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义与生成逻辑

2022-10-22 07:21
关键词:高素质总书记特色

宋 伟 张 颖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对推进高校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22 年4 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建校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回信,信中明确指出,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希望他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是新发展阶段高校立德树人的行动指引。

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是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关键词,也是回信精神中的内核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对于推动高校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这深刻阐明了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责任和使命。然而,培养什么样的新时代人才?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以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进行了进一步回答,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标尺。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者们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有学者对此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样貌。中国不仅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同时也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导致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还有学者对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不同国家的借鉴研究提出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国家创新发展需要。

在已有文献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聚焦于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当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不足等方面,但对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别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素分析仍然显得略有不足。事实上,明晰内涵与要素是推动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为研究人才培养理论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深入分析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义以及生成逻辑等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党中央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能够准确地把握新发展阶段人才培养的价值旨归,从而推动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不仅对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回信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于高校持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义

钢筋铁骨,在通常的解释中被认为是具有健壮的体魄或是意志坚强不屈,形象的比喻如钢铁铸就的体格或意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钢筋铁骨则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是对高素质人才的综合要求,也是结合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提出的具体要求。理解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内涵必须将其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培养的相关重要论述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强国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中来分析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理解阐释不清,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就会偏离方向,也会导致人才培养的路径走入误区。因此,研究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义必须紧扣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

听党话、跟党走是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首位要求。纵观全球各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历史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都始终按照自己的政治需要,始终将政治性贯穿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中国来说,政治要求就是对人才培养的第一要求,也是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够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成为最重要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可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来说同样如此,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培养人才、铸就人才,必须保证中国的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听党话、跟党走,只有人才的政治素质达到党的要求才能够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才能够达到钢筋铁骨的首要要求。对于高校而言,这样的人才培养标准才能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要求。

有理想是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标志。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高素质人才不仅应当具有政治素养,还应当怀有理想抱负。有理想,首先体现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将自己的理想目标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将自己的青春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与时代同行的发展中实现人生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有理想,其次体现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能够以严格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求自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指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提升人生境界,展现出高素质人才应当具备的道德情怀。有理想,还体现在具有脚踏实地的刚毅精神,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百炼成钢、百折不挠,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呈现出埋头苦干、行胜于言的奋斗品质,将钢筋铁骨的精神内化为自己敢于担当、坚持不懈的优秀品格。

为国奉献是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本质表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始终将人才培养与为党奉献、为国奉献协同在一起,充分发挥了人才报国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等教育机构,为中国革命积累了宝贵人才,凝聚了在当时具有先进觉悟的人才队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结合当时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行业性特征的高校先后成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这些高校培养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急需的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通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提升,人才服务于国家发展的目标不断实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稳步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加快推动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跨越。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人才培养的价值必须融于国家发展需要,为国奉献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原点,也是今天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内核价值取向。

有本领是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素。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不仅要求人才培养要注重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还要求必须具备真本领。没有本领,为国奉献就会成为空谈,也更无法实现人生目标。有本领,首先是要学习好专业本领,高校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具有专业素养,要能够通过在大学的学习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做到术业有专攻。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北京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这实际上也是对学校培养钢铁行业专业化人才的肯定。有本领,其次是要有适应国家需要的本领,学习知识、提高技术、增长本领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掌握本领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而且要聚焦中国问题施展本领,这也是评价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达到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有本领,还体现在要有创新本领,要具备啃硬骨头的本事,真正的高素质人才要能够勇攀高峰、敢于突破,以钢筋铁骨的精神追求突破,在孜孜不倦、刻苦拼搏中将聪明才智贡献国家、奉献社会。

二、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生成逻辑

培养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重大论断,也是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理解和把握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丰富内涵,还应当研究分析为什么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提出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生成逻辑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析有助于从理论层面阐释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提出的理路。事实上,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是与国家生命周期相协同、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耦合、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驱动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合于当前中国发展并且彰显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与国家生命周期的协同逻辑。根据国家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一个国家由弱小到强盛,主要受到国家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影响,这一过程也体现在综合国力水平的变化。纵观全球各个国家历史的变迁不难发现,一些国家由强变弱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在于国家能力的下降,相应地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走上由弱变强的道路。国家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集成体现在人才的供给能力,人才因素无疑是制约亦或促进国家能力提升的关键指标。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中国真正进入了国家强盛期,但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于能否培养出适应伟大复兴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并能够充分释放人才培养带来的正外部性效应。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刻指出,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标志就是具有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是能够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人才。

人才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耦合逻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发展,是自由的、和谐的、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认识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折射出人才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耦合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人才事业发展正是遵循了这个逻辑规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方面的特殊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得到了极大体现。如此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同样蕴含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相反,没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也不会达到铸就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驱动逻辑。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对于中国而言,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这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样,有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成效,就会推动大学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因此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存在双向驱动关系。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窥视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一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提升与高等教育发展呈现高度正相关。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到后来欧洲的法国和德国,再到二战后的美国,这些国家在当时的迅速发展中都得到了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的红利。站在历史和全球的视野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是党中央在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的大学发展方向,也是推动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

三、培养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实施进路

分析讨论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义和生成逻辑,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精神,推进高等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在实践方面,培养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要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人才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贯穿其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充分运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道理,同时要着力精准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一流学科建设能力,并且促进这些实践维度形成有效合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指引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才培养之所以硕果累累也得益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在全过程。当前,中国已经步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如何培养更多具有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是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是保证高等教育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根本前提。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要充分认识大学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渗透在育人育才的全方位,旗帜鲜明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政治要求。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高校培养具有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休止,西方错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时存在,如果不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人才培养的方向就容易迷失,就难以将青年学生铸造为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支撑,牢牢把握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的总要求,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各项工作中充分释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力量;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传递给青年学生,在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精神滋养,不断练就钢筋铁骨的钢铁意志。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道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清楚道理是思政课的重要使命,而讲什么道理,怎么样讲道理则至关重要。事实上,思政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讲清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道理,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这些道理讲清楚了,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的思想就武装起来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不仅要讲好思政课,还要善用“大思政课”。相对课堂中的思政课而言,“大思政课”更要具有大历史观、大世界观,从更广阔的视野中、从中国发展实践中、从立德树人的全局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思政课”要充分利用广阔的社会资源,将校园教室与校外实践融合在一起,要充分抓住中国问题、扎根中国大地,把中国故事和思政内容结合起来。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还要推进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紧密协同,形成思政教育的环空间,营造充盈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精准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历来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关键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提出殷切嘱托,强调指出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这实际上是对全体高校教师队伍提出的共同期待,也是赋予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的大学,一流大学必须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一流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能够为学生起到为人为学的示范作用,在思想品格和专业知识方面要能够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随着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也十分紧迫,如何通过精准施策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至关重要。一方面,高校应坚持引育并举、识用结合的总体方针,以长远战略眼光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构建更加科学精细的教师职业成长支撑体系,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助推教师发展。

持续提升一流学科建设能力。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要拥有本领必须有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作为基础,要能够在人才培养中传授和研究世界前沿、中国关注的问题。首先,推动建设一流学科要构建以一流学术成果和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持续完善优化大学治理结构,激发学科发展活力,推动师生产出高水平标志性学术成果。其次,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要瞄准国家战略需要,以学科发展解决核心技术难题,特别是一些“卡脖子”关键技术,让青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塑成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能力。再次,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要形成产学研深度合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创新能力、增长本领,不断积累研究经验。此外,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还需要关注不同学科的差异,特别是对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学科的人才应建立特色化的培养模式,让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中都成为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高素质总书记特色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时局图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高素质”自诩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