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敏
(江西省萍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 萍乡 337000)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成为当前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水资源污染情况相对较为严重,相应监测工作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的应用效果难以得到良好保障。因此,加强对于水处理中环境监测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应污染防治措施的优化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电化学法是水环境监测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多用于检测水体pH 酸碱度、流速方面,通过对电化学法的应用和研究,设计相应水环境监测仪器,能够实现对于水环境的实时多参数监测。
1.1.1 pH 测量
pH 酸碱度的测量可采用双铂片计时电势法。该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于电流阶跃的控制,进行暂态测量,因此也被称为恒电流法。在实际进行pH 测量的过程中,温度会对传感器的精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其温度相应情况进行分析,经实验得到pH 为4、6.85、9.17 时,传感器温度响应情况见表1,由表1 可知,计时电势法测量的开路电压值与温度值均呈线性关系,也间接说明了铂片表面确实发生了Pt 与PtO 的相互转换。
表1 pH 传感器温度响应
该检测方法与玻璃电极相比,主要优势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双铂片电势法为固态电极,不易碎,而且适应性较强;第二,电极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能够直接在相应装置中使用进行检测;第三,电极输入阻抗较低。
1.1.2 流速测量
提高流速测量计的灵敏度是当前监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此,可借助氧化钨电极设计流速检测传感器,以此实现对于低流速液体的测量。相应测量装置结构情况见图1。该装置能够将池中液体的流速控制在0.08~40 mm/s 范围内,相应流速调节单位为0.08 mm/s,极大地满足了低流速实验需求,经过进一步实验测量之后,发现该测量方法并不适用于液体流速超过25 mm/s 的情况,因此,该技术方法不能够应用在流速较大的水体监测当中。该流速传感器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较低,无需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流程,检测方法相对较为简单、高效[1]。
图1 测量装置结构示意
1.2.1 颜色测量
水体颜色测量能够有效反应水质的好坏情况,可通过对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光谱实现对于水体颜色的测量。其中三刺激值可用于描述水体颜色,计算公式为
式中:x(λ ) 、y(λ )、z(λ ) 为视觉匹配函数;A( λ )为测量溶液的吸光度;S(λ )为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相应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相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得到的结果,运用上述坐标计算公式,能够得到溶液色坐标,进而实现对于水体颜色的分辨。
1.2.2 浊度测量
浊度测量能够实现对于水体污染情况以及富营养化程度的分析,而且还有助于监测废水过量排放情况。相较于以往红外光波监测方法,紫外可见光的散射强度更大,能够更好地反应水体的浊度情况,其主要原理是在无色液体当中,溶液吸光度多是由于颗粒物散射入射光而产生,相应散射强度与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颗粒物直径远小于入射光波长的1/10 时,将会呈现出瑞利散射现象,其强度公式为
式中:I 表示瑞利散射强度,单位为mW/Sr;I0表示入射光强度,单位为mW/Sr;K 表示瑞利散射系数;N 表示单位体积微粒个数,单位为个/cm3;V 表示微粒的单位体积,单位为cm3;λ 表示入射波长,单位为nm。
因此可通过设计紫外可见光浊度传感器,实现对于水样中浊度的有效测量。该方法适用于悬浮颗粒直径在0.1~20 μm 的水样测量当中。
1.2.3 化学需氧量测量
化学需氧量主要指的是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消耗氧化剂的量,主要用于检测水体当中有机物、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的含量以及污染情况[2]。但是由于水体中存在悬浮颗粒物,会阻挡可见光的传播,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在实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浊度补偿的研究。对此,可通过对吸光度曲线下移系数的分析实现浊度补偿,经过试验验证,得到了不同浊度下吸光度曲线下移系数的线性拟合公式,见表2。经验证该浊度补偿效果优良,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表2 不同浊度下吸光度曲线下移系数的线性拟合公式
遥感技术基于其本身的动态化、自动化监测优势,在水环境监测当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而且相应监测成本较低,准确性较高,极大地减少了人为监测过程中的影响。当前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当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固体悬浮物测量
可利用红外光波对悬浮物展开遥感监测,通过建立悬浮物辐射值模型,实现浊度测量。当前常用的浊度传感器包括散射型以及透射型两种,前者是基于廷德尔效应,后者是对于入射光衰减程度的监测,二者的响应曲线存在一定差异,见图2。透射型和散射型浊度计是当前两种最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因此对于浊度测量计的研发也多是在这两种方法上改进优化而来。
图2 响应曲线
1.3.2 水体富营养化测量
可借助红外光波段、可见光波段实现对于水体含氧量的监测,在实际环境监测过程中,若水质出现变化,富营养化程度增加,就会使得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有所增加,进而导致红外光波段出现变化,在陡坡效应的作用之下,相关监测人员通过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对于浮游生物的有效判断,进而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例如,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水体当中的浮游植物数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就会使得遥感装置采集的反射光谱发生变化,可以此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监测判断的依据[3]。此外还能够通过对叶绿素a、总氮、总磷以及化学需氧量的测量实现对于富营养化的监测。相应计算评价因子营养状态指数(TLI)以及营养状态分别为:TLI<30 时,为贫营养;30≤TLI<50为中营养;50≤TLI,为富营养。
为强化对于水污染防治强度,在保障污染治理环境效益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相应经济效益,因此可通过建立费用函数模型,实现对于水污染治理经济效益的控制,以此为水污染处理系统各环节工艺的选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费用函数包括幂函数、一元线性函数、二元非线性函数、多元线性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多种模型,模型形式分别为
在实际应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应污水治理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相应费用模型。例如,对于污水处理厂以及再生水厂而言,其工程规模较大,单位处理水量以及基建费用与规模之间负相关,因此可选择幂函数形式作为费用模型[4]。模型公式为
式中:E 表示工程费用,单位为万元;Q 表示设计规模,单位为万米3/日;a,b 表示模型系数。
稀土湿法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湿法分离相应污染物,通过氧化焙烧、盐酸浸取、萃取分离,最后进行稀土金属以及合金制备。以某地区氟碳锦矿的湿法分离为例进行探讨。相应氧化焙烧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
将稀土境况在回转窑内进行焙烧,通过外加热方式进行处理,焙烧温度控制在500 ℃~600 ℃之间,维持1 h,然后转入浸出环节,通过稀盐酸、碱转进行两次浸出得到锦富集物和少锦氯化稀土,在进行萃取分离,景观氯化稀土湿法合成。景观分析后,发现该区域废水当中包含的主要污染物为钡、氦氮、化学耗氧量、悬浮物等[5]。以此为依据进行废水监测方案的设计,并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过程治理以及末端治理技术,全面保障水污染防治效果。
针对村落污水问题,可采取生态土壤法、分层生物滤池处理技术等进行污水治理。生态土壤法治理原理是利用不透水层在地下建设生物滤池,通过通气性土壤作为好养性填料,将生活污水引入草坪,并向地下土壤渗透,使得污水直流在艳阳砂盘当中,在借助表面张力上升,在虹吸作用的支持下,不断向下层土壤渗透,最后流出生物滤池,达到将水与污染物分离的目的,相应工艺流程见图3。处理完成的水会被回收利用,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留在土壤当中,氮碳变成气体逸散在空气中,磷则被土壤吸附截留,或者被其他植物利用。
图3 生态土壤净化工艺流程
分层生物滤池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膜法进行污水处理,该技术工艺主要包括滤床、布水装置以及排水系统。污水通过格栅进行预处理,然后进入分层生物滤池,与生物膜接触,将污水当中的有机物吸附降解,或者被生物池当中下层吸附性填料吸附,最后将处理达标的污水排放或者绿化回用。该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在于基建运营成本较低,而且污泥产量较少,此外该系统的抗冲击能力较强,能够有效节约空间,是当前污水治理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技术措施。
综上所述,水环境监测以及污染防治工作是水处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当前常用的水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法、可见光谱测量技术、遥感技术以及生物测量技术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结合相应监测需求,合理选择不同监测技术,同时还应积极针对相应技术进行优化开发,不断提升监测水平。在进行污染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防治技术的合理选择和应用,通过建立相应费用模型实现对于治理技术的科学选择,还可以根据实际水处理区域、治理目的等,选择稀土湿法污染分析技术、生态土壤净化技术以及分层生物滤池处理技术等,实现水污染的高效治理,在达到相应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相信随着对水环境监测以及污染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水处理效果将会得到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