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俭戒奢”的节约思想

2022-10-21 17:44:12
读者欣赏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民莫大诸子

在我国,“倡俭戒奢”的节约思想,古已有之。古人认为,对自然界的索取应该有时有节。《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黄帝教民“节用水火财物”、帝喾教民“取地之财而节用之”的记载。

这一思想在《老子》中也有深刻体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弗居。”这是告诫统治者,不能因为拥有天下就为所欲为。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只有知足才能感到满足。

而孔子则认为节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他代表的儒家从伦理的角度谈论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如《论语·八佾》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述而》曰:“奢则不孙,俭则固。”意思就是过奢侈的生活会使人变得狂妄,而过节俭的生活能使人心态安稳。节俭,就是爱惜资源的表现。

代表法家思想的《韩非子》讲述了人在节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人要从各方面做到节俭。《韩非子·难二》中写道:“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宫室器械,周于资用,不事玩好,则入多。入多,皆人为也。”说明节俭是由人自身的意愿决定的。韩非子的消费观念是量力而行,《韩非子·难势》中云:“举事有道,计其入多,其出少者,可为也。”关于节俭的思想,《韩非子·十过》中有非常明确的观点:“以俭得之,以奢失之。”意思是说,君王因勤俭而得到天下,因奢靡而失去天下。《韩非子·显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墨家是诸子学派中以宣扬节俭为突出特征的一个流派。墨家甚至以“节俭之德”作为应对灾害的准则之一。在其他著作中也有关于墨家节俭的记载,如《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先秦诸子所提倡的理念都是在为君主的社稷着想。老子的“清静无为”虽然是提倡节制,但其仍然是以君主为 出发点的。只有代表小农阶层的墨家主张“节葬”“节用”等,这种为普通民众着想的初衷是其他诸家思想所不具备的。

猜你喜欢
教民莫大诸子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不與世事論是非 一茶一墨寄平生——记书法家石教民先生的笔墨情怀
给你莫大勇气的神回复
知足
先秦诸子谈大小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06
先秦儒家的分层治理思想探析
船山学刊(2018年5期)2018-12-20 12:19:08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30
清光绪八年呼兰教案考
近代民教冲突中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