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 访人民音乐出版社李航

2022-10-23 07:03俞子正
歌唱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办刊声乐歌唱

俞子正

访谈者:俞子正(男高音歌唱家,教授,《歌唱艺术》常务副主编)

嘉宾:李航(人民音乐出版社期刊中心主任,编审,《钢琴艺术》常务副主编)

(下文中,俞子正教授简称“俞”,李航编审简称“航”。)

李航好!居然采访《钢琴艺术》的您,实在是有点意思,您作为兼管《歌唱艺术》杂志的期刊中心主任,应该是最了解这本杂志的,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它的现状,以及出版社对它的期望。

非常感谢俞老师!您的“午后会客厅”做得非常好,能够到您的会客厅是我的荣幸。我作为一名杂志办刊人已经二十五年了,应该说走过了《钢琴艺术》和《歌唱艺术》两本杂志的最初阶段。《歌唱艺术》创办的起因,源于《钢琴艺术》,钢琴和声乐可谓是姊妹艺术,所以初衷也是希望可以做成“姊妹刊”。

虽然去年开始接手《歌唱艺术》的常务副主编工作,但实际上我对这本杂志的历史完全不清楚,只是想把它尽可能做得好一点。您能先介绍一下《歌唱艺术》的创办过程吗?

《歌唱艺术》的创办过程可能还真是我最清楚。在我印象里这本杂志之前应该是在2005年左右有过一次酝酿,也是筹备了一年时间,但是无疾而终。或许是因为一直有这样一粒种子,所以在土壤、空气都适合的环境下终会长成。2011年1月,在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以及杂志创刊时各位同人的共同努力下,《歌唱艺术》杂志正式出刊了。经过了三年的合作办刊,我们终于申请到正式刊号,2014年《歌唱艺术》改刊名为《歌唱世界》,2016年改回《歌唱艺术》,真正和《钢琴艺术》成为“姊妹刊”。

是的,当年我看到《歌唱世界》这个杂志名字,感觉特别业余,有点像“XX大世界”之类的,后来改回《歌唱艺术》了,感觉就舒畅一些。您觉得这本杂志的文章质量如何?请诚实地评价。

这个问题太尖锐(哈哈)!客观地说,每一本杂志每一期内容每一篇文章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也是很正常的,不可能篇篇文章都是“鲍鱼鱼翅”,会很难消化的。目前来说,杂志有质量的文章越来越多了,就像前两期访谈邓垚老师和张美林老师的文章,非常有意思,很生动,对读者很有启发。所以,当时文章在杂志微信公众号推送后,第二天阅读量就接近五万!但是,普遍来讲,声乐方面能写的、写得好的人太少,所以有关声乐方面的好文章产出量也就相对少。

我注意到《歌唱艺术》的发行量很小,影响力不大,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应该说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吧。首先,我想谈谈圈内现象。我自己也是音乐学院“泡”出来的,接触过很多声乐系、歌剧系的同学,现在也都是歌唱家了。声乐这个专业太有自己的个性,太因人而异,并且天赋在这个专业中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没有天赋,没有天生的好嗓子,一切都是零;但是有了天赋,这个长在身体里乐器还随时会有各种潜在的、突变的可能性。从根儿上讲,大家从来都是认为唱得好是老天爷给的、天生的;理论也好,教学也罢,没有多大意思,也说不清楚。从唱到说,再到文字,何其难!如何能用文字把种种现象写出来?太难了!写得不生动,没人看;写得大胆的,稍有偏差,招人议论;剩下写得好的,就少之又少了。所以,杂志在内容方面很受局限。

其次,我也想说一下整个的大环境。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是大家刷“抖音”、上“小红书”看视频的时代,书刊、报纸,对很多人来讲,已经不重要了,除非迫不得已。太多的想知道的,动动手指,打开“百度”看两眼,也就都有了。不追求精益求精,只需大概了解。可能我说得有一些过分,但做杂志二十多年,我说的一定是最诚实的。这个社会太浮躁,很少有人还会静下心来阅读。不夸张地说,阅读这个习惯正在慢慢消失。

是的,人们似乎满足于碎片式的资料,什么“抖音”啦、“百度”啦,都懒得动脑子思考。读书没有了书,人也就没有了书卷气。譬如,一套线装的《史记》改成电子版在平板电脑上看,感觉好像是另外一本书,读书的方式不同了,感觉也会随之改变。看屏幕读书似乎是进步了,但只是阅读工具上的便捷,是不是进步还很难说。我觉得阅读工具的差异对人的知识摄入量是有影响的。我也偶尔在屏幕上读书,但总觉得和书本不一样,好像读书本时都能记住,看屏幕会看了就忘。而且,沉不下来,不像读书本那样安心,可能是我的陋习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杂志的质量,包括文章的质量、被引率等,让更多的人读这本杂志,在业内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工程,一个很大的工程。提高杂志的质量还是要靠各方的共同努力。从编辑者、办刊人——因为每一本杂志都会真实反映出办刊人的思想——到每一位与歌唱相关的人士,只有大家都关心中国的歌唱事业,这本杂志的质量才会越来越高,才会越来越有意义。至于被引率和业界的影响力,一方面,确实需要一个过程,道路还很漫长,仍需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办刊还是需要有互动性,只有更多的走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你、认识你,直至喜欢你、爱上你,希望以后杂志可以开展更多的全国性活动。例如,《钢琴艺术》杂志每年都会举办活动,全国的教师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交流互动,了解彼此,共同成长。

一般来说,表演艺术类的文章相对比较难写,很多是感性的,大部分教师凭教学经验在传授歌唱技术,很少有人认真地研究音乐史、声乐史,以及其他与歌唱相关的学科,如人体的结构、共鸣的原理、歌唱动力等。因为大家觉得没有必要,凭经验把声音搞对、各显神通就可以了。写文章时,由于每个人不同的感性体验和经验差异,常常写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看过很多声乐方面的论文,大部分缺少科学分析和理论依据,有点像个人体验的经验汇总。有些话甚至看不懂,譬如“吸着唱”“声音从后脑勺出来”“气息吸到小腹”等,你说谁能够吸着气唱歌?太神奇了!可是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久、很普遍了,似乎也很难改变,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是的,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钢琴学科也同样存在,我想还是需要引导。作为杂志,尤其是学界的一本专业刊物,还是应该肩负这样的历史使命的,它一定要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方向。

您刚刚讲到音乐史、声乐史,以及边缘学科,我认为是很重要的,还有相关领域、交叉学科,文化的、历史的,等等。我想作为一位歌者、表演艺术家,或者是声乐教师,只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可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长久。有天赋,唱得好,这是最初阶段。想要登高,需要有文化的积淀才能踏实。想要唱得好,保护好自己的嗓音,更需要了解人体结构、发声原理等,才能避免出现问题。至于很多所谓的“道理”“说法”,还是需要有人站出来厘清的。当然,这种“站出来”需要勇气,更需要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与积淀。

我一直认为,在我们目前的艺术评论界、理论界需要有更好的风气和氛围,鼓励有学术见解的不同发声,但是现在的“空气”还有待培养。大家是共同探讨,而不是听不得不同的声音,不要互相攻击和谩骂。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有千万种表达形式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要有道理。可以允许试错,只有在试错过程中才能得到答案,但是要学会在错综复杂中厘清是非对错。

还有一个现象,我说了可能会得罪同行。我观察很久了,每个学校都有图书馆,学院还有资料室,每年学校花了很多钱买各种书籍、音像资料,订各种杂志、期刊。但是,事实上很少有声乐教师去读书看杂志,图书馆几乎就没有表演艺术方向老师的踪影。我查了近两年我们学校图书馆的记录,没有声乐教师去过图书馆,这也可能跟前面说到的阅读工具发生了变化有关系,您觉得这会是什么后果呢?

是的,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思考,这到底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歌唱家、钢琴家,都属于“表演艺术家”范畴,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能唱能弹,只能成为这个范畴内最低层次的匠人,这样一代传一代,会有“青出于蓝”吗?

我们倒回头再说表演艺术家,“表演”二字,有很多含义——表现、演绎。演绎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演绎才更加准确?在准确演绎的基础上如何做到优秀?如何突破固有的传统而做到有个性标签的演绎?……没有这些思考,又如何能摆脱匠人的思维模式,上升到“大家”“艺术家”?如何能有“代代相传胜于蓝”?

我想,还是要有一些方法和手段激励、鼓励大家多读书、多思考,不是能弹会唱就满足了。从领导到艺术家,再到教师、学生,或许都需要重视。

艺术家们都认为自己的专业成就和学术都体现在歌唱上、舞台上和比赛中,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歌唱家才是自己的主要工作,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看来,还是需要在理论上好好做功课的。否则,我们说的那些教学术语犹如天方夜谭。有一次,我和几位声乐爱好者海阔天空聊唱歌,有个朋友谈及“声音从后脑勺出来”后,其中有一位医生直接嘲笑我们居然如此无知。

当然,艺术家、歌唱家的成就首先体现在表演,体现在自身的能力和功底,舞台表演实践一定是第一位的。但是,作为音乐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教授、教师,如何把这些实践的经验转化成理论,转化为让更多人能够借鉴学习的知识和学问,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仅是歌唱家、钢琴家,还是教授、教师;他们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舞台上,更重要的是讲台,是教室。我们面对的或许有很多是未来的教师,教师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强大的。

那么,从您的经验来分析,您觉得哪一类的文章比较受欢迎?

声乐方面,我是“门外汉”,但是从《钢琴艺术》杂志的内容来看,相对于音乐史论的文章,演奏、教学类的文章会比较受欢迎,大的方向讲就是可以读之受益,又可以运用于实践。我想,声乐方面的文章也大概如此吧。

《歌唱艺术》不仅是面向专业人士,也应该吸引一部分业余读者。对于业余歌唱爱好者来说,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参与这本杂志?那样会不会降低杂志的质量?

有些业余的歌唱爱好者在他们自己的学术领域里是很优秀的人才,他们看问题、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甚至比我们专业的更客观、更全面,多一种视角看待问题只会打开我们的眼界和思想。业余和专业只是行当不同、职业不同,并不代表业余爱好者的水平就是业余的。我认识很多音乐发烧友,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比我们音乐学院的人更加全面,他们会把音乐和历史、文学、哲学等其他学科,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结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您和美林老师的书法都是业余的,我看比大多数专业书法家写得好!

嘿嘿,那倒真是的!我注意到您也担任《钢琴艺术》杂志的常务副主编多年,但是似乎它们的文章质量和影响力要比《歌唱艺术》大一些,是不是您更多关心的是《钢琴艺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其实,这两本杂志都是您负责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您不能“厚彼薄此”,是吧。您希望《歌唱艺术》如何改进?

《钢琴艺术》杂志创刊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她积累的资源相对就会更丰富。在办刊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优秀的作者,也有很多忠实善良的读者。而且,近几年,我们通过办活动也在社会上不断扩大影响力,增加读者的黏合度。我想虽然刊物不同,但是办刊也可以有异曲同工之处吧。作为《歌唱艺术》杂志,首先要找准定位,坚持不动摇,根据定位找准方向、确定内容,用好的内容和文章吸引读者。同时,我想也要做办刊之外的很多事情,如何运用好新的技术手段、运用新媒体,如何办好社会活动,等等。一本好的杂志要观照传统,反映当下,引领风向。

还有一个问题,以前我们和“珠江钢琴厂”一起办过多次全国性声乐比赛,后来改成了展演,也不发等级奖项,而学校教师的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都与比赛奖项息息相关,人民音乐出版社今后会不会再搞比赛,给教师们提供一个艺术展示平台呢?据我所知,“珠江钢琴厂”还是很留恋以前的那个比赛,教师们也都很怀念那个比赛。如果能把比赛和《歌唱艺术》杂志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或许是个好的主意。

是的,我们以前成功举办过多届比赛,在全国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因为这是一个专门为在校教师和学生举办的比赛(活动),这个性质的比赛(活动)目前为止在国内好像还是唯一的。我们还是非常想把比赛(活动)继续下去,其实只要我们把心态放好,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无论是比赛还是活动,这就是一个大家在学术上交流互动的平台,是一种成果的展示,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种检验和推动。

我今天提的问题有点为难您,您不要见怪。因为我们必须找到《歌唱艺术》的问题所在,寻求改变,解决问题,让这个全国声乐教师、学生和爱好者的园地好起来、丰富起来,成为一本高质量的杂志,成为大家喜爱的杂志。谢谢航主任!请相信《歌唱艺术》会很快发生变化的。

感谢俞老师的采访,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耕耘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且热爱她!

猜你喜欢
办刊声乐歌唱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拟广告
重要预告
坚持依靠青年办刊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