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会议。回顾党的历次代表大会,记录了党从孕育诞生到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书写了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篇章,也说明了党确立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保证。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研究组输卵管切除率为8.16%,对照组输卵管切除率为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37,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量测更新过程为:对Pk|k-1作Cholesky分解,得到Sk|k-1,进而得到令i=1,2,…,2t,选择容积点为权重计算量测预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最前列,开创性地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先进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诞生之日起,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制定并通过了党章;党的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党的五大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首次将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党的六大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直到遵义会议以前,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在这一阶段,我们党客观上不具备提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条件,理论上还不成熟,革命实践还没有为党锻造出稳定成熟的领导核心。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党的发展历史及其经验教训,为党的七大召开创造了充足的思想条件。
党的七大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胜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它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会上毛泽东同志还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国革命由此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八大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然而,党的八大以后,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和“左”的错误影响,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致使党和国家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和重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揭开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崭新篇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转折。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奇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历史性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旗帜鲜明地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党的十八大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内领导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回顾中国共产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会议,历史进程与思想进程交相激荡,时代大潮同领袖人物相互造就。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迎来一个风云激荡的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诸多不确定的矛盾风险挑战,我们更需要全党的定盘星、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更需要党的二十大擘画未来、指引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