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楼(外一篇)

2022-10-22 10:29:57侯发山
剑南文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老三老二大哥

□侯发山

袁家楼

趁着十一假期,公司的事安排停当,大哥开车带着两个兄弟回老家了。

父母已经过世,又不是清明,也没听说哪家乡亲办事,还不到给村里老人发放补助的日子,回来干啥?老二心里暗自嘀咕。老三呢,还想利用这个假期到巩义的康百万庄园走一走。兄弟三人中,不能说大哥的话就是圣旨,在一个锅里搅稀稠大半辈子了,他们了解大哥,大哥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

车停在村外,大哥前头带路。他似乎知道两个兄弟心里有点小小的不乐意,一边走一边说:“其实咱袁桥也不错,有500 多年树龄的大槐树和石臼,有牛王庙,有四合院……不但有历史文化,还有红色基因。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游人如织的好地方。”

老二和老三都没有吭声,类似的话大哥说了不止一遍。

大哥把他们带到了“袁家楼”那里。连同这一次,大哥已经是第二次带他们来这里了。

“袁家楼”是明朝万历年间由他们的七世祖袁国臣所建,坐北面南,为砖木结构建筑,通高15 米左右,占地约60 平方米,共三层,砖砌墙厚约80 厘米,内设有暗道,直通寨墙外面。该楼起到了登高远望、避难、防护外来侵犯的作用,所以民间俗称“避难楼”。有碑记载:公袁氏,讳梦松,公兆其子也。家有楼,高百尺,孑然特出,因共称为袁家楼焉。相传建自明时。明季盗充斥,有土寇至村,族人避难楼上,贼环而攻,有剧贼负方不趋进,将以火其门,楼上以磨石下击剧者,立毙,贼惊,楼得无恙。

上一次,大哥没有表态,只是围着“袁家楼”转了几圈。这一次,大哥开口了,他说:“来到这里,你们两个会想到啥?”

老二心里一惊,难道大哥是为金元宝而来?传说,“袁家楼”建好后,修建者还将一大锅的金元宝存储于该楼一箭之地,以备将来修缮之用。一箭之地在楼的何方何处,后人遍寻无果,至今仍是一个谜。又想,大哥是公司的董事长,会有这个想法?不可能。

老三想的是,莫非大哥要出资修缮这栋楼,然后弄成一个景点收取门票?中,主意不错。生意人嘛,在商言商。虾米再小,也是一盘菜。

两个兄弟也都是精明人,没把各自的心思说出来,都拿眼瞅着大哥。

大哥噗嗤一声笑了,说:“我的脸上又没花,你们看啥?你们好好看看这栋楼。”

老二和老三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便把视线转向眼前这座巍峨高大的楼。

大哥叹口气,便往正题上引:“常言说,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咱们的先祖当年建这栋楼,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整个村子的乡亲。”

老二说:“大哥,您是不是想请人挖掘一下,宣传我们袁家的祖先?”

老三说:“拍成电影,咱袁桥火了,咱袁家也就一下子出名了。”

“当年咱的祖先是为了名声吗?”大哥说罢,长出一口气,似乎有点失望。

“大哥,您的意思——”老二疑惑地问道,老三的眼睛里也藏满了问号。

大哥答非所问,继续说道:“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登封县境内也不平静,为保护乡民,袁家十六世袁梦松出资修建了土寨墙。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伪军的骚扰和破坏,登封第一次党代会也是在袁家十九世袁毅家召开的……”

老二终于忍不住了,说:“大哥,您越扯越远了,您究竟要干啥,直说嘛。只要决策正确,我和老三都不会拦您。”

“大哥,您是不是有什么难处?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有我和二哥,怕什么?! ”老三附和道。

大哥看看老二,又看了看老三,终于说道:“咱袁家的祖先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能有家国情怀,造福一方,咱们三兄弟也不能袖手旁观,我打算建一栋楼……”

老三打断大哥的话,扑闪着眼睛,说:“大哥,也建‘袁家楼’?”

“老三别打岔,让大哥把话说完。”

大哥说:“村里的孤寡老人也有不少,虽说咱们每月给他们发着补助,可他们还住在老房子里……咱们出资,建一栋全是两室一厅的房子,免费给他们住。”

“这个想法好! 大哥,我支持。”老二竖起了右手的大拇指。

“大哥,您咋不早说啊?我没意见。”老三说。

大哥笑了,看得出,他是由衷地开心,由衷地高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话一点不错。一路走来,正是有了两个兄弟的大力辅佐,他们的事业才犹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后来,楼建好了,袁桥的孤寡老人也搬了进去。这些老人当中,就有袁毅的孙子袁铁木,他一辈子没有成婚,无儿无女,其幸福感不亚于那些满堂儿女的老人。

乡亲们把袁氏三兄弟建的那栋楼叫“幸福楼”。

幸福的儿子

下午下课后,他刚回到宿舍,手机微信就叫起来——是妈妈的视屏请求。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他知道妈妈的脾气,若是挂断或是不接,她会一直打个不停,甚至打车来学校找他,尽管距家一百多公里地。妈妈曾说过,为了他,再远的距离都不是问题。

“儿子,回到宿舍了吧?”

“嗯。”

“先榨一瓶果汁。”

他听话地把手机放到一边,有条不紊地削苹果,榨果汁,把果汁倒到杯子里,端起来喝了。喝罢,他还特意把空瓶子朝妈亮了亮。一天两杯果汁,妈妈要求的,而且必须在视频下完成妈妈才放心。好在,他已经习惯了。

妈妈满意地说:“好。你去餐厅吃饭吧……晚上十点,再给你微信。”

同宿舍的明明同学已经习惯了妈妈对他的关心,没有说什么,反倒挺羡慕他是个幸福的孩子。明明羡慕嫉妒地说:“我来学校半年了都,老妈一个电话也没有打过。”

他担心明明误会,解释说:“我爸爸走得早,妈妈怕我受委屈。”接下来的话,他没说出口。妈妈曾对他说过:“我要把你缺少的父爱给补回来,要让儿子成为全天下最幸福的儿子。”小的时候,他的饮食起居,妈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周换一次菜谱,每天几点起床,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她都安排的好好的。初中、高中住校,妈妈一天三次送饭,风雨无阻。到了节假日,妈妈给他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舞蹈班,钢琴班,跆拳道,书法班,口才班……其实,他也特想玩,想去旅游。妈妈似乎知道他的心思,没等他说出口,就对他说:“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说:“你不好好学习,没有本事,将来怎么让妈妈幸福?”本以为,到了大学,妈妈的关心会少一些,不料想,有过之而不及。他想对妈妈说“我都是大人了”,但他猜想,若是他这样说,妈妈肯定会说:“再大的人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孩子。”

晚上十点下了晚自习,他赶忙回到宿舍,刷牙、冲澡,刚钻进被窝,妈妈的微信语音准时打了过来:“儿子,洗漱了吧?今天都上了什么课?……上了几次厕所?……老师提问你没有?……有没有女同学跟你说话?……天气预报明天降温,加外套,就是那件红色的夹克。睡吧,十一点了。拜拜! 明早起床我叫你。”

他并没有立即去睡,而是看了一会儿网络小说。

第二天早上五点,他的电话会准时唱起“亲亲我的宝贝……”——这个铃声也是妈妈为他设置的。不用看就知道,电话是妈妈打来的。明明曾对他说:“跟你住一个宿舍真好,早上都不用定闹钟,上课从来没迟到过。”

他的不少男同学在都谈女朋友,唯独他没有,不是他没有目标,是都没入妈妈的“法眼”。时间久了,那些女同学对他都“敬而远之”。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四年后,他大学毕业了。

他首先选择的是去当教师。

妈妈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不好教。”

他又想去银行系统工作。

妈妈说:“银行里边钱不少,都是人家的。”

明明的爸爸是某房地产公司老板,明明撺掇和他一起去打拼。

妈妈说:“那里房子不少,都是给别人推销的。你拿死工资,啥时候能交得起首付?”

他没辙了,说:“妈妈,你说我该怎么办?”

妈妈说:“去国外深造,有了好文凭,不愁没有好工作! ”

他说:“妈妈,去国外一年要很多钱,我不想让你太辛苦,我想早点参加工作。” “我现在还年轻,还不辛苦。如果老了让我辛苦,那你才是没良心!”妈妈说这话的时候,咬牙切齿,有点恨铁不成钢。

他知道拗不过妈妈,便去了国外。当然,大学也是妈妈早就选好了的。

他很聪明,也很勤奋,拿到国外那所大学的奖学金,本该四年完成的学业他两年就完成了。

毕业后,很快有一家不错的跨国公司录用了他,拿的是年薪。这一次,妈妈没有反对。他把妈妈接到了国外,还特意在朋友圈晒:我要让妈妈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

后来,邻居发现他的妈妈被人残忍地肢解在家中。

再后来,凶手被抓,是遇难者的儿子。

猜你喜欢
老三老二大哥
郑老二
老二为什么比老大精
37°女人(2018年10期)2018-10-24 06:27:26
济公传
中国漫画(2017年3期)2017-06-29 08:30:59
借钱
今日农业(2017年8期)2017-02-01 06:23:12
我不用,我打车
喜剧世界(2016年23期)2017-01-04 03:22:00
愁眉苦脸的狗大哥
学生天地(2016年14期)2016-05-17 05:45:43
王老三进城
辽河(2015年2期)2016-04-06 04:43:38
大哥我想你
大哥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