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2022-10-26 05:40刘福权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8期
关键词:普兰抗抑郁老年性

王 阳 刘福权 汪 迪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北京,100029)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疾病,主要特征为心境持续低落,多表现为情绪消沉、易怒、思维迟缓、烦躁,甚至还存在悲观厌世、自杀行为及倾向等,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易诱发多种并发症。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病因较复杂,与环境、社会压力、遗传等因素存在相关性。老年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不仅影响其正常生活、社交等,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同时与自身慢性疾病相互影响,易诱发消化系统综合征、疼痛综合征、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面临的工作、社会、生活压力明显提高,抑郁症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态,及早发现、诊断、及时干预对提高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针对老年性抑郁症,临床治疗手段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技术等,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繁多,而不同用药方法临床疗效具有差异性,故需选择较为合理、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应用较广的抗抑郁药物,可通过调节机体抗抑郁调节因子(5-羟色胺、多巴胺)实现抗抑郁效果,但具体应用优势需进一步探讨。为评估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的临床价值,现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无脱落病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63±2.57)岁;病程4~18个月,平均病程(11.35±2.63)个月;合并症:高血压54例、糖尿病46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2.63±6.39)分。观察组患者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41±2.78)岁;病程5~19个月,平均病程(12.31±2.74)个月;合并症:高血压56例、糖尿病44例;HAMD评分(22.41±6.33)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征得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相符;②年龄 >60岁;③入院时HAMD评分 >8分;④入组前2周均未接受过抗抑郁药物;⑤临床资料真实可靠。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癫痫病史者;②存在脑器质性病变者;③患有严重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者;④对本研究药物有禁忌者;⑤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者;⑥存在药物或酒精依赖史者;⑦患有免疫功能紊乱、血液系统疾病者;⑧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⑨因病情加重等因素中途脱落退出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生产企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规格:20 mg),口服,1次/d,初始剂量20 mg/次,持续治疗1周后,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准调整剂量为20~50 m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50 mg/d。持续用药8周。

观察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生产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88,规格:10 mg),口服,1次/d,初始剂量10 mg/次,持续1周后,以患者病情、耐受程度为准,用药量逐渐增加,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持续用药8周。治疗前后两组均实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均予以心理指导配合治疗,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及关注点,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充分意识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会调节自我情绪、消除抑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患者开展专业性放松训练,如冥想(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引导患者想象美好的事物),配合肌肉放松练习,以帮助患者放松精神、身体,减少负性情绪。①开展心理座谈会。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内容分别为回忆往事、经验分享,引导患者回忆人际关系及以往事件,小组内有各自倾诉的对象,能够相互安慰、鼓励、扶持,实现共情效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心理座谈会的同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个体化心理干预。②开展文娱活动,娱乐项目有打扑克、下棋、跳舞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锻炼患者社会功能,同时分散其转移力,并在活动中帮助其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优势及益处,增强康复信心,提高适应能力。③利用转移法、幽默法、情绪宣泄法等减轻抑郁情绪,或者开展正念减压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8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的评定。根据HAMD评分改善情况制定,治愈代表HAMD减分率>75%;显效代表HAMD减分率在50%~75%;有效代表HAMD减分率在25%~48%;无效代表HAMD减分率 <25%。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选择治疗前、治疗后为观察时间点,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情绪,涉及罪恶感、失眠(早、中、末段)、自杀、躯体性焦虑、一般躯体症状等24个项目。评分<8分表示无抑郁;8~20分表示可能抑郁;20~35分表示存在明显抑郁;>35分表示严重抑郁。睡眠质量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定,分值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越质量越差。

③血清因子:在治疗前后,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所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后保留血清,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④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总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失眠、恶心呕吐、口干、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 =(失眠+恶心呕吐+口干+便秘)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HAMD)、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Hcy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CRP、Hcy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类型之一,近年来,在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竞争压力增加、生活及工作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抑郁症发病率呈明显升高势态。抑郁症在老年群体中较为高发,与退休后自我价值感消失、朋友关系变化、家庭氛围不和谐等因素存在相关,影响了心理情绪,导致长期心态不稳。随着临床对老年性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增加。除了常规西药治疗外,中医针灸、中药制剂、物理技术在老年性抑郁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抗抑郁药物仍为老年性抑郁症治疗的首选。

艾司西酞普兰是典型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去除了传统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的R构型,增强抗抑郁效果,且具有高度选择性,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元对 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5-HT水平,实现抗抑郁功效,药物在短时间内经肠道吸收,扩散到机体组织器官,4 h左右可达血浆峰浓度,作用于神经系统,通过突触间5-HT浓度的调节,促使神经元间信息传导,比西酞普兰见效更快,可更明显地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患者抑郁程度、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艾司西酞普兰用药患者改善效果更优,HAMD、PSQI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对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较帕罗西汀更显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帕罗西汀在各种类型抑郁症中均可应用,包含反应性抑郁症、伴有焦虑的抑郁症,该药物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双重作用机制,可以对大脑中 5-HT的平衡高度进行选择性调节,有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但药物见效慢,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艾司西酞普兰可以对5-HT运转蛋白的基本位点和对映异构体直接作用,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HT浓度,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程度。两种药物合用从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抑郁效果,进一步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在抑郁症发生及发展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有神经炎性反应参与。抑郁症患者颅内炎症因子穿过血脑屏障入血,致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颅内炎性反应程度的有效反映。有研究表明,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在白细胞介素-6(IL-6)对单胺类神经递质作用下,致单胺类受体递质功能降低,而高水平IL-6状态下,通过对炎性淋巴细胞的调节,刺激肝脏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CRP,促使其水平升高;Hcy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敏感性标志物,与神经元兴奋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Hcy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CRP、Hcy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较帕罗西汀,在老年性抑郁症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可以降低血清CRP、Hcy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优。主要原因在于,艾司西酞普兰对5-HT运转体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较帕罗西汀更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期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均未中断。说明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用药安全性有保障,联合应用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抑郁症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相较帕罗西汀,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整体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普兰抗抑郁老年性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解读抑郁症的认知与治疗误区
神奇的“艾司”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
孕妇服用抗抑郁药后代患孤独症概率翻倍
抗抑郁药与自闭症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爱上二手货的捷克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