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宋文景 通讯员 叶颖
如何破解报表过多、数据繁杂、多头报送等难题和“信息孤岛”瓶颈,实现“数据共融”,推动基层减负增效?浙江省杭州市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需求出发,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围绕社区报表“一表通”、惠民政策“一键达”、数智治理全周期等重点,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有效实现数据“多跑路”、社工“提效率”、服务“加速度”,着力探索创新“实战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的社区数智减负新路径。
“以前我们填表比较多,现在只要在手机端实时更新工作数据,所需报表就能一键导出。”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工作人员小吴说,现在他每个月花在填表报送上的时间明显减少。这得益于杭州目前正在试点推广的“一表通”应用场景。
上城区闸弄口街道下辖15个社区,200多名社工要服务11万人口。社工每月要处理各类表格多达500余张,占据了40%的精力。杭州市紧抓数字化改革契机,坚持向“数据要效能”,试点开发“一表通”应用场景,梳理明确415张高频报表、418张低频报表、444张取消报表,编制数据目录852个、数据项11278个,提取关键字段建立数据池,并按照报送频次、复用程度,由社区一并采集、一次录入,补全字段空缺、流入数据基池,实现多头调用、多次复用,有效打破传统数据“有去无回”“只报不存”的弊端。自“一表通”上线以来,通过数据一体化集成,已实现高频报表自动生成,临时报表快捷定制,常用字段自动填充等功能,极大提升了社区表格填报效率。上城区全区填报表单减少三分之二,社区平均每月填表、核查时间减少78小时。
“对基层来说,临时性的报送任务会突然增大工作量,需要去临时采集,也占了我们很大的精力。”西牌楼社区社工小张说,“一表通”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建立严格审核机制,不需要基层报送的可“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确需基层报送的,通过在线快速配表、审核,实现新增表单自动上线,基层只需对新增字段进行采集,可复用字段自动填充,在流程再造中持续释放减负红利。如高龄老人生日慰问报表,通过基础数据协同,可实现出生年月、住址、家人联系方式等多字段全自动生成,并具备自动更新及提醒功能。
“一表通”汇聚“基层治理四平台”等多平台数据,对居民信息进行全要素归集、立体化画像,通过智能研判形成重点人群走访清单,自动生成走访计划,助力社区工作者科学统筹时间,更好地响应居民诉求,办好民生实事。
“1157元低保金已到账,真的有人在默默关心我们。”家住西湖区三墩镇的刘女士说,“孩子患有先天性听力残疾,我一边打零工一边照护孩子,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我,帮我通过手机申请了低保。”
西湖区三墩镇杨家桥社区工作人员小胡介绍说,通过“民生直达”平台的大数据比对,线上分析了户籍、社会救助、残疾人等相关政策后,锁定刘女士的孩子可能符合“本人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列条件。社区工作人员迅速上门核实后,及时指导刘女士用手机完成了申请流程。不久,西湖区民政局审批通过了她的“残疾人单列户施保”申请。
杭州市民政局牵头打造“民生直达”平台,与人社、卫健、教育等10个部门交换、共享数据,变过去“人工排查、坐店等客、审核材料”为“数据分析、无需纸质、瞬间兑付”,既有效释放了社区工作力量,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又确保了政策覆盖“一个都不少”,居民群众办事“一次都不用跑”。
“民生直达”平台打通了各部门各层级壁垒,使基层干部无需再对民生保障资金发放进行层层审批、层层转拨,通过平台指令,资金直达个人户头。特别对急难、特殊群体的补助资金,做到当日兑付、当日到达,切实方便群众,助力减负增效。以西湖区三墩镇为例,辖区内的老人和困难人员占了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社区工作者平均每人每月要服务困难人员400多个,收集审批材料300多项,跟踪审批流程500多道。“民生直达”平台上线以后,社区收集各类审批材料直接减少86项,平均每天减少工作量约3小时。
家住下城区天水街道的80岁独居老人鲍奶奶在家摔倒,好在被当时上门走访的社工张翔及时发现。如今,像鲍奶奶这样的独居老人信息在“杭州社区智治在线平台”上都记录在案。这些独居老人的需求也会通过采集被公示在平台上,方便社区对接相应服务供应方。
“有了‘杭州社区智治在线平台’后,社区可实时查询辖区实有房屋、实有人口等基础信息,分析困难、残疾、老年人等重点服务对象基本情况,以短信、语音、视频电话等方式与上级部门、街道、社区工作力量等开展协同处置。”天水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杭州市拱墅区灯芯巷社区工作者正在使用社区智治在线平台。
自2020年起,杭州市民政局全面启动了“社区智治”计划,从精密智控和精准服务两侧发力,着力打通公安、民政、人社、城管等部门数据以及小区物业、智能安防、市政服务等系统,构建社区管理端与居民参与端“两端协同”的数字治理模式。同时,分批分类打造24个市级试点,从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关心关注的高频需求出发谋划减负增效场景,用数字化手段重塑社区服务流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上线24小时线上社工“小智”,利用人工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以聊天场景化服务方式,为老百姓提供“一句话就能办事”的贴心服务。在社区议事协商方面,开发“社区协商铃”小程序,构建“一方按铃、多方响应”的基层数字协商新机制,运行以来,成功解决“按铃”事项近2000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6.5%,让“乘云议事”成为激发居民主体意识,便捷参与社区事务的新途径。
“借力数字化改革东风,杭州市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到社区准入、考核等各个方面。”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杭州已将社区准入监督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从源头上提升监督效能。与此同时,杭州市运用线上评价系统组织居民对社区工作进行线上打分,将更多的“评价权”交给居民,有效激发“民呼我为”的内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