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娜
法国导演让·鲁什以“真实电影”概念为基础,认为纪录片拍摄无可避免地会激发与拍摄对象的场外重要关系,唯一诚实的方法是表明拍摄意图。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独立篇章的形式,创新叙事理念,构建多场景多时空,打破叙事空间界限,在展示点滴细节中,带领观众俯瞰大美中国,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与人文性。在纪录片的第二季中,创作者使用卫星影像塑造出更清晰、更宏观的“美丽中国”形象。其中,《甘肃篇》在讲述景泰县“黄河石林”时,为了填补空镜头的“故事性”,影片以“去单一风景”的多元叙事方式,讲述了数百万年来峡谷的地貌变化,如“这里最高的石柱有200多米,相当于70楼层高”,如此直观、形象的解说词启迪观众对叙事内容形成了可感的视觉想象。
技术是提高纪录片艺术品质,彰显个性审美、突破创作空间的关键动力,也是诠释独特视觉美学的重要手段。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纪录片通过使用新的影像技术,探寻技术理性与真实记录的融合点,推动纪录片进入立体、层次化表达的新语境。《航拍中国》在拍摄、制作过程中采用了无人机、载人机和轨道卫星等先进技术,用多层次影像呈现的方式,展现出我国的自然、历史及人文之美;并通过使用VR摄影机,在平面影像上呈现视觉特效,用技术优势确保记录内容的真实,较大程度地呈现了记录对象的多样美。如《福建篇》为观众呈现出“三坊七巷”的唯美场景,通过使用无人机设备,将自然环境与流畅的镜头语言巧妙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段长达54秒的全景画面。当无人机镜头跟随游客脚步穿街过巷,再缓缓升至空中,视觉画面瞬间变得极为开阔,在充分彰显当地街巷生机活力的同时,为观众提供了“天地一体,身临其境”的唯美视觉体验。该片为了更好展现自然地貌、人文风景的差异性,使用了超低空水平直推、从低到高的垂直镜头等,为观众呈现出宏观、立体的镜像画面。如在记录四川省时便使用了“一镜到底”的航拍镜头,以串联的方式共同呈现川菜与川剧,实现了巴蜀故事的生动讲述。
《航拍中国》将生态中国与文化中国相融合,凸出中华大地的生态实践,实现了叙事空间的延伸。在第三季《山西篇》中,介绍太原“永祚市双塔”时,创作者使用“拟人化”的手段,选择象征山西“能源基地”的巨型烟囱,令观众的视线对焦画面,并将现代山西人追求绿色、环保的态度融入其中。纪录片将看得见的风景与当下的时代相融合,使观众真正成为“航拍中国”的参与者,将文化注解与时代环境相融合,实现了从单一景观描写向大众与文化、时代环境的双向融合。全集围绕生态文明的智慧理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叙事体系与表达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建设“生态中国”的愿景。
文化是讲好故事的内核,是再生与传承的心灵状态。纪录片通过回望历史、关注现实,将文化底蕴融入叙事内容,用时空交错的故事来呈现不同时代的人文景观。《航拍中国》以文化“体验者”的视角出发,诠释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展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该片找到了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的连接点,保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南丰傩舞”“乐山大佛”“平遥古城”等充满文化内涵与历史沧桑的符号元素,诠释出具有历史感的“文化之美”。如《安徽篇》既注重描述安徽省的山河风光,也描述了徽商们穷则思变、负重前行的“徽骆驼”精神,在致敬文化的同时,亦为文化传承探寻了现实支撑,使观众全面参与文化传承,进而获得审美的多元体验。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看,观众对叙事内容接受的过程,是叙事内容再创造、再表达的过程,也是实现影视作品价值的必然过程。《航拍中国》的成功得益于聚焦文化自信、文化中国的时代话题,其采用跨时空对话和真情召唤的创作方法,赢得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纪录片是影视艺术领域的“报告文学”,创作者采用影像手段来观察现实、反思现实,进而彰显纪实属性,诠释文献档案价值。因此,从纪录片的创作要求看,创作者既要关注“如何叙事”的技术特征,也要遵循“讲好故事”的创作逻辑。《航拍中国》为观众呈现出立体化的祖国全貌,尤其对中国的历史和人文地理进行了完整“著述”。一方面,该片发挥拍摄技术的应用优势,将鲜活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景象刻录于数字信号上,用当代影像档案的形式,实现了精准记录、精彩记录的叙事效果。另一方面,该片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语境相融合,传承过往,见证当代。如《宁夏篇》讲述了“闽宁镇”的形成、发展及变迁史,见证了扶贫的伟大成就。
纪录片《航拍中国》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使观众在相对有限的视听画面中感受“文化中国”的辽阔;又以“以大见小”的叙事视角,实现了“技术至上”与“讲好故事”叙事理念的有机融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纪录片的创作要以增强观众审美体验为基础,兼顾温度与美学质感,积极展现东方文化的生命力,不断拓宽纪录片的表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