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与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生命的意义之解读

2022-10-21 16:04赵丝语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伊凡福贵托尔斯泰

赵丝语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一部揭露性的心理分析小说。站在宏观的视角看,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冷漠与信仰的缺失,描绘的是当时人们空虚和荒芜的情感世界。通过周围人对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种种不近人情的冷漠态度,托尔斯泰表达了他对上流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托尔斯泰通过描写以伊里奇的挚友彼得·伊凡内为首的一群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辛辣的讽刺了官僚贵族阶级的冷漠、不近人情与唯利是图。彼得·伊凡内奇和伊里奇自幼一起长大,后来又一起学习和工作的挚友;可是他却甚至连站在老友的灵枢旁都显得心不在焉,因为一场牌局还在等着他。站在较微观的视角看,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处于上流社会中的平凡人,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也可能是你我。这个平凡人在肉体痛苦与精神绝望的双重摧残下,最终彻悟。伊凡·伊里奇起初只是感到“嘴里有一股怪味,左肋有点不舒服”。可是,随着病情的加重,随着对于周围人的虚伪以及自己的虚伪、无意义感的明晰,伊里奇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问题。最后,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炼下,他战胜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在人生的最终时刻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一、“死亡”,什么是死亡

我鲜少思考死亡,因为我就像书中的诸如彼得·伊凡内奇等等在伊凡·伊里奇身边的人一样,总是没来由的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很远,纵使知道死亡的存在。 人们常会想“还好,他死了,但我还活着。”认为只有伊凡·伊里奇会遭遇这样的不幸,而自己绝不会有同样的遭遇。

最近,我又细细想了想:那人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知死亡的呢?可能是当死亡迫近时,当一个人不得不面对死亡时,人们可能才会开始思考什么是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那个时候,很多东西会发生改变,改变对周围人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对生与死的认识。诚如《伊凡·伊里奇之死》这部短篇小说一般,其中倾注着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死亡的探寻与思考,死亡对于人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当怎么活?

于列夫托尔斯泰来说,我们通过他笔下的人物伊凡·伊里奇可以得知。列夫托尔斯泰认为死亡的时刻是不痛苦的。在他的笔下“代替死亡的是光。”死亡是重生,是对上帝的昄依。(小说结尾中列夫·托尔斯泰写道,“他想加上:‘原谅我。’却说成了‘原了么’,然后挥了挥手,他知道,让上帝听懂才是重要的,上帝会听懂的。”可以为证。)托尔斯泰认为,人活着,心中应永存死亡的概念,就像有人说的“向着死亡而存在”。当一个人心存死亡时,他可能是痛苦的,但他一定是坦然而光明的。

于伊凡·伊里奇来说,他经历了由最初的不承认、不接受、恐惧死亡到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直至最后接受了存在必然性的死亡的态度转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思索生的意义。死亡对于他来说是真诚,是活着的虚伪的相反面。死亡是解脱,“死之后再也没有死亡了。”

在小说的结尾,伊凡·伊里奇这样说道:“还有死亡.....它在哪里?它在哪里,什么死亡?”以前的他一直惧怕死亡,可是现在他没有恐惧了,因为没有死亡。“代替死亡的是光。”“已经死了。”他对自己说,“不再有死亡了!”我们会看到,这里的伊凡·伊里奇和以前那个“死亡,黑暗?......不,不!怎么都不要死!”的伊凡·伊里奇仿佛是两个人,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这应当是伊凡·伊里奇的一次重生吧,肉体死亡换来了他精神的重生。正如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指出,“伊凡·伊里奇的名字与上帝有关,这部小说讲的并非伊凡·伊里奇的死,而是他的生,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肉体走向消亡后精神的重生,是他超越了尘世的行尸走肉后跨入永生之门的新生,他重新回归了上帝的广博的爱中,这也是为何在故事末尾的弥留之际,他要钻入那洞穴(窄门),在至黑之处见到光明。”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托尔斯泰在小说里说到,“代替死亡的是光。”伊里奇在生命的最后看见了光,他感到了快乐,因为他发现,原来死的背后是光明啊,他知道之后再也没有死了。死亡是欢乐的死亡,死亡是真诚的死亡。

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即 我们应当怎么活

“生命的意义”即我们应当怎么活?是朝着世俗的成功标准去努力或只是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前行?这个问题将贯穿我们的始终,我们一边解答、诠释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边不断探寻自己人生的道路。我似乎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点点答案:我们应当真诚地对待我们的生命,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

1.善待他人。

在故事的一开始,伊凡·伊里奇就死了,一切故事都围绕着他的死徐徐展开。从小说的第四章“伊凡·伊里奇有时说他的嘴里有一股怪味,左肋有点不舒服,但算不上生病”开始,伊里奇的病情便一直在恶化。伴随着他的病情恶化的,是他看周围的任何人都很不顺眼。他的医生“对他装出那样的神气”,他的女儿“不情愿地坐下来,听他讲冗长的事”,他的妻子在他备受疾病折磨时竟然还拥有“洁白、丰满、干净的双手和脖颈、光亮的头发以及快活闪烁的眼睛”。伊里奇感到自己孤单一人处在深渊的边缘,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怜悯他。他从灵魂深处痛恨着他们,因为伊里奇认为他们没有想他所想,痛他所痛。

时间的轮轴一直在向前滚动......直到伊凡·伊里奇最后的弥留之际,他开始站在妻子和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自己的立场了。“他的妻子走过来,他瞥了她一眼。她张着嘴巴凝视着他,鼻子上、脸颊上都是未干的泪水,脸上带着绝望的神情。他感到她也可怜。”“是啊,是我造成了他们的不幸。”他想,“他们可怜,但等我死了他们就会好过一些的。”“是的,我给他们增加了痛苦。”他甚至想说:“原谅我。”但却因为没有力气说成了“原了么”。对于儿子和妻子,他产生了怜悯心,不再以自己的感受为立场去思考他人,不再以自己的目的为第一要义去要求他人,而是用心灵去感受他人和世界,并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恰当的存在。在这样的醒悟中他获得了永远的解脱,他是多么的欢乐啊。

所以,真诚的对待生活,善待他人,珍惜身边人,这会是生命之有意义的最好回答吧。

2.善待自己。

而我们要想能够善待他人,不妨先从善待自己做起。

一直以来,伊凡·伊里奇都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仿佛一直在为了自己而活,他总是很“善待自己”,娶了家境优渥的普拉斯柯菲雅·费多罗夫娜为妻;玩弄权力于股掌之间,如鱼得水;时不时再来一盘令他欢乐、轻松的桥牌。“他们就这样生活着,没有任何变化,生命愉快地流淌着。”他的人生每一步几乎都踩在了点上,在工作上更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他过着轻松、舒适、体面的生活。”可是,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伊凡·伊里奇何曾善待过自己?

我从未感受到他是为自己活的。伊里奇的人生满足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世俗的要求。伊里奇把他人的意见当作了自己“生存的尺度”,并以此来组建了自己的全部生活。他自始至终都在应和着那个彼此约定俗成而彬彬有礼的虚伪的世界,他让世俗的生活淹没了自己,以致于他在生病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可以回忆的美好时刻。(“他开始回忆他愉快的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但奇怪的是,现在看来,他愉快的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没有一个像他以前认为地那样美好——除了童年时代最早的回忆外一个都没有。”)

这是善待自己吗?在教育学中,埃里克森总结了人们的人格发展阶段,在人的成年晚期时存在的心理冲突是:自我整合感和绝望感。自我整合感是一种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满足感和有意义感。伊里奇在病榻上苦苦思索生命的意义却没有结果,甚至没有可以回忆的美好时刻,他丧失了自我整合感,取而代之的是绝望。这样的他,显然没有善待自己。

那什么是善待自己呢?我认为善待自己可以理解为“为自己而活”。做人做事应有自己的尺度,做“我”想做的,做“我”认为应该做的,而不是世俗所规定的所谓“应当做的”。如此这般善待自己,或许便能在人生的漫长过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三、“活着”与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探讨的是生与死的命题。这不免让我想到余华的《活着》。读完《活着》时,我曾想,什么是活着?应该怎样活着?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就如同读完《伊凡·伊里奇之死》时思考的关于“死亡”的问题一样,只是“活着”换成了“死亡”。在琐碎的生活中,我们会因为无数或大或小的事情而烦恼。小到被雨淋湿了衣角,大到做了一个自认为错误的选择。其实我们仔细想想,若是拉长时间的维度,那些烦恼只是时空的一隅。那么,在我们的一生里,最大的两件事也莫过于生与死了。

《活着》探讨的是人为什么而活着。仍清晰的记得读完《活着》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仿佛又在文章最后的文字“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中寻到了一方静寥之境。在福贵身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无情的时代,似乎有太多无法自己决定的命运。伊凡·伊里奇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比之于福贵,可谓是天上地下。伊凡·伊里奇衣食无忧,在前半生中,他甚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的命运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可如若论及生命的意义,我想,福贵是要比伊里奇丰富许多的。福贵在结束他的一生之时,一定是具有自我整合感而非绝望的。福贵的一生看尽世间百态,在败光家产的惨境中,在一路北上的战争中,在儿女情长的家庭琐事中,他认识到了友情的可贵,亲情的难以割舍,生命的脆弱不堪。

福贵的一生,在繁花落尽时,有了更耐人寻味的意义。看遍世态炎凉的福贵,已经可以以一种近乎超脱的姿态度过余生。那些悲喜起伏,苦难与欢乐,使得他的生命有了更大的意义。福贵的一生的确很坎坷,可是在我看来,他有真正的为自己活过。甚至到了最后,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他开始为了亲人而活,为自己的死去家珍、凤霞、有庆、二喜与苦根而活......我们反观伊凡·伊里奇,他从未为自己而活,更谈不上为亲人、为身边人而活了。因此,可以说伊凡·伊里奇的人生是悲哀的。他的一生除了生病,仿佛一切都是顺风顺水,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了他应该成为的人,衣食无忧,至亲也未曾离开。在我看来,他比福贵活得要悲惨,因为他从未为自己而活,他生命的意义甚至连他自己都未曾清晰的找到,这样的“活着”与“死”别无二致。就像那句话“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死之时发现自己从未真正地活过。”庆幸的是,伊凡·伊里奇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总算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头”,也做出了一小点改变,从怜悯与尝试理解他人开始......

猜你喜欢
伊凡福贵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剑齿虎⑤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枯叶蝶的秘密
活在当下
自私的公鸡
忘记自己的人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