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唐 军
看过温铁军教授的一些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频,再次勾起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我开始重新注视那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继而迷恋上她。在这之前,我很少考虑村庄是怎么回事,想当然地认为村庄就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祖辈们在那里生存繁衍。我曾经就住在村庄里,几间瓦房相连,几棵榆树成荫,一只碾盘或一口辘轳井,还有鸡窝和草垛。身居其中,却往往视而不见。
某一日,我在日落黄昏的大堤上忽然闻到村庄的味道。我发现这种味道是从房屋、树木、人群、农具、粮仓里溢出来的。味道有些古旧,有些残破,可却令我迷恋。
我曾经做过一件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饶有兴趣地征集各类老物件,在镇上的文化馆借了几间房,照葫芦画瓢建了一个所谓的“乡村记忆馆”。为了寻找更多的记忆,我在方圆几十里地的村庄里,发动村民们收集老物件,甚至一块石磨、一只瓷碗、一辆“二八大杠”、一台黑白电视机也不放过。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邮票,是一张船票。在我看来,这些经历沧桑的物件何尝不是村庄的记忆呢?乡愁是轻的,轻如流水的声音,或者是旷野里的几声欢笑。而村庄又是重的,沉重到一粒麦穗便可以压垮一家人的身体。那些忙碌不堪、汗水连天的夏天并无多少诗意,辛苦累积出来的收获,仅仅够喂饱我的半个童年。那另外一半呢?则饥饿地在田野里奔跑,寻找遗失的一粒粒麦穗。
过去,我庆幸对村庄的摆脱,总以为“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身体的束缚,“鲤鱼跳龙门”才是人生的喜悦,
村庄里的事物,大的如一条小河、一座山丘,小到针头线脑、芝麻绿豆,你别以为它们杂乱无章,理不出个头绪,每一样东西都有它们自己的轨迹,不会突兀地多一件,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少一件,即便是多了或少了,人们也晓得它们的来和去是怎么回事。在庞杂的村庄里,有些东西的消失,现在回想起来,应该算是大事件了。譬如一种叫作“双季稻”的作物,在老家的土地上盘踞了很久,据说,它出现的初衷就是为了养活更多的生命,然而说没就没,仿佛被一阵风卷走了似的。它走的时候,村庄平静得令人不可思议。父亲说,“双季稻”的第一季从三月份开始下秧,短暂的生长期后,酷热的七月份便收获,接着就是第二季的轮回,人们好像在催促秧苗生长,催得苗累人也累。
在村庄里和“双季稻”一起消失的,还有牛哞声。在那个年代,牛和人一样金贵。记得那是一个清晨,可能是人的疏忽,全村人依赖的一头老牛不知所终。全村老小齐上阵去寻老牛,也包括我,我趴在妈的后背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如此费时费力去找牛,但我心里明白,这牛一定非常重要。以至于多年以后,这样的场景还会在我的梦里出现,梦里大家牵着老牛回村了,戏剧一样的场景被我演绎了无数遍。当然,也只是梦而已,那头老牛真的不见了。“双季稻”和老牛的消失,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时序有更替,花落花又开。但只是这种“进步”过程中,村庄的面貌渐渐变得模糊起来,那些原本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接二连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没有谁会细细地探究这是为什么。
时下的村庄,不知去向的事物比比皆是,譬如石磨、纺车、老井,似乎一眨眼就不是原来那个模样了。村庄里每消逝一样东西,虽然都有新的东西取代,然而,就像一只捏惯了筷子的手,突然改用西式的刀叉,总觉得陌生和不自在。问题还不止于此。由此,我怀疑“永恒”这个词,觉得它越来越禁不起推敲。像千年不变的刀耕火种,像万年不变的犁锹铲锄,当它们被我们轻率地翻动、丢弃之后,你还能再说“永恒”吗?
我曾经笃信,村庄有些东西是无法挽留的,它们该走就走吧,道理非常简单,在这个世界上,人活着,总须生火做饭吧!
然而,我错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庄的鸡鸣声渐次变得零散,毫无次第起来,慢慢变成了空白,而被鸡鸣声唤起的炊烟,年年变得稀疏,昔日的炊烟袅袅,如今也只剩下寥落的几缕。在村庄里,只有“长河落日圆”,很难再见乡间炊烟直。
我现在怀念老牛、石磨,就像怀念亲人,不,怀念亲人,起码还有一条可供回忆的路径,一些模糊的照片,可是那些曾经深深揳入我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东西,从我们身边消逝之后,连个残存都不曾留下。我曾问母亲,村里那些熟悉的人和景去哪里了,她风趣地说,兔子满山跑,哪里有水有草,就在哪里做窝呗。
村庄里那些谜一样消失的事物,我可能再也寻找不到它们的下落了,只能留下一份怀念,与生命俱老。可是,我又惊喜地发现,记忆里的密码是相似的,村庄与村庄没有什么不同,任何一座村庄都可以慰藉我。最老的一棵树,或者废弃的一口砖墁水井,狗看见生人依然狂吠,天空飞的鸟有相同的名字,村口坐着的老人都有着相似的面孔。他们恬淡地述说着时光和岁月,为一场春雨或一场瑞雪舒展开深深的皱纹。
一床蛙声,我躺在急流的筏上,追那朵黑土地上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