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堂庙会到民俗文化节
——当代上海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

2022-10-20 03:20王群韬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庙会文化节都市

王群韬

民俗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蔡丰明先生曾指出民俗文化对于上海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现代化的上海城市当然不能没有先进发达的现代文化,但是现代化的上海城市同样不能没有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只有拥有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上海城市的文化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生态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气度与风范。”作为上海民俗文化的重要形式,传统庙会(又称“香汛”“庙市”“节场”等)通常是依托庙宇及其周围空间、定期举行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近年来,不少传统庙会节庆在经过历史时期的中断之后又得以恢复,并呈现出一种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内在重构特征。

如何在当代上海都市社会环境中实现这类民俗文化的综合保护与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文化功能与现实价值,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2006年以来恢复举办的浦东三林圣堂庙会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集中体现了当代上海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持续重构与内在转型进程。有鉴于此,本文选取浦东三林圣堂庙会及其拓展形成的民俗文化节这一典型案例,并结合其他相关民俗文化要素,具体考察和探讨当代上海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

一、圣堂庙会的历史渊源

我国各地传统庙会的历史起源通常与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的庙宇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稽考相关史籍可知,浦东三林圣堂庙会起源于当地历史悠久的真武信仰与崇祀传统。今浦东新区三林镇,古称三林塘、三林乡,历史上深受儒学传统影响,社会文化昌盛;同时,这一地区佛教、道教及江南民间信仰氛围也十分浓厚,曾修建有积善寺、海会寺、岳王庙、崇福道院、猛将堂等众多寺观祠庙。其中,三林北部杨师桥附近的崇福道院,俗称“圣堂”,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原本是东吴都督陆逊为其母修建的家祠,至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改为主祀真武神的道教宫观,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赐额“崇福道院”。真武神即真武帝君,又称玄武、玄帝、佑圣真君,被道教尊奉为北方之神,认为崇祀真武神可以主风雨、治水火、护国安民、延寿广嗣、驱邪降福。

以崇福道院为中心,三林地区的真武信仰在明代嘉靖年间进入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入侵上海地区,大肆焚掠村社,三林塘附近的乌泥泾、周浦、下沙、新场等昔日繁华如邑的村镇大多化为瓦砾,而唯独崇福道院所在地区周边数里未受袭扰,乡民以为真武神护佑之功,为表感恩,遂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大规模重修院宇。此后,当地民众又纷纷传言崇福道院奉祀真武神极为灵验,“凡水旱疾病,祷祈辄著灵应”。于是,崇福道院的香火愈趋兴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当地形成了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举行盛大庙会的节庆传统,即“三月半”圣堂庙会。据前辈学者考证,圣堂庙会原本定于真武帝君圣诞三月初三举行,后因崇福道院四周有许多桃园,为便于香客、游人观赏桃花,会期遂延至桃花盛开的三月十五日,连续举行三天,俗称“三月半场”。庙会期间,大量民众进入崇福道院烧香敬神,势如潮汛,故又称“崇福香汛”。清代至民国时期,“三月半”圣堂庙会一度成为上海东南乡香汛最盛之处,影响巨大。据旧志《三林乡志残稿》记载:“(三月)十五日,崇福道院香汛极盛,十里以内,均来烧香。”如今,在三林地区老辈人中仍流传着“三月半,上圣堂”的民谚。

晚清三林文人陈师咸所作的一首《崇福香汛》诗生动描绘了当时圣堂庙会上“香客如汛”的盛大情景:“心香一束拜玄天,地狱堪忧俗信虔。烛未尽燃嗤已拔,像多难遍跪谁全。茶棚满座游人杂,竹器成堆夹路连。若为喧嚣觅清静,东过海会再言旋。”诗中所说的“像多难遍”即指崇福道院中供奉神像众多,香客们都想敬拜一遍,唯恐有所遗漏。结合相关碑刻资料可知,明清时期的崇福道院不仅在正殿奉祀真武神像,还在其他偏殿供有城隍、土地、东岳大帝、赵玄坛、雷部诸神、文昌帝君、鲁班先师、刘猛将、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及十殿阎罗等神佛塑像,充分体现了当时江南地方社会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信仰观念及礼仪空间特征。

在庙会期间,崇福道院周围还形成了以农具、农副产品为主要商品的集贸空间,即临时性的“庙市”。正如陈师咸在《西林商家月令竹枝词》中写道:“三月三林香汛来,圣堂场上去徘徊。团箕箬垫如山积,路满游人轧不开。”《三林乡志残稿》中也有相关记载:“院前夹道,纷设竹木农器摊,货如山积,乡人争购,负荷而归。”当时,北到杨思老街,南至三林老街,在长约3里的道路两侧摆满了竹木藤器、香烛、标布、农具等物品的摊点,形成盛大的“庙市”景观。由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三林地区以农业为主,三月中旬又恰值农忙前夕,因而“三月半场”为当地乡民买卖农具、农副产品等必需的生产生活物资提供了一个集中交易的契机,并且包含一些休闲娱乐、饮食活动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前来“逛庙会”。由此看来,早期的圣堂庙会主要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举行的传统农村型庙会。

1949年上海解放以后,崇福道院一度被乡村学校、加工厂使用,庙产全部被没收,宗教活动停止。1954年,圣堂庙会改名为“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以加强城乡物资交流、振兴地方经济为宗旨。据《三林志》记载,1954年4月(农历三月十五),在三林工商联合会的组织下举办了“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取代历史上每年“三月半”举行的圣堂庙会,为期3天,营业额达139395元。实际上,此时的“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会期和举办地点上仍然延续了“三月半”圣堂庙会的传统,只是经过政府的改造之后,凸显了其具有的物资集贸功能,而消除了其宗教功能与信仰因素。至1967年,“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停办,延续了数百年的圣堂庙会传统中断。

随着改革开放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崇福道院于1987年重新开放,恢复了宗教活动。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又开始重视传统庙会的商品集贸功能,“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也得以恢复举办。1992年,“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又改回了“圣堂庙会”的名称,庙会期间有众多商户设摊,仅国营和集体商户设置的摊位就达400多个。然而,这一时期的圣堂庙会仍具有传统农村型庙会的性质,其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集贸模式已难以充分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加之有人对其经济、文化角色提出质疑,取消庙会的呼声再次出现。至1993年,圣堂庙会又一次陷入了停顿。

二、圣堂庙会的当代复兴与拓展

21世纪初,浦东新区三林镇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巨大转变:大量居民小区、商场、超市陆续兴建,代替了以前的田野和农宅,现代城市格局已经基本形成。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普查和申报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庙会节庆作为一种非遗受到重视和保护,其在当代都市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空间也得以大大拓展。有鉴于此,三林镇政府着手组织力量深入挖掘圣堂庙会及相关民俗文化资源,积极进行非遗项目申报。与此同时,三林地区被定位为上海世博会旅游功能区,圣堂庙会也被纳入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作为展示三林古镇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发展旅游商贸为辅的文化品牌进行重点打造。

在此大背景下,圣堂庙会迎来了极为有利的复兴契机。2006年4月11日至13日(农历三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在浦东新区政府和三林镇政府的推动下,“三月半”圣堂庙会再度恢复,庙会期间表演了富有地方民俗风情的文艺节目,集中展示了上海特别是三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风采。2007年3月,圣堂庙会被列入浦东新区首批非遗保护名录,为这一节庆民俗的综合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当年4月30日至5月2日举行的“三月半”圣堂庙会,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包括祈福法会、文艺表演、民间文化展示等,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2008年4月,“三月半”圣堂庙会改名为“三林民俗文化节暨三月半圣堂庙会”,在崇福道院举行了道教科仪祈福法会,在三林老街举行了大规模的行街表演、“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项目成果展”等活动,3天时间共吸引了22万人参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由此,传统的圣堂庙会开始与“民俗文化节”结合,拓展成为一种当代都市节庆形式。2009年,这一都市节庆又升级为“浦东三林民俗文化节暨三月半圣堂庙会”,并确立了“展浦东民俗风情,迎上海世博盛会”的活动主题,加入“迎世博”新元素,参与人数达到55万。

2012年,圣堂庙会进一步拓展为“上海民俗文化节”,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2013年,圣堂庙会成功申请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使这一节庆民俗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自2012年至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月半圣堂庙会”已举办九届,参与人次累计超过300万,逐渐成为汇聚展示上海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有学者研究指出,圣堂庙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担当打造上海庙会品牌的重任”。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以来历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圣堂庙会”的组织筹备、指导机构主要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浦东新区三林镇人民政府、三林镇文化服务中心等部门。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在这一民俗节庆活动的具体筹备、开展过程中发挥着实际的主导作用,也构成了其“恢复—转型”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

通过综合梳理相关资料,现将2006年至2021年圣堂庙会及其拓展形成的民俗文化节活动信息归纳如下:

据表1来看,2006年以来恢复举办的圣堂庙会及民俗文化节并不是对之前传统农村型庙会的简单还原、再现,而是在活动的具体形式、内容、主题意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并愈趋多元化,凸显了现代都市文化庙会的特征。蔡丰明先生指出,具有城市化特点、多功能性质的都市庙会,是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的重要形式。从总体上看,在圣堂庙会节庆传统基础上逐步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如今已转型成为融宗教、民俗、商业、娱乐、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都市节庆活动。并且,通过分析可知,这种内在转型与拓展过程实际上蕴含着一种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

表1 2006年至2021年圣堂庙会及民俗文化节活动信息①本表关于2006年至2013年圣堂庙会部分活动信息参照李琦:《浦东圣堂三月半庙会的当代转型考察》,《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3期。

三、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

从圣堂庙会到“上海民俗文化节”,通过重构都市节庆文化空间并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结构,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文化资源的多元整合与联动发展。具体而言,这种综合性的都市节庆文化空间又内在地包含了仪式空间(信仰空间)、文艺展演与游赏娱乐空间、非遗项目展示空间等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分别在崇福道院、三林老街、三林塘港(水上舞台)等多个地理区域进行重构和展开。

(一)仪式空间(信仰空间)

近年来,崇福道院在“三月半”圣堂庙会期间举行的祈福仪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庙会仪式空间(信仰空间)的恢复。以2021年4月26日上午举行的“第九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祈福仪式”为例,崇福道院内的祈福仪式由正一派高功道士主持,主要内容包括上坛敬香,宣读祈福文,祈祷神灵福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传统的圣堂庙会空间中,祈福仪式通常要按照道教传统的太平清醮科仪规制布置法坛,而正是这种传统形态的信仰功能范畴确立了崇福道院在圣堂庙会文化空间中的核心地位。然而,与历史上圣堂庙会的仪式空间相比,如今恢复的祈福仪式无论在具体流程还是活动规格上都大为简化,仪式空间(信仰空间)在当代都市节庆文化空间中的核心地位未能真正确立。

此外,庙会期间崇福道院还邀请戏班(戏曲表演团体)到庙里演出,通常持续数日,作为民俗文化节的“戏曲专场”。从近年来演出的剧种构成来看,以上海本地民众较为熟知和喜爱的沪剧为主,其次是越剧、锡剧、京剧、黄梅戏、淮剧等。这种在庙会上进行的戏剧表演,源自“献戏酬神”“娱神”的古老民俗传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民间社会的祭祀仪式与戏剧表演是以并生的方式出现和存续的。当然,这些戏剧在信仰空间上演,不仅具有“祭祀演剧”的仪式性质和“娱神”功能,还兼有教化、娱乐民众即“娱人”的社会文化功能,因而是传统庙会节庆中极为稳定的构成要素。如今,崇福道院在庙会期间搭建的临时戏台依旧采用朝向正殿的方位,似乎延续着“献戏”曾经具有的神圣意义。

(二)文艺展演与游赏娱乐空间

近年来,圣堂庙会及民俗文化节的文艺展演与游赏娱乐空间主要位于三林老街、三林塘港(水上舞台)等区域。首先,传统庙会的行街表演在三林老街得到了某种形式的恢复: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表演者身着各种传统服饰,或手持彩旗,或演奏乐器,威仪宏大,同时颇具观赏性。其次,在三林老街广场舞台、三林塘港水上舞台等区域举行文艺节目表演,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三林舞龙、舞狮、打莲湘、海派旗袍秀等具有浓郁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又包含现代歌舞、电子乐器演奏等新时代文艺表演内容。此外,还有各种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尤其是近年来多次举办的“古镇专场”展演活动,汇聚展示了三林、新场、川沙、周浦、召稼楼、朱家角、泗泾、南翔、庄行等古镇风采,加强了上海各古镇的文化联动。例如,在2013年“第二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月半圣堂庙会”的开幕式上,由三林镇牵头、联合上海十大古镇,装饰多艘花船畅游三林塘港,并在水上舞台共同举行文艺展演。除了三林镇文化表演队伍外,新场镇江南丝竹队、高桥镇龙形蛇身太极拳队、川沙新镇腰鼓队、松江泗泾镇民俗表演队、奉贤庄行镇舞龙队、杨浦四平路街道江南丝竹队、青浦白鹤镇民俗表演队、金山柘林镇滚灯队、闵行颛桥镇民俗表演队也参加了文艺展演。这种文艺展演空间多元汇聚功能的充分发挥,有效促进了上海地区多种文化要素的整合与联动发展。

同时,“上海民俗文化节”还大大拓展了传统庙会节庆的游赏娱乐空间:一方面通过延长会期,尝试将传统庙会节庆与现代法定节假(“五一”长假)相结合;另一方面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文创思维,持续赋予游赏景观、体验方式以新的功能内涵。例如,2021年“第九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的主办方通过与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现代电光彩灯技术应用于活动期间的三林老街及三林塘港水上舞台部分区域,在夜间彩灯形制设计、布置格局上结合现代审美标准,并增加了游赏景观的互动式体验元素。通过在时间(会期)、空间(景观布局)维度进行拓展和创新,使传统庙会节庆的游赏娱乐功能得以提升,充分构建起融传统文化展演与现代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都市节庆文化空间,为平时身处高强度、快节奏工作环境的都市民众提供了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良好契机。

(三)非遗项目展示空间

当代庙会节庆复兴与转型进程的一个重要助推力,即我国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浪潮。从圣堂庙会到“上海民俗文化节”拓展、重构的综合性都市节庆文化空间,同样包含了非遗项目展示空间这一重要类型。三林老街是这种非遗项目展示空间的核心区域,活动期间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以设置定点展位、参加巡游展演、举办专场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非遗文化展示。从近年来圣堂庙会及民俗文化节展示的非遗项目构成来看,以三林镇本地及浦东新区被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为主,也包含一些上海其他区、镇的非遗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2012年以来圣堂庙会及民俗文化节展示非遗项目信息

据此来看,近年来圣堂庙会及“上海民俗文化节”的非遗展示空间广泛汇聚了上海地区的各种非遗项目,充分激发了非遗民俗文化综合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内生动力。实际上,庙会节庆文化空间天然具有集聚、整合多元民俗文化的内在功能。有学者研究指出:“由民间信仰发展起来的庙会活动,是民俗活动的综合展示空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整合力。”并且,在当前非遗保护的大框架下,圣堂庙会本身作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同时又在其拓展实施和传承发展中积极汇聚、整合其他类型的非遗项目与民俗文化元素。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在当代都市社会环境中重构的庙会节庆文化空间,其文化整合功能得以强化并且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此外,非遗项目展示空间的多元汇聚功能还可以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文化要素的整合与联动发展。例如,2021年“第九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开幕式上举行的“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揭牌仪式、闭幕式上举行的“江南丝竹大赛”等活动,将促进当代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传统乐器文化要素的整合与联动发展。

综而观之,近年来浦东三林圣堂庙会及其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具体依托仪式空间(信仰空间)、文艺展演与游赏娱乐空间、非遗项目展示空间等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文化空间,实现了综合型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在这一重构过程中,各种具体的文化空间并不是截然分离的,每一种文化空间在侧重发挥其主体功能的同时,可能又与其他相关文化空间紧密联结或存在部分要素的重叠。例如,以崇福道院为核心区域的仪式空间在侧重信仰因素与祈福功能的同时,又包含了戏剧表演和观赏性要素,因而与文艺展演、游赏娱乐空间存在着部分重叠。再如,三林老街、三林塘港(水上舞台)文艺演出和行街表演中包含的浦东绕龙灯(三林舞龙)、江南丝竹、打莲湘等节目,既是文艺展演与游赏娱乐空间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相关的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活态传承的重要体现,因而具有双重文化空间类型的构成要素和功能属性。

四、结语

通过对浦东三林圣堂庙会及由此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这一典型案例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当代上海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依托具体的仪式空间(信仰空间)、文艺展演与游赏娱乐空间、非遗项目展示空间等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综合性的功能特征。并且,这种综合性的都市节庆文化空间还可以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文化资源和要素的整合联动发展,充分激发广大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与传承动力,对于“上海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更深一层,从圣堂庙会到民俗文化节拓展、重构的都市节庆文化空间能够适应现代化都市社区文化生活特点和民众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有效拓宽了传统庙会及相关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发展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尤其是相关文化部门在这种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客观来看,政府部门的积极组织和大力推动,一方面可以充分整合各种社会文化资源,为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尤其是主体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能够克服一些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流散化和边缘化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直接变更了传统庙会节庆的组织方式、存在形态等基础性要素,使得拓展、重构之后的民俗文化节对于传统庙会核心要素的承续和阐扬受到影响。例如,从近年来活动内容规划和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圣堂庙会传统的时(会期)、空(活动区域)维度的固定性被打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偏离传统庙会节庆文化原真性与核心内涵的隐忧。因此,如何在当代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持续重构进程中兼顾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进而实现其综合效益和价值的最优化,是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庙会文化节都市
玉泉冬奥文化节: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开讲“第一课”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庙会经济
穿越水上都市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都市通勤