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综合高校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10-25 08:42王德超裴长春尹凤哲朴成道
科技风 2022年28期
关键词:卓越课程体系体系

王德超 裴长春 尹凤哲 朴成道

1.延边大学工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吉林延吉 133002

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进入了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和质量提升的重要节点,注重“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和注重教育顶层设计,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突破传统的课程理念和形态,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迈入教育强国行列,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致力于工程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实情,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我国教育现代顶层设计,教育部先后启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越计划”;2019年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旨在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实施卓越医生、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同年,教育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度重视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注重专业内涵发展,倡导“金课”建设为引领,以优质课程为支撑,建立完善、科学的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系统。

1 新时代地方综合高校发展现状

1.1 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事关国家未来发展战略,事关民族未来,事关“中国梦”“一带一路”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指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专业紧缺人才。

1.2 地方综合高校发展现状

地方综合高校因地域、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其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难以同国家直属高等院校相对比,但其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为民族教育发展、经济建设、大众化教育和国际化发展需求提供得天独厚的平台。

一些地方高校以自身区域优势举全校之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虽有较大改善,但因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生源质量不高、教学资源短缺、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师资水平低、办学经费不足和薪资待遇低等显著问题极大地影响地方高校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进程。

中国已进入新时代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类人才的需要与要求更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行业国际前沿、创新能力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既要懂得专业知识又以现代技术为载体进行实现,形成应用、学习和创新的互相补充、互相交错和深度融合,以面对时代发展需求趋势培养卓越的拔尖人才。

2 地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介于卓越的专业技能与突出的创造革新能力,最终是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引领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目标。当前,我国关于新时代地方综合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同国际前沿教育培养理论还未完全衔接,在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存在较多误区。“钱学森之问”在一定程度上剖析了我国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深层潜在问题,更是开启面向新时代大众化教育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的新篇章。

2.1 地方拔尖人才培养现状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偏于注重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认知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面上没有高度统一和重视,忽略拔尖人才对社会经济建设、人才强国举措的深层次认识和行动,无法在根本上坚定拔尖人才培养目标、集合资源、统一思想和合力开展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形成步调和目标的一致所向。

面向新时代拔尖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定的专业技能、高尚的学术科研品格、严谨的学术姿态以及对本学科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兴趣热爱产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结合我国地方综合高校发展现状制定新时代拔尖人才理论和实践培养体系。

2.2 卓越拔尖人才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的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与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保证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以学科优势助力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学科核心课程为教学重心,着眼于工程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扩宽专业学科研究领域,促进边缘学科全面融合发展。

以课题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是挖掘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自我认知的重要举措,也是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相比较而言,培养与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比事情的本身更为重要,是拔尖人才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点。以深度与广度依存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严格与宽松并存的考评制度、竞争与合作的同向人才集群建设。

延边大学工学院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一直将求实创新、综合实践能力、科研、设计、开发、制造、管理等评价标准贯穿于学生培养体系中。改革培养方案与模式,实施工学大类培养模式,通过大类培养期间课程学习和实践,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空间和时间,为学生个性养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合适的条件,增强生涯规划主动性,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打好基础。以拔尖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基于优质“金课”课程为依托,以优质课程与新时代教学方法为创新点,以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拔尖人才为基点,在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构建了“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实现新时代背景条件下新工科类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学院统筹考虑学生志愿、大类期间学习和实践活动成绩、民族及地域等因素,综合确定个人培养方案,大类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大类公共课程设置表

2.3 构建“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与优质课程为实践教学理论基础,实施“优质课程+虚拟仿真+科研训练”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工科类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变革,如下图所示。

拔尖创新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图

“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主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革新教学方法,定位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目标。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中心,详细了解人才需求的现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具备工程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科类创新型拔尖人才为目标,修订教学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构架、改革实践教学方案和方法,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师梯队人才层次,形成资源互补的良性循环。

(2)以优质课程为主导的课程建设新理念。认真贯彻“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明确地方经济对专业人才需要的导向,确立了以优质课程建设为主导、培养人才的新理念。

(3)以学科竞赛引导拔尖人才实践创新力。以各类大赛为导向,注重个人创新思维开放,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科学理性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科学钻研能力、自信心和国际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从专业技术人才逐步走向专业精英,开创了以学科竞赛方式为导向的实践创新型人才模式。

2.4 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构建

人才的培养取决于课程的规划与建设,更源于培养体系评价,无论是学生自身发展前程的规划,还是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性考察都离不开评价环节和标准。在评定指标选择上、体系构建上以“严进严出”为纲线,评定与衡量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方面,主要侧重于学生成绩评定,其次是竞赛、实习实训、科研活动、课外活动、人文素养和工程素质,以及源于教师对于学生客观评价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中,形成全方位立体科学考评体系。

通过设置的指标进行培养质量评定不单单是对于拔尖人才的认定和选拔,更是对培养的人才自身客观评价和自我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潜能挖掘。以学校教育发展方向为纲线,不同类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评价准则,注重科学方式方法,避免统一性、标准性和过于一致的应用评价体系,否则将会制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与建设。

3 构建新时代“金课”培养拔尖人才

3.1 新时代“金课”价值

2019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金专”“金课”课程建设计划,力图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推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革命”。“金课”的产生具有新时代特征,是面向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基本需求和重要变革。引进国外先进课程理念与形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

把握“两性一度”的标准,以课程“质量”为中心、以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为重心,着力于人才培养课程资源供给方式转型发展,严控课程质量,追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永恒目标。“金课”是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教育部印发一系列关于拔尖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意见,旨在将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

3.2 教育现代化课程体系建设

“金课”建设是基于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点,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地方综合高校在人才引进、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培养标准等方面存在不同问题,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陈旧老化、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学生能动性较差,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薄弱等。

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前沿探索主动性较为薄弱,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解决学习问题能力较弱,不能更好地将信息网络同专业学习内容连接。基于新时代发展要求,探索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规律,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创新、务实的课程建设,稳步推进课程体系“重塑”,大力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跨越的战略目标。

结语

形成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和“工程实训+暑期学校+大创计划”创新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注重新时代教育技术教学方式方法融合,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实训实践和科研训练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些借鉴。

面向地方综合性高校盲目套用实施国外教育体系和理念显然不适宜,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兴产业的变革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把握新动态将拔尖人才培养的重点目标放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工程素质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育等方面。构建新时代“新工科”背景条件下教育新体系,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形成拔尖人才教育工程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逐步提升我国新时代教育技术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卓越课程体系体系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画与理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