,可以重构对于新闻的认知,可以建构新闻背后的立场。从视觉意义的角度来说,新闻图像有一套结构化的规则,可以让读者据此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正确的判断。借助于不同的视角,对于空间的观察与思考,也是一种空间想象,有意或无意中创造了一种新的情景空间,是人们借助媒介技术对于“人居与未辟之地的多层面想象与呈现”[29]。我们通过鸟瞰式新闻叙事,使平常我们不得见的空间具有了生命力,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界限被整合,也具有了一种想象的创造力。如果说,图像叙事是一种空间叙事的话,那么鸟瞰式叙事就是双重的“空间化”:一方面,通过空间的叙事来呈现时间的变迁;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视觉的方式呈现鸟瞰式空间,促进新闻影像的进一步“空间化”,因为图像叙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使空间时间化,鸟瞰式叙事形成了新的空间叙事。因此,新华社的卫星新闻实践,展示了卫星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在新闻报道、决策咨询和经济信息服务领域的广阔空间。

叙事的转变,是和技术的发展相关,也是和社会文化语境相连,其背后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不仅是针对中国,也针对世界。这种视野的转变,需要一种观看方式,需要我们适合这种视野的叙事。卫星新闻实验室所说的鸟瞰式新闻叙事,则是适应媒介融入变迁的需要,基于世界的眼光,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各种变迁和景观,落脚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向世界讲述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闻视角决定了情感、态度,以及对事实的价值判断,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实时推出的《卫星知识局》《60万米高空看中国》《太空的见证》《中国的C位是如何炼成的》等作品,就呈现出了新闻生产的一种重要转变,更建构着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想象和全球化理解,刷新着人们的空间观和世界观。

过去,受技术所限,人类无法将自己的眼睛放置于整体之上,也让无限感和崇高感始终成为人们思索和追求的对象。学者吴飞认为,面对全球传播存在的困境,人类应培养共情的能力与智慧,通过共情传播来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情文明观[30]。新华社卫星新闻的鸟瞰式叙事探索,通过地理空间的客观呈现,关注全球关注的议题,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通过形成文化间的互惠理解、选取能激发共情的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让国家之间增进理解互信,促进民心相通[31],就是试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一种尝试和实践,既讲好中国面对世界难题时的“中国故事”,又讲好“世界道理”,为求解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32],这是一种全新的时空观,融入到对世界的叙述当中,也融入到对世界的建构当中。从这个角度来说,鸟瞰式叙事背后无疑是当代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对世界新的观察方式。鸟瞰式新闻作为一种技术图像,正在成为我们新的认知世界的模式,正如有学者所说:“‘制图’,作为地图学家标志性的实践,已经成为当今批评话语的关键理论术语,用来描述控制世界、整合文化与地理信息,并成为在物理和精神空间进行富有成效地遨游的特定认知模式。”[33]通过鸟瞰式叙事,卫星新闻呈现了从地理到空间视角的所有新闻要素,从新闻“5W”要素,到新闻的制作、机制等,从呈现方式到新闻观念乃至政治、文化要素等,呈现了视觉新闻在时空广度和空间表达上的独特性和实践价值。

【注释】

[1][3][10]张莉.卫星新闻:概念辨析、叙事重构与时空感再造[J].中国记者,2022(3):96-101.

[2]程瑛.卫星新闻:为遥感应用敞开新空间[J].卫星应用,2021(9):16-20.

[4][21]张建中编译.新兴卫星技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8(12月上):79-80.

[5][16][巴西]威廉·弗卢赛尔.技术图像的宇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2-3,32.

[6][美]罗伯特·塔利.空间性[M].方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62.

[7][20][29][美]王敖.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地理学、制图学与文学[M].王治田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33,5,1.

[8]刘洪亮.航拍+科技:5G时代卫星新闻的融合创新——以新华社《60万米高空看中国》为例[J].传媒,2021(5下):65-67;李晓云,郭建伟,祁丽君.论卫星数据在主题性新闻报道中的创新表达——以卫星新闻产品《卫星知识局》为例[J].中国记者,2021(9):120-122.李梦婷.卫星新闻新探索——基于新华社相关新闻报道的分析[J].传播创新研究,2021(第1辑):110-124.

[9]钟昊熹,文晶,李梦婷,程婧.航天科技赋能融媒生产卫星视角领略大美中国——《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产品是怎样炼成的?[J].中国记者,2021(1):108-110.

[11]刘洪亮.航拍+科技:5G时代卫星新闻的融合创新——以新华社《60万米高空看中国》为例[J].传媒,2021(5下)65-67.

[12][17]荆营营.卫星新闻纪录片的扶贫叙事与融媒进路——以《太空的见证》为例[J].电影文学,2021(20):134-138

[13]孙健三.地方影像学的创建与诞生及其鸟瞰美学在地方影像学中的运用.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上)[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329-351;孙明经,孙健三,冯克力,李晖:中国传奇影像世家[J].文明,2009(10).

[14]施畅.空中之眼:无人机镜头的美学特征与视觉政治[J].电影艺术,2021(1):51-58.

[15]秦红雨.鸟瞰式观看的文化分析[J].编辑之友,2021(7).

[18][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征和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

[19]程瑛,山旭.卫星调查在俄乌冲突报道及信息研判中的应用[J].中国记者,2022(5):126-128.

[22]赵红勋.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空间实践[J].新闻界,2018(7):38-44.

[23]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8.

[24][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审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

[25][26][27][德]沃尔夫冈·乌尔里希.图像环球之旅[M].史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85,85-86,44.

[28][法]扬·阿尔蒂斯—贝特朗,法国美好星球基金会.人类的居所:卫星眼中的地球[M].何润哲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序言):12.

[30]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5):75.

[31]李成家,彭祝斌.论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国际互助抗疫的探索[J].现代传播,2021(5)65-69.

[32]程曼丽.新时期的国际传播:挑战与机遇并存[J].新闻与写作,2021(10):1.

[33]Andrew Gordon and Bernard Klein,eds.,Literature,Mapping and the Politics of Space in Early Modern Britai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3.

猜你喜欢
卫星空间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miniSAR遥感卫星
空间是什么?
有趣的图像诗
创享空间
静止卫星派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