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颖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一类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谱系疾病。其核心症状为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方面的持续缺陷以及受限、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和兴趣。
孤独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基因异常均可能导致该疾病出现。
2.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目前研究发现,与健康儿童相比,孤独症患儿的脑功能(如丘脑、扣带回、额叶等脑区的功能)和脑结构方面(如小脑、脑干等),均存在异常。
3.神经生化因素。近年来,关于多巴胺、催产素在孤独症患者脑内存在失衡的研究较多,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孤独症儿童典型的症状有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孤独症的临床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社会交往障碍。患者各个时期表现不同,如婴儿期表现为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等,在幼儿期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等,在成年后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等。
2.交流障碍。患儿体现在非语言和语言交流两个方面。
3.兴趣狭窄及有刻板行为。患儿常常对玩具、动画片等缺乏兴趣,反而迷恋看广告等。
4.感觉和动作障碍。患儿对疼痛和外界刺激麻木。
5.行为怪异。患儿常眼神飘忽,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6.智力和认知障碍。患儿常表现为智力比同龄人低下,在注意力、理解力等认知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低下。
孤独症儿童往往社会功能受损严重,很多孤独症患者直至成年,仍处于严重功能缺陷状态,需要长期照顾和护理。但如能早期进行有计划的治疗和矫正教育,并能长期坚持,是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的。
治疗孤独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育训练。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或方案对患儿进行教育训练,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患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
2.行为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隔离法、消退法和系统脱敏法等。
3.家庭指导和支持。孤独症不仅给患儿的社会功能带来巨大损害,也让患儿家庭成员感到痛苦与自责,因此患儿家人尽早接受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包括家庭成员应接受心理咨询,尽早获得指导和支持;接受疾病知识的教育;学习教育训练方法等。
4.药物治疗。目前,尚没有哪种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及交流障碍。患儿情绪行为异常,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及中枢兴奋药物等,有一定疗效。
到目前为止。虽然市面上可以见到各种各样宣称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针对这一疾病,专家们并没有找到能够让孤独症患儿恢复到常人生活水平的确切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