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卫东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三农”工作》,纵观历史、放眼未来,立足实际、直面问题,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精辟论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种子。”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种业是藏粮于技战略的要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基础产业。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种子、品种在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以品种更新换代为核心的农业技术进步,2019年粮食单产较1949年净增4.6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我国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回顾过去,正是因为我们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才从根本上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江苏是农业大省,但对标“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质量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而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0%,对农业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深入准确把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精神,从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出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部署种业振兴行动的战略考量,充分认识到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的特殊重要性,正确把握种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切实把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种源安全保障水平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抓,增强现实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种业振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地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牢牢把握住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当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前沿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种业强国也纷纷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育种4.0时代,最新的科技已全面渗透应用到了种业创新之中。
江苏种业创新水平虽然在全国走在前列,但与跨国种业已进入的育种“4.0时代”仍存在一定差距,还处于杂交选育传统育种的“2.0时代”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3.0时代”过渡阶段,全基因组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卡脖子”问题较为突出,生物育种技术手段应用不足,育种效率较低。部分蔬菜、白羽肉鸡、奶牛、南美白对虾等种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生猪核心育种群进口种源占比虽然不高,但性能指标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少品种进口不到遗传性能最好的种源,种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和仪器设备也严重依赖国外。随着“逆全球化”势头抬升,集中体现在贸易争端频发、投资限制增强、国际贸易投资碎片化,中美经贸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一旦国外断供,可能将面临无优质种源可用、种质退化、影响供给安全等难题。我们要发挥江苏农业科教单位众多、科研力量集聚的优势,科学调配种业创新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展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前沿育种技术研究攻关,加快推进常规育种、生物育种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省级种质资源保护主体建设,对农业种质资源进行彻底普查、系统调查、收集保护、登记入库,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深度开发利用,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支持农作物、畜禽、水产、农用微生物、林木种苗等新品种(配套系、品系)选育,重点在选育抗稻瘟病水稻、抗赤霉病小麦、鲜食玉米及豆类、优质地方猪新品种(配套系、品系)等领域组织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在重点品种和重要性状选育上产生一批突破性新成果和新品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做强江苏种业,先要支持企业强筋壮骨。
立足新发展阶段和国家安全的高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江苏种业企业规模和实力还有待提高,既缺乏“航母型”领军企业,又缺少“隐形冠军型”特色优势企业。在销售规模上,全球销售额前两位的德国拜耳公司和美国科迪华公司,2019年销售额分别达到106.67亿美元和75.9亿美元,而江苏最大的种子公司大华种业年销售额仅10多亿元人民币。在特色企业领域,英国皮埃西占有全球1/4的种猪市场份额,德国EW集团主导了全球60%的白羽肉鸡种源市场份额,泰国正大集团等五家公司控制了全球80%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市场份额。我们要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开展重点企业培植计划,用市场手段淘汰一部分缺乏发展潜力的中小种业企业,引导推动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打造大而强的领军企业、专而精的特色企业,逐步构建大中小、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种业企业格局,增强种业市场主体的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能力提升建设,通过政策扶持,实施“揭榜挂帅”、重大品种协作攻关、种业创新后补助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以关键目标性状选育和核心育种技术开发为主攻方向,组建一批现代商业化育种创新中心(企业),联合攻关选育一批重大突破性优质绿色新品种,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开展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清理,健全良种测试评价体系,加强品种权保护和数字种业建设。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种业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植物新品种权、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保护品种权人和授权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种业市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