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 刘江红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发展经验,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的蓝图,从而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优秀作品繁荣文化艺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通过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第四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本,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学思践悟的浓厚氛围。创新理论传播方式方法,通过推出重头文章,制作播出大型电视专题片,编写“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通过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门研究机构,建强理论研究宣传阵地,引导党员群众进一步弄清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出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等,推动构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深入实施,学术原创能力日益增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积极健康、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社科基金从2012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8亿元,资助形成了一大批价值厚重、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载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了党和人民伟大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出台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撑。全面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强化示范带动,中宣部先后授予136个集体或个人“时代楷模”称号、299人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表彰300个“最美奋斗者”,发布736个“最美人物”,评选11585个“中国好人”,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深化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等,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大力宣传阐释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大党员群众对党中央大政方针的认知认同进一步增强,社会舆论主旋律更强劲、正能量更充沛。精心策划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主题宣传,激发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伟力。文化宣传工作者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融入日常。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文化宣传的大趋势,各级各类媒体传播的内容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中央主要媒体完成创新转型,25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行,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大提升。持续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实现了网络生态优化、主体责任强化、制度规范细化的治理成效。突出、重点打击“色、丑、怪、假、俗、奢、赌”等违法违规信息内容,2022年以来清理违规短视频235万余条,处置处罚违规主播、短视频账号22万余个,网络生态整体向好。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打击网络谣言等十方面任务。图:王琪/新华社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推出了众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精品力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文艺演出活动。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创作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将建党百年文艺创作推向高潮,留下不朽经典。《胜利与和平》《我们的四十年》《奋斗吧 中华儿女》等重大文艺演出成功举办,树立了艺术丰碑,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描绘出新时代壮美篇章。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精品数量明显增多,聚焦党和国家大事要事的重大主题作品成为百姓的“精神刚需”,《觉醒年代》《山海情》等表现建党百年、脱贫攻坚的优秀作品破“屏”出圈,受到全社会热捧。同时,现实主义作品不断迸发出激扬向上的奋进力量,如电视剧领域,《平凡的世界》《父母爱情》《人世间》等优秀作品记录时代发展,书写人民史诗,让无数观众从好作品中获得了精神力量。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等,加大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力度,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歌剧《沂蒙山》、话剧《谷文昌》等广受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摸清文化遗产资源家底。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我国启动了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重大项目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物保护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深入实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展现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节日”等系列节目,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气韵和中国雅致,文化类节目“破圈”传播。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博物馆热”“非遗热”“国风热”走进群众日常生活,国潮国风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课程纲要的制定,是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纲领保障。在一学期的摸索实践中,各学科的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相继出台,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构建起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2个,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余家,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在初步实现基本公共
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我国政策着眼点主要放在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上,注重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推进广播电视从“村村通”走向“人人通”“终端通”“移动通”。十年来,智慧广电网络平台、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在地方党委政府加强政策宣传、防灾救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疫情防控期间,遍布乡村的应急广播将防疫知识送到了田间地头。同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服务“三农”,推动了产品变产业、流量变销量。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对味”。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截至2022年8月,全国群众文化团队超过45万个,比2012年增加
50%。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等项目深入实施,“村晚”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民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棒棒糖、书签、冰箱贴等近1600款精美的文创产品,使文物“活起来”“潮起来”,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这是其推出的考古盲盒的“挖宝”过程。图:李安/新华社
2022年5月2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武定新村小学,秦淮灯彩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在为学生上课,讲解秦淮灯彩的历史。图:李博/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活跃,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6.5万家。202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052亿元,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34689亿元,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比61.8%,“压舱石”作用凸显。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全国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文化新业态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以数字出版、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为代表,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9990亿元,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2.6个百分点。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潜力。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大鱼海棠》《舞上春》等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热情持续迸发。目前,我国已建设起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成效显著。产业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在文化产业领域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充分显现,打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文化和旅游产品更加优化、业态更加丰富。推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67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299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广泛、业态丰富、选择多元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文化和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冰雪旅游、露营旅游、海洋旅游等引领休闲度假新潮流。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品质持续提升。红色旅游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旅游演艺成为传统景区服务变“流量”为“留量”的重要法宝。文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大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精品线路、集聚区域,许多“贫困乡村”变成“美丽乡村”“幸福乡村”。2012年以来,我国乡村旅游的游客年均增长在20%左右。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推进对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使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坚持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主张,积极与各国开展文化和旅游交流,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政府间合作网络。全面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步伐,向93个国家派驻文化和旅游机构,与157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和旅游合作协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对外文化贸易体系日益完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快速增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不断凸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年(节)以及“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品牌活动影响广泛。“欢乐春节”活动连续举办,年均在130余个国家举办约2000场活动,成为我国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桥梁。“美丽中国”“发现中国之旅”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成员单位达到539家。加强“文化走出去”,增强了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文化基础。
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要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全面的文化发展,形成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舆论氛围、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十年发展中,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重要启示。
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也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党和国家始终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把“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列为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文化建设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人民的思想道德、精神修养、文化审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图:黄敬文/新华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艺术的内容和传播中的优先性,坚持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创新发展路径,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协调是文化平衡发展的内在诉求,必须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实现城乡同步、内外协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推进文化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开放是不断探索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要求。共享是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要促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总之,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优化文化发展生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重构文化发展格局。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孕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是我国文化事业安身立命的根基。我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广泛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开放包容,择善而从之,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凝聚全党、全社会、全人类价值共识。
十年励精图治,砥砺前行,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进入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关键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未来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与战略安排。面向未来,我国文化建设要继续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精神境界、思想涵养、审美水平等,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建设同频共振,是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相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质量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强调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无疑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与新问题的回应,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进一步重视,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的重大发展,更是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的客观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人民群众在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与文化发展机会上的丰富和平等,每个人都能得到由富裕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在具体实践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价值引领,以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为支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为诉求,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精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进入数字时代,文化建设朝着全面数字化的大融合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处于世界前沿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文化正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主要目标,并将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等八项重点任务纳入其中。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面对新一轮的文化发展,把先进科技作为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成为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重塑文化发展模式;通过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演播、数字艺术、数字印刷、数字创意、数字动漫、数字娱乐、高新视频等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信息、建筑、制造等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文化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数字化,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基于文化大数据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在区域经济布局过程中,推动区域文化布局协调发展也是一项重要议题。推进均衡协调的文化发展主要体现为,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城乡均衡协调的文化发展空间格局,促进文化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具体而言,重点建设任务为整合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等重要文化资源,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围绕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健全推进区域内文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实现区域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加强区域文化协同创新,推动东部地区以创新引领文化发展,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文化发展,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文化发展。创新城市群文化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共建高水平合作平台。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城市气质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的现代城市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将乡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留住乡情乡愁。
文化是一种战略资源,具有柔性、融合性特征,“文化+其他行业”,可以延长文化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其他行业+文化”,可以提高其他行业的文化内涵和创新力。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文化建设的推进,“文化+”成为行业标配,文化已作为生产要素进入更多行业,文化IP以知识产权形态融入实体场景和其他行业。要积极通过“文化+”融合产业要素,加强文化与农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体育业、现代商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金融加速、消费带动,实现文化要素对内融合、对外跨界,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面对新的发展条件,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