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文化育人意蕴及路径

2022-10-23 07:13
教师博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英语

李 辉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 318020)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的使命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作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专业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融入育人元素,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立德树人作用,培养融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为一体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量大面广,覆盖全校学生,开课时间一般为两个学期,每周四个学时。英语教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重使命,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蕴含着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容易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自媒体的普遍应用,使得大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如果不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入,忽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中国文化信心不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有轻视或蔑视中国文化的不良倾向。同时,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型、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强调技能训练,无疑会弱化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严重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由于大学英语课时多、跨度长,师生相处时间久,交流互动相对稳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可以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大学英语课程是连续开设的,可以保证课程思政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因此,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意义重大。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育人意蕴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积淀,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学习者用英语来学习外国文化,认识世界,形成国际视野。以英语为载体传播文化,必然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语言教学的过程伴随着人文素养的培育和世界文化的传播。然而,由于中国文化元素输入不足,学习者缺乏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情怀,文化失语现象严重,无疑会削弱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外国多元文化同等重要,切忌厚洋薄中,顾此失彼。大学英语教学应秉持英语学习与思政育人密不可分、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互融合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提升英语能力,学习国外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以中国文化的精髓来塑造核心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操,建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和人文精神,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还可以利用“与生俱来”的语言优势,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外传播,在国际上传播中国声音,让世人全面认识中国,深切理解中国梦、中国精神及中国价值观的积极内涵,真诚拥抱中国。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文化思辨意识,秉持求同存异的态度和原则,客观比较和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文化差异。对待外国文化的舶来品切忌拿来主义,而要以辩证的态度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时能够具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并有能力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大学英语文化育人的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指出,高职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人才。以文化育人为灵魂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聚焦文化育人,强调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表达,通过挖掘课程知识内隐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品格,遵循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纲领,将文化学习、文化对比和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实现德行品格培育和英语语言学习的有机融合。

(一)知识目标

掌握必要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了解中西方多元文化知识,理解其文化内涵,汲取其文化精髓,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通过文化对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会相关英语表达方式。

(二)能力目标

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恰当运用与主题和情境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有效进行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涉外沟通和跨文化交际活动;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三)德育目标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家国观念,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理解、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差异,坚持中国立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展现中国精神;认识到英语学习的趣味和意义,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实现终身学习。

四、大学英语文化育人的路径

(一)挖掘课程蕴含的文化思政元素

选用《高职国际进阶英语》为主要教材,自编《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行》为辅助教材,提供英语学习素材,输入世界多元文化和中华文化,蕴含着多彩的思政元素。通过教材整合确立八个主题单元,自带思政育人属性,具体见下表。

单元1 2 3 4 5 6 7 8主题People Place Shopping Relationship Entertainment Habit Health Holiday文化思政元素识文化差异,学相处之道,多元文化包容了解各地历史风情和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消费意识差异,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购买懂得传统文化中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学会关爱家人和他人,珍爱亲情、友情和爱情健康娱乐,推介中国传统的娱乐消遣方式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来之不易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控力,做有益于健康的事了解西方主要节日,对比中国传统佳节的庆祝方式及文化意义

教学中结合主题内容补充传统文化素材,如学习“娱乐”这一主题时引入京剧、太极拳、武术等传统娱乐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和文化传播意识。也可以分享传统文化背后的人物故事,如京剧狂人“洋猴王”格伐放弃英国高薪职位来到中国,二十年如一日零起点学京剧,他与京剧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国粹京剧被外国人所推崇和喜爱,折服于京剧的世界影响力,文化传播内驱力油然而生。教学中师生共同欣赏京剧名段,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京剧的魅力,可激发传承传播国粹的意愿,提升使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创新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可遵循、可操作的程序。教学设计决定教学效果。下面以Health 主题为例,展示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文化育人的教学设计。

课堂环节课前教学活动教师发布课前任务:观看BBC教学纪录片《中医》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课文中所列举的健康隐患在你身上有所体现吗?”欣赏电影《刮痧》片段,以“片中的爷爷是否做错了?”为题开展辩论课中展示一组科比、菲尔普斯等国际明星开始使用中医疗法的图片文化思政育人预知传统中医和健康的关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学会管理健康,杜绝不良生活习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了解电影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医不被世界所认可和接受中国经济发展、国家强盛、国际地位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中医补充校本教材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认知和理解传统中医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四个自信”课后写电子邮件:为一名背痛的外国游客推荐一种中医疗法,将作文上传到课程平台巩固对课文内容、中医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增强推介中医的能力

上述教学设计将主题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元素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将育人实践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英语学科内容和思政内容模块“基因式”融合,学生既习得了语言文化知识,提升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形成了健康生活、健康管理、文化自信、文化传播等品格,真正实现了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同向同行,润物无声。

(三)补给文化学习资源

除了选用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媒体资源,引入具有时尚元素和时代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资料,如视频、音频、活页式文本材料。(1)国内外的中国元素英语纪录片,如《中国范儿》(Feel of China)、《你好,中国》(Hello,China)、《美丽中国》(Amazing China)等英文视频节目,用地道的英语从不同侧面展示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讲述中国故事,反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利于世界了解更真实的中国,感受中国文化底蕴;让年青一代认同中国文化之美,唤醒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2)补充中国古代典籍里的经典佳句、名人名言,在学习英语表达的同时让传统文化之美走进生活,可以碎片式引入,每日一句感悟文化,陶冶情操,规范德行。(3)利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素材和实例,如中华优秀文学作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速度及中国工匠典型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4)关注“中国日报”“语言服务”“英语教学”“蔡雷英语”等英语学习手机软件,紧跟政府工作报告、时事热点话题、新词热词、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等,既是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良好素材,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天然媒介,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

(四)“1+N”文化输入

“1”为大学英语课堂的主战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挖掘教学各环节所蕴含的文化思政元素,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实现以“化”育人。“N”即拓展延伸路径,协同线上、线下,融合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形成一个思政育人辐射场。线下课外活动开展“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络相亲”“何谓健康”等主题辩论,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理性思考、辩证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一以贯之开展课前五分钟“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抗疫精神”“我最敬仰的英雄人物”“一个红色故事”等主题演讲,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认同,培养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或举办中外文化、中外节日、中外风情的辩论赛和英文校园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同时,借助“云班课”“钉钉”“微信”等云平台,构筑虚拟交流空间,秉承英语学习和文化传承的理念,不断供给文化学习的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移动终端的英语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构建学习策略,练就终身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云课堂),价值塑造拓展到课堂之外。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英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