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派艺术的文化语境与理论重构

2022-10-21 19:06郑崇选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海派上海时代

郑崇选

海派艺术是海派文化的具象呈现和艺术表达,海派艺术发展的时代嬗变见证了近代以来海派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变化,海派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规定了海派艺术的审美和样态。之所以提出新海派艺术的概念,一个主要的考量就是基于海派艺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下,其存续和发展的定位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与新时代海派文化相契合的审美规范和艺术追求。所谓的“新”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先后,而是在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在影响之下,海派艺术新的形式、新的旨趣、新的审美,尤其是所折射的新的时代精神。因此,讨论新海派艺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对新时代海派文化的重新理解和阐释。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基本内涵

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中西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不断损益、代谢、嬗变、拓展和深化,大致经历了一个发轫、争议、沉寂、新生、倡扬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海派文化早已内化为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重要体现,原有的争议和贬损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基本失去了生存的历史语境。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派文化以其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格,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绽放独特光彩,为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新时代的时间跨度,宽泛一点可以指改革开放以来,核心一点的范围重点在侧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吻合。新时代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的现代表述,指在对历史概念海派文化扬弃焕新的基础上,以上海为核心承载区并形成明确想象路径,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伟大的创新实践中孕育生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文化类型。习近平总书记将上海城市精神提炼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同时又提出新时代的上海具有“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不仅传承了历史的积淀,且体现了海派文化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基本特征,具有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

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之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

一是历史的维度。新时代的海派文化虽然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上海的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都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新时代的海派文化不是历史虚无的文化断裂,而是新的时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近代海派文化有本质不同的是,新时代海派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先进文化,新时代的海派文化都有丰富而具体的呈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将为新时代海派文化提供最为鲜活的思想力量。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解读和阐释,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对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定位的根本性不同,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远东大都市的根本区分。新时代海派文化本质性内涵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经济社会的创新实践,来源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新的上海现代城市格局,更来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

二是空间的维度。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研判,要放在世界、中国、长三角和上海四重空间所构成的整体格局之中,上海在这四重空间中的方位和方向决定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和趋势。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的力量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不断形成新的文明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扛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中西文化的吸纳和贯通为全球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新时代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的品格和包容性的胸怀,鼓励多样性文化的繁荣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旨归一脉相承。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本质性资源。面向2035年,上海提出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不仅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功能,同时更要具备鲜明特质的城市文化,而海派文化就是体现上海全球城市卓越性的文化特质。全球城市是所在国家文明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代表和象征,上海作为中国的全球城市,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上海探索和上海样板。海派文化立体展示着中国特色现代全球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将对中西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行充分的吸纳、聚集、融合,创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成。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从江南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完成了从承继江南文化、到熔铸江南文化、再到引领江南文化的历程,从而推动了上海文化在整个江南文化格局中心地位的确立。在长三角一体化成为重要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将引领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化,构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为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从城市文化意象构建和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看,海派文化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特质的核心表达,不同于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覆盖区域的不确定和不唯一,海派文化与上海之间则形成指向明确的想象路径。如何丰富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和影响,打造具有时代魅力和世界影响的新时代海派文化高地,对于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海派艺术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新时代海派文化语境之下海派艺术多样丰富的实践,为新海派艺术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概而言之,新海派艺术是指以新时代海派文化为基础而得以发生、发展的艺术创作形式。

理解新海派艺术概念提出的必要性,主要有两个思考维度:一是原有的海派艺术概念无法充分而准确地言说新时代的海派艺术。海派文化的生发是自舶来器物、感官刺激、生活方式再过渡到社会结构、文化生态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转型过程,是从市民阶层上溯到精英分子的一种文化演变,所以最初并没人主动去为这种产生于日常生活的新文化命名。海派艺术是促生海派文化概念的直接诱因,在20世纪初,因为戏剧、绘画和文学在上海独特的发展特点,开始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对海派文化的自觉认知和表现。作为海派文化的主要起源和表征,以戏剧和绘画为主要代表的海派艺术的特征表现为中西交融的开放性,迎合市场的商业性、大众性、娱乐性以及敢于突破陈规的创新性。之后的海派艺术虽经历不同时代的变化,但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成为海派艺术的标识性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海派艺术经历了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系统改造,海派艺术的强调消融于社会主义文艺系统的生产实践中,虽有一些文艺实践的个例,但终究没有掀起很大的反响。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之后的上海艺术实践随着海派文化的几次讨论热潮也不断会有一些讨论,但作为整体的文艺形态,海派艺术已经无法涵盖当代上海艺术生产的整体面貌,原有对海派艺术的争议随着时代文化语境的变迁已经丧失了存在的语境。

另一方面,近年来海派艺术生产实践呈现出新时代特有的丰富性和时代性。21世纪以来,上海的艺术创作在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内在推动之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一直走在文艺体制改革的时代前列,为社会主义文艺体制的形塑贡献了独特而富有创新价值的探索实践。从文化主体的丰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媒体的整体转型融合发展、率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布局,到基层文化设施的查漏补缺、文艺院团的“一团一策”、文化人才待遇的提升、文化社会组织的大力扶植等具体的工作领域,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在扎扎实实的工作推进中,已经构筑起坚实的根基,上海文艺创作的内在动力被空前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理念,以火热的创作激情,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汲取历史与现实养分,创造出一批具有新的美学风格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反应在美术、戏剧、影视、舞蹈、音乐、公共艺术等各个领域,“上海出品”成为艺术品质保证的新标识。以戏曲为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成立及其极具海派智慧的运行机制,使海派戏曲守住传统,突出原创,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积累一大批艺术精湛的新海派保留剧目。新海派艺术创作生产的活跃和繁荣为艺术理论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基础,更为关键的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艺术生产迫切需要新的言说方式,海派艺术所构建的艺术认知框架已经不具备充分的阐释能力,“新海派艺术”的提出虽采取简单的时间线性逻辑,但在区别和差异的明确性上有很好的提醒作用。

新海派艺术的价值取向

在新时代海派文化的语境之下,新海派艺术所要解决的不仅是传统和现代的转化问题,也不仅仅是单一的中西文化的融合问题,而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西方优秀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吸纳外部的各种思想资源,构建成熟的新海派艺术理论和艺术话语的问题。新海派艺术成长繁荣的动力来自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持以及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内在推动,呈现出与传统海派艺术形成鲜明区别的价值取向。

一是人民本位的创作立场。“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贯穿于上海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率先提出的人民城市发展理念为新海派艺术人民性的发展向度提出了价值上的根本要求。对于上海来说,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区别于资本主义国际大都市的本质性特点。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的全国样本;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彻底还江与民;一处处老建筑、老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无数个城市空间被赋予浓浓的烟火之气。人民本位既是对近代海派文化市民性的价值超越,更是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核心要义,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契合。当今上海,不是西方超大城市发展之路的再版和翻版,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城市的新版。新海派艺术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二是经世济用的创作品格。在上海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中,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经世济用主要有两个指向,表现在对国家责任的自觉担当和对日常生活世界精致卓越的孜孜以求。近代概念的海派文化就因为市场意识的高度自觉和市民行为的高度务实,在表现形态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的市场和市民意识不断转型和升华,实用性之中的消极因素得以弱化和超越,呈现为与主流核心价值同频共振的正向价值。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作为,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上海的使命并不只是体现在自身发展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服务全国大局,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资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要抓住“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全面提升整体水平,打造体现国际高端水平的新功能;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为全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新海派艺术的生长繁荣根植于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火热生活,如何以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呈现都市生活的日常神性,是衡量新海派艺术责任担当的内在要求。

三是融合创新的创作路径。艺术的生命力在创新。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文化是城市创新之魂,无论是在知识方法层面,还是在制度安排以及物化成果的转化方面,追求创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生命表达,都是艺术创新的内在动因。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上海用自己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不断给全国以启示,以致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作为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文化类型,对多样性文化的包容心态、包容能力、包容空间和包容制度的健全使海派文化能够永葆活力并独具创新特色。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充分包容性的文化基质,海派文化才能够形成中西、雅俗、古今等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进而凝聚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近代上海五方杂处的社会格局,多种社会管理体制的并存以及丧失国家权力的租界制度,客观形成一个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社会场域,在多元文化共生的基础之上融合成为近代意义上的海派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包容性则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保障,体现了充分的中华文化主体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则为多元文化形态的繁荣共生提供了价值观层面的根本取向,彰显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制度优势。在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新海派艺术的创新主要来自于多种文化形态的交流、碰撞、融合、融通,既可以是上海内部的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三种形态,更可以是西方多种类型的优秀文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所以能够成就享誉全国的“电波现象”,究其根本,就是在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滋养之中,汲取多种文化形态的合理因素,经由创作者的提炼和升华,充分体现了新海派艺术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性高度统一的典型特征。

猜你喜欢
海派上海时代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欢乐上海迪士尼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