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2-10-26 12:32方向阳
唯实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产业文化

方向阳 陶 莉

流淌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大运河全长3200千米,跨越六省二市35座城,是一条文化之河。时至今日,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仅为877千米,大运河的原始运输功能已经退化,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日益凸显。因此,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文化产业理应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大运河文化带沿线35座城市在重视文化保护传承的同时,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取得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运河沿线城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1.展示文化自信的主要载体之一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运河之母,是人类智慧的创造,是联通世界的文化廊道,是文化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载体,已经超越了具象的物质遗产,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中国的血脉,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大运河不仅仅是至今仍发挥作用的运输水道,更是见证历史的城镇带和底蕴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大力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2.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靠的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兴办经济特区等举措,我国生产力得到巨大的解放。有研究表明,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与人均GDP的高速增长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带来巨大文化消费潜力。

3.串联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运河流域经济实力呈现明显两头强、中间弱的现象。2021年江苏、山东两省GDP分别为116364.2亿元、83095.9亿元,天津市只有11417.55亿元;从城市位置来看,则是运河两头城市经济强,运河中段城市经济弱,2021年GDP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天津市分别为40269.6亿元、22718.34亿元、18109亿元和15695.05亿 元,衡水市、商丘市、淮北市和鹤壁市只有1703.1亿元、1481.44亿元、1223亿元和1064.64亿元,省市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实力差距非常大,江苏省差不多是天津市的10倍,北京市、苏州市分别是鹤壁市的40倍、22倍。大运河不仅串联起了南北交通大动脉,在新时代,更是串联流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和富裕的关键性脉搏。

二、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大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增长状况

大运河文化带六省二市35座城市均属于东部地区,尽管经济发展差别比较大,城市之间的差距达到数十倍。但是相对于全国来说,大运河文化带城市发展迅速,经济总量高,且经济结构合理。

大运河文化带35城2021年GDP及增幅(数据来自网络)

2.大运河沿线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大多明确提出要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如北京市提出“以资源整合引领文化创新”,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9.4%。天津市提出“以重点项目优化产业功能区”,这些项目涉及文旅融合、园区平台、影视动漫,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建设等四大板块,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600亿元,占GDP6.5%。河北省提出“以乡村文化特色拓展产业空间”,丰富的乡村文化与多样的大众文化资源为河北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900多亿元。山东省“以文化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河南省“以优势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安徽省提出“文旅融合促进新业态发展”,打造皖江文化区、淮河文化区和亳州文化区三大文化板块,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4.52%。江苏省提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健全”,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5%。浙江省提出“以文化贸易推动产业走出去”,着力发展文化贸易,拓展海外市场。

3.大运河沿线城市“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内容

各省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都已发布,在对各自“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总结的基础上,六省二市都规划了“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内容,充分发挥各自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又各有侧重,但在打造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龙头骨干企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加强国际传播话语权建设等方面,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八省市达成共识。运河沿线自北向南,北京市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天津市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河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河南省提出要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龙头文化企业,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山东省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安徽省提出要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强省;江苏省提出要建设大运河特色文化产业带、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建设“文化云”平台,抢占数字文化产业制高点。大运河沿线各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都重点关注了文化产业体系的打造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重视大运河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设立明确目标。

三、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总体发展迅速,但流域城市间不平衡。大运河文化带流域35城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嘉兴市、邢台市、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为15%、14.1%、7.6%、15.2%、9%、16.1%,2020年北京市、杭州市、苏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785.3亿元、2586亿元、1052亿元,新乡市、枣庄市和邢台市分别只有102亿元、90.6亿元和80亿元,呈现明显的运河两端城市发展快、运河中段城市发展相对较慢的特征,流域城市间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运河南北两端的北京市、杭州市文化产业相对比较发达。

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但大运河文化IP不突出。大运河文化沟通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六大文化圈,为产业融合打下扎实基础。但从产业内容看,各文化圈文化产业还是主打各自特色地域文化,而对于大运河文化带共同的大运河超级文化IP打造不够、利用不够,目前大运河文化IP主要应用于文化事业,创新性内容生产和文化创意不足。

文化制造业发达,但内容生产不足。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1947年率先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到目前其内涵也没有达成一致,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分9个大类、43个中类和146个小类,1—6大类为文化核心领域,7—9大类为文化相关领域。当前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重头是在文化制造、文化服务方面,文化内容创作生产尽管在文化及相关产业细分行业收入中占比23.7%居首位,但对整个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来说占比还是比较小,内容生产与欧美文化强国相比存在明显不足。

文化企业数量庞大,但龙头企业少。2021年初,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第十二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运河沿线城市占14席,但主要位于直辖市、省城,北京有8家,杭州有4家,郑州有1家,中小城市中只有湖州1家,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文化小微企业的数量已占到文化企业总数的98.5%,但营业收入仅占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45.7%。

政府鼓励文化产业发展,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小。文化产业要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要达到5%以上。但2020年的数据是4.43%,低于2019年的4.5%,仍停留在5%以下。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大运河沿线城市,35城中只有9个城市2020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5%,其中北京9.4%、杭州8.7%、宁波8%、洛阳7.3%,苏锡常等城市则刚刚过5%。因此,各地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如苏州发布《关于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出五年文化产业产值翻番的整体目标。

文化自信促进产业发展,但品牌影响低出口少。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支撑,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到文化自强和文化产业发展上。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地通过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2021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额为8995.9亿元,同比增长33.9%,但只占我国全年总出口额21.73万亿元的4.1%强,出口的文化产品主要为艺术品和手工制品,出口对象主要是东亚、东南亚等与我国有密切文化交流的地区,我国文化产品品牌影响力在欧美、非洲、南美比较低。

2.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业发展布局较为滞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国家战略,中办、国办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有了顶层设计,但大运河文化带流域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还是各地自主发展,没有就大运河文化融通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六大文化圈整体布局文化产业,没有整体谋划大运河沿线文化产业布局。

文化产业内涵模糊。从统计数据看,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很可观,但规模的增长不能掩盖背后的不足,主观原因是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分类造成了虚假繁荣,文化产业增加值有一大部分是由加工制造业提供的,内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的比例不高。只要界定清楚文化产业内涵,才能真正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产业管理较为松散。文化产业涉及意识形态,其产业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较为密切的有宣传部、文旅局、经信委、网信办、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相关联的还有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等,这些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有一定困难,文化产业多头管理和监管真空并存。

大运河文化超级IP没有用好。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政府投入的驱动、体制改革的转型以及接入全球产业链的分工转移所致。文化消费的引领力与我们在消费品、制造业和部分高新技术领域的潮流带动力不相匹配。北大教授张颐武说:“大运河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要重点讲好运河自身、区域文化和漕运制度文化三个大运河故事,用好用足‘千年文化’这个‘超级IP’。”做好大运河文化挖掘工作,讲好大运河故事。

产业原创性人才匮乏。文化产业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产业,不管是影视作品、书籍创作、工艺品制造,都需要较强的文化功底和较强的原创能力,这个和制造业不同。文化产业原创性人才一方面是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传统,培养不出市场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另一方面是现有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与文化复合型人才缺乏,高端创意、技术人才欠缺。

四、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完善产业规划管理,整体谋划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布局

大运河文化带具有文化特征分布区域集中性、文化要素内涵丰富多样性和文化价值转换方式多元性等特点,要利用好大运河实体形成的多重文化资源空间,制定《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2035远景规划》尤为重要。在大运河文化产业整体布局上,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实际,凸显大运河的整体性文化特征,统筹、完善大运河文化带35城文化产业规划,全流域一盘棋做好文化产业的区域协调,形成文化产业布点、串线顶层设计,策应大运河文化带流域创新、协调、和谐、开放与共享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2.围绕大运河文化IP,构建大运河文化产业生态圈

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沟通交流,巩固历朝历代对全国的统治,让人民安居乐业,某种意义上讲,大运河相比长江、黄河更具有文化IP功能,大运河文化是人类智慧、力量的完美体现,要像重视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一样重视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建设,不是一省一市一地各自为政,要重点打造大运河文化超级IP,形成大运河文化产业“组合拳”,构建文化设计、技术制造、传播推广系列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大运河文化产业链,形成一个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完整生态闭环,进而构建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生态圈。文化产业生态圈体现了新的区域文化产业布局理念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是更高层次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以实现“共生—共享—共赢”为战略目标,充分激发“创意—创新—创业”链式效应,重视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的产城布局。构建大运河流域文化产业生态圈,需要放眼大运河整体,优化区域文化空间布局,积极统筹发展区域主导优势文化产业,抓住文化产业发展区域重点,壮大区域文化市场主体。

3.策应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构建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之后,大运河流域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对大运河流域35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发现,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呈现差异化发展模式,但没有依托大运河文化、依据各自优势文化要素形成有效回应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整体性发展思路。出台相关制度、政策,一是鼓励技术、人才、文化要素的跨区域流通和整合,搭建具有世界级竞争力和资源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二是鼓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差别化的政策引导适度倾斜的收益分配机制,吸引优质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促进文化带文化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三是围绕文化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用地模式、土地交易、不动产产权办理、税费减免、金融优惠等难点、堵点问题,创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形成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政策工具包,统领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四是建立政策的良性运行评估机制。政府支持项目历来都存在重入围轻发展、重规划轻建设现象,为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建议制订《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评办法》,对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建设绩效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4.强化重点行业培育发展,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群

通过财政补贴、技术支持、税收、产业组织等政策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以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权重地位的文化创意产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依靠大运河特色文化的孵化和成长,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分支,形成新的龙头产业,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加大政府采购对高端文化产品的支持力度。根据WTO准则加强采购设计,建议完善招标的技术指标设定,通过对技术指标的设定,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支持。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高端文化产业企业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及市场竞争力。发挥政府、政策宏观调控作用,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产需对接活动,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打造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群。

5.构建文化新媒体传播体系,引导大众大运河文化消费行为

一是充分挖掘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探索大运河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阐释弘扬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形成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为核心、数字创意为手段、新技术为支撑的文化新媒体传播体系。通过创新文化遗产传播形式,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实现从“文化遗产大项”向“文化遗产传播大项”的转型。二是积极主动参与融媒体时代以综艺方式弘扬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大潮。通过电视综艺的呈现手段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各类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可以借力《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热门综艺,让观众感受到国宝文物的前世今生和文化传奇,为大运河文化遗迹系列旅游活动引流。加强与腾讯等社会全媒体平台的深度合作,切实聚合文化传播力量,用时尚有趣的包装形式,传播更年轻、更具活力的大运河文化形象。三是借鉴杭州经验,以“大运河文化”为品牌,以全新形式全面再现大运河文物和文化,加快建设公众服务应用,提升大运河数字文化事业产业水平,助力提高大运河文化传播度和文化创新度,引导大众文化消费。

6.加强人才队伍支撑保障,提升大运河文化产业创意创新能力

加大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引育力度。寻求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设立文化产业国际顶级人才库,引进高层次人才整体规划大运河文化带产业发展。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专门技能培训。助力企事业单位引进文化创意人才,引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企业管理人才、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及具有文化创意创新能力的核心人才,以完备的人才结构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企业创新发展。帮助企业培养内部人才,分行业、分类别进行现有技术人才的专题培训、交流培训,积极培养具备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经验的现代技术工人。鼓励企业用机制调动内部专业人才、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改造现有的装备,高效率、低成本地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大运河文化产业文化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运河非遗正青春——2021“同乐江苏”大运河非遗分享荟在宁举办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大运河
我为大运河拍照
大运河放歌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