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姗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2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教学的主要特色之一,它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指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树立文化自信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14年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此后各高校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初具雏形,各试点高校建设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也初见成效。之后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讲话厘清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实施路径,即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各门课程的育人潜力,思政教育不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应该突破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场所的局限性,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思政教育的资源,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堂相融合,发挥专业课堂教学润物无声的德育功能,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在外语类的专业课程中,翻译课程具备与思政理念相融合的良好基础,其中日语翻译是日语专业在三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日译汉和汉译日,主要介绍各类翻译技巧,并涉及各种文体的翻译。因为翻译涉及文化的交流、传播和融通,而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所以日语翻译课程中蕴含了大量的育人因素。首先在日汉语言比较方面,日语中的文字,包括汉字、假名均起源于中国的汉字,日语中的四字熟语、三字熟语等很多也起源于中国的古籍典故,教师可以将日语文字、熟语等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在顺译、倒译、加译、减译、分译、合译等翻译技巧的讲解中,例句可以选用中国和日本新闻报道中的最新正面素材,如日本的NHK新闻和《人民中国》日文版的新闻报道,让学生通过积极、正面的新闻报道在认知和行为方面有正确的导向。最后在文体的翻译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互译和政治文献互译来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例如日本很多古代和近现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子,有些就是直接借鉴而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翻译并比较这些中日文学作品来感悟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从而培养家国情怀、增强中国文化自信,也可以让学生翻译中国政治文献,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中国道路、中国实践对世界的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充分发挥外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比较文化学等因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将思政课程的理论通过文化传播浸入学生的意识中。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将日语翻译课程打造成传授语言文化知识、培养综合翻译能力、实现积极价值导向的三位一体金课课程。
在当今课程思政备受瞩目的情况下,相关著作和论文等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在外语类课程思政方面,目前已出版了英语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如严文庆[1]所著,其他语种尚未出版。也有从宏观角度对课程思政的要素、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等进行讨论的,如黄国文、肖琼[2],胡杰辉[3],肖琼、黄国文[4]等,或是从微观角度以英语教学中某一门具体课程为例开展思政教学设计,如尹晶[5],余睿、朱晓映[6]等。此外,还有学者从外语专门院校的特点出发讨论课程思政建设及课程体系构建,如洪岗[7]、陈法春[8]。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英语专业课程或大学英语课程上,日语和其他语种的研究成果较少。虽然英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能在一定层面上为日语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但日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且中日之间的交流往来历史悠久,因此日语类的课程思政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当前与日语翻译相关的课程思政的研究多是针对文学翻译或外宣翻译等某一领域的翻译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如颜景义[9]、李轶豪[10]等,这些文章虽有从思政的角度概述日语翻译改革的研究成果,但日语翻译课程如何落实课程思政、其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如何提升等诸多方面仍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重点围绕日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课程思政实践推进的具体策略展开。
目前国内日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在外语类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思政覆盖了所有专业,日语方面有日语语音学课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微课视频,并在基础日语、日语口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实践了课程思政,但国内众多地方高校、农林类高校、理工类高校往往由于办学经验不够、办学历史不长等原因导致很多日语教师存在思政意识薄弱、理论基础不扎实、能力欠缺等问题,分别体现在过于重视学生外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发掘外语课程中思政元素育人的重要性,并且外语教师专业背景大多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缺乏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储备,一些有意识利用外语课程进行思政育人的教师却又无法将外语课程与思政育人有效融合,另外日语翻译课程思政建设也缺乏教学指南,由此导致思政教学效果欠佳。
本研究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并在实施路径推进的过程中阐述日语教师如何提高课程思政素养、增强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以资为日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外语教师在教授外语知识、培养学生外语能力的同时,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1]。结合课程特点,日语翻译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家国情怀的培养等,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但日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对语言背后思想、观念、文化的挖掘不太充分,导致翻译教学没有体现课程思政特色。而且市面上的日译汉、汉译日教材也多是讲授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教材中所选用的翻译材料较为陈旧,难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身影,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及时补充一些新鲜的翻译素材进行翻译训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推进课程思政重要的一环。目前日语翻译教材均为传统教材,其内容侧重于翻译技巧的讲解,没有凸显文化特色和育人价值导向。笔者建议在通过传统翻译教材掌握了基本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可补充一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翻译素材,并开发、编写能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教材。具体而言,可以将经典文学作品和时事政治文献作为切入点,经典文学作品的汉日互译有助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传播,时事政治文献的互译有助于中国声音的传播、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彰显翻译类课程全人教育的时代特性。
文学翻译既包括海外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包括国内优秀作品的外译输出,通过文学翻译,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窗口向中国打开,同时也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包容心,以互学互鉴为基本原则。
中日文化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日本很多古典文学作品、近现代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子,有些甚至直接从中国文学作品借鉴而来,如日本物语文学的开山之作《竹取物语》来源于中国文学作品《斑竹姑娘》,日本近代文学初期的代表作《舞姬》的创作源泉来自中国明代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来源于中国唐代小说《杜子春传》,中岛敦的《山月记》由中国唐代传奇《人虎传》改编,等等。在日译汉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着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对日本文学文化的影响,透过翻译审视中日文化的异同,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引导学生认同、肯定、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文学作品汉译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国文化的传播”着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枯河》《红高粱》《蛙》等一系列文学作品都在日本被译介、传播和研究,并引起了日本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此外,还有鲁迅的《阿Q正传》《故乡》《藤野先生》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也在日本广为传播。中国名家名作的日译本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阅读时政文章可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社会热点。日本是报业大国,日本传统的三大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发行量列日本报业前三位,同时这三大报纸也控股日本电视台、朝日电视台、TBS电视台,三家报纸在左右日本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在日译汉的时政文章阅读中,教师可以联系时事热点从这三大报纸中选取社论作为翻译训练的素材,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教师可以从这三大报纸中选取日本对中国抗疫情况的报道以及中国对日本及其他国家抗疫支援的报道,从而了解日本舆论对中国的态度和立场。但在选材中教师应注意要选择日本媒体对中国正面客观报道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全球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汉译日的时政文章阅读中,教师同样可以选择“最美逆行者”“火神山雷神山速度”“封一座城、护一国人”等感人至深的中国抗疫故事,塑造中国在抗疫活动中的形象,以此激励新时代的大学生弘扬新时期抗疫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还可以选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等作为翻译训练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道路、中国实践对世界的影响力和中国思想的海外传播。
1.补充最新的外宣翻译素材
教师要及时通过网络、微信等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外策略、时事新闻等,在时政文章的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中国人民伟大抗疫精神、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日文报道,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中日文双语材料,以凸显翻译类课程的时代特性和思政元素。
2.加入中国文明、文化输出的翻译素材
要求学生关注身边与中国文明、文化相关的翻译,如饮食文化的翻译、建筑文化的翻译、民俗文化的翻译、红色文化的翻译等,并作为翻译素材放在翻译教学中,让学生从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爱国情怀。
3.拓宽思政资源的翻译素材渠道
除了上述提到的日本三大报纸,教师还可以登录“人民中国(日文版)”“人民网(日文版)”“北京周报(日文版)”等网站获取新闻素材、从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资源、从B站下载NHK系列的中国纪录片,从中选取《丝绸之路》《中国文明之谜》等片段,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补充翻译素材,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道路、中国实践对世界的影响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凸显翻译的价值引领功能。
上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举措可以完整地体现翻译课程的三个维度价值,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翻译材料选择
教学素材补充完善后,教师还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和日语翻译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思政元素在翻译学习中“润物细无声”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全国日语翻译课程尚未建立完善的师生互动平台,缺乏专业化的有效教学手段和方法,纵观网站上各大日语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日语翻译的在线课程只有四门,分别是日语翻译(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翻译(天津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学的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三(温州医科大学)。与精读、阅读、听力、会话等语言技能课相比,日语翻译课程数量较少,且教师多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进行面授,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无法跟踪、检测。此外,日语翻译教学也缺乏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导致教学设计随意和粗制滥造、教学方式单一且枯燥、缺乏师生的有效互动,随之带来的是日语翻译课程缺乏独特性、创新性和多样性,学生对日语翻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应以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为指导,建立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态助推课程思政的实现。产出导向法(POA)是文秋芳教授团队创建的本土外语教学理论,这一理论始终将学习结果和学习成果放在首位,充分体现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的三大原则,旨在解决中国高校外语教育“学用分离、效率低下”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日语翻译的课程实践中可以“产出导向法(POA)”为指导,按照POA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笔者在超星学习通上构建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在线开放课程,并成立了日语翻译教学团队,上课前一周教师从上课内容中选择一个知识点制作成5~10分钟的微课,让学生课前观看、了解授课内容,此外还布置相应翻译主题的思政资源搜索任务,让学生通过中日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收集相关材料,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在线上提交作业。
课中,教师可以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进行,线下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比如在汉译日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八大菜系的菜名作为特殊类词语的翻译素材,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翻译工作坊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菜系,每个小组上网搜索菜名的翻译并进行讨论,选出最佳的译词。这样,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特殊类词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在该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整合授课内容等环节锻炼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能力。案例分析法可以采取译文对比教学模式,比如对莫言的小说或者村上春树的小说可以让学生分组成立翻译工作坊,以翻译工作坊为单位,根据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文展开翻译赏析和翻译批评,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还可以为大四撰写日语翻译方面的论文提供参考。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深入理解一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在经典文学作品的互译中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和人文价值,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课后,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在超星学习通的在线课程平台上提交课后作业和课堂反馈。此外,教师还可设置一些线上互动,例如翻译工作坊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新词新语打卡,每个翻译工作坊要定期在平台上传15~20个反映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新词新语,每个新词配一个例句,最后制作成双语新词术语表,由教师进行在线评分、集中点评等。双语新词术语表的收集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社会的新貌;通过日译文本可让学生体会中国文化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课后的线上互动能及时补充线下授课的内容,突破翻译教学的时空界限,同时也能让教师反思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具体见图2。
图2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图
《纲要》提出“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强调了课程思政在教学评估中的重要性。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评价缺乏具体的思政考核评价标准,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评教仍然集中在教师是否按时授课、授课是否认真负责、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前沿性和系统性、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等方面,未将外语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评估中。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也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虽然有平时成绩的占比,但平时成绩也多是依据课后翻译作业的完成情况,总体来看多侧重对翻译知识和翻译能力的评价,未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等纳入考核范围。因此,要推进日语翻译课程思政也要从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入手,具体可以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二个方面进行完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限于期末成绩和课后翻译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以翻译工作坊为单位在课前搜索思政资源的任务完成情况、定期新词新语打卡情况、翻译工作坊成员的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可以成为日语翻译课程思政的评估依据。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要仅限于教师的授课态度、备课情况、专业能力等,还要综合考虑教师在授课中是否将专业知识和立德树人结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结合等,这些指标可以体现在期末的师生评教表中,也可以体现在在线课程学生给教师的教学反馈中。
通常情况下课程的评价主体为师生互评,即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日语翻译课程的思政教学应该将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这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可通过定期书写教学反思来检验自己对翻译课程和思政理念的融合度,实现教师自评;其次,可以采取同行听课的方式,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价,实现教师互评;再次,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通过收集学生对翻译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反馈,督促自己不断改进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采取形成性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线上、线下的表现给出总评成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进行组内互评;学生针对课前、课中及课后自己对翻译课程思政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自评。通过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思政意识也会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课后反思可以互为补充,从而提高翻译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评价主体多样化构建图
外语课程中思政元素与学生的外语能力存在一种共生共长的关系,教师在课程育人和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外语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提升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培养学生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大格局以及尊重、包容异国文化的胸怀,由此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提升其中国表达能力和中国文化自信。日语翻译课程以全人教育作为总原则,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注重经典性、人文性和知识性的有机融合,突出输入与输出。教师要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互译和时政文章互译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在互译过程中传播中华文化,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塑造正确的三观,构建翻译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有机结合的日语教学新模态,使外语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